神剑开天
素女心经》才行,不然谁肯嫁给你。”慧儿嘴快,揭开了迷底。
“怎会是这样,我自己怎么不知道?”宏儿自语着,弯腰对二女深深一礼后,诚恳地说道:“愚兄这里,先行谢过蔷妹和慧妹成全之大德,今后一切全都拜托了。”
紫蔷见状假装气道:“哼,慧妹,你看他一听说能多娶几房,高兴得象什么似的,要让他任性而为,以后非得乱套不可!”转对宏儿续道:“你现在别太高兴了,咱们丑话先说在前头,规定好,不经我们姐妹同意,可不许你在外随便乱找,不然可别怪我们不理你。”
“谨尊公主闺命,小生定当终身牢记不忘。”宏儿假戏真做,又施一礼。
“嗯,这还差不多。对了,我父皇和母后,准备明天晚上在宫外的蔷薇园招见你,说是有不少事要和你谈,具体内容我也不大清楚。等到明天晚上,我和慧妹一起来接你过去,到时我家的其他亲戚可能也要参加,你可千万谨慎些,别象平时一样乱说,免得让人笑话咱们。”
“怎么这么复杂?好吧,我到时一定小心些。对了,你也把宫里的情况跟我说说,让我心里也有个底。”
紫蔷闻言,便把宫中的人员情况,择要告诉了宏儿。原来,成祖膝下现有六子七女,其中正宫嫡出的有当朝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和长公主紫华、四公主紫莲及七公主紫蔷。
在六子当中,长子高炽虽封太子,可最得宠的却是汉王高煦,兄弟两表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各自培植势力,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此事早已传闻朝野。要说以成祖之精明贤能,早已发现两子不和之事,理应断然处置,无奈太子与汉王皆为嫡出亲生,手心手背实在难以取舍,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假装不知道罢了。
在七位公主当中,成祖最喜欢的就是紫蔷,而目前尚未出嫁的,也只剩紫蔷一人。她在三岁时,即被乃师带往东昆仑学艺,每年回家在宫中住一个月,直到去年才出师行道。在乃师金霞仙子的细心调教下,小丫头的文才武艺皆已有所成就,在众多兄弟姐妹中称最居首,加之数她的年纪最小,平时又不住在宫中,未搅进宫中的明争暗斗,所以人缘极好……
时间不知不觉已至中午,张大人下朝回府,分别与紫蔷一行见过礼,带宏儿重出外客厅,与天祥和天麒一起在外设宴招待齐禄等人,与此同时,夫人带着女眷在内设宴招待二女及兰儿。饭后不久,紫蔷一行告辞回宫不提。
第二天晚饭刚过,紫蔷和慧儿乘车来接宏儿,车马绕过紫禁城东北角,最后停在一座豪华府第前。
宏儿从车窗帘逢中看见,大门扁额上提着“蔷薇园”三个大字,好奇地问道:“蔷妹,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圣上昨天才赐给蔷姐的,听娘娘说,将来准备做驸马府用,连蔷姐也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里面的门是朝那开的呢。”同车的慧儿代答。
宏儿闻言感叹道:“不愧是帝王之家,好大的手笔,一出手就是这么大的一座府第!”
说话间,马车驶进大门,至第三进院落停住。三人下车,早已候在院中的齐禄和阮平迎上来,见过礼轻声道:“圣上和娘娘,正在上房等你们呢,已问了两遍,赶快进去吧。”
三人闻言不敢怠慢,急步来至上房门前停住,紫蔷边走边道:“父皇、母后,蔷儿及宏哥、慧妹奉旨晋见。”
“你这孩子,这又不是在宫中,那来的那么多规矩,快和宏儿、慧儿进来。”听这声音,正是曾化名黄祖成的明成祖朱棣。
三人奉旨走进房内,在十几盏灯火的照耀下,但见正中墙壁上,是一巨幅日照麒麟图,两侧墙壁绘的是飞天,地面上铺着红毡,呈马蹄形摆着五张紫檀几桌,以及不少的绣礅。五张几桌分别由两对青铜烛台和香炉隔开,正中茶几两侧,分坐着轻装简服的明成祖及皇后,身后,并排站着四名宫女,茶几之上,摆了不少的水果茶点。
宏儿大礼参拜道:“草民张天宏,叩见圣上及娘娘,祝吾皇万岁,万万岁!祝娘娘千岁,千千岁!”
“宏儿,赶快起来吧。我和皇后所以选在此处,而且身着简服招见你,就是怕你多礼拘束,结果你偏要来这一套。什么万岁不万岁的,全都是些废话鬼话,我到是喜欢听你叫伯伯,既随便,又亲切。对,就这么办,以后你暂叫我伯伯、叫皇后伯母,直到有必要更正时再说。快点过来,让我好好看看你,两个多月不见,有些什么变化。”
等宏儿走到跟前,成祖拉着他的手看了又看,点了点头说道:“两个来月不见,你长高了不少,肌肤下的光华流彩更明显了,看来你的功力又提高了。”
成祖说至此,又转对皇后道:“紫童,你看这孩子怎么样?”
“皇上看中的,那还会有错。”皇后笑着答应,眼睛可未离开宏儿,正应了一句老话,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是喜欢,这时的皇后,眼睛笑得只剩一条逢。随即令宫女给宏儿和紫蔷、慧儿三人搬坐,问寒问暧地拉起了家常。
聊了约有小半个时辰,皇后即以参观住宅为由,带紫蔷和慧儿离开,以便成祖和宏儿谈正事。
送走皇后及二女,成祖屏退侍立的宫女和侍卫,这才郑重地对宏儿说道:“宏儿,乘她们不在,伯伯和你说几件正事。第一件,在今天上午,你父托徐王向我求婚,我和皇后已应允,给你和蔷儿定了亲,只是由于你们年纪还小,所以得等上一、两年再成礼;另外,由于你的体质异于常人,因而特许你多娶几房,有关人选问题,可由你和蔷儿、慧儿商议着办。
第二件,你须参加今年的秋试,而且应力争夺冠。这一方面是为了蔷儿的颜面,做给满朝文武看;另一方面是伯伯下步交待给你的事,有时须以官方的身份出面。就你的才能而言,应试夺冠绝不难,难的是你可能不大愿意受世俗和官职的羁绊,这事望你能暂时忍耐,算是帮伯伯的忙,等到大事落定之后,我一定还你自由之身。
第三件,也是你下步的主要任务,那就是以你的无敌身手,帮伯伯把江湖稳定下来。伯伯让你帮着稳定江湖,绝不是让你把江湖人杀光,把各门派灭掉,而是让你设法保持江湖均势。本朝太祖出身江湖,得势于江湖,由江湖而得天下,所以江湖之事也最为了解。
太祖当年曾私下对我说过,江湖是社会的最底、最不稳定的层面,尤其黑道人物,全是亡命之徒,既杀不光亦灭不绝,这类人一旦失去依托,乌合成众,汇涓成流,势必天下大乱。江湖门派,正是这些人的临时依托和寄身之所,使彼等由动归静,各门派的共存同在,势均力衡,不仅使江湖由乱归统,而且可均衡财富,发挥官府无法发挥的效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允许江湖门派的存在,也不是无条件的。条件是门派势力的发展,不得危及朝廷社稷,不得过于凶毒残暴。这个条件,也就是通常江湖人所说的什么‘盗亦有道’的‘道’。你们将来行道时,切记循道者存之,失道者亡之,但凡危及你们生命的必须坚决除去,以绝后患,免得遗祸亲人,遗祸子孙。譬如,你们进京路上碰到的鄱阳水寇,不仅危及你们的生命,且抢劫贡银危及朝廷,这一类全应消灭,绝不能手软。“说到此,成祖沉思一会才又继续道:”第四件,连我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这件事,主要是对一个特殊的江湖人物……就是你们和煦儿见过的玄天教主,你再把有关他和玄天教的事,细致地跟伯伯说说。“
宏儿把自己所知的一切,细致地向成祖汇报了一遍。当听说玄天教主的象貌,与汉王朱高煦相象时,成祖自言自语地点头叹道:“这就是了,看来真被我猜着了,十有八九真是他,除了他,恐怕也不会再有别人了。”
看见宏儿满脸的疑惑不解,遂即解释道:“从各方面的情况看,他十有八九,是我的侄子允文,也就是被我赶下台的建文帝。对他这个人,与情与理既不能抓,更不能杀,可也不能放任他在江湖上胡做匪为,究竟如何是好,只有靠你运用智慧,酌情妥善处理了。咳,这本是伯伯的家事,本应由伯伯亲自处理,可是常言说的好,‘清官难断家务事’,即使帝王,亦不能脱俗,我兄长只此一子,与我本是血肉至亲,不知为了什么,就是不能容我,以至同室操戈……
咳,不说这些恼人的事,你到时看着办好了。
再有就是这座蔷薇园,本是伯伯当燕王时密秘建的,一直空着没用,现在就送给你和蔷儿,算是伯伯给你们的一件礼物。此园现由锦衣尉暂时派人把守,园内有地道直通内苑,以后蔷儿和慧儿将长住此园,你们要想见我和皇后,可由地道直接进宫。不过,在你们成礼完婚,正式搬入园中居住之前,你来往进出最好能隐蔽些,以免暴露此园的密秘。至于伯伯托你的事,只你一人知道就行了,从现在起,你可专心准备应付秋试,由伯伯派人打探情况,等到明年开春后,你们再重出江湖办正事。“随后,爷俩聊起了武功和江湖上的事。
时隔不久,娘娘带紫蔷和慧儿重新转了回来,只稍坐一会,便与成祖起驾回宫。刚成主人的紫蔷和慧儿,又领着宏儿转了起来,参观自己未来的家。
等宏儿返家,已经是深夜子时,一家人全守在书房等候他的归来。大人和夫人听说成祖已经允婚,便不再多问其它,赶快让众人各自回房休息。
尔后的一段日子,宏儿过得既紧张又充实,每天除了自己参悟凤纹卣上的新功夫,还得随老夫子修习文事,准备应付秋试。仅有的一点空余时间,不是帮助指导小妹和小弟,就是探望紫蔷和慧儿,从早到晚,忙里忙外,亏他聪颍超人,功力深厚,要给别人,早就累扒下了。时间刚进十月,南京的表哥王德宽亦进京应试,本来就热闹的张府,变得更热闹了,直到……
十月初十这一天,天色刚亮,北京城内的百姓商贾、官宦世家,纷纷倾家而出,扶老携幼、驱车乘轿,成群结队地往城外赶,人流由分散的小巷汇聚到大街,形成一条巨大的长龙,没首于城外的校军场。
平时少见人影的校军场,此时旗帜飘扬,鼓角喧天,东、西、北三面,全由盔甲鲜明的御林军列阵把守,仅余南方一面,由衙门中的差役列成一线守护,将涌近的群众拦挡在场外。
这座校军场,东西长六百丈,南北宽有二百四十丈,北面搭有一座高三丈,长九丈,宽六丈的校阅台,两侧各有一座高一丈五,长宽与校阅台相同的观礼台,这三座高台皆由锦衣佩剑的皇家侍卫把守。
在校阅台的前方五丈,有一根高九丈的旗杆,上面悬挂着一面代表帝王的黄缎九龙旗,一见这面旗,连北京的寻常百姓皆知,今天大明皇帝将亲临校场。
然而,今天这里既不点兵,也不拜将,却要选拔今年的武科状元。已有消息传出,最有希望夺魁的,竟是前天刚刚张榜公布的文科状元。传言此人年仅十五岁,长得如同转世金童,而且已与当朝的七公主定了亲,难怪北京城内的居民要倾城而出,谁不想见见这位传奇人物呢。
在人们的等待中,校阅台上终于出现了黄罗伞,说明当朝天子已经就位,比武即将开始。果然,军阵中一连响起九声炮响,三军随之山呼万岁,徐王爷尊旨宣读科考规矩后,宣布武科考试开始。
武科考试不同文科,更不同于江湖比武。试题分文题和武题,前者考的是应试者行军打仗的兵阵策略,后者考的是应试者的临阵武艺。由于昨天已考过文试和武试的初选,因而今天参加武试的只有已通过初试的百名武举,主要考验应试者的马术、箭术和常用兵器。
首先考的是马术,应试者在监考武官的指导下,依次纵马跨越各种障碍,不落马且用时最短者胜。
整百名应试者,除了少数几人半途落马外,其余尽皆顺利通过,只是时间或长或短彼此不同。最后一名登场的,是一白马白衣少年,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文科状元出场了,快看哪!”这下可好,本来就不平静的校军场,一下子变得更加热闹起来,“加油!”的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场中的白衣少年不负众望,人如龙,马如风,风驰电掣地一气掠过十六道障碍,没入对面的军阵中。
场外的人只觉得人马的动作轻、快、美,只有少数内行人发现其中大有蹊跷。
既使是大宛名驹,也不可能跳高三丈,跨步六丈,何况白衣少年骑的只是一匹中等蒙古骏马。可是,他们心中虽然觉得奇怪,却无法说出究竟有什么不对,因为人马是在众目睽睽中飞越而过的,根本不可能使诈作弊,所以只好在心里嘀咕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