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舍 作者:木牛流猫(起点vip2012-10-20完结)
凰济羲娜肆耍皇切凰济舻难凵褚惨丫行┟岳肓耍坏搅说谄咔偬呈保凰济艉秃偾淞饺耍站炕故且磺耙缓蟮淖淼沽恕?br /> 清风醉,作为最后的压轴,自然是第一万坛了。
而历届的万酒宴,也只有公孙子和诸葛青云两人才有能力喝到。
于是,第一天的万酒宴,就在这种醉死梦生的情况下结束了。
许多人就算在第二天清醒过来时,依旧感到有些头晕脑胀。本来对于修炼者而言,酒已经很难影响到他们了,可是万酒宴上的酒却还是劲力太足了,纵然是修炼者也承受不了,而昨日的宿醉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就算到了现在也还没有彻底消退。可是只要一想到今天的任务繁重,所有人便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纷纷强撑精神以待养生宴的开始。
这养生宴历来的第一道菜,便是醒酒汤。
没等多久,紫月翎便再一次出现了,她在宣布养生宴开始的同时,也给每一个人都送上了一份报价清单,上面便罗列了这一次晴楼品酒大会所会出售的情报。
不过在接到这份报价清单时,所有人的目光便在上面开始搜索起来。
这一次晴楼没有搞什么特殊,整份报价清单和以往一样,只开出了十三个情报,因此众人只需要扫一眼便可以将其内容全部记住。若是按照以前的情况,十五人争夺十三份情报,一般下撞上同样情报的几率确实不高,但是这一次不同,二十八人争夺十三份情报,竞争就有些激烈了。
而且在座的二十八人里,恐怕有接近二十人都是为了排在清单上的第一份情报而来。
太一门陆离,报价九千万。
在晴楼这里交易的货币单位不是灵石,而是阳丹,还是最为上品的纯阳丹!
许多人在看到这份报价时,皆是一惊,谁也没有想到太一门陆离的情报费居然这么贵!这个价格比起清单上其他十二个情报的价格加起来还要高上三倍!而且这还只是一开始的报价而已,若是有人同样看中这个情报,那么竞拍起来的价格……
谁也不敢想象了。
“这第一个情报不错,我要了。”就在所有人皱眉沉思时,谢思敏却是突然轻描淡写的开口了,然后便当着所有人的面,在清单上提笔一点,算是确定了这个情报。
听到谢思敏的话,一名中年男子眉头一皱,沉声说道:“谢思敏,你言下之意便是要让其他人禁制和你抢了?这未免有些霸道了吧……”
这人的话语里明显带有一丝怒意,连“谢姐姐”三个字都不说了,直呼其名。
“你要和我抢?”谢思敏挑了挑眉头。
“不敢。”这名中年男子在和谢思敏的对视中,只坚持了两秒便败下阵,“但是在场有这么多人,就算有人和你抢,你也不知道是谁。……反正拿到情报之后的人,都会经由秘道离开。”
听到这中年男子的话,许多人皆是眼前一亮。
他们确实害怕谢思敏,但是无论是参与竞拍还是事后拿着情报离开,晴楼在这方面的安全措施确实非常不错,无论谁都不会知道最后是谁带着情报离开的。
谢思敏扫了一眼众人,将他们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然后才笑着说道:“这个倒是无所谓,反正我已经记住你们了,如果我拿不到这个情报,离开四季谷我便把你们全杀了,总有人身上带有这份情报的。”
她的声音很轻,语气没有丝毫愤怒,可是如此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是震慑得所有人脸色苍白。
没有人会怀疑谢思敏这句话的真实性,也没有人会怀疑谢思敏是否有这个能耐。
因为,她是素手玉剑谢思敏!
4章 铁骑所至即为疆土
发生在天元历69321年6月14日四季谷晴楼庄园里的那场争执。终究还是谢思敏赢了。
这是一个没有悬念的结果。
当诸葛青云、韩少卿等人在第一天万酒宴结束后便离开的那一刻起,晴楼里就再也没有人可以谢思敏一较高低了。
就算是放眼整个天元大陆,谢思敏也站在一个极高的位置上,除了一些不世出的隐辈高人,敢轻言必胜谢思敏的人寥寥无几。或许在谢思敏领悟剑中剑之前,韩少卿和诸葛青云敢轻言毕生,可是如今,这两人却也已经不敢轻言毕生了,面对一个有可能成为这天下间的第四位剑仙,这就已经表示谢思敏已经有资格成为一览众山小的一员了。
从近古时代结束至今的数万年里,整个天元大陆上,真正敢号称剑仙的只有三人。
就算是晴楼提出那些年轻一代最为出色的少年剑修,也只是以“十剑”这个名讳冠之。“天下十三剑仙”这种说法,其实还是一些无知庸俗的凡人所言,与修道界里那遗留下来的定论没有丝毫的关联。
剑仙,终究是半只脚踏入仙道之人。
只不过谢思敏却似乎全然没有即将成为第四位剑仙的那种觉悟,她在拿到了关于陆离的玉简情报之后,咒骂了一声便离开了。事实上若不是因为她那个宝贝徒弟央求着她来,她才不想来这里,对于她而言,无论是叶轩还是陆离,和她都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想到自己那宝贝徒弟的朋友实在不多,所以谢思敏才不得不亲自来一趟。
“姐姐我都一把年纪了,还要跑来这里解决这些麻烦事,那个叶轩…”谢思敏气得牙痒痒的“还真他妈的好大架子!下次让姐姐我看到,非把你揍一顿不可。”
如此气呼呼的说着右手微一用力那块玉简就成为指间流沙。
九千万枚纯阳丹换来的东西,就这么彻底消失于这天地间了。
至于里面的内容谢思敏在乎吗?
晴楼的情报从来不会出错,那么想必连陆离是不是叶轩这种结果,也都已经知晓了。
既然如此看与不看对谢思敏而言还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当炎热的夏季被哀伤秋风扫去,然后又在冷冽的寒冬中变成了刺骨的寒风,最后又因春暖的湿润之意而变得湿润起来时,天元大陆也终于迎来了新的一年。
但是这一年,对于白玉王朝而言却并非是什么欢喜之年。
盛清王朝的大军,突然进犯了。
由数万骑兵组成的先锋军,一夜之间便越过了边境线,并且奔袭百里袭击了镜州边境的三处军营,造成的死伤不计其数。之后第二天,由超过二十万士兵组成的大军便正式踏过白玉王朝的边境线,单方面的向白玉王朝发起了宣战。
因偷袭、大军压境、强援出手,错失先机的平镜候赵忠,在七天之内连失四城十五县,整个镜州超过三分之二的疆土被纳入了盛清王朝的版图之中。就连来自玄武宫派遣过来协助白玉王朝的几名弟子也在此役之中尽数丧命事实上,这几人在第一夜的突袭里便死了,若不是赵忠来袭的人在之前的战斗耗了太大的力气,又低估了赵忠的实力,他又怎么可能活得下来?
远方,一条土无携凌厉杀气滚滚而至。
所谓的土龙其实是漫天扬起的尘土,只是因为奔袭的人太多了,又连绵成道,因此看起来才觉得似一条土龙。
只凭数率骑兵却可以奔出这犹如千军万马的气势,实属难得。
由此可见训出这些骑兵的那位将军,必然是能力过人。
只不过待近了看,却是发现这些骑兵人人面带疲惫之色,身上的衣甲也多有破损,甚至过半的人都带有或多或少的伤势,虽不致命可实际上却已经影响到了这支骑兵的战力发挥。但是就算如此,这些人却还是挺胸直背,保持着临战的高度警惕态势,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领军一人,乃一名国字脸的中年男子。
他此刻眉头紧锁,脸上、身上有着脏乱的血污,身上的铠甲左半部已经全失,赤裸的左胸和左臂上有着一条可怖的伤口,如一条狰狞的大蛇,虽流血已止,也结了血枷,但是骑着战马千里奔波如此剧烈的行为,时不时还是会有鲜血从伤口里流出。可是无论再怎么疼痛,这名中年男子都没有发出一声闷哼,而他紧皱着的眉头也并不是因为身上的这条伤口,而是因为内心过于焦虑和紧张。
这个人,便是平镜候赵忠。
身后那两千来名轻骑,便是他统帅的边军所残余的最后力量了。
整整十万边军,其中五千重骑、一万轻骑、八万五千步军,在过去七天里就几乎死绝,这如何能让赵忠不怒?
若是正面被堂堂正正的击败,赵忠也只会自叹一声技不如人,可是在那夜的突袭便死伤了超过四万士兵,这才是导致了如今镜州超过三分之二的疆域沦陷的根本原因!事实上,若是镜州的地方驻军和玉镜王愿意在第一时间配合的话,赵忠也不至于如此狼狈,可是那些人却偏偏各自为政,完全不听令他的指挥,这才使得如今就连赵忠也不得不撤军了。
玉镜王,三天前死在了自己的王府上,整个王府上下数百条人命,没有一个活着。
据说,这些人在一炷香内,皆被一人所杀。而且死状极其凄惨,至于王府上下的女性,更是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赵忠望着不远处立着的境碑,神色有些黯淡。
他知道,一旦自己领军跨过了这处境碑之后,便等于是将整个白玉、
王朝的镜州彻底拱手送给了盛清王朝。可是到了此时此刻,他也已经别无他法了,盛清王朝的二十五万大军显然并不满足于镜州一地,他们兵锋所指之处赫然便是白玉王朝的京都,而且根据赵忠所打探到的消息,盛清王朝后续还有五十万大军正在陆续而至,不出一月便可以聚集起七十多万的大军。
但是,这一切也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若非盛清王朝周边也有存在其他国家的威胁,他们恐怕连那些边军都会调动过来。不过就算如此,盛清王朝如今也在全国各地调动地方军,并且同时开始在国内强行征兵,只怕三个月后如今白玉王朝的这支大军就会由七十万变成一百五十万,然后再过半年就会形成一支超过两百五十万的大军。
如此规模的大军,根本就不是白玉王朝所可以抵御的!
所以,在军事谋略上极具才华的赵忠当机立断便选择了放弃镜州,他必须赶回王都,然后在一个月凑足一支至少三十万的军队,如此方有可能击溃盛清王朝这先期凑成的七十万大军。若是连这一战都无法胜的话,那么后面的战争也就不用打了,白玉王朝可以直接投降了。
事实上,直到现在赵忠都没有弄明白,盛清王朝为什么会突然发动大军进攻。
当年盛清王朝的三百万大军侵入,整个白玉王朝就剩王都京畿还未沦陷,那时候他在玄武宫弟子的支持下,率领皇宫和京畿所剩的最后五万兵马,解了京畿被围困的局面,之后连战告胜,终于将五万兵马硬生生的发展出了十三万的数量,那时整个白玉王朝上下一心,各地百姓纷纷投身军伍,他率领整个白玉王朝的百姓、皇室、军人,打了整整七年的苦战才终于将盛清王朝的大军赶跑。
从那之后,白玉王朝和盛清王朝便保持了许久的和平。
直到七天前。
看着越来越近的境碑,赵忠的心情非常的复杂。他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情绪,勒停了战马,身后那两千轻骑便在同一时刻停了下来,没有战马嘶鸣也没有身甲交击,极动与极静间的转变竟是如此突兀而又如此自然,此等治军、训军之能已非“难得”二字便可以解释得了。
“我对不起镜州的父老乡亲!”赵忠面露恨色的说道“我对不起死去的兄弟们!”
他的声音不大,可却是掷地有声,两千轻骑都听得非常清楚。
看着赵忠脸上的恨色,一名偏将沉声说道:“将军!这不是您的错!镜州百姓绝不会怨您的!弟兄们更加不会怨您!如果您现在不赶紧回王都的话,那么才是我朝真正的危难!请将军回王都!”
“请将军回王都!”两千轻骑异口同声的齐喝,声势如浪,直上九霄。
这些当年跟随着赵忠死战过的士兵,从来不会喊赵忠为侯爷,而是和当年一样喊他将军。
赵忠紧握着手中的那杆长枪,然后终于转过头,不再去看身后的镜州一眼。
不过就在这时,一道黑色的影子却是突然从天而降,拦在了赵忠及两千轻骑的面前。
对方转过身,冷眼望着战马上的平镜候赵忠,可是给人的感觉却并非他在仰视,而是俯视着赵忠,这是何等强大的气势!只是此人的气势再怎么强大,却很难让人心生丝毫的崇敬感,那股粘稠如血而又让人作呕的阴寒鬼气,无论是谁都不会觉得高兴,更何况是像赵忠这样气血浑厚的军人。
若是有玉镜王王府上的人在此,便会认得出正是此人虐杀了王府上的人!
如果是盛清王朝朝中那些大臣在,更会轻易认出正是此人的进谏才引起此次的战争!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