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 重生之财倾天下 作者:葫芦熊猫(起点vip2013-08-11完结)
打发走郑强之后,刘洵为了逃脱江魔女的魔掌,学校也不敢去了,反正他旷课已经是家常便饭,索性便找地儿看去。
军训之后,刘洵继续装模作样的到学校课,日子便这么无风无浪的过去了,直到十月2号这天。
这天刘洵刚刚回到家便听到周慧雯告诉他,他外公打电话让他注意看今天的报纸和新闻。
刘洵开始还有些莫名其妙,每天看新闻和报纸本来就是他的习惯,外公怎么会专门打电话来提醒他这件事?直到看到晚间国际新闻提到苏联解体的时候刘洵才恍然大悟,原来外公打电话是因为苏联解体了。
心中感慨一声,有些事情终究要遵循着原来的趋势发生,例如苏联一如记忆中那样解体了,可是在大趋势不变的情况下,还是有些细微的差别,例如前世之时,苏联解体的时间应该在十二月份,而现在却提前了一个多月。
刘洵感叹了一声,看来自己这只小蝴蝶的翅膀刚刚开始震动便推动了一桩大事件的发生啊,不过感慨完之后,刘洵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苏联解体,那可是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好似请啊,赶忙给远在美国的周裴婠打电话。
“小四,怎么一大早打电话过来?”
电话里边的声音柔柔的,听起来有些慵懒,似乎刚刚醒来的摸样,刘洵这才想起,现在应该是纽约早六点,看来小姨还在被窝中睡着没有起床呢。
“小姨,发生大事了,你看到今天的新闻没,苏联在今天已经解体了。”
“哦,你是说这个呀,我可比你关注苏联的新闻多,这个消息在几个小时前已经看过新闻了,”说着笑了笑,“你是想问我那九千万卢布。”
“是啊,那么大一笔款子,想不关心都不成。唉,苏联解体的时间太早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还以为会拖到十二月份的时候呢,这么短的时间,小姨你未必能把那九千万卢布换成美元啊,现在苏联一解体,卢布的崩溃已经成了定局,那笔巨款窝在手里边,那便成了一堆废纸了,对了,小姨你兑换了多少出来?”
远隔重洋的周裴婠在电话里边发出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小四,你可太姨我了,我好歹还是哈佛的高材生呢,告诉你,那九千万卢布呀,早在五天前我已经全部脱手了,现在手里边握着的全部是美元,”说着笑了笑,“怎么样,小姨厉害。”
不过最后一句话一出口,周裴婠便禁不住有些脸热,那句话怎么听着有点撒娇的意思,倒像是自己在对他邀功一般。
好在刘洵此刻也心情激动着,没有注意到这些小细节。
“小姨,你是说九千万的卢布,你已经全部换成美元了?”
“是啊……”
周裴婠亲口确认之后刘洵犹自有些难以置信,周裴婠从离开锦江到苏联解体,中间也不过半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居然能够把九千万卢布全部换成美元,对于一个一般的商人来说这可不是一般的难。
苏联这段时间混乱无比,商业行为都很难有保障,而卢布兑换美元的汇率一直不被国际市场承认,想要把那笔卢布实打实的换出海量美元来,要经过好几道手续,例如先在苏联内换成黄金石油这些硬通货,然后再拿这些硬通货到国际市场通过各种手段去倒腾美元。
这个过程说来似乎简单,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是无比的困难,刘洵无法明白周裴婠是怎么在不到二十天内完成这么一笔数额巨大的卢布交易的。
正想着,便听到电话那头的的周裴婠叹息了一声,“原本九千万卢布是能够换出五千万美元的,不过当初你说要尽快兑换,所以中间耗损的就比较多,现在落到手里边的的只有四千万左右了。”
刘洵笑了一声,“耗损不到五分之一便转换成美元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总比黑市边贬值数十倍的兑换率要强,苏联今天刚刚宣布解体,卢布便如溃堤一般的往下贬值,幸好小姨你提前便换成了美元,要不那笔钱可就真的变成废纸了,嘿,我看卢布要一直贬值下去,这笔钱啊,兴许十年后咱们还给俄罗斯银行的,只需要几十万或者几万美元就够了,小姨这么短的时间便换成了美元,现在是越来越有女强人的风范了。”
调侃了一声,刘洵又笑了笑,“对了,既然小姨你已经不准备做转口贸易了,是不是就把以前的那个公司卖掉,再加现在手里边的四千万美元就有差不多五千万美元,小姨你就可以直接注册对冲基金到华尔街的惊涛骇浪里边去闯一闯了,我可是很支持小姨到资本市场去掀风起浪的。”
刘洵却不想,他这话一出口,电话那头的周裴婠倒是沉默下来。
“小姨,怎么了?我说的不对吗?还是你不想进入资本市场?”
周裴婠隔着电话悠悠的叹了一口气,“小四,你觉得,这么大的一笔资金,我能够操纵好吗?四千多万美元啊,连几百万的的贸易公司都被我管理的出了问题,现在这可是数千万美元,我怕,怕我自己管理不好……”
周裴婠还没说完便被刘洵打断,“小姨不用担心这个,我相信你,相信小姨能做好,这笔巨款对我们来说其实也算是意外之财了,小姨只管放心操作就是。再者说,原本的贸易公司只是因为小姨过度相信别人过度放权了,我相信小姨不会再犯第二次这样的错误,再者说,资本运作才是小姨的强项,华尔街才是小姨的兴趣和梦想,对冲基金和之前的贸易公司可不一样,我相信小姨能做好的。”
说着笑了笑,“现在不过几千万美金,对小姨你来说应该只是小菜一碟才是,在我想来,小姨就应该是那种大手一挥便能控制几百亿美元的资金冲击一个国家财政的金融大鳄,那才是我心目中小姨的形象,嘿嘿,我可还等着小姨变成华尔街的风云人物,变成大富婆来养我呢。”
“贫嘴……”
不过刘洵这一打岔倒是让周裴婠坚定了信心,她原本就是哈佛毕业的高材生,信心这玩意儿从来便不会缺少,不过是前段时间苏晓彤事件给她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影,再加即将操纵的资金高达数亿,难免有些心慌慌的感觉,和刘洵的电话却让她内心彻底平静下来。
是啊,华尔街原本就是自己的梦想,既然有了机会,总要去闯一闯的,意外之财,没了便没了,再说,自己的才能,也不至于让几千万美元打个水漂就没了,周裴婠随即在心中下定决心,既然你想让小姨成为大富婆,那我就成为华尔街的风云人物来证明你的眼光!
几百亿美元,似乎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呢……
有几个说猫猫写的有些拖沓了,猫猫自己也觉得情节写的有些慢,从今天开始就适当的加快情节。恩,猫猫临时建了一个群,223053,喜欢本滴读者可以进去给猫猫提点建议,猫猫会不定期冒。
'第一卷 前世今生改天命 第七十一章 余波未平
“八月份苏联政变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苏联要出问题,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那时候还抱有些侥幸心理,还以为苏联或许能够挺过去。”周瑞青有些苦笑的看着书房对坐的刘洵和周培民。
刘洵是在知道苏联解体的第二天就来到锦江的,这会儿正与周瑞青在书房里边讨论问题,大舅周培民也从社科院赶回来了。
“八月份政变当日形势还岌岌可危,可两天之内就急转而下,莫斯科的民众不相信政变者,军队不听指挥,中央委员会里也有人在谴责政变行为,革命力量在短时间内就束手被擒,戈尔巴乔夫也返回了克里姆林宫,我当时也以为事情会出现转机,虽然知道苏联内部已经烂到根子里了,心中抱着那百分之几的希望,却不想戈尔巴乔夫终究不能够力挽狂澜,作为苏共的总书记,自己却先投降般的辞职了,偌大的红色政权,便这样土崩瓦解了,唉,虽然之前就有过预测,终究没想到会这样快。”
周培民说着叹了口气,面显苦色,又朝向周瑞青,“爸,我难得和你意见相同了一次,却没想到便遭遇了这种情况,这次的形势却是有些艰险了,你的那篇文章,还是不应该署名啊。”
刘洵却在一旁轻轻的笑了笑,“外公,大舅,你们可不要因为苏联解体便乱了分寸,形势未必如你们想的那般呢。”
周培民苦笑一声,他也知道刘洵最近做的一些事情,知道自己这个外甥不能以常理到判断,好忽视掉他的年龄,所以主观上也能够把他当做交流的对象。
“小四,你大概还没有明白你外公现在的处境,之前我和你外公都是明火执仗的支持改革派的,原本前段时间还好,因为李功涛案,改革派稍微占据了些上风,不过随着苏联的解体,这种优势不仅不复存在,我们还要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你外公现在便有些步履艰难了,上边的风向不明朗,一直在变化啊。”
顿了顿,“昨天早上刚刚收到苏联解体的消息,下午的时候,万寿山脚下的中央党校便聚集起了几十个高级官员在研究所谓的反对和平演变,他们公开的名义叫做学习班,还拿出了所谓的最新研究成果,什么和平演变三部曲——攻心、夺权、私有化,嘿,他们这也算是用特有的语言概括了迄今为止改革开放的过程吧。”
刘洵在旁边冷笑一声,“原本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他们倒好,把这本质给颠倒过来了,这些人还不是保守派推出来的出头鸟?指不定哪天就要给枪打下来。”
周瑞青叹息了一声,“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即便是出头鸟,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做的,我记得中央党校上一次活跃还是在78年发动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时候,唉,转眼十三年,倒不想他们在今天又活跃起来,却不知到底时好时坏啊,不过眼下来说,对我和你大舅却不是很好啊,培民在社科院也有不少人在挤兑,这才回来避避风头,他之前的言论也是激进了些。”
“不止中央党校的高级官员,社科院的学者也都在摩拳擦掌,不少都拿了文章,就等人民日报定稿。”
周培民说着拿出一份今天的的人民日报,“你们看今天这篇占了头版的社论,虽然名字叫做《要进一步改革开放》,其实却是挂羊头卖狗肉,里边有这么一句话“我们要问姓资姓社,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们要问姓资姓社的目的是为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明火执仗的把姓资姓社拿到这上边去公开讨论,他这个人民日报的社长,倾向有问题啊。”
“人民日报的社长?”刘洵面露疑惑的神色。
“以前是东北某省省委书记,还在中央党校当过常务副校长,标准的保守派,以前的时候就一直把反对和平演变的口号挂在口边,认为中国未来面临的双重任务便是阶级斗争和全面建设,这次这么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大概是以为阶级斗争的时机成熟了,中央就要表态了吧。”
周瑞青说着悠悠的叹了口气,苏联这么快的解体让他也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远的不说,就在今天,市政府那边便有些歪风邪气传出来,几个副市长,似乎感觉终于抓到机会要给他这个一把手点颜色看看,不断的把打击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口号挂在嘴边。
“人民日报的社长,嘿,他的这篇社论的分量可不轻啊,不过人民日报作为政府的喉舌,他这个社长在中央没有表态的时候就发表这样的社论可不大好啊,姓资姓社,可不应该是人民日报的社长问出来的,这不太妥当吧。”
刘洵说着微微笑了笑,翻起自己手边的那一叠报纸来,“外公你们看,国内现在也不是一边倒的反对改革,这是我找到的沪市的黄傅平的文章,虽然主流媒体没有转载,解放日报上边倒是有,这篇文章我们倒是可以看出不少东西来,他在文章里边便说要让人振奋精神、敢冒风险、敢为天下先,还说今年应该成为改革年,还暗示不要理会京城那些乱七八糟的意识形态纠纷赶快干自己的,我看人家这篇文章便很好嘛。”
“黄傅平?”周瑞青诧异的问了一句。
“是沪市一个支持改革开放的写作组织,谐音黄浦江,社科院前段时间一直在和他们打口水仗。”周培民在一边接口。
“哦,我想起来了,你说的是沪市的这个写作组织啊。”周瑞青说完之后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来,想了一会儿忽然开口道,“我记得,上个月的时候邓公到沪市去过吧?”
周培民点了点头,“当时社科院有传闻说,邓公曾抱怨有些人没有全面准确的讲基本路线,没有听他一直在讲的改革开放,没有听他讲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抱怨说北京没人听,他只好到沪市去讲,不过这只是当时的传言,具体却是不了解了。”
刘洵却是微微笑了笑,“邓公到沪市是九月份,那时候正是苏联政变刚刚发生,保守派大占上风的时候吧,黄傅平这个写作组织,其实在我看来,很有些邓公的喉舌的意思,不过现在基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