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 重生之财倾天下 作者:葫芦熊猫(起点vip2013-08-11完结)
巴婺帧彼频耐蹲剩比唬彩窍爰都读蹁难酃獾降兹绾巍?br />
其实这儿说是黑市,倒不是因为违法什么的,只是因为这儿交易的股票并不是上市公司的股票,而是预备上市的公司内部发行的股权证,这些股权证在公开市场没有流通的资格,只有上市之后价格才会一飞冲天,当然,这些公司最终是否能够成功上市也待定,这就给这些股权证的价格有了很大的浮动空间,所以才有了这个黑市的诞生。
郑强对这个市场已经足够的熟悉,讲价也熟门熟路的,不大一会儿就谈好了好几桩的价钱,周培民在一边感叹一声,“看来这儿的交易者还真是不看好股票的行情啊,你看,整条街上,超过百分之八十的都是在卖股票,买家却少的可怜,我数了数,咱们在这儿呆了一个小时左右,看到的买家不过十来个人,真正成交的,除了咱们,似乎只有四桩,我看这满街的人看着我们几个,那眼光怎么看怎么像是看冤大头的眼光啊。”
“可不是嘛,一街的卖家都往身边涌过来要卖,这可不就是把我们当冤大头了。”
刘洵嘿嘿笑了笑,“大概在他们看来,这种时候还敢大笔吃进的人,不是傻子就是冤大头了,嘿,不过还别说,现在还敢买进股票的买家,除了赌性很大的那种人之外,便是和我一样眼光老道看好改革派的了。”
“看把你得意的,有这么自己夸自己的吗……”
街上边卖家多买家少,不大一会儿刘洵便完成了扫货大业,基本他看上眼的记忆中有的股票,差不多都从街上买绝了,到了下午两点的时候,带来的钱也花出去了接近四十万,刘洵索性凑了个整,随意又搭了几样股票凑足了四十万,这样的话,他花费在股票上的投资,恰好是一百万。
至于郑强,最后还是在刘洵的怂恿下,按照刘洵的指点把手里边的两万块钱也买了股票。刘洵暗暗点头,所谓小富勤劳出大富天注定,没有眼光没有胆量,想发财是不可能的。
PS:感谢kimo、水水老头、断剑生、龙绍1、Perciva、糖豆的梦想、ㄚ禾、enfant、书烟茶香、逍遥づ魂等书友上周的打赏,猫猫感激不尽,鞠躬致谢~~~
恩,然后推荐一本朋友的书,《重生贵公子》,书号2280042,书还比较瘦,大家喜欢看的先养着吧!
简介:身患先天心脏病的资深传媒新闻人,重生成为四九城里声名狼藉的纨绔世家贵公子。
不过这事儿可不能高兴得太早,因为摆在他面前的麻烦,首先是和某超级美女主播之间那看似万众羡慕、实则尴尬作戏的政治婚姻……
'第一卷 前世今生改天命 第七十五章 大事件
刘洵到八角口扫货后的第三天晚上郑强给打过电话来告诉刘洵市场上的股票已经停止跌价了,还说今天的时候八角口忽然涌入了不少的买家,股票价格已经有小幅度回升的迹象,郑强在电话中有着抑制不住的惊喜。
挂了电话之后刘洵对周培东笑了笑,“二舅,我之前说的没错吧,我就说今明两天股票价格肯定有起色,怎么样,现在应验了吧。”
“嘿,怪不得昨天时候那边打电话说价格已经逼近一比一的时候你小子还不动声色,原来是真的心有成竹啊,你小子啊,我看天生就是经商的材料。”
周瑞青也笑着放下手中的报纸,“小四是瞅准了国内的形势这两天就要发生变化,这才敢打这个保票吧,之前也可这劲儿的想让把那篇文章给发出去,现在倒是都如了你的意了。”
刘洵腆着脸笑了笑,“被外公猜着了,不过我可不敢忽悠外公,是外公原本就有锐意改革的心思罢了。再说那股票,嘿嘿,那可是一百万的投资啊,要是亏了,把我卖了也换不起,要不是有把握,哪敢不眨眼的就把一百万扔出去买一堆纸片回来?嘿,现在媒体口风稍微一变,那些个倒腾股票的人立马就嗅到了里边不寻常的味道,像闻到腥味儿的猫,一窝蜂的往八角口跑,要不八角口的市场今天也不会涌进不少买家,看着吧,八角口这几天就要开始火爆了,那一堆纸片,还不知道会给炒到什么样的高价。对了,外公,你和大舅两人怎么看近两天的局势?是不是觉着要有大动静?”
周培民在一边笑了笑,“别的不知道,原本这次回家是避风头的,今天社科院倒是有人打电话过来让我回去,前几天还如过街老鼠一般要喊打喊杀的,现在倒是赶紧着准备巴结了。你外公也是,前几天还被媒体一边倒的不点名批判,这两天,自打人民日报的社长偃旗息鼓了之后,连带着全国的媒体都哑巴了,之前批判的声音立马便小了很多,现在人民日报上边都开了专栏专门来讨论你外公和黄傅平的那两篇文章。”
说着又转头对着周瑞青,“爸,前天晚上你还说那天在省里开会的时候,朱省长在大会上很是语重心长表示了对某些思想不成熟的同志的惋惜,虽然人家没有点名说明,不过自打内参上的文章被捅出来之后,这件事本来就放在明面上吧,明摆着就是打脸呢,再看看这两天你看朱省长的变化大不大。”
说完也不等周瑞青接口,又自顾自的说下去,“前天晚上的省台新闻朱省长还长篇大论的说着意识形态的争端,你们看看,从昨天晚上开始他也偃旗息鼓了吧,一转风向就变成了怎么搞好经济发展,这不成了自己抽自己的脸嘛。”
刘洵嘿嘿的笑了笑,“上次李功涛案,那是外公结结实实的抽在朱利民的脸上的一巴掌,这次他急不可耐的跳出来想要抽回去,不过隔天就改口,这说出去的话想要吞回去可不那么简单,他这么急着改口,可不就是自己抽自己大嘴巴子,外公算是把朱省长彻底的得罪了。”
周瑞青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一扫前几天的黑脸,神色间能看得出放松来,对得罪朱利民不置可否,不过处在他这个位子上,确实不用在意省长的看法,副省级城市,无论是干部管辖权还是经济发展上边布局,完全都能撇开省里边单干,周瑞青完全能够不鸟朱利民这个省长,得罪了也就得罪了,不过在省里边一二把手之间,不要两个都得罪就好。
“看来不止是我们意识到了,其他人也意识到中央开始松动口风了,这风向啊,说变就变了。”
“去年的时候很是刮起了一股毛*泽*东风,今年也未必不能成为黄傅平描述中的改革年,邓公的魄力和影响力,永远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刘洵若有所指的的说道,周瑞青和周培民也都露出沉思的神色来。
之后两天依然波澜不惊,改革派和保守派还是在媒体上边打着口水仗,虽然主流媒体不敢把姓资和姓社的问题公开的提出来,不过改革派要从保守派的盘子里边抢肉吃,人家自然也会放起反抗,斗争看起来依然很激烈的样子,不过暂时看起来,表明上两派似乎旗鼓相当的摸样。
不同的就是,八角口的股票价格开始回升了,嗅觉灵敏的人在媒体上边感觉到了些许的端倪,开始涌入八角口开始扫货,只是市场上流通的优质股大部分被刘洵装入腰包,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大量扫其他货,八角口股票市场的价格也开始动荡起来,不少股票的价格短短两天之内价格便回升到了一比二。
当然,这会儿的股票价格由于媒体的口水仗而很不稳定,有的股票上午大涨,下午就可能大跌,不过郑强和成渝却也不再和刘洵提出货的事情,看来都意识到了里边的机会。
到了11月8号这天,事情终于出现了大变化。
这天中午刘洵还在午睡中便被大舅周培民,叫起来,“小四,别睡了,赶紧过来看,出大事了。”
刘洵睡意朦胧的从卧室下来,“大舅,好歹也要让人睡醒吧,到底出什么事了,这么心急火燎的。”
“你外公刚刚打电话回来说是京城那边传来的消息,邓公在后天的时候要携妻子和两个女儿开始南巡,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啊。”
“南巡?”刘洵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来,心中却乐开了花,看来自己所期望的大趋势果真没有发生变化啊,虽然苏联解体提前了,不过邓公的南巡也提前了,依然是在苏联解体十天之后开始的。
周培民自然不知道刘洵此刻心中的想法,还以为他不懂南巡是什么意思,索性坐在沙发上给解释起来,“你外公特意打电话回来说这件事,邓公已经决定在到那边的几个城市里边去巡视,大概在今晚或者明晚的新闻上边就会公布此事。”说着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可算是这三年来最重大的事情了,虽然现在还不确定邓公要去的是哪几个城市,不过邓公在这种敏感的时期做出南巡的决定,还是高调宣布此事,发人深思啊。”
刘洵微微笑了笑没有做声,晚上周瑞青回来,几人又进了书房。
“邓公此次南巡,有消息说便是要对这段时间就行的如火如荼的大争论给下个定论啊。”
“我看这个可能极大,兴许邓公九月份到沪市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了。”周培民也做出肯定。
“那外公你觉得邓公最后的定论到底会是什么?目前这个阶段,对国家最有影响力的,始终还要算是邓公吧?”
周瑞青点点头,“邓公虽然在两年前就彻底的退下去了,不过对国家和党内的影响力依然是毋庸置疑的,至于邓公的态度自然也能够想得出来,十三年前邓公便以莫大的魄力开革了大格局才有了国家如今的面貌,这几年邓公不断强调的依然是这个主题,倒是应了你前几天的那个判断,沪市的黄傅平的文章里边,穿插的确实是邓公的话啊。”
说完,周瑞青倒是越发在心中感慨起自己这个外孙的政治眼光来,可惜的是刘洵似乎无意于政坛。
“现在就是还不知道邓公南巡的路线,要不多少能够猜测出一些东西来……”
PS:求推荐票!!!
'第一卷 前世今生改天命 第七十六章 伟人南巡(三更求推荐票)
11月10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都是很重要的一天,或者说,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来说这都是无比重要的一天,虽然有些人或许现在还不会意识到这天的历史意义,但是不用担心,以后的历史,会永远的记住这一天,因为就这这天,一代伟人正式开始了为期几天的南巡,也带来了亦今为止国内第二次重大的变化和发展浪潮。
邓公南巡的消息虽然在八号就有风声传出来,但是具体还是在九号才在人民日报和新闻联播上边确认消息的,具体的行程也是九号才透露出来的,消息一传出来,全国人民立马就沸腾了,当然,关注最多的还是像周瑞青这样的官场上有一定地位的官员。
邓公先期确定南巡城市包括沪市、湖南武昌和东海省的几个城市,单看行程便能看得出来,邓公的重点还是放在东海省那几个城市的。
邓公自打两年前退下去之后还没有这么大张旗鼓的做过什么,这次南巡选在苏联刚刚解体国内思想混乱的敏感时期,立马便吸引了国内外所有媒体的眼睛,全国人民也全部把眼光往南边看。
而邓公果真也没有让全国人民失望,南巡伊始便先是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南边诸多城市的高速发展,肯定了当初建立经济特区的正确性。
晚上的时候,刘洵和周瑞青、周培民聚集在书房里边研究报纸,“外公你看,这是中海特区报的副总编记录下来的一段话,这个人是今天唯一允许在现场的记者,你看看邓公的这段话,‘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聚集,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和以来的路线、分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刘洵说着笑了笑,“这段话应该是邓公亲口所述记录下来的,不过这话和邓公新闻上的和蔼平和可一点不沾边,倒是处处透露出来的都是咄咄逼人的态度,邓公,这是要表态的前奏啊。”
周瑞青和周培民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好久不见邓公在公众面前露出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度了。”
周培民也微微笑了笑,“爸,你这也算是修成正果了吧,前段时间咱们还瞻前顾后的不知道这次改革的争端最后结果到底如何,不过邓公今天的这段话算是给南巡定下了基调,邓公这是真的要力挺改革派啊。”
周瑞青摇了摇头,笑了笑却没有说话,早在邓公南巡的消息刚刚传出的时候,京城就有风声在预测邓公的目的了,现在看来,之前刘洵和他们一起做出的猜测不假啊。
刘洵又抽出另外一份报纸来,“外公,你们看人民日报上边的这篇文章,嘿,《东方风来满眼春》,文章题目就足够的耀眼了,这篇文章可不简单啊,这里边算是明明确确的把之前人们不敢写的东西都写出来了,明明确确的说着改革,说着发展,说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