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 重生之财倾天下 作者:葫芦熊猫(起点vip2013-08-11完结)
或许那才是他们的生命意义所在,另外一个时空,周瑞青退到政协时候的郁郁不得志刘洵是见过的,遂不再去多想这个,只看外公在知道自己能主政一方时候的热情便知道,外公也是有满腔的抱负要施展的啊。
坐在回昌平市的大巴上,刘洵却想起昨晚,两人准备休息的时候,外公最后却说了几句不清不楚的话,刘洵还是早晨起来才想明白,感情外公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是在暗示,辽北省这次要调动的,不仅是他,似乎省长朱利民似乎也要动一动。
不过可以想象,朱利民这动一动和周瑞青的动一动可不一样,周瑞青是要到安南去再进一步走到正职省部级的位子上做封疆大吏而朱利民这次的动一动,怕就是要日薄西山,到〖中〗央落个闲职罢了。
不过想来也是,钟卫民落得如此下场似乎也没什么奇怪。
近一年来辽北省诸事多多,昌平市爆发了政法委〖书〗记刘东锣和市局副局长李向奎案锦江市爆发了市长李功涛案,这两次大案中作为省长的他首先要担负一定的领导责任,其次,两次案件处理的时候,他的做法难免给〖中〗央留下一个不作为的印象,尤其是李功涛案他表现出政治上的不成熟来,再加上他又属于坚定的保守派,这次被趁机调到〖中〗央任闲职也是情理之中。
反观秦立文这个省委〖书〗记就老谋深算的多,隐藏在幕后洞若观火,偶尔的推bō助澜这责任便没了他这个一把手的事情,这也算是辽北省政界的常青树了,始终屹立不倒,省委〖书〗记的宝座坐的牢牢的。
朱利民调走也好,刘洵心中暗想,这人与外公不合自己日后在辽北省内搞实业,规模小了还好说,规模大了,作为省长,使个小绊子还不是轻而易举的?倒不知道,〖中〗央掉走了朱利民之后,还会调来谁当省长。
不过秦立文那边,找机会却是要犴访拜访,要多走动走动,不管怎么说李功涛案秦立文是要承自己的情,而自己日后在省内搞实业,少不得他这个封疆大吏的支持,多走动走动自然是有好处的,刘洵在心中如是的想到。
坐在大巴上,刘洵随手拿起车厢里边的一份报纸,上边写着,浙东省省委〖书〗记的昨天发表的讲话,讲话里边把纹州说成了成了“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刘洵看了后会心的一笑,看来南巡春风果真要吹满全国了,他记得,当初似乎就是这个人严厉的指责纹州是“和平演变温chuáng”
吧现在倒是知道急着改口了,说他从来就是支持纹州的。
心中感慨一声邓公的影响力,果真是不同凡响啊,春风要再一次的吹绿〖中〗国了。
大巴的速度不快,斡刘洵到了昌平市的时候已经下午一点多,出了省运长途站的时候刘洵却是暗暗决定,自己是应该买个车了,一定要买个车。
嘿嘿,他现在好歹也号称“刘一亿”了,一亿的身价若是连个车都没有,那可太说不过去了,郑强这个御用司机自己可不能给浪费了。
郑强现在算是彻底的跟着刘洵干了,才几个月时间便成了百万富翁,在之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至于之前刘晓军准备安排他进市局工作的那茬,现在早就不提了,刘晓军也知道他跟着自己儿子发财了,也就没勉强郑强必须进重案组。
刘洵回家的时候,刘晓军和饶长水在家里边喝酒,刘舢心中一乐,巧了,上次自己回来的时候,钟卫民、饶长水和自己老爸三个人在家喝酒,这次又是饶长水在,自家倒成了喝酒的好地方了。
不过这也算奇事了,自家老爸一个正处有面子让市长和政法委〖书〗记过来喝酒,那可不是一般的正处能做到的。
“1小洵回来了”饶长水已经喝的面红耳赤,看到刘洵,说话的时候口舌也午些不清楚“你这小子,有出息,有出息啊,能赚钱不说,还还能跟着培东学习长见识,以后,要……
要成大器……老刘生了个好儿子……”
刘洵瞥了眼桌上,上边已经有两个空瓶子了,第三个也喝了一半,看来两个人喝的倒是不少,下酒菜却是一个没有,只有半包见底的huā生米。
“爸,你和饶叔这是干嘛呢,大白天的不上班,躲在家里边喝闷酒,下再菜也没炒两个,感情还真是喝闷酒呢。
“上班,上个鸟,姓胡的不把人看在眼里,还上个什么狗屁的班,说不定哪天人家看我们不顺眼,转头便撸了。我和你老子都是人家的眼中钉肉中刺,你爸好歹一个堂堂的市公安局局长,被那姓胡的指挥市局的人去解决拆迁户的问题,你小子来说说,这***叫什么事。”
“拆迁户?”刘洵疑huò的问了一句,对饶长水略显粗鲁的说话方式倒是没觉得如何,饶长水和刘晓军原先都是军队体系出身的,若是不会说两句粗话那还成?
饶长水说起这个,刘晓军似乎也不大高兴的mō样“让你饶叔和你说,这事我提着就来气“哼,胡上都他好歹一个市委〖书〗记,作为国家干部人民公仆,在工作上,他怎么能这么硬着来,怎么能为了外人把刀子往自己市里边人民的身上捅,怎么能让市局去做这样的事?”
饶长水吐出一口酒气来,冷笑一声“姓钱的这事做的,不地道,现在搞改革了,要大搞经济建设,这没错,全国都是这个样子,都在招商引资,都在可劲儿的要发展经济,经济发展起来这自然是有好处的,大家都有好处,邓公都说了嘛,这咱没得说,可他不能为了招商引资便牺牲咱们昌平市老百姓的利益。”
接下来饶长水和刘晓军两人喝着酒一人一句的,刘洵才了解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借着邓公南巡的东风,政府要大力的发展经济,这下好了,有人在扩大sī人投资,这叫“先富起来”:有人在取消“集体所有制”的招牌,这叫“摘红帽子”:逃出去的sī营老板们一溜烟全都回来了,这叫“新时代的还乡团”。
这些是sī营老板们的描述,但是现在的政府官员,他们更加渴望的是引资,尤其是引进外资,对于民间资本的重视制度依然不够。
这倒不能说是崇洋媚外,只不过整个国内的氛围皆是如此,以经济建设作中心被提出来之后,招商引资的数目便作为考核官员升迁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家对招商引资在税收上边的三免两减半政策皆是为了这个,地方上为了招商引资也是不断的为外资创造有利的条件,还不是为了引来外资,给他们的政绩填上一个沉每甸的筹码。当然,不能一概而论,真心要为人民做些实事的自然也有不少。
全国都在招商引资,昌平市自然也不例外,胡上都上任的第一天伊始便把熊熊的大火烧到了招商局的头上,那是要人员给人员要编制给编制要经费给经费,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要给昌平市引来外资。
第一把火烧下去了,这个主抓经济的市长第二把火接着烧,人大那边有有王中和的支持,市里边又有横河曹家的人过来帮他牵头认识市里边的一众企业家,胡上都便牵头市里边的企业家,要大搞经济发展,政府这边,把工作做的是风生水起,钟卫民一时之间居然被压在下风。
这市招商局的规模扩大了三倍,效率似乎也增加了不少,就是半个月前左右,还真就给他们引来港商了,而且一来便是一条大肥鱼,这个港商,出口便是三千二百万港币的投资,而且还名言,后续还会陆续增加投资。
这下可不得了,这可是三千两百万的港币投资啊,过去三十年里,整个昌平市投资的外资都没有这么多,这可是了不得的政绩。
要知道,虽然现今大家对招商引资都很热情,内地政府不断的为外商投资和合资公司设立便利条件,但是在92年之前,来华投资的外商还是比较少的,规模也算不上大,就目前为止,似乎省内都没有引进过单笔达到三千万港币以上的外商投资,于是乎,这下昌平市热闹了,因为这笔高达三千万港币的外资沸腾了。!。
'第二卷 宦海商途玉人风 第一百二十六章 嚣张市长
虽然市里边的头头脑脑明知道这个港商是在曹家人暗中牵头之下市招商局才能引进外资的,但是这个功劳最后是要安到招商局的头上啊,总不能安到曹家人身上,给了他们也没什么用,原本就是给胡上都的政绩工程。
功劳安到招商局的头上,那不就等于是安在市里边头头脑脑的头上吗,大头是胡上都的,剩下的,谁身上都能分润点,就看怎么搞了,到时候这功劳薄的写法可就要看胡上都的了。
这下连钟卫民都坐不住了,三千两百万港币啊,作为市委〖书〗记一把手,这事要是办成了,功劳薄上也要有他钟〖书〗记的一份。
可惜,人家港商明摆着是曹家牵线的,根本不鸟市委那边的人,钟卫民之前倒是打发人去接触,还是市委秘书长这种层次的干部,哪知道人家根本避而不见,搞的钟卫民以及一干市委领导很是尴尬。
这胡上都倒是有能耐,仅仅不到一个月就得意了起来,在昌平市,那叫一个春风得意,吧市政工程搞的如火如荼,钟卫民的处境则很是尴尬,胡上都利用这一大笔的招商引资,把诸多昌平市的官员拉到了他的船上。
不止原本的中间派大部分倒向了胡上都,便是以前向钟卫民靠拢的人,现在也隐隐有离心的迹象,毕竟,官场上边,形势比人强,人家自然也想找个厚实点的靠山,也想分润点政绩向胡上都靠拢似乎也无可厚非。
饶长水和刘晓军都算是钟卫民派系的人马了,钟卫民不好过,他们就更不好过了,刘晓军还好,大概是顾忌到周瑞青省委常委的身份胡上都做的倒不是很过分,对饶长水可就没这个顾忌了开常委会的时候,那是漫天放炮,轰的他灰头土脸的,几次下不来台。
当然,找到小辫子人家也不放过给刘晓军上眼药的机会。
港商来昌平市投资的名义是建一个大型的赛马场和俱乐部既然要建造,那自然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那个港商豪客,在对昌平市进行过考察之后,认为昌平市极为适合修建赛马俱乐部和高尔夫球场,当然,是否修建高尔夫球俱乐部,要先看俱乐部建成后的运营情况,暂时还只上马俱乐部的项目。
然后人家港商一番考察之后,就看中了西关郊区的大片开阔地要把赛马场修建在西郊。
然后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在曹家人的牵头下,这个港商居然在昌平市找了一大票的合作者都愿意入股共同参与这个所谓的俱乐部的建设,这些合作者中,昌平市的商人占了一小部分的比例,但是市政府的很多直属机构都参与到了入股之中,这些机构占到了一大部分。
人家港商是直接带着3200万港币转换为人民币,存在〖中〗国银行的存折过来的,市里边也验过存折,能够确定真伪再加上曹家牵头,自然对港商极为的信赖。
不过既然昌平市有一大堆的人参股建设,而市政府的直属机构却又拿不出真金白银来入股,他们自然需要付出其他的东西,例如,在港商却资金的时候帮助解决部分贷款问题,例如拿西郊那片土地来入股港商就不必支付购买土地的费用,至于昌平市其他参与入股的昌平市商人,大多是参与建设的建筑商等。
政府既然拿那片土地来入股自然要解决拆迁问题,西郊的那篇土地范围极大,虽然住的人不多,但也有一百多户五六百的人口这些人要拆迁出来,市里边一时之间哪有地方来安置安置的经费更是没有了,那个港商倒是许诺了,俱乐部建成的时候还会在旁边修建一片住宅楼,到时候用来安置这些人。
可是那住宅楼修成了,还不知道到猴年马月了,这些即将被拆迁的居民,却是迁出来之后马上就没有居住的地方了。
政府现在拿不出拆迁安置费来,只能凭空画大饼,拿那港商还没打下地基的住宅楼来画饼充饥,不过没有真金白银的,又没有地方住,老百姓哪吃这套,除了少数被鼓动的人之外,大部分的人是不愿意迁移出来的。
居民不愿拆迁,那港商的项目自然便不能进行。
这下胡上都可恼了,连着两天谈判未果,昨天的时候在常委会上边都发狠话了,直言道,谁阻挡港商的项目,那就是阻挡昌平市的发展,谁和港商过不去,那就是和他胡上都过不去,谁不让港商好过,他胡上都就不让谁好过,总之,谁都不能阻挡昌平市向前发展,谁都不能阻挡港商投资,谁敢阻挡,那便是整个昌平市的罪人。
饶长水在那儿唉声叹气的“姓胡的这番话说出来,连钟〖书〗记当时都没了脾气。今天他倒好,直接就要调动市局的〖警〗察去执猝暴力拆迁,你说人家五六百口人,拖家带口的都没个居住的地方,这拆迁出来往哪儿住?至于那港商承诺的住宅楼,我看少说要三五年才能修好,这三五年,让那些人往哪儿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