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
剩銮沂倌蚴堑苯窆耍绻朔蛉嘶幌拢竽抢铩埂?br /> 正德怒道:「早说这些事朕不理,你偏要来问朕,好吧,朕如今拿了主意,你又有一堆的理由等着朕,敢是在戏耍天子么?」
鸿胪官慌忙跪倒道:「臣不敢,臣惶恐,皇上息怒。」
正德皇帝冷笑道:「惶恐个屁!朕马上就要大婚啦,就要成人了,你们还当朕是小孩子?哼,当朕看不出吗?你们看似什么事都要经过朕的同意,其实心中早已有了主意。自作聪明,你不来烦朕,朕也懒得理你,你既然问了,那朕就来拿主意。威武伯夫人品秩低?低了那就钦封一品诰命!她没有子嗣?好,这句话朕也给你寄下,威武伯夫人一俟有孕在身,朕就办你个欺君之罪!」
鸿胪官面如土色,连连磕头道:「是是是,臣依了皇上,可是人选……太皇太后和太后已经定下,再做删减恐若不得宜,莫如……莫如臣再挑选一位三品诰命夫人,与威武伯夫人一同入宫,改四诰命为六诰命,皇上以为如何?」
正德这才转怒为喜,晲了他一眼,得意地道:「算你机灵,传旨去吧。」
鸿胪官听了如蒙大赦,给皇上请几个女嘉宾都差点儿请掉了自己脑袋,他哪里还敢聒噪,急忙爬起来一溜烟儿滚到司礼监着人传旨去了。
杨凌好不容易对八个春情勃发的美丽宫妇交待完了几十条跟皇帝上床的规矩,退出殿来从怀里抽出小纸条来看了看,现在需要他做的只剩三日后迎接一位皇后、两位皇妃入宫了。
杨凌看罢不禁长长出了口气,这几日需要准备的礼仪太多,有时忙到很晚,就在朝房里湊合一宿,已经两天没有回家了,如今总算告一段落了。
他先去了乾清宫,听说正德皇帝正在御花园亲自指挥布置彩灯,忙趁机离开皇宫,他也没有坐轿,只骑了匹快马,带着四名贴身侍卫赶回西郊。
一进了威武伯府,就见府中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气。
如今已过了弘治帝的三九守孝期,三进院儿的门楣都系了红绫,收拾地焕然一新,满院鲜花中蝴蝶翩翩起舞,瞧得人心情舒畅。
杨凌见了奇怪,向迎上来的老管家问道:「高管家,怎么皇上大婚,咱家也要布置成这副模样么?普天同庆不成?」
高管家失笑道:「老爷可是宫里太过忙碌了,竟忘了自己的大事?您怎么忘了皇上大婚之日就是您的喜日子呢,要说着呢,这可是皇上赐的喜事,虽说不是大夫人过门的时候,可是这两位小夫人过门也不能马虎,所以夫人早早就吩咐准备了。」
「哦!」杨凌一下子停住了脚步,这两日忙忙碌碌,真地把自己的事忘了。玉堂春、雪里梅,过门儿?要做自己媳妇儿了?
明媚的阳光下,映入眼帘的是满园缤纷,鼻中所嗅尽是淡淡幽香,杨凌一时间百感交集,倏地想起第一次与她们相遇的情形。那时自己何曾对她们动过一丝感情,原只是萍水相逢的过客,谁知道忽然之间竟然变成了长相厮守的枕边人。
恍惚间,他似乎又看到身穿花绸小袄、葱绿色百褶裙的雪里梅恨恨地从绣楼中走出来,俏脸凝雪地驳斥着严宽,还有随着悠悠如洞箫般的一声叹息,倏然出现在楼阁内的玉堂春,素衣如雪、长发逶迤,凝眸望时皓如一轮纤月。
还有……还有……还有那个声音糯甜、娇小俏皮地唐一仙……
想起如今生死未卜的唐一仙,杨凌的心情顿时黯然起来。唐一仙失踪后锦衣卫和地方官府在他的拜托下着实下了大力气搜寻过一阵儿,可是却始终没有找到。杨凌心中已九成认定她没有死,可是……她为什么始终没有现身?
杨凌最担心的就是她虽被救了,但是救她的人却见色起意,将她拘禁起来。一介茕茕弱质的小女子又无从反抗,那是一种什么结局?想起来他心中就极不痛快,所以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想到这件事,可是今日一句「两位小夫人过门」,却触及了他心中痛处。
杨凌默默地摆了摆手,独自走进内宅。韩幼娘、高文心四女和一身寡言少语的大嫂张氏正都围在花斤中说笑,几案上摆了三件花团锦簇的女袍,顶翠玉金钗微微颤动的珠冠。
杨凌一进了门瞧见不禁奇道:「这是什么?缀了许多珠宝,这是谁送的重礼?」
玉堂春和雪里梅瞧见是他回来了,羞得一声娇呼,急忙抢过去各自抱起一件大红袍服和珠冠,晕着俏脸蹲身叫了声「老爷」,就赶紧地跑了出去。
高文心忍着笑施礼道:「婢子见过老爷。方才那两件不是人家送的,是凤冠霞帔,不过都是仿制的东西,是……是雪儿姑娘和玉儿姑娘准备过门儿的时候穿的。」
太祖时马皇后特典,百姓人家婚嫁时可仿制凤冠霞帔,女人本来就喜欢漂亮衣服,如今见了这凤冠霞帔,围在一起议论一番,甚至文集一些闺房中事都是可能的,难怪见了自己就羞跑了她们。
杨凌讪讪地有点不好意思,他摸了摸鼻子,瞧见案上还有一套袍服,不禁吃惊道「」怎么还有一套?这……这套又是谁的?「,他说着情不自禁地望了高文心一眼。
韩幼娘不止一次对他提过高文心对杨家的情义和她身世的可怜,求相公允许兑现自己与她们结拜时的承诺,只是他一直没有应允,这时见了凤冠霞帔还道韩幼娘自作主张,想把高文心也给他娶进门来。
高文心何等伶俐的女孩儿,四目一碰她立即便明白了杨凌在想些什么,那张脸蛋儿顿时成了红苹果,整个人也不自在起来。
韩幼娘瞧在眼里,也不知懂是不懂,她眨了眨眼,笑盈盈地道:「这件是我的呀,喏,你瞧,玉儿她们方才的袍上绣着凤凰呢,我这件绣的是孔雀,这是皇上赐的那件三品诰命袍嘛,相公以为是谁的?」
韩幼娘这一说,高文心更是羞得抬不起头来,她伸出两根手指,扯了扯张氏的衣角儿,轻轻道:「张夫人,你这两日不是蝉鸣吵得睡不好么?婢子去给您开服休神养性的药吧。」,张氏是过来人。也瞧出气氛暧昧,自然不会说穿自己吃得好,睡得香,什么毛病也没有,连忙答应着跟高文心离开了。
杨凌讪讪地道:「皇上赐了这冠服,你不是一向不舍得拿出来穿么。怎么现在倒取出来了……?」
韩幼娘喜气洋洋地道:「相公还不知道么?宫里来人传了旨意,皇上说要幼娘去陪皇后呢。」
她说着抓住杨凌的手,雀跃道:「幼娘这回总算可以见识到皇宫模样了,真龙天子住的地方呀。」
杨凌听了哈哈笑道:「可倒好。皇帝大婚,我做司仪,你做伴娘,只是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包个厚厚的大红包给咱们,哈哈哈……」
韩幼娘不解司仪红包的意思,还以为为是皇帝大婚的礼仪名词之一,她笑问道:「相公回来这么早,莫非这两日可以闲下来了?」
杨凌在她娇俏的鼻头上一刮,说道:「聪明,相公这两日不用再做苦工了,倒是皇上……」杨凌想起那八位楚楚动人,眼神儿象要吃人的美丽女官,不禁苦笑一声道,「倒是皇上这两天怕是要做大苦工了,也不知捱不捱得了,嘿嘿……」
玉堂春捧了自己的新婚袍服,脸红经地逃回闺房。一颗心还在扑通扑通直跳。平素里她巴不得多看老爷一眼,可是眼看着嫁进杨家的日子越来越近,女儿情怀,那羞涩之意竟也越来越重了。
她将冠服收好,待脸上热意消去,才蹑手蹑脚地离开后宅。刚刚走进中堂,高管家恰从堂外走进来,一瞧见了她喜形于色道:「苏小姐,你得正好,这儿有封信老奴正要给您送进去呢。」
「信?有人给我的信?」玉堂春惊讶地反问。
老管家陪笑道:「是,呃……是您的一位亲戚的。」
玉堂春奇怪道:「你说的人呢?」
老管家陪笑道:「那人送了信就离开了,说是信中自详,其他的咱可就知道了。」他说着心道:这位姑娘马上就要成为威武伯爷的如夫人了,家里忽然来了个打秋风的穷亲戚,叫我这下人知道了脸上多挂不住?我还是装装糊涂吧。老管家精于世故,说着奉上书信便藉帮离开了。
玉堂春诧异地接过信后,神情茫然。亲人?我哪儿来的亲人?
她迟疑着踱进中堂书房坐下,从信贴中取出信来打开,只扫了眼信未署名就忽地一下站了起来,浑身都在发颤,似乎受到了异常地惊吓。
周彦享,周彦享!她的亲生父亲竟从天而降般出现在她面前,向自己的女儿卑躬屈膝地直置上自己的名字。这个名字连着她的痛和泪埋在心底太久太久了,这时出现,令她心头巨震,头脑一阵晕眩,她慌忙扶住了桌子,眼泪已遏制不住一串串落了下来:「为什么是他?为什么是他?他还来找我做什么?」
玉堂春强迫自己忘记,但她从来也没有真得忘记,没有忘记这个名字,没有忘记这个带给她父爱和亲情,又狠心将她卖入火坑的亲生父亲,这个落魄无良、吃喝嫖赌的读书人。
从她沦落风尘那一刻起,她就已决定彻底忘掉这个人,甚至彻底忘掉自己的本来的名字,好个她已不配拥有的名字:周玉洁。
玉洁,玉洁冰清,沦落风尘的女人还配叫这个名字么?她叫玉堂春,叫苏三,叫玉姐儿,如今,她已洗尽铅华,准备伴着她的郎君一生一世来追求自己的幸福了,为什么他却寻上门来?
玉堂春泪眼婆娑地举信纸,抽噎着向信上望去……
第三卷 初登大宝 第113章 不做君子
一副落魄书生模样的王平,佝偻着身子离开威武伯府,一走近小溪桥头儿几株垂杨柳树,立即直起腰来快步离去。
自从杨凌入狱、众女拦法场后,玉堂春的身世已尽人皆知,王景隆和王平料定用此借口,高府管家为了小夫人的面子,必然会将信悄悄交到她手中,如此计划便成了一半。
本来按照王琼的安排,一俟王景隆被救出,立即快马将他送往江南。但王景隆已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宁可玉石俱焚,也不肯苟且偷生,王平不得以只得配合他的计划。
两个戴着竹斗笠的灰衣汉子从场院上一堆柴禾垛后转了出来,一个十十出头的男子盯着村头河沿上匆匆行走的王平面图笑道:「厂卫出来的都是这般蠢货么?他难道不会出了村子再挺直驼背?」
另一个三旬灰衣汉子机警地四下看了一眼,说道:「怪不得他,就算是王候公卿府上,谁会没事儿在门口安插暗桩?你跟上他,我去回禀柳把总。」
杨凌知道筹建内厂的事早晚要和锦衣卫、东厂摊牌,而柳彪在锦衣卫中只是一个小小校尉对自己一直忠心耿耿,入狱期间对幼娘也执礼甚恭,而他筹建内厂也实在缺人,便对柳彪坦言相告。要柳彪杀官造反他不敢,跟着杨凌升官发财他岂有不同意的道理?
就此柳彪已死心踏地地跟着杨凌走了,为防东厂、锦衣卫有人胆大包天做出对他家人不利的事,杨增值密嘱柳彪严密戒备,柳彪自然不遗余力。
这五百亲军都昌从斥候军中挑选出来的健者,又在山中受过韩林、柳彪等人的特训,个个都是匿迹、追踪、暗杀的高手。柳彪在杨府四周密布了十几名这样的探子昼夜监视。这小村庄本来就少有外人,如今恐怕有只陌生的苍蝇跑进来也休想瞒过他们的眼睛。
杨凌在客厅见了柳彪,听他禀报后疑惑地对老管家道:「方才可有一个落魄中年书生来过府上?」
高管家道:「老爷,是有这么个人。那人说是苏小姐的远房亲戚,打听到苏小姐嫁入咱家,想请小姐接济一下,老奴想这也不是什么光彩事儿,怕苏小姐面子上挂不住,就悄悄把他亲戚的信交给她了,所以未曾禀告老爷,请老爷恕罪。」
杨凌疑道:「她的亲戚,上门打秋风哪有送了封信就慌忙离开的道理?」
柳彪道:「不止如此,那人来时是个驼背书生,可是离开村口便直起腰来迫不及待地离开了,若是穷亲戚上门何必如此隐秘,此事定有蹊跷。」
杨凌担心苏三确有个人隐私,正考虑是否去问她。一个家仆跑来道:「老爷,有位戴公公的信使想见老爷。」
杨凌忙叫人将那小太监唤进厅来,接过戴义秘信,打开看了良久,忽地屈指在信上一弹,轻轻笑了起来……
……
妙应寺,又称白塔寺,位于阜城门内大街路北。两乘小轿到了庙门前,轿帘儿一掀,走出两个娇媚如画的丽人儿来。
两个美人儿一头青丝如同墨染,都是身着翠绿色襦袄,湖色八幅风裙,弓鞋轻移,裙摆缓动,细褶展如水纹,更显得风姿绰约,如曳碧波。两个俏丽的女子,顿时吸引了一众香客的眼神儿。
雪里梅闷了许?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