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
地位不及幼娘,姿色不及苏三,小姑娘芳心可可,一直担心杨凌只是迫于皇命才纳她过门儿,其实心中并不喜欢她。枯坐到红烛燃尽,雪里梅自怜自伤,忍不住抱过琴来轻轻弹唱,听着窗外苦雨缠绵,心中悲苦不已。
玉堂春从甜蜜的梦乡中醒来,听到雪儿这阵歌声,直羞得无地自容,赶忙地挣扎起身,要服侍老爷更衣,杨凌早已起身披上了衣衫,见她初承雨露,一副娇慵无力的模样,忙按住她柔滑的香肩,拉过薄衾给她盖上,柔声道:「下雨了,别着了凉,早些歇了吧。」
玉堂春赤裸着娇躯。要这么起来也真有点放不开,遂依言躺下。杨凌这般体贴,让她心里暖烘烘的,她甜蜜地抿嘴儿一笑,羞答答地点了点头。
「忍看粉蝶过芳邻……」,夜半歌声又来了。采花蝶儿忙不迭地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一夜两次颠狂,该当迟睡不起才是,可是天刚亮,杨凌就醒了过来,或是因为这段时间已经习惯了早起上朝的时间。习惯晚睡早起的雪里却还睡得正香,她的睡姿实在不好,一夜纠缠。整张薄衾全被她缠在了自己身上,只露出胸前一抹粉腻,薄施粉黛的脸颊上还挂着两抹浅浅的泪痕。
雪里梅自知姿色、脾气比不得玉堂春,为讨老爷欢心,虽是刚刚破瓜,却含羞带怯将在莳花馆听来学来的狐媚子手段竭力使来,只求老爷尽兴开心,心里能有她一个位置。
个中旖旎自不侍言,单是小丫头那种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精神就足以令满天淫神为之感动。若不是见了她的落红和她交欢时的稚嫩表情,单看她层出不穷的花活儿,杨凌还道她是风月场中的行家里手。
雪里梅身轻体软,盈盈一握的纤腰,吹弱得破的肌肤,尤其那玉蛤粉腻、一隙嫣红,竟是干干净净、寸草不生。动情时眉梢儿蹙着,常常喜极而泣,清纯的脸蛋上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妖魃,竟令杨凌产生一种欺负凌虐的快感,这一夜风流,果真尽兴。
……
该开苞的开苞了,该开张的也要开张了。
内厂建立。内廷外廷人人瞩目,可是内厂衙门在西直门外拿不出银子买地,竟然组织刚刚在泰陵充当役工的左哨营官兵、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番子们的兵丁在高老庄后边的山谷中自力更生修筑衙门,真令人笑掉了大牙。
东厂担心杨凌马上接收税监,范亭和司礼监四大首领太监聚在一起,想了种种刁难的法子,可是却迟迟不见杨凌登门。诧异之下派人去打听,却听说杨凌招纳了锦衣卫中出名无能的守门千户色目人于永做二档头,带着一大帮子大兵正在四处联络跑长途志苦力的车马行合作,组建内厂的情报机构。
听了这消息,范亭几乎笑岔了气儿,对杨凌的谨慎重视顿时一扫而空,要不是彼此正是处于敌对立场,他都要同情杨凌这番作为实在丢尽了厂卫的脸面。既然杨凌一时不敢找上门来接收税监司,自己也不妨大方一些,范亭吩咐下去,叫东厂的番子暂不要去找内厂的麻烦,且看看杨凌是否识相再说。
文官们听说皇上在东厂、西厂、锦衣卫之外居然又设了内厂,纷纷向三大学士要求趁内厂立足未稳,发动所有廷臣口诛笔伐促使皇上撤了内厂。
谢迁闻言为之心动,他密约刘健、李东阳商议此事。刘健听说了杨凌的软弱行为,也不觉得内厂可以成为心腹大患,不过如果能够发动廷臣的力量将它铲除,势必可以叫东西两厂和锦衣卫有所顾忌,不敢胡乱干预朝政,所以他也欣然表示同意。
但是李东阳沉吟半晌,迟迟不发一言。谢迁忍不住慨然道:「宾之,我知道你对杨凌此人甚有好感,甚至抱以很大期望。
我们都老啦,还能为朝廷尽几年心力呢?如果有几个德才兼备的晚辈能够好好辅佐皇上,我们这班老臣也对得起先帝、对得起天下黎民百姓了。可是,杨凌和皇上身边一班弄臣呼朋道友,如今又谋得内厂差使,分明狼子野心,难道你还相信他会是个忠良?」
刘健不悦道:「宾之,我知道你对他期许甚深,他的才干虽不及杨廷和、杨一清,却是最受皇上宠信的人,如果他忠心为国,我们自然不妨好好扶持于他,说不定本朝可以象宣德朝『三杨秉政』一样,再出个『三杨干才』。可是如今听其言、观其行,此人虽未必大奸大恶,却绝不似忠贤臣子呀,你不要再感情用事了。」
李东阳微微笑道:「两位大人以为我不忍断了他的前程么?呵呵呵,我是在想,朝廷中有内厂、无内厂,哪个更为有利?」
谢迁不以为然道:「宾之,你糊涂了不成?你说厂卫干过什么有益于朝廷、有益于百姓的事情?有两厂一卫争权夺利还不够,难道还要再添一只恶虎吗?」
李东阳轻笑道:「谢大人莫非忘了这内厂之虎,虎视耽耽处却是税监司么?」
刘健、谢迁听了眼神倏地一亮,谢迁已脱口道:「两虎相争……」。
刘健犹豫一下道:「我看杨凌处处避让,不与东厂争锋,税监司移交内厂是皇上的口谕。有圣旨在手他都不敢去向王岳开口,宾之对他是否寄望太深了?」
李东阳哈哈笑道:「老大人,若看杨凌平时行事,虽得帝宠,却向知收敛。可是你忘了他在经筵上那番见识、那番心机,竟令满朝想要为难他一番的大人们哑口无言了?此人心机见识可见俱非常人,我这所以看不透他,是因为他深得帝恩,原本不必屈居于神机营之内。
当然如果他野心勃勃,想插手或外放个封疆大吏,我们是不会袖手旁观的,奇就奇在他似乎确实随遇而安、毫无野心。
他既这般蜇伏隐忍,不露锋芒,现如今却大张旗鼓、热忱于开办内厂,我才不信他会放过税监这个灸手可热的差使用权」,他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道:「等着看吧,如果我老眼未花,杨凌异想天开地去联合什么车马行为内厂眼线,十有八九是故意示弱。待他势力稳定,必然要和东厂夺税监这块肥肉。」
谢迁击掌赞赞道:「妙呀!天下税赋,三分归户部,七分入司礼监,财政大权掌于内廷终是不叫人放心,王岳年事已高,一旦不在,将来事殊未可料。如果内厂、西厂争权夺利、两败俱伤,我们便可以趁势发动,将税赋之权重归于户部手中了。」
刘健蹙了蹙白眉,说道:「宾之想得倒是不错,可是东厂树大根深,势力遍及天下,杨凌只凭着圣眷和不成气候的内厂,有资格挑战司礼监,挑战东厂么?」
李东阳呵呵笑道:「不能,所以我们不但不能进言让皇上撤了内厂,目前还要明里暗里多多帮扶他们,内厂实力越强,他的野心就会越大,但是无论如何强大,他都不可能给东厂造成致命一击,除非我们给他一种假像:外廷站在他这一边!」
刘健击掌道:「好!老谢,给督察打个招呼,叫御使台的言官们不要寻内厂的麻烦,目前还要大开方便之门,让内厂有实力从东厂手中夺桃子,呵呵呵,利之所至,二桃便当能杀三士!」
弘治一朝近二十年来,外廷始终压内官一头,所以三大学士似乎因此忘世上还有另一条谚语:养虎为患!
**************
两个月,仅仅两个月,内厂的势力发展远远超过杨凌自己的预料。他原本估计内厂一开,司礼监、东厂、锦衣卫和外廷文臣们决不会视而不见,风刀霜剑势必不绝于途。
所以他以八百里快马将吴杰、黄奇胤请回京来,自行设置了内厂官职,吴杰任大档头,黄奇胤、于永任二档头,连得禄等三位都司官任三档头,柳彪、杨一清任掌刑千户,余者按百户、司房、办事,番役全面改制,一切安排妥当后,自己天天跟在皇帝身边,准备靠这棵大树应付可能的种种攻击。
不料东厂一直没有声息,朝中文官和御使台也突然没了动静,倒让杨凌白担了一番心思。吴杰这些年来虽在锦衣卫中不受重视,却一直承担着最辛苦的搜集情报工作,在这方面可谓经验娴熟。
杨凌不但将他调回京来,而且一步登天升任仅次于总督内厂钦差官杨凌的大档头,而且杨凌对他这个出身锦衣卫的人全无避忌,诸事都放胆交给他去做。
多年来饱受排挤、猜忌的吴杰感激涕零,加上他救过杨夫人的命,自认和杨家有层极亲密的关系,所以为了内厂可谓呕心沥血、不遗余力。那班训练有素的神机营官兵在他和柳、杨两位千户的调教下迅速融入了新的角色。
黄奇胤接了圣旨进京,听说杨凌要他到内厂任职,这位老夫子虽说受朝廷打压多年,但是昔年那位热血御使的傲然风骨犹在,竟拂然拒绝。杨凌心里早已有所准备,他将老夫子请进密室,推心置腹地与他详谈了一番自己造福黎民的大致目的。
黄奇胤毕竟不是当初那个少年中举、既而留任督察院。不知民间疾苦的御使言官了,也不再有堂堂皇皇爱惜个人羽毛的书生意气,在他心里,如果能脚踏实地为百姓做些事情,就算留在内厂损及个人声誉也算不得什么了,何况如今的京师还有哪个记得他这位少年得意时便一头栽到穷荒僻壤近三十年的人?
两个月的功夫。内厂不但成功地在京师立住了脚跟,而且触角以京师为中心,每天都在向四面八方延伸不停,这种奇速终于引起了东厂和司礼监的注意和恐慌。
这种瘟疫般的蔓延速度就是杨凌也没有想到,他本来是想先开通京师到江南一路水运、陆运的交通线,待年底有了出色的盈利,给其他商人树下榜样,再趁势全面扩充内厂的势力范围。
就算如此,他心中也不敢乐观,商人和官方打交道天生处于弱势地位,他们不可能没有丝毫猜疑地放心和内厂合作,内厂又不能用权势强行逼迫他们公私合营,要树立信誉取信于这些生性谨慎多疑的商人谈何容易?
可是来自莱茵河畔的神圣罗马帝国后裔于永,还真是块经商的料儿,他带着人拜方了几家最大的船行、车马行,开出的条件没有一个车主会拒绝。
我们内厂帮你们运送财帛货物、行商客人。你们现在盘点计算出以住五年平均每年的盈利,我们插手后如果盈利低于这个数我们分文不取,高于这个数高多少都是五五分成。今年?今年这后半年我们分文不取,帮你们白干。
深受不法盘剥之苦却又无处诉苦的船行、车行东主们,如何不知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利润,内厂的条件丰厚到叫人做梦都能笑出声来,他们怎么会不答应?
于永只跑了四家,就不必再走下去了,高老庄这个世外桃源的乡间小路上,络绎不绝都是闻风而来的各家通运行的大小东主,只不过半个月时间,整个京师乃至附近城池的所有车马行、船行全部同内厂签订了契约,内厂的势力沿着运河、官道象滚雪团似的一路滚向天下各地。
听到消息的杨凌提心吊胆地跑去质问于永:朝廷的军饷只发到七月末,剩下五个月内厂几千号人吃什么喝什么?
于永点头哈腰、满脸市侩地道:「启禀督主,咱们的人用了他们的车马,总不在空着手往来吧?咱叫人挟带了京师的特产,一路到了湖洲,中间不必别的商人代为脱手,到了地方一千两可净赚五百两。
再用这1500两银子就地订了丝绸经金陵运回京来出手,又能净赚800两,来回一圈儿耗时一个月,1000两银子变成2300两,这还是督主您吩咐过不可偷漏税赋呢,要不然只须做些手脚,过税卡时,两箱并一箱,三停报两停,不定期能多赚300两。一个月后朝廷停了咱们的军饷,咱们已用这迟发一个月的银子,生出三个月的钱来了,大人不必担心。」
杨凌听了屁也不放一个,转身就走,见了主管内政的黄大档头,只摞下一句话:「黄老只须管好财务,钱粮用度由着于永折腾。」
**************
司礼监王岳公公房内,四大首领太监和范亭坐在下首面色各异,房中气氛异常沉闷。王公公伸出指头蘸了点儿清水揉揉干涩的眼角儿。颤巍巍地道:「你们几个,不用这么担心吧?要说着呢,这杨凌毕竟和咱们颇有渊源,虽说他现在势力发展很快,可是始终没打过咱们司礼监和东厂的主意,你们是不是有点儿小题大作呀?」
戴义自从「帝陵风水案」险死还生扣,对王岳恨之入骨,对昔日好友范亭也早生了嫌隙,他和杨凌同为泰陵督造大臣,彼此有些交情,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有一个把他们的生死牵连在一起的重大机密,凭着这条秘密,他就可以坐上杨凌这条船,和他有福同享,有祸……就敬谢不敏了。
所以杨凌凌开始组建自己的势力,而且发展异常迅速,对于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一听王岳不以为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