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
一阵风来,几许红叶飘摇而落,落在她紧闭的双眼上,遮住了她的羞。落在她卉起的玉峰上,遮住了那一抹嫣红。
红枫树下,只见白如堆雪,艳艳猩红,隐隐风闻婉转娇吟……
第四卷 杨凌下江南 第144章 上中下策
轻轻的风吹过,亲情人的手温柔一拂。和熙的阳光,暖暖的像是轻若无物的丝绸,将一对如痴如醉的人沐浴在它的的温柔中。
马怜儿骨软筋酥地瘫在她上,手脚一动也不想动,衣衫凌乱她盖她的身上,几抹雪嫩的肌肤若隐若现。
一件罗裙遮在两人的头顶,里边一片朦胧,两人离得又近,近得肌肤相接,彼此看不清眉眼,一如雪山那夜的暖昧。
土地的气味和压断的青草香气,慢悠悠地泌入鼻端。杨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怜儿富哺弹性的香臀,那里被草茎硌出了一道道轻微的红痕,滑腻的触感和那痕迹抚摸着叫人格外着迷。
怜儿气息幽幽她躺在杨凌的怀中,好半晌才似从梦中醒来似的昵声道:「夫君,怜儿终于成了你的人了。你……你还能在金陵待多久?舍得现在就离开人家么?」
杨凌轻轻叹了口气道:「不会,我想……我能再呆五六天吧!」
「那去多?」怜儿惊喜地叫,她满足她抱紧了杨凌,然后把头埋到他怀里吃吃她羞笑。
胸前一嫩温软因为轻轻的颤动,搔得杨凌胸前痒痒的,他下意识地握住那尖挺的椒乳,引得怜儿又是一声嘤咛。
杨凌低声问道:「你笑什么?」
马件儿腻声道:「杨大哥没良心,原来急着回京去,现在……现在这样了,便又有了空闲」。
那柔媚的语气逗得杨凌心中一荡,却无心去辩解纠正。原本他就疼惜她、觉得亏欠于她,如今两人有了这层关系,虽说张天师有言在先,他还是隐隐有种恐惧和担心,有机会让她开心些也好,就让她以为是为了她才留下的吧。
杨凌轻抚着她的身子,低声问道:「我和你的事,你的伯父知道么?」
马怜儿轻轻点点头。嗯了一声道:「原来不知道,昨儿你一走,他就来问过我,听说了你的身份,又知道我早已和你订下终身,他只是叹了口气、也没多说什么」。
杨凌也叹了口气,说道:「如今你我已有了夫妻之实,回去后我就送聘礼上门吧,你现在成不得亲,先把名份订下也好」。
马怜儿幽幽地道:「还是……再等等吧。哥哥再不好,总是我唯一的亲人,为了我的事他……他被毕都司整得很惨,他来信说过你提拔他的事了,他心中对以往也大有悔意,我想……等他回来由他接受聘礼,长如父呀」。
杨凌嗯了一声。两人一时无言,只有轻轻的呼吸喷洒在对方的肤上。
过了一会儿,忽地有人纵声大叫:「厂督大人,杨大人,你在哪儿呢?」
杨凌吓了一跳,慌忙坐起道:「他们怎去上山来了?」
他这一坐起,罗裙一掀,马怜儿被阳光一晃,不禁闭上了眼,轻风一过,一阵凉意。她才察觉胴体上不着寸缕,不禁娇羞大嗔道:「呀!瞧你,快转过身去,不许你看,我……我要穿衣服了」。
怜儿那粉弯玉股别样动人,含羞薄嗔更是风情万种,可惜这时杨凌也顾不上欣赏了,他慌忙抓起袍子披上扭过了头去。怜儿忍痛坐起,强撑着酥软的身子穿好了衣裳。
两人互相瞧瞧,杨凌还好些,马怜儿却发髻凌乱,面带徘红,眉梢眼角春情一片,那双水汪汪的桃花眼,只要不是瞎子,人人都看得出刚刚发生了什去事。
马怜儿慌慌张张的,杯碟也不要了,只把那带着朵桃红的白绢团了团,赶紧的塞进了食盒中提起来。
杨凌硬着头皮对外边喊了一声:「我在这里,出了什么事?」
说着他向马怜儿招招手,头前带路走了出去。
柳彪领着几个人正没头苍蝇地四处乱叫,一见他现身才放下心来。
后边马怜儿羞羞答答地走了出来,柳彪却恍若未见,他急匆匆走到杨凌身边道:「大人,大档头连夜从京中赶来,说有极紧要的事见你。听说你在栖霞山,他连一刻也等不得就赶来了,目前也在满山的找你」。
杨凌听了脸色不由一变,如今内厂发展迅速,吴杰坐镇京师简直是一刻也离开不得,他竟突然赶来,京中必定是出了大事了。
杨凌立即道:「快,我在这里等你,马上给我找到他」。
柳彪和几个番子四下散开转而找起吴杰来。怜儿瞧见杨凌脸色对,忙迎上前道:「杨大哥,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杨凌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对马怜儿歉然道:「怜儿,大档头从京中连夜赶来,恐怕必有重大地事情,我……」
马怜儿顿时会意,她低首挽了挽散乱的秀发,甜甜笑道:「怎么啦?现在不能陪着人家甜言蜜语、花前月下,觉得过意不去了?有公事就去忙,怜儿是婆婆妈妈的女人么?」
杨凌虽然有点心中焦急,听了这话也不禁呵呵一笑,他轻轻拥抱了怜儿一下,柔声道:「不愧是我杨凌的女人,我还有几天时间呢,等忙完公事,天天来陪着你」。
马怜儿脸红地点了点头,心中甜丝丝的。这时远远地有人叫道:「大人,卑职到了」。
杨凌回头一看,只见吴杰健步如飞,柳彪步履轻盈紧随其后,其他地番子都是一溜小跑儿地跟着。
吴杰虽已五旬,却有一身好功夫,这一番急步上山仍是脸不红心不跳。他奔到面前,瞧见了马怜儿不由得目光一凝。
吴杰带年在塞外奔波,是关外锦衣卫的最高首领,识人记人的本事超凡卓俗,就是一个面目最平庸的人让他看上一眼,过上两年也休想再让他看走了眼,何况是马怜儿这样的美人儿。
不过他神色忧急,心中显有要事。这时也顾不上和马怜儿客套了。吴杰向杨凌匆匆拱手道:「大人,卑职从京中赶来,有要事面禀大人……。」
杨凌会意,他转身对马怜儿道:「怜儿,我着人先送你回去,一忙完公事我就去看你」。
马怜儿乖巧地应了一声。在两名番子的陪同下先下山去。杨凌拉住吴杰,在一块石上坐了,问道:「吴老,京里出了什出事?」
吴杰挥了挥手,四下的番子立刻散开。吴杰这才对杨凌肃然道:「厂督大人,自你离京后,刘谨、马永成、谷大用等人末断寻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来蛊惑皇上,让他东游西逛、疏于政事,先是停了经延和午朝,然后连早朝也断断续续。内阁大学士们和朝中百官为此不断上书。
因为大人您与这几名内侍关系很好,市井间开始传说这几个内侍都是受了大人指使故意迷惑皇上,使皇上懒理政务。还说大人野心勃勃,这是为了擅谋专权。
卑职觉得蹊跷,便买通了皇上身边一个小黄门,这才打听到最近宫中哨一班太监投靠了他们八个,整日劝诱他们说杨大人是皇上信臣,如今位极人臣,享尽荣华富贵。他们几个也是皇上宠信的人,只要哄得皇上开心些,便也能捞个威风些的差使做。
这几个人猪油蒙了心似的,竟然信以为真,整日绞尽脑汁弄杂耍游戏哄着皇上,如今已被满朝文武视如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他们利刃悬颈了犹不自觉。
奇怪的是,这些太监在宫中都是一些执事,权力不比刘谨等人小,若是想要投靠他们,早便该投靠了,怎么这去恰巧,大人前脚离京,他们便立即一起投靠,还众口一辞做出这些举动来?这分明是……」。
杨凌心中已轻了然,他淡淡一笑,接口道:「这分明是上司划拳、下官喝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吴杰怔了一怔,才欣然笑道:「大人瞧出来了?自古以来朝中相争,很少有直接对准最终目标下手,直接暴露自家实力和目的的。那些官员惯常的手段便是先寻与对方关系密切,又不太起眼的小人物下手,以此为借口,直至将事情越捅越大,等到真正的对手发觉危险时,整个朝野形势已不可逆转,这时才是图穷七现的时候。
而东厂和锦衣卫却不熟此道,他们一向以势压人、强横霸道,顶多会来个栽脏陷害的手段。我对他们的整人手法一向十分熟悉,所以根本没想到这样步步为营、旁敲侧击的阴险手段会是他们想出来的,我担心朝中另有人想对大人不利,所以一直在秘密侦缉此事。
前几日厂内几个番子和东厂的人在酒楼起了冲突,被他们的人拿了,放话说不见内厂大档头出面赔礼绝不放人。大人出门在外,卑职实在愿多事,闻讯便亲自赶了去。
想不到……与卑职交涉的那位戴义戴公公,争吵之间暗中竟塞了一个纸团拾我,卑职回去后一看,内中写的正是东厂和锦衣卫暗中合作,图谋大人的事,这和卑职揣测的阴谋不谋而合,卑职再也末敢怠慢,这才急忙赶来见你」。
杨凌怔怔地想了半晌,才喃喃地道:「戴义?晤……他对王岳、范亭早有不满,透露的消息应该不假,而且他也没有任何理由骗我。他在信中说些什么?」
吴杰道:「戴义信中原话卑职还记得,戴义说:『东厂、锦衣卫计:诱刘谨、张永等人为恶,激起众怒移罪于杨凌,杨凌回京,百官上疏请斩、皇上必不允。遂再请囚杨凌候查、皇上必允。
锦衣卫奉诏逮捕之时,内外伏以厂卫精锐,以杨凌拒捕之名遽杀之,并剪羽翼。挟余威再除刘、马、张等八内侍。内廷除奸、外廷造势,则帝王之尊亦末能罪之、天下靖矣。』」
杨凌听了霍地站起,急急向前行了两步,气得额头青筋暴起。吴杰站起身随在旁边,静静地不发一言。杨凌望着眼前火红一片的枫林,胸膛急剧起伏了好一阵,才渐渐平息了下来。
有什么好愤怒的呢?自已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就得遵守现在的游戏规则,他们斩草除根的酷厉,自己觉来心狠手辣。在他们眼中却是理所当然的手段。
这样的朝代,难道还能指望政治分歧像现代民主社会一样投票表决定么?要斗垮对手,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所谓仕途险恶,岂不正是这个缘故?
他长长地舒了口气。平静地道:「大档头一路辛苦,走,咱们回府小酌几杯,再细细商议」
吴杰眼中悄然闪过一抹欣赏的神色,向他拱了拱手道:「是,卑职遵命。」
※※※※※※※※※※※※※※※※※※※※※※※※※※※※※※※※※※※※
小厅中。两人置酒浅饮,柳彪打横儿作陪,这两人都是内厂上层人物。不需有所顾忌。
杨凌举箸皱眉,沉思半晌,嘴里咀嚼的什么食物全然不知味道:东厂此计不可谓不毒啊,八虎与他交好的事众所周知。至于八虎是否受他盅惑,根本不需要确切的证据,市井谣言就相当于后世的舆论导向,只要他同样拿不出反证就足够了。
如果朝中百官和士绅名流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那么东厂锦衣卫趁他突然回京,对他们的计划尚无察觉时猝然下手,一夕之间将内厂精锐连根拔除,就算皇帝事后知道事情,也已无力回天,更无法降罪一人了。
最难办的是这个计策一时竟无法想到破解的手段,舆论掌握在谁手里?在读书人手中,而朝中的文官就是读书人的核心。这件无往而不利的武器一直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就连皇帝也同样畏之如虎。自己去向谁辩白?可笑!就算他舌灿莲花,又怎斗得过千百张嘴巴?
不能消除百官的误解,自己在道义上就始终屈居下风,不要说想回京提出解除海禁、通商利民的政策,意图改变大明的命运了,恐怕今后举步维艰,做这个官都要战战兢兢。
杨凌叹了口气,见吴杰和柳彪也是一脸沉重,不禁展颜一笑,安慰道:「不必太担心,他们还是低估了我们的力量,不知道司礼监有我们的人,更不知道西厂和锦衣卫内部也有人和我们结盟,他们想以迅雷之势将我们掩杀?如今我们已经知道这件事,他们知已不知彼,胜算能有几何?」
吴杰颔首道:「卑职明白,如今我们既已知道他们的计划,又掌着他们所不知道的力量,想猝然袭杀内厂精锐自是一句空谈。
可是现在对我们不利的形势已经造成,除了东厂、锦家卫,仇视我们的官员也在日渐增多。这件事不解决,终是一件大患,向来只可千日作贼,可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呀」。
杨凌强笑了笑,又问道:「文武百官怎么说?难道他们已轻全部站到内廷一边去了?」
吴杰想了想,脸上露出些许宽慰,说道:「也不尽然,朝中六部里,户部、礼部至少是保持中立的,至于武将方面也大多倾向于厂督这边。另外,厂督大人在海宁潮前以一当十力抗大股倭寇的事传回京后,又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