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
樱菝е耸熘褚牵疾庞行┢婀帧!?br /> 刘瑾听了也嘿嘿地笑起来,在一旁说道:「杨大人,她们虽出身草莽,可是送进京前,宁王府可是足足教了三个月的宫廷礼仪,进宫前司礼监又派人教授演习五天,这些礼仪要是还不知道那才怪了。
她们是宁王保送来的,宁王是皇叔、是大明皇族,弥勒教反的是咱大明皇朝,两者本就没有共谋的可能,更何况宁王爷对皇上一向最忠心呢?」
正德想起登基大礼时宁王在第一批送来贺仪的蕃王中驻地最远,送的礼物也最重、最合自己心意,如今又送来解语羞花,对自己敬畏恭顺可想而知,何况他手中没有一兵一卒,怎么可能起了歹意,遂点头称是。
杨凌道:「或许是臣多疑了,不过为安全起见,臣定下行止路线、出京方式、出京时间时,还请皇上勿再对任何人提起,包括两位娘娘。」
正德无奈笑道:「依你,依你,只要能出京,朕全依了你,成了吧?」
杨凌见正德不以为然,正色道:「皇上,君无戏言,您答应了可千万得守诺。皇上必往大同一行,是为天下尽天子之责,臣可是要为皇上安危尽臣之责呀!」
正德听了也严肃起来,正容道:「好,出得你口,入得朕耳,漫说解语羞花」,他瞥了刘瑾一眼,说道:「就是老刘,朕也不告诉他,这样如何?」
第五卷 群魔乱舞 第185章 困龙出海
正月已过了三天,文武百官还有过半未回京履职,但初四一过皇帝就得临朝听政了。正德一上朝就下了一道旨意,因杨一清、王守仁首战告捷,大挫鞑靼军队锐气,特任命杨一清为三边总制,王守仁为副将,三镇总兵悉听调遣,以一事权。
鞑靼袭边犹如汉人过年,那是年年必来,初时明军占上风,再后双方势均力敌,近几年来但凡鞑靼出动重兵,明军非两倍以上兵马不能制之。
杨一清为人正直、性子刚毅清廉,甚得大学士李东阳的赏识,又是文臣出身,在此战果下得到重用,满朝文武也没有异议。正德趁着大家高兴,又宣布为犒劳三关将士,特命御前亲军侍卫统领杨凌率军慰问,初六日赴大同。
初五一早,数十名矫健的黑衣侍卫静静立在威武伯杨府门前,两辆三套的马车停在一旁,膘肥体壮的马儿不耐地刨着蹄子,响鼻儿喷出一抹抹白雾。
杨凌和三位夫人以及高文心陪着成绮韵和杨泉叔侄走了出来,成绮韵披着一件大红的羽羽缎斗篷,映着天地一片雪白,潋滟生姿,如同雪中傲梅,令人怦然心动的妩媚中竟也带出几分豪气。
杨凌睨目瞧去,不禁笑道:「瞧你模样,俨然又是一个红娘子,这一路南下,若无这些侍卫陪同,早不知要被官府捉拿几回了。」
成绮韵双手拢在袖中,斗蓬中露出一片云锦妆花的缎袍袖子,袖口的白狐毛,在风中轻轻软软地抖动着。
能够回到熟悉的南方,能够有些事做,她的心中着实有些兴奋,望着杨凌,却也着实的有些不舍。她妙目斜睇,溜溜儿地瞟了杨凌一眼,好似随口开着玩笑似的俨然答道:「那怕什么?大不了我就命侍卫们拿了你杨大人。有你保驾护航,天涯海角何处不可去得?」
杨凌看向成绮韵,她嘴里随意地说着话儿,可是眸子里却放着绵绵切切的情意,杨凌不由地心中一跳,他轻咳两声,转目他顾道:「还没过完年就要你忙着上路,实是不得已而为之。金陵之事就拜托你了。」
成绮韵在心中微微一叹,唇边勉强泛起一丝笑意,轻声说道:「大人放心。卑职……理会得。」
韩幼娘如今有孕不到两个月,腰身还未看出什么变化来,可是一出门儿已成了重点保护对象,她披着柔软温暖的驼绒斗篷,戴了副貂鼠手套,正和高文心闲话,听见二人说话向成绮韵微笑道:「
姐姐,这些日子相处,还真舍不得你远行呢,相公说要你去做一件大事,那倒是不能拦你了。相公常说,幼娘一身武艺,文心姐姐医术通神,雪儿、玉儿聪明乖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若论到计谋智慧,便是天下男儿,也没有几人及得你,相公得你助益甚大呢。姐姐办完了大事,还望能早些北来。」
成绮韵心中忽然涌过一丝暖流:这小妮子,真的是位好姑娘,她和高文心闺中腻友,自己地出身来历她定是早已晓得了,曾经……尽管自己锦衣玉食,但是街边一个村妇投向自己的也是蔑视的目光,可是这位诰命夫人对她没有一丝的不屑和鄙视,她是真的把自己当作一个人来尊重。
成绮韵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她轻轻握住韩幼娘的手,轻声道:「多谢夫人挂怀,绮韵此去大约二月上旬就能回来。夫人有孕在身,还望多多保重身体,绮韵就盼着今年中秋桂树飘香时,能抱抱白白胖胖的小威武伯爷呢。」
韩幼娘晕红了脸,羞喜地看了杨凌一眼,轻轻摇着成绮韵地手道:「姐姐莫说,人家还不知道呢,或许……或许是个女孩儿也说不定。」
她说着担心地看了杨凌一眼,杨凌笑道:「女孩儿又如何?你家相公就喜欢女孩子。」
杨凌说着招手唤过老管家,接过一个包袱道:「成姑娘,这里有份东西,是我和幼娘送给长干里长亭酒家的马怜儿姑娘的礼物,回到金陵后,麻烦你帮我转交给她。」
成绮韵听了心中一动,杨凌来自宣府,在南方并没有什么亲戚,这事她已经听说过地,这位怜儿姑娘是他地什么人?成绮韵飞快地瞥了韩幼娘一眼,隐隐猜出几分,心中惊奇中还有些酸意。
她不知道杨凌和马怜儿的过去,还道这是杨凌在江南一见钟情结识下的姑娘,这位姑娘竟能令他如此念念不忘,该是怎样了不得的美人儿?」
成绮韵终究还是女人,一个以美貌自负、又对杨凌芳心所属地女人,纵是胸有丘壑、女中丈夫,对这种事又如何不在意?」
遍观杨凌身边诸女,幼娘如蔷薇,苏三似百合,文心如幽兰,雪儿恰杜鹃,虽是千娇百媚各有所长,若论美貌、风情,却没有一个及得上她,这位姑娘能令杨凌如此牵挂,难道竟是国色天香?成绮韵暗暗留心,回了金陵第一件事就是想去会会这位马姑娘了。
她不动声色地接过包袱,浅浅一笑道:「大人放心,卑职定不辱使命。」
成绮韵礼貌地向诸女一一颔首示意,转身上了车轿,掀开窗帘道:「大人,天气寒冷,诸位请都回吧,绮韵这便起程了。」
杨泉闻言如蒙大赦,如今杨凌出入侍卫重重,那种日益威严的气势连他这种稀里糊涂的人都感觉极为明显,自来了杨府他循规蹈矩了一阵,想不到第一次想作威作福,试试当大老爷的派头,就被杨凌发现了。
这几天他一直缩头缩尾的不敢露面,这回能离开杨凌远赴富甲天下的江南,他的心头油然一松,直觉去了好大一种压力。他现在的身份在杨凌身边那就什么都不是,可是离开杨凌,凭着内厂厂督堂兄这块金字招牌,那就无往而不利。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不是?
更何况那位成姑娘实在是难得一见的美人,虽然平素清清冷冷地,但是偶尔地展颜一笑,那刹那的灵动嫣然,直让他乱花迷眼、魂荡神飘,能追随在这位美人儿身边……听说他还是堂弟的手下?嘿嘿……
杨泉匆匆向杨凌夫妇告辞,赶紧爬上了第二辆车。杨凌看着他背影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这块膏药总算揭下去了。不过凭着他和自己地关系,要是去了江南作威作福起来,成绮韵敢辖制他么?
杨凌有些担忧,不过他如今也没什么别的办法了。杨泉再不争气,凭着宗族关系和他卑微的地位,就是最易招致同情的保护色,自己对他照顾不周,那就是无视纲常、嫌贫厌亲,这可是上至王侯公卿、下至黎庶百姓,人人憎恶鄙视的劣行。
高文心瞧见了杨凌担忧的神色,唇角不禁浮起浅浅的笑意。
韩幼娘只有她这一个年纪稍大地姐妹,有什么心里话儿都讲给她听,这位杨三爷调戏逼压弟媳的丑行她早听说了,知道成绮韵要带着杨泉南下时,高文心就技巧地透露给她了。
成绮韵对杨凌的心思,再也没有一个人比她看的更透澈了。她相信成绮韵维护杨凌会不竭余力,甚至不择手段。
谁试图破坏杨凌地威望、权力和幸福,这个风情万种地美人儿立刻就会撕下画皮,露出她的尖牙利爪。这位杨三爷在杨凌的眼皮子底下,纵然杨凌无心维护,旁人也不好把他怎么样,可若是到了远方为患,凭成姑娘的心思,还不收拾得他老老实实才怪。
成绮韵放下轿帘,坐定了身子才忽然发觉车轿中布置地异常舒适,白熊皮的坐垫,美轮美奂的波斯长毛绒地毯,雪狐领的夹棉薄裘,一侧是铠亮的铜火炉,另一侧架上有几本书和各式点心、美酒。
成绮韵的心悸动了一下,她倏地伸手探向窗帘,手指摸到窗帘儿,只掀开了一角儿便凝住。随着车子轻轻的摇晃,过了片刻,她悄然收回手,轻轻擦了擦眼角,然后软软的陷进那团毛绒绒的柔软之中,身上暖暖地,心里也暖暖地,一丝甜笑漾起刹那芳华,眉梢眼角那股子柔媚,说不尽的销魂蚀骨。
车马启动,韩幼娘脸上的笑意也渐渐隐去:唉!今天成姑娘南下了,明天相公就要去大同,良人远行,叫她怎能不牵挂在心?
几人各怀着心思,望着那马车辘辘而去,马蹄声碎,转眼转过街角……
,,,,,,,,,,,,,,,,,,,,,
五月初六,校场点兵。
棋幡招展,高角红牌,刀斧剑戟,森然如林。
十万军中挑出的五千精兵,俱乘着从河套地区购进的雄健战马,个个身着轻甲,分别由弓弩队、投枪队、长枪队、骑盾马刀队、铁棍队、火铳队以及五百名核心侍卫组成。
轻甲轻马和犀利的攻击武器同明军一向大兵团作战和城池攻守战的装备截然不同,这支队伍要求的就是应变快、攻击快、撤退更要快,不但在战斗力要胜过蒙古人,机动能力要求更高,可谓煞费苦心。
京中十二团营和兵部、五军都督府的将领们瞧见这副派头,都不禁暗暗窃笑,五军都督府一位都督低声笑道:「杨厂督倒真是有心,叫他去大同劳军而已,又不是要他上战场,他从十二团营千挑万选,选出这支百炼精兵出来,就是为了逃命做准备的么?」
旁边几位将军听了都嘿嘿低笑,杨凌在军中声望蛮高的,这些将领对他并无恶意,否则对他挑选各部精兵也不会如此配合了,不过有机会开杨厂督的玩笑,显显军中老前辈的威风,这个机会他们是不会放过的。
杨凌身披亮银锁子甲,红袄裙的战袍,盔顶红缨突突乱颤,在八名执枪校尉的护拥下走进校场,场中顿时一静,千百双眼睛齐刷刷地投注过来。
杨凌许久未经历过这种场面了,校场五千精兵不但杀气腾腾,形成一种无形地肃杀之气,点将台下更是簇拥着大堆的高级军官,他屏住呼吸,从人群中肃然而过,马靴锉锉,登上点将台。
稍顷,战鼓雷鸣,黄罗伞盖从远方冉冉飘来,正德皇帝亲自登台点将,为杨凌送行。御驾亲至,校场内将校士卒,纷纷跪倒迎驾。
正德小皇帝穿着玄黑色团龙袍,愈发衬得唇红齿白、英气勃勃,他抬阶而上,翼龙冠明珠微颤,来到点将台中央,杨凌忙跪倒迎驾。
正德身后跟着刘瑾和四名小太监,朱漆描金的托盘上奉着圣旨、令箭、印绶和天子剑,点将台正央红地毯、黄绫盖面地龙书案、龙椅早已布置齐当,正德皇帝走至案后坐下,扬声道:「众卿平身!」
哗啦啦一片甲叶子响,五千余名将士齐刷刷站起,三声炮响横空而过,呜咆的号角声和低低如殷雷的战鼓声再次响起,让正德皇帝听了也觉得热血沸腾。
他的如玉俊面激动的绯红,方想起身说话,才记起这里也有规矩的,于是向刘瑾看了一眼,刘瑾忙高呼道:「奉旨巡边将领上前听旨!」
杨凌再次抢步上前,拜道:「末将在!」
刘瑾取过圣旨,高声唱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北方鞑靼犯我大明、扰我百姓,以至民怨沸腾,朕出兵讨之,杨一清、王守仁首立战功,该当嘉奖。朕意,授杨凌威武将军衔,特赐天子剑,代朕巡狩边陲、慰问将士,并决前方战事,同时着京营提督张永为副使,赐蟒龙袍,二人即刻启程,不得迟缓,钦此!」
杨凌领旨谢恩,张永也忙在台下跪了,恭声领旨。
杨凌接过天子剑挂在腰间,奉了金印、令箭,命令大军开拔,五千精兵浩浩荡荡离开校场。正德前些日子赐了杨凌、刘瑾、谷大用蟒龙袍,唯独没有张永?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