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
关隘上,士卒们在不停地来回走动。搬运器械的,游走射箭的,持着钩镰推拒云梯的,向城下不断投掷滚木擂石的。在这样火力密集的攻防中,仍有一拨拨悍不畏死的鞑子不断上城头。在一轮反扑后变成一堆肉酱。
一辆硕大结实的撞门车在数十名士卒的扶持下冲向关门,前端露出一丈多长的尖锐头端撞击厚重结实的城门,撞门车上安装了扇形护顶,石块砸上去、弓箭射上去都不能伤及下边的鞑子。
那一下下的撞击,把杨凌的心也提了起来,这时城头上掷下了一个陶罐,砸在撞城车护顶上摔得粉碎,随即一支火把掷下,整个撞城车轰地一声燃烧起来。几个身上溅了油的鞑子因为身上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兽袍,顷刻间变成一个火人,嘶吼着满地打滚,想将烈火压灭。
杨凌在城关上看得惊心动魄,就在这时,另一支军队向正猛烈攻城的鞑靼军队掩杀过来。这里群山重重,峰峦起伏,群山中有两条峡谷通向镇羌关,一条宽敞得多,足有三十丈宽,正是鞑靼军攻向关隘的道路,另一条只有十余丈宽,蜿蜒通向群山深处,远山上长城起伏,这条路应该是外方通向另一关口的唯一通道。
关内运兵可以直接在长城上移动,原本不必经过积雪皑皑的山谷,但是此刻,那里却有一支大军正急速行来,并且迅速形成锐角攻击阵型。
是大明军的旗帜,这支军队多是步兵,前方只有几位骑士,面对着人人皆乘马作战的鞑靼勇士,他们显然打的是扰敌的主意。阵中一员战将,擂鼓手、号角手、鸣金手、令旗手皆在身前阵列,背后一杆帅旗,上书一个王字。
守烽火台的把总喜道:「王副将自青牛岭来援了。」
杨凌听了心中一动,忙问道:「哪位王副将?」
把总道:「回大人,是杨总制帐下副将王守仁,守在青牛关,与此不过三里山路。」
杨凌「哦」了一声,连忙扶着垛口想拿旗下望去,只见一位披甲将军,身披淡青色斗篷,镇定地勒马立在军中,远远的却看不清相貌。
森立的刀枪,披甲的战士肃然而立,在巨盾的掩护下弓箭手将一枝枝长箭搭上长弓,巨盾缝隙间犹如探出了一排排狼牙。
发现明军自侧翼袭来的鞑子嚎叫着兜转马头向他们冲去,同时张弓搭箭向他们骑射。
马上的将军镇静地立在帅旗下,第一批箭到了,笃笃地射在一人高的大盾上,这批明军骑手不多,步骑隐在这么高的巨盾下,是很难受到箭袭的,但是骑兵若是接近了那就几乎是一边倒的战局了。
鞑子骑兵驰得飞快,第一排骑士距明军不到两箭地时,那位将军忽然狠狠地一挥臂。似乎轻喝了一声,明军密密的箭雨就如飞蝗一般扑来,箭急射、马疾驰,两相争锋,骑兵驰近一箭地时,恰恰迎上第一轮箭雨,一时人喊马嘶,缺乏良好防护的鞑靼骑兵犹如脚下中了绊马索一般,顿时仆倒一片。
这时,第二轮箭雨又到了……
谷中只有五千明军。攻击镇羌堡的鞑靼军却至少有三万人,虽然暂时占了上风,可是鞑子一旦接近,那就是一边倒的屠戮了,杨凌并为发现军中有持着数米长巨枪的长枪兵,而且他们匆匆奔来,显然也不可能在谷中不知拒马桩、陷马坑、绊马索。
岭上俯瞰四野皆白。罡风浩荡强烈,峡谷山原上都积了一层雪,看上去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山舞银蛇原持蜡象。但是山谷中确实战马嘶鸣,喊杀震天。
一位鞑靼首领长枪斜指,胯下战马已如电驰而出,一马当先向明军冲去,这人将手中枪挥得旋风一般,将射来的利箭一一拨落,身后的鞑军如同燎原烈火一般席卷狂飚,马蹄轰隆,大地震憾。冲锋的骑士发出摄人的呼啸,声势极为骇人。
鞑子攻城的阵势乱了,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士卒向谷口涌来,明军箭手退下。「砰!砰!砰!」一阵浓烟将谷口整个笼罩了起来,盾手分开,密集的火铳声大作,一杆杆大连珠炮,发出密集的火力,形成一波可怕的密集打击。
鞑子又齐刷刷倒下一片,硝烟尚未散尽,只见谷中那数千人马已在骑马将军的带领下转身逃向山谷深处,鞑靼人气得发疯。他们驱马刚刚冲进山谷,看似慌乱逃命的明军左右一分,攸地趴在了地上。
「轰轰轰!!!」,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二十门盏口将军炮每门炮射出百粒铁砂,这种近程打击十分可怕,弹雨遮天蔽日,前锋近四百名鞑子,包括那位骁勇之极的持枪将军,在这一阵炮雨扫过后全然不见,只有几匹浑身浴血未死去的战马,悲鸣挣扎着,摇晃在铺满尸体的战场上。
镇羌关上战鼓雷鸣,关门打开,燃烧未尽的撞城车被堆到一边,骑兵在前,犹如出闸的洪水,轻甲骑兵一轮箭雨,各自射出三矢就缓骑避在一旁,重甲骑兵随后扑出,与鞑子的铁流汇聚到一起。
从关上望去,就像钱塘潮两股巨浪汇合的刹那,疾驰、刹那的凝止,然后便是人仰马翻,血肉横飞,不时有人被挑落、砍落、刺落, 血肉战场,每一个人都在拼命地挥灭这生命,刚刚还在舍生忘死的屠杀着别人的,可能现在已是马蹄下的一堆肉泥。
**************
王汉主帐足以容纳五六十人盘膝而坐,但是此时里边却仅有七八人,就是这七八人,已是整个大漠和草原的最高主宰。骆驼毛的厚地毯上,在大帐角落里架着八个熊熊燃烧的火盆,但是帐中间众人坐处仍然有些昏暗。
伯颜可汉的双眼因为愤怒而变得血红,他坐在主位上,双手按膝,他头戴狍皮帽、身穿翻皮衣,一双怒气冲冲的眼睛狠狠瞪着面前众人喝道:「不要再说了,我们的勇士来到汉人的地方狩猎,喝光了家中的烈酒,吃尽了家中的牛羊,如今没有打到一件猎物,如果就此撤退,如何去见我们的族人?」
伯颜可汗一双虎目扫过,面前的人都微微低下了头,不敢与他对视,只有一个满面风霜、鹰目凛凛的四旬壮汉盘膝而坐,淡淡的不言不动。
伯颜可汗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硕伟魁梧的身子不耐地抻了抻,不满地看了那按膝不语的男子一眼,说道:「明军人马和我们相当,他们要分兵把守,我们却只需攻其一点,他们有险要的关隘可守,攻城的人马却是我们多,攻城的地点、时间,却是我们选。可是我们现在大小数十战,却没有占到一点便宜!」
那个显得有些桀骜不驯的鹰目汉子略带不驯的扭过了头,伯颜虎目一扫,冷哼到:「火筛,你有什么看法?」
鹰目汉子淡淡地道:「大汗,我的人缺衣少穿,连战马都没了力气,如何能够发挥他们的战力?」
一个低头不语的汉子马上抬头冷笑道:「明军与我们交战,各部落损失惨重,唯有你的人马没有受到重挫。好像明军畏了你火筛勇武之名似的,处处避着你打仗。火筛是恩怨分明的英雄,当然要投桃报李啦。」
火筛勃然大怒道:「蒙力克,你这是什么意思,本盟同明军作战,从不落于人后,何曾有过私心?」
伯颜恶狠狠地瞪了他半晌,却爆发出一阵大笑,笑喝道:「蒙力克,不许胡说。火筛是我们草原的英雄,是本汉最宠信的大将,怎么会怀有私心、为了自保实力和明军有所妥协呢?」
那个叫蒙力克的首领只是嘿嘿冷笑不语,火筛气得脸色铁青,就在这时,一个身穿皮袍的大汉掀开账帘,大步走了进来。伯颜看到不禁欣然到:「乞克农,你回来了,可曾见到他们的人?」
乞克农环顾帐内,见都是鞑靼各部落的首脑人物,便放心地道:「是的大汗。我已经见到了他们的护法。」
乞克农上前躬身施礼,然后将弥勒教俞护法的消息说了一遍,在场众人听了都精神一振,伯颜长长吸了口气,霍地站起,冷峻地道:「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持下去,如今我们的目标是正德而不在于故守的胜败!」
「汉人的天子就像一只小鸡,看到雄鹰翱翔的影子。就会吓得发抖,躲到鸡妈妈的怀抱中去」,伯颜仰天发出一阵大笑,一挥手道:「命令大军后撤,做出厌战想要逐步退出战场返回草原的假象。」
「花当不是傻瓜,他是不会往明廷的口袋里钻的,我们要给他们留出一块可供会明盟的安全地方,放弃镇羌堡,向平顺、壶关一带移兵。」
他笑吟吟地说罢,对火筛道:「火筛,你们盟的人断后,一方面阻止明军的追击,同时贷弥勒教送来消息后,派出小股精兵劫掠粮草,牵制在此驻防的明军,免得我们两面受敌!」
火筛暗暗冷笑,伯颜说的冠冕堂皇,分明是已经不太信任他,只不过看样子他只是疑心自己为了保存实力与明军有所默契,倒没有怀疑他投靠明廷,所以才留下他独对明军主力,逼他与明军一战,否则就不会留他在自己后翼了。
这仗打得窝囊,他也不愿再跑去给伯颜打先锋,火筛一面拱手领命,一面暗暗盘算如何避开与明军主力决战,只是趁机掠夺些粮草,喂饱自己那些士兵的肚子。
伯颜又道:「命令攻击关隘的人马立即撤回,就让明军再得意几天吧。」
其他各部落首领听说自己可以避开令人头疼的杨一清和王守仁,到尚未遭到劫掠的县份去吃顿饱饭,也喜笑颜开,纷纷起立应命。
待众人都告辞出去,伯颜脸上的笑意慢慢消失了,轻轻坐回那张毛绒绒的大椅上,疲乏地叹了口气。帐侧帘儿一挑,一个一袭白衣的窈窕少女悄然走了,帐内有些暗,她踮着脚尖儿走到王座前帐下垂下的两盏牛油灯前,从纤腰上拔出一柄小小的弯刀,轻轻挑了挑灯花。
火头高了些,汗帐内亮堂许多,明亮的灯光映着她的脸颊,光滑而细腻的下颌迎着光,脸颊曲线一侧明亮,一侧幽暗,轮廓优美清秀。
伯颜身侧两名侍卫忙以手贴胸,恭谨地道:「察必可敦!」
察必可敦是蒙古语皇后之意,只有大汗或王爷的主妃才可以称察必可敦,世人都知伯颜七岁时娶了他的远方叔祖母满都海斯琴为妻,在她的辅佐和黄金家族直系后裔身份的号召下,才成为草原之王。
然而眼前这个清秀的少女看模样不满二十,绝不可能是如今该有六旬的满都皇后。事实上满都海斯琴在伯颜成年后就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对于她的下落人们讳避莫深。
「你们下去吧」,伯颜挥手让两名伴当退下,亲昵地对白衣少女道:「我的赛里木卓尔,到我的怀抱里来。」
白衣少女嫣然一笑,轻盈地走到他的身边,被他一抱,翩然跃上他的膝盖。年轻的皇后微笑道:「我的大汗,战事不顺,我们退回草原就是了。何必烦恼呢?汉人不是被你吓得不敢出关么?」
伯颜呵呵一笑,搂住她的纤腰道:「卓尔,我担心的从来不是明廷,而是我下边的那些部落,打了胜仗,掳来牛羊和奴隶时,个个都笑逐颜开。如今打了败仗,每个酋长都在算计着自己的利益,有异心的何止是火筛一个?」
赛里木卓尔温柔地环住她的脖子。在他结实粗圹的脸颊上一吻,轻笑道:「别担心。我的王,在你这只雄鹰的俯视下,又有谁敢真的做出不驯的事来呢?」
伯颜大笑,一只大手已探进她的怀里,握住那一团丰盈的柔软。在她耳边说道:「说得对,所以……不管现在要损失多少人马,要有哪些卑鄙的家伙在背后讨论,我都要按照我的主意去做。」
年轻的皇后在她的抚弄下象一条垂死的鱼儿,无力地在他怀里挣扎着,娇喘吁吁地说不出话来。两个人已从大椅上一路滚到厚绒地毯上。衣带解开,衣衫一件件扔置在地上,很快的,一具古铜色的健硕身躯将一具柔婉香滑、白嫩如雪的胴体覆压在身上。
伯颜灸热的呼吸喷在她饱满高耸的胸膛上,他低头望着那柔腻丰盈的耸起,低声说道:「杀了正德,得到辽东、甘肃、青海,继而夺取整个天下,重回大都!我的皇后,陪着我,一路杀回去!」
嘤咛一声,两条丰满柔腻的大腿夹住了他的腰肢,伯颜在一声闷哼中狠狠地杀了下去……
**************
长城上,杨一清笑吟吟地与杨凌、张永并肩而行,官兵们肃立在长城关隘之上,远远的不见尽头。硝烟尚未散尽,血腥气仍然清晰可闻,但是士兵们士气高昂,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打了胜仗,能够活着就是最开心的一件事了。
杨凌对杨一清道:「杨总制,皇上听说大军打了胜仗,甚是欣慰,先颁下圣旨令杨大人总制三边,又令本官亲自押运些物品来劳军,米面、肉菜、果蔬、鱼蛋、被服、防治冻伤、瘟疫时症、腹泻肚疼得一应药丸膏散、防寒取暖的油脂手套柴火石?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