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月舞清风
“是,奴婢这就去。”
一路上喝马疾驰,没成想到了宫门的时候却被拦了下来,不得入内。
“为什么我不能进?难道连给太后请安也不准了么?倘若太后那里怪罪下来,谁来承担?你……还是他?”
斜睨着宫门前的带刀侍卫,我嘲讽的笑着,面上从容稳定,指尖却早已狠狠的扎入掌心。
第一次如此的痛恨自己,为什么当初查阅历史时没有多看一些,多了解一点,多记一些,哪怕,只是一点!
“这……奴才也是按上面的吩咐办事。”为首的一人为难的看着我,额头上虚汗直冒。
“好啊,既然不让我进,那我也只好在这里等了!”我嗤笑,双唇紧闭,焦灼的目光直直的打在他们身上。
时间缓缓流逝,正午的阳光愈热,而我却丝毫未动。门旁的侍卫纷纷谨慎的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恐有差池。
“弟……妹,你怎么在这儿?”温淡的声音传来,我忽地转身,看到来人后倏然一笑。
八爷正掀帘下轿,看到我时明显一怔,可是瞬间,墨黑的眼眸里却又闪过一抹了然。唇边几年不变的和煦笑意,忽然像感染了春风般,带着一丝温暖,使得略显苍白的面孔,多了一点红润。
“原来是八哥。我今儿个本来打算给太后请安,可是他们却不知为何,硬是不肯让我进去。所以我也只好在门边等候旨意了。”
“奴才给廉亲王请安。”几名侍卫行礼,有些局促。
“嗯。这是怎么回事?竟让十四福晋在门外等候?”八爷淡淡的瞥了我一眼,眉峰略紧,不愠而威。
“回廉亲王话,奴才也是得了上边的命令,所以才——”
“让十四福晋进去,有什么事情让他们来问我!”八爷声色忽厉,一把推开了宫门,向我微微摆手。
我笑着点头致谢,怒视着堵在面前的人,而后绕过他们快步的朝着永和宫跑去。
才跨进永和宫院内,便看到一众宫女留守在殿外。我还正在诧异,便听到殿内断断续续的传出德妃的怒斥声,夹杂着间断的咳嗽,“我不是太后……我哪儿也不去……他以为……咳咳……胤祯守在遵化……”
我迟疑着,打断了院内通报之人,只是安静的听着。
盏茶的功夫,一行人自大殿缓缓步出,为首的是皇后,年贵妃、齐妃李氏、熹妃等人随行。看到门外的我,她们显然一愣。
“凌月见过皇后娘娘,给娘娘请安;给年贵妃、齐妃、熹妃娘娘请安。”我赶忙福身行礼,面色微缓。
“是凌月啊,快起来吧。你身子这段日子可好些了?”皇后上前一步,扶着我的胳膊,一身的华服更显得庄贤稳重。
“劳娘娘挂心了。”微退一步,却不显生疏。
“哟,怎么会劳烦呢?现在这永和宫里,恐怕也只有你十四福晋才能哄太后欢心了!”一旁的年贵妃闲闲的说,口气僵硬。
我不语,始终浅笑着回应,殊不知我的牙根早已咬得酸涩,微微的颤着。位置偏后的澜熹看到我,暖暖一笑,温和谦逊。
“少说一句吧!”皇后忽地开口,淡淡的瞥了眼年贵妃的位置,眸底略暗,“凌月,太后这几日身体有些虚,你要多劝劝。”
“娘娘请放心,凌月定会努力的。”
遥遥的看着她们离开,我迟迟未挪动脚步。缓步走在最后的澜熹忽地转头,我将右手贴于胸口的位置,看着她点头后,才笑着转身。
“额娘,胤祯他……”
殿内一片寂静,摒退了所有的宫女,唯有我与德妃两人。
正月的时候,雍正便让十爷护送已故的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龛座回喀尔喀蒙古。十爷推托有疾病,后来又称有旨召还,借故留在张家口。可是我知道,十爷如今想回京城,怕是难了。
没想到,这才四月,胤祯便又……
“他好狠的心啊!遵化那种地方,胤祯身边就只有一个小李子,这可怎么是好呐?!”德妃拉着我的手,不等我说完便一口气的将心底的怨恨发泄出来。
此事,是不是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了?雍正既然敢用此般的手段,必然也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如此的决裂!
“咳咳……”还没说几句,德妃便险些喘不过气来,一张苍白地面孔憋得青紫。
“额娘您别担心,有我在,胤祯不会有事的。”
我,决不会让他有事!
皇阿玛,您曾说过,他们乃是一母同胞,雍正必不会对胤祯如何。可是,您千算万算,算到了胤祯的倔强,算到了我的守候,却没有想到,四爷也是这般的倔强。
谁又能想到,平日里吃斋念佛,仿若老曾入定一般的四爷,会采取如此激烈的手段?
或许,他被八爷党打压了太久,或许此时的大清政局过于混乱,或许,他已被德妃的幽怨伤得太深,或许……
自打那日以后,德妃的病情一日重过一日,平日里除了我,谁到永和宫,便会惹得她大发脾气。然而,雍正仍是坚持每日到病榻前亲侍,看着他疲倦的面容上掩饰不住的倦意,我在一旁,咬紧了唇畔。
时间缓缓流逝,德妃的身体也有如风中残烛,日渐消损。有时雍正会看着我若有所思,不过那样的目光却也转瞬即逝,我却除了请安,从未在他面前开口。
高贵容颜不再,苍雪般白发一夜而生,心心念念的,始终是远在遵化的胤祯。
四月中旬的时候,京城的盈月楼被莫名查封,一夕之间,京城里议论纷纷。可是胤禟却没有丝毫的反应,仍如往日那般,和雍正针锋相对。
我知道,这是雍正打压胤禟的第一步。他命胤禟驻守西宁,可是胤禟却以抱病为由,迟迟推托着不肯动身。
虽然胤禟名下产业众多,但是,要论最赚钱的,当属全国连锁的盈月楼。
“福晋,这不是回府的路啊?”马车内,贴身的丫鬟疑惑的看着窗外。
“嗯。”我应声,沉思着闭目休息。
天桥上,人潮拥挤,吆喝声、讨价声此起彼伏,一派喧嚣。
这里,恐怕是唯一感受不到压抑的地方了吧!
漫无边际的走在琳琳琅琅的街头,我不时的拿起小摊上的玩意儿摆弄着。
“老伯,这块血玉怎么卖?”快到街尾了,我停在一家小摊前,凝视着手中红色的玉佩。
“这位夫人好眼力啊,我这块血玉,可是采于雪域高地之上,色彩殷红。不仅如此,此玉极富灵气,更可使佩戴者安保太平——”
“多少银子?”我有些不耐烦的打断他。
“150两,不过看夫人如此识货,您给我100两得了。”那老者微顿,献媚的笑着。
“那你给我包仔细了!”我随意的抛给他一锭银子,便睨笑着接过他包好的纸盒,缓缓的朝着来路而回。
“福晋,看他那副样子,肯定是骗人的。”小丫头有些愤愤不平。
“我知道。”
简单的三个字,并未多说,面上却带着浅浅的笑,舒开了平日紧皱的眉头。
回到府里,我一人来到书房,缓缓的拆开纸盒,在盒底的内壁,划落一张细小的便笺——广州盈月楼不保,江南一带也陆续出现状况,保泰楼安好,一切尚在计划之内。
看着这张便笺,我徐徐的吐出一口气。
总算,有一件事,是在掌握之中的。
说来也巧,几年前在天桥边无意的一次好心,搭救了那位老伯,可巧的是,他的孙女儿竟是我初到清朝时搭救的那名卖花女子。一切竟是这般巧合,那对相依为命的祖孙二人,自那以后便对我以‘恩人’相称。若非情况不允许,我断不会让他们为我做事,可是,难保我和胤禟的身边没有雍正的人,所以,这样的办法,是再保险不过的了。
迅速的将便笺烧毁,我沉淀着思绪,而后,命人备车,赶去胤禟府上。
胤禟的府上仍是如往日那般奢华,但却失了几分喧嚣,透着异常的安静。
和九福晋寒暄了几句后,我便来到胤禟的书房。
他倒是难得的悠闲,闲适的倚靠着窗棱,望着进院的我笑得惬意,只是眼眸中,多了一丝黯然。
“我刚刚还在想,你什么时候才会来?”他仰头,杯中清透液体顿时滑进口中,唇角微微的湿润。
“我们一定要这样说话么?”我嘲讽一笑,靠着院内的一株桂花树。
他蹙眉不语,睨了我一眼,转身离开。我嗤笑,缓步踱进了屋内。
“十四弟的事情,我派人去过,可是根本见不到他,那边的看守太严了。”他叹气,歉然的瞧着我。
我莞尔一笑,呷着茶水,“胤祯的事情,我自有打算,现在你应该关心的,似乎是你自己吧?”眉梢高扬,我语气忽地不善,“照你这般和他僵持下去,结果如何,我们可想而知。胤禟,趁你现在手下有人,早作打算吧!广州那边,我已经吩咐好了。只需三到五年,总会风平浪静的。”
我有些急切,杯中的水顿时洒出,沾在衣襟之上,他看到后,笑得嘲讽,却好似丝毫未听懂我刚才的话。
“胤禟!”
“凌月,你当初有自己放不下的,我又何尝不是呢?”低沉而幽涩的话,伴着他唇角的那抹苦笑,顿时堵住了我未出口的话。
我转眸,不敢与他对视,却注意到他手中正摆弄的瓷瓶,“这是什么?”
我探手一把抢过,拔开瓶塞凑到鼻端,异常清冷凛冽的香氛,带着噬骨的寒气,沁入心底,仿佛瞬间凝住了血液。轻瞟的目光扫到他唇角的笑意,身体顿时一震。
我忽然感到握瓶的手正逐渐的僵硬、颤抖,身体中的血液正疾速的汇聚到一点,冲向脑中。
这是——
‘啪’的一声,清脆的声音响起,我慢慢放下扬起的右手,恨恨的望着瓷瓶消失的方向,颤抖的嘴唇几不成声,“胤禟,那是……”
他却失笑,那抹笑意,幽深而绝望,“噬心散,香氛袭人,却是致命的毒!”
“你……”深深的吸气,握拳的指甲刺入掌心,一阵疼痛。
久久,他方才止住笑意,慢慢的,像是回放的定格录像一般,转过身,郑重的看着我,语气略带恳求,“凌月,我曾说,只要是你要求的,便没有我办不到的。可是,这一次,听我的,好吗?”
我垂首不语,幽幽的叹息声在身侧响起,那般无奈,却含着一丝的不甘。
“贵为皇子,我也有自己心底难以放弃的坚持!”清幽的话音明明响在耳畔,如此的清晰,却又那般的遥远。
不知为何,眼眶忽地迷蒙,氤氲的水气遮挡了我的视线,看不清他此时眼中闪现的。我只知道,自己的心正在慢慢的滑入冰底。
但是,我仍是奢望的想着,一切未必会发生。
“既然你已经做好决定,我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了,不是吗?”我僵硬的起身,足下竟似千斤重,虚浮的身体有些站不稳。
“呵,你不必为我担心,那也只是最差的情况!我和他,这一生只能站在对立的两端。我看他不惯,他未必就有多慈眉善目!”他谑笑,声调轻扬,满不在乎。
我咬唇不语,有些事情,真的是一杯毒酒可以解释的吗?就如康熙当初的试验。可是,我们都知道,这次,绝不可能是试验?!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命定的结局,我只需安静的等待着,等着他们的结局,也等着自己的便好。可是,看着他们此时的样子,我却忽然觉得,心口仿佛撕裂一般。
这样的无能为力,这样的……
“凌月……”
我倏地回眸,望进一渊碧水深潭,清澈无痕。
他怔愣,随即缓缓的摇头,一侧的唇角慢慢扬起,就像很多年以前那般,他仍是皇九子,骄傲而不可一世;而我,只是那个尽力躲避他的小宫女,因为躲进假山缝隙中而暗自开怀。
殊不知,他在暗处早已洞悉一切。
一切,终以逝去;我们,终将走向命运的彼端。
荣华将逝
几日后,曾经受恩于胤祯的一个手下曾来府中秘密拜见我,说雍正在几日前曾审讯雅图等人,询问胤祯当年在军中,是否有吃酒行凶之事。雅图等人矢口否认,却被永久枷士,并且他们家中十六岁以上的子嗣,也被一同枷示。
听完之后,我久久无法反应。雍正一向慎刑,理智冷静,可是在面对胤祯的时候,却变得有些执拗、蛮不讲理,做事不思后路。
末了,我却只能派人送去大笔的银两,作为他们的安家费!毕竟,我现在连最想保护的人,都无能为力,又哪里有多余的心力去庇护他们?
胤祯在遵化守灵已经一个多月了,而我却奔波于永和宫和府里之间,每日的忙碌,闲暇的时候便秘密计划着保泰楼的经营,完善规划。当一切进行顺利的时候,宫里却传来了另一道旨意:
雍正因为高其倬奏疏中误将大将军与皇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