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月舞清风
乾清宫内一片亮堂,宛如白昼。光是在里面站着,就打心底生出一股肃穆之气,久久无法无法放松心情。
我恭敬的站在德妃的身后,目不斜视,始终低垂着眼帘。刚刚入内的匆匆一瞥中,发现已经来了很多人。
对面是诸位阿哥所在的地方,而我这一侧则是女眷区。刚才看到毓柔,她还和我眨了眨眼,温温一笑。可惜我只是淡然一瞥,不敢有太大的动作。
“德姐姐,前些日子,可谢谢了你的暖炉。这几日身体不爽利,一直没到姐姐那儿串门子。”一旁的宜妃突然开口,拉着德妃的手亲热的说。
“妹妹身体不好,自当多加休养,这大冷的天,可要仔细着,不能吹了风。”德妃关切的看着她,询问了一些病情。
“姐姐,你宫里的凌月可真真是个伶俐的丫头,看着就讨喜。”乍然听到我的名字,心里一惊,身形不禁晃了晃。我就知道,来这里一定舒服不了。
“嗯,倒是个机灵孩子,有了她我倒是有了不少乐趣。”德妃微微一笑,随口说了几句。
“听说她还会说书?十五阿哥、十六阿哥整天介长在永和宫里,愣是让她说个没完?”宜妃笑着看了看我,眼神探究,而我却莫名的打了个寒颤。
“妹妹这是听哪儿说的,那日两个小阿哥到我那儿去,赶巧儿凌月便说了一段。没想到两个阿哥倒是喜欢得紧。”德妃一僵,勉强一笑,徐徐的说。
“那倒是我弄错了。”
谈话终于告一段落,后背衣襟凉凉的,不知何时已被汗水浸湿。
忽闻远处静鞭响起,一屋子的人哗啦啦全部下跪,连声请安。
直到一行人自眼前走过,落座于最高位上,才稳稳传来一声洪厚的声音:“都起来吧,这是家宴,没那么多规矩。”
“谢皇上。”我抬头,却碰上十三温柔的注视,笑意盈满了眼眸,浅浅一笑,微眨了眨眼。
不要忘记咯!
当然!
相视一笑,我连忙低头,却瞟到了一旁十四阿哥若有所思的目光,他直视着我的方向,我低垂着头,眼帘微抬,不解的看向他。
康熙一声令下,家宴正式开始。
先是坐在次位,一身黄|色衣袍的太子敬酒,康熙大喜,一口饮尽,又和太子说了几句话,便赐赏让他退下。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位太子,不禁多扫了他几眼。不得不承认,倘若以容貌身姿来看,这个太子在众兄弟中绝对是翘楚,据一个早年曾在中国传教的传教士所回忆,太子精通满汉文字,善骑射,可谓之文武双全,而且他的相貌也是康熙众皇子中最漂亮的一个。
看来,那位传教士的话,也是所言非假。这样想着,不禁微扬唇角,淡淡一笑。
从太子开始,各位阿哥便按着顺序一个个向康熙敬酒,而康熙却只是小泯一口,意思一下,便赐赏。
想来也是,这么多儿子,要是每个人一杯,也够他一把老骨头受的了。
眼前的这一切,就好似一场进行时的清宫戏,既不会有NG,也不会出现演员不专业的状况,服饰唯美,道具真实,颇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我正看得有趣,一旁的红梅突然捅了捅我,凑到我身旁小声说道:“我看外面要起风,你回去把娘娘的披风拿来。”她朝我使眼色,我意会后,转身默默离开了这里。
出了乾清宫,一阵冷风猛地吹来,鼻腔一阵麻痒,我连连打了两个喷嚏,叫来了门口候着的小路子,吩咐他赶忙回去拿衣服,自己则找了个背风的地方,歇了下来。
舒服的伸了个懒腰,双手支地,不禁抬头看向天空。
这已经是我来到这里的第二年了,不知道,以后还有多少的冬天要慢慢的走过,而我以后的日日月月,又要陪谁走过呢?
皇十三子胤祥的第一女郡主,康熙四十二年癸未七月初十日寅时生,母为侧福晋瓜尔佳氏阿哈占之女。
不知为何,脑中突然浮现出这一句。
康熙四十二年七月?我们之间,还有两年么?闭了闭眼睛,我深深的吸着鼻子,压抑下那股浓浓的酸涩,自嘲的笑了。
“怎么一个人躲到这里来?”我没有转头,只是迅速的擦了擦眼角。
“你怎么出来了?”我反问道,看着他在我的旁边席地而坐。
“无趣,每年都是一个样。”他啐声说道,眸色深沉的看着我。
“你刚才盯着太子看了很久。”低沉的声音中有一丝紧绷,我皱眉嘲讽的看他,“你管得也太宽了吧?”
“你——”他开口,却说不出来,最后憋了半天才说了一句让我喷笑的话,“反正不能是他。”
“禟禟,你没发烧吧?”伸手探向他的额头,想确定他是否烧糊涂了。
“你干嘛?”他燥声说,却没有搪开我的手臂,只是静静的看着我,眸似星辰。
“没发烧就别说胡话,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对他有意思?”
“你看他的眼光不同。”
“举凡俊美的男子,我的眼光都会不同一般。”
他怒视着我,顿了顿,说不出话。“你刚才叫爷什么?”
“你以后有女儿,一定要叫她糖糖,绵糖的糖。”我靠近他,认真的说。
可能是我的表情太过严肃了,以致他呆愣片刻后,郑重地问道:“为什么?”好似我的理由是多么神圣一般。
“因为我喜欢啊!”我不疑有它,咧着嘴说。气得他在一旁呼呼的喘气,不再理我。
不知为什么,对他,我总有一种亲近的感觉。自从上次见面过后,只要我们私下见面,谈话都是肆无忌惮的,似是一种久违的温馨。而我,也从来没有看到他真正生气过,无论我怎样说,他的眼睛总是含着浅浅的笑意。
“凌月姐姐?”远处传来小路子的声音,我轻声应了一声,迅速的起身。
“我要进去了,你还不回去?”我侧身,看着一脸沉思的他,“别想了,要想回家想去,在这儿充什么雕塑!”
他看了我一眼,用力的呼吸,好似压制着什么一般,狠狠的摇了摇头,叹着气走了。
我无奈的耸肩,接过小路子递来的披风,快步走向乾清宫。
站在门外的一角,我向里面看去,正对上红梅的目光,她看了看我,在德妃耳旁低语了几声,便朝我走来。
“把披风给我便好,知道你一会儿还有节目,我已经和娘娘说了,娘娘让你先回去。”
我大喜,连忙抱紧了红梅,“好姐姐,谢谢你啦。”
交给她披风,我疾步离开,还不忘回头冲她摆手。转身,却赫然发现正踏出门槛的毓柔,马上停住了步伐,站在一旁等着她。
“皇阿玛刚走,我便借着身体不适,先退席了。”她才走近我,便巧笑着说。
“我们也快些去准备,好给你十三哥一个惊喜。”
除夕之夜
踏进乾西五所,才来到十三住的院落,便看到了满院五彩的小灯笼,发出各种柔和的光芒。
“哇,好漂亮!”毓柔和她的小丫鬟喜鹊大呼,不住地抬眼看着挂满院落的灯笼。
那可是我费了好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辛苦征集来的,整整365个。
“那当然,我早就说了,没有我搞不定的事情。快进屋吧,看看其他的准备得如何了。”我早就吩咐了何福,趁十三赴宴的时候,让下边的人将这里布置一番,没想到大家的动作倒是挺迅速的。
由于我本人很怕冷,所以晚会的地点当然选在了正殿里,将里外屋之间的屏风拿掉,便形成了天然的舞台与观众席。
一进门,便看到正殿挂着一个红通通的灯笼,灯壁上写着新年快乐,但是却没有点燃蜡烛,在明亮的烛光映照下,黑色的字体发着淡淡的金光;屋内用剪纸做了很长的拉花,从里屋到外屋,沉甸甸的垂下;外屋正中摆放着一套桌椅,桌上放着瓜果和点心,椅垫上绣着篆体的‘福’字;而里屋则是舞台,左右两侧各摆着一架古筝。
“何福,我嘱咐的事情都备好了么?”我带着毓柔在屋内检查着,顺便询问留下来的何福。
“姑娘,全都备好了,就差爷回来了。”何福一脸的笑颜,笑得像开了花一般。
“什么时辰了?”我嘟囔着,走到角落,看着自鸣钟——差一刻钟十点。
“姑娘,倒时我们要在哪里啊?”一旁忙碌的小喜子忍不住发声问道,其他的几个宫女太监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期盼的看着我。
我一愣,随即失笑道:“今儿是除夕,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们当然也在屋里看着啊!这等好事怎能十三爷一人独享,再说了,晚些还有精彩的节目等着大家呢!”
“什么事情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还非要爷赶回来不成?”十三的声音远远地传来,屋内人顿时一怔,随即训练有素的各就各位。
“这……你们怎么……”十三一脚跨在门内,一脚仍悬在门外,一脸诧异的看着屋内,又朝院里看了又看,嘴巴微微张着,却吞吞吐吐的看着我。
他今天穿了深蓝色的棉袍,外套镶毛边的烫金坎肩,俊逸的面孔上透着勃发的英气,精神十足。
“别卡在门口了,还不快进来!”我向何福使了眼色,他赶忙将呆愣的十三迎进屋内坐好,顺便关上了大门。
我环顾一周,毓柔早就已经坐到右侧的古筝旁,身后有喜鹊伺候着,而十三这里的小公公和宫女,也都靠着墙壁站着——没办法,他们不敢坐,我也不强求。
“嗯哼,嗯哼。”拿出我的专属道具,仿制麦克风,我清了清喉咙,开始讲话。
“等等,你们这是做什么?爷才出去没多久,怎么就变了个样?”十三高举着手,争取我的注意。
“爷,因为我们要给您惊喜,所以您当然不能事先知晓。还有什么问题么?”我耐着性子,看了看自鸣钟,马上就要十点了。
“哦……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盈盈,你干吗对着个棒槌说话?”
不要生气,今天是好日子!他是一个古人,不知者无罪!我不断安慰自己,眼神狠狠的射向十三。四周一点声音也没有,大家都禀着呼吸,瞪大了眼睛看着我和十三。
“盈盈,开始吧,瞧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你呢!呵呵……”十三讨好的笑了笑,面色讪讪的,极不自然。
我埋怨的瞥了他一眼,正了正神色,礼貌的冲着全场的各位微微一笑。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祝十三爷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可乐、千事吉祥、万事如意!愿八公主似‘出水芙蓉,润莹似玉,闭月羞花,愧煞西施’一般美好,身体安康,万事大吉;也祝在场的各位——新年快乐!”我一口气说出了开场白,殿内顿时安静,随即爆发出阵阵掌声。
我抬手,掌声间歇,“现在我宣布,晚会正式开始!请欣赏歌舞。”
说完,我便走到左侧的古筝旁,朝毓柔含笑点头,指尖瞬时划过琴弦。
绿绮轻拂刹那玄冰破,
九霄仙音凡尘落,
东风染尽半壁胭脂色,
奇谋险兵运帷幄;
何曾相见梦中英姿阔,
扬眉淡看漫天烽火,
谈笑群英高歌剑锋烁,
缓带轻衫惊鸿若;
浅斟酌,影婆娑,
夜阑珊,灯未缀,
丈夫处世应将功名拓,
岂抛年少任蹉跎;
江东美名卓——伴,当世明君佐,
豪情肯掷千金重一诺,
奏—— 一曲舞纤罗;
君—— 多情应笑我,
且挽兰芷步阡陌;
……
琴音袅袅,仙乐飘飘,目光相绕,抵死缠绵。
轻抬眼眸,眸光似水,流波似转,情意缱绻。
一段唱罢,我停手,指尖仍停留在琴弦上,右侧琴音想起,毓柔低垂目光,柔皙的手指在琴弦上拨弄,她的眼神飘忽,带着一股不同于世而又看透世事般的沧桑无力,不同的嗓音,相同的旋律,不同的缠绵。
娉婷的走向舞台中间位置,顺便取下十三房间中的佩剑,却对上他凝思炽热的目光。
我微微一笑,做了一个起式的动作,左臂探前,手掌上翻,右手则执剑撑后。伴着毓柔弹奏的旋律,脚下踩着轻缓的舞步,或绕转,或直行,身体柔软的舞动,轻轻的摆动手腕,结合了古代舞蹈与现代舞的特点,或柔美,或灵巧翩然。一个回眸,一个转身,总会发现,那饱含情意的双眸,如影相随。
眼波流转,神采奕奕,仿佛瞬间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在刹那迸发出炫目的盈彩。
悠扬的笛声响起,十三噙着淡然的笑意,缓缓前行,斜靠在隔间的木架上。碧幽清透的玉笛,似清水白透彻,声音清脆幽远,伴随着古韵轻渺的琴声,温柔细致的女声,翩然若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