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中兴
“盛某还有一个要求,既然侄女已经脱险,我是否可以把她留在身边呢?”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人你救出来了,但她是红巾军的将领,总不能让你带着进京吧,她又不是你老婆!
“呵呵,盛姑娘尽可留下了,我还要感谢你在鱼州借给我的那些银子呢……”
眼看要分别,朱云天马上顺理成章地提到了银子。
盛秀红着脸笑了笑:“没什么,就算为了表示谢意,那也是应该的。对了,叔叔,我信中所提的银两带来了吗?”
盛文郁给刘六知一使眼色,后者走出包间,去了客房。不一会儿,他抱着一个小箱子,很是吃力地回来,轻轻朝桌上一放。
打开之后,满屋顿时金光银光交相辉映,箱子里装满了银锭子,还有十几根金条。
再看朱云天,口水都快流出来。
“路途遥远,我易容化装,不可能带这么多现银过来,这些金银,实属从济南城内就地取材,为朱将军准备的北上盘缠。一点心意,还请将军笑纳了,也算是感谢你对盛秀的搭救之恩吧!”
“请问,就地取材是什么意思呢?”朱云天眨着眼睛。
盛文郁为难地道:“这个,咱们就不必详细叙说了吧……”
这还不简单吗,就地取材,还不就是找一家大户,白天探探地形,晚上蒙上面,破门而入,刀往脖子一架,让其拿银换命…………
朱云天不是不知道,这家伙想借此曝光一下眼前这位著名红巾军领袖的盗贼嘴脸,煞一煞他的底气而已。故作不明地询问一番,意在让盛文郁在这会儿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无非就是一个贼人,哪怕将来夺下了江山,当了一代名臣,也是个一个窃国之贼,而且自身的底子永远也是洗不干净的。这招虽然不够厚道,但为了促使他写下那份约定书,也只能这样做了。
告别前,朱云天特意又强调了一下翼宁地区红巾军悲惨的困境,“盛将军,好好想想,十几万义军兄弟们可正等着你解救呢。”
第二卷 四海风云起 第六十二节 后院起火(上)
一行人回到客栈,陆仲亨疑惑难平,老觉得不对劲:“大哥,你提出的这个约定书的内容,听起来不错,但让兄弟我难以理解。且不说盛文郁为了忠义二字,难以舍弃明王转投共和军,兄弟最担心的是大哥你能否替他解除翼宁之围啊!这事儿到时若办不成,我们面子丢大啦!”
万一无法兑现承诺,难道真要率军归顺白莲教,听那韩山童的使唤?如此,这几年的心血都他妈算白费了。
朱云天笑道:“这忠义二字写出来容易,说起来更是头头是道,但真要做起来,却是别有一番洞天。除了你大哥我之外,你见这世上有几人是真正的义薄云天?如无意外,我到大都参上一本,翼宁之围必解,即便本帅运气不好,那皇帝老儿真是个英明君主,听了脱脱的话,死活要马上灭了盛文郁,那也是天要灭他,与我何干?我无法完成约定的第一个后果,便是盛文郁身首异处,他一个大活人变成了死鬼,哪还有机会再向我来讨个说法?到时即便刘六知、盛秀找上门来,红巾军大势已去,已经难以东山再起,何谈让我归顺之说?只能乖乖跟着我混。我倒是担心他破罐子破摔,到时把约定书送给皇帝,让蒙古人与我军水火不容,撕破了脸皮开战。所以在约定书上,我才对他提出南下的要求,作为对他的制约。”
陆仲亨若有所思,“盛文郁若真翻脸,大哥可以把此书交给韩山童的人,说他欲要叛教南逃,归顺共和军,如此一来,他的日子也不好过……”
想到这一点,他差点脱口而出,大哥你真够奸诈的。
周德兴问:“大哥,姓盛的真会主动上门吗?”
通过他的观察,他认定盛文郁是一个心思细密之人,有教养,有风度,且很富有自尊心,不太像那种主动上门求取约定书的人。
对于周德兴的观点,徐达也表示了赞成。
朱云天道:“德兴,他是否上门这并不重要,因为这个约定,对我们而言价值并不大,可有可无,但对他的红巾军却生死倏关。我们只等他一天,料他为了城中那些忠心耿耿的兄弟,一定会好好考虑的。”
第二天中午,朱云天正在午睡,徐达执了兵器坐在火炉旁守护,果然听到客栈来了三个客商打扮的人,在向楼下站在门口的伙计询问有没有一个姓朱的客人。不一会儿,盛文郁带着刘六知和盛秀走上楼来,见了朱云天,大家都奉上了茶,他便开口说话,先是愁眉苦脸地大谈翼宁红巾军的困境,表了一番要为兄弟们谋福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雄心壮志,接着就谈到了这份约定书的意向上。
“朱将军,你真的有把握解我后方的危难吗?那可是八万多人的身家性命,加上城中百姓,足有三十万人了。”他犹自不放心的问,为了衬托出此事的重大,还把满城百姓给捎上了,好象朱云天若不尽心,就是涂炭生灵一样。
“你如果不信,这文书就不用立了,咱们就当没说过,各自散去,来日战场上相见,好吧。”朱云天见他这样,已知此事已完成七分,便爱理不理地道。
盛文郁一咬牙,拍了拍桌子,道:“好,盛某答应朱将军!只要能救得我旗下的将士们,就算万世骂名由我一人承担,又有何惧?!”委屈得像要卖身葬母的街头流浪女,但在众人看来这未免过于演戏。
听他答应了,朱云天尽量装得无所谓似的漠然,心中却是惊喜过度,差点抽筋,让小魏准备了笔墨,铺开了纸张,便请盛文郁手书协议的内容。“盛将军才华盖世,想必书法一定不错,请先写,我愿为将军磨墨。”
盛文郁不想吃这个亏,欲要让朱云天来写,他到时只需按个手印就可以,“朱将军,你算是东道主,还是你来写吧。”
“这个,不瞒盛将军,本公子的毛笔字写得实在是糟糕,根本拿不上台面,怕是到时你认不出来……”
这份约定书由谁来写,在朱云天看来并不重要。他头疼的是自己根本不会写毛笔字,或者说会写两笔,但效果差强人意,摆不上桌面,而且他连拿毛笔的正确姿势都掌握不了。在共和军的时候,没少被李虎、图龙等人暗地里笑话。幸好他从白虎山上和卢小欣一块掉下山谷之时,身上背了一个书包,里面装有几枝铅笔还有圆珠笔,遇到需要大写特写的计划书,便派上了用场。有一次,他用圆珠笔写的朱氏娱乐集团的赌场改造计划,朱怀烟看了还一直跟着屁股拍他的马屁,说他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能把毛笔字写到这么精巧的地步,老夫真是佩服也等等一连串让人头晕眼花的奉迎之词。
“呵呵,朱将军何须谦虚呢!盛某也正想见识一下神威大将军的墨宝,你就不要推辞了,来,盛某亲自伺候。”
无奈之下,朱云天只好抖起手腕,装模作样的拿起笔来,先在空中虚划了两笔。
“好!好姿态!一看便知功力不凡,有书法大家的气质!”屋内一片“称赞”之声。
这屋里,只有三个人的脸红到了脖子,便是朱云天、小魏和盛秀。女孩子心细,看问题特别敏感,又不喜欢拍马屁,一看朱云天这虚张声势的架子,便感觉到他的书法肯定是有名无实,没那么牛逼。再看朱云天的脸,大冷天的,眉头上却有几滴汗珠急速地冒出,更加验证了她们的猜测,于是都很为他面前桌上的这几张纸的命运担心起来。
协议的内容是早就在肚子里酝酿好的,写起来倒没什么需要思考的地方。朱云天蘸足了墨,缓缓落笔,笔尖刚触到宣纸,手腕就不由自主的颤抖了一下,“啪”,一滴墨水落在了纸上,形成了一个大黑点。
朱云天的脸更加深刻的红了一下,想说点什么以表示自己的歉意,不过,他却意外地听到了一阵掌声,还夹杂着周德兴的叫好:“你们看,大哥这一落笔就与常人不同,一个圆圆的点,象征着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有力,有形,有韵,多么美妙的词汇来形容这个点,都不过分。古往今来的大书法家又能怎么样,怕是也做不到这一点啊!!!大哥,你好棒!”
这次,陆仲亨、徐达两人保持了沉默。盛文郁也看出来了,这姓朱的神威大将军对写字竟然一窍不通,没怎么练过,能混到这个地位,也算难得了。他和刘六知两人,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微笑。
字再烂,协议还是要写的。盛文郁催道:“请朱将军放心立约,写完后我们再具体商议,亦是无妨。”
“呵呵,好,好……”
朱云天索性一闭眼,妈妈的,大爷我今天豁出去了,丢人归丢人,但这面子绝不能丢,一定得顺利地写完。
哗哗啦啦一阵狂草笔法,几百字的约定书很快就完成了。他“啪”的一下把笔一扔,玩了一个极其潇洒的动作,转身走开找毛巾擦汗去了,任凭大家上前鉴赏点评。
众人围了上来,本以为这纸会被画成一只不堪入目的黑老虎了,要上来看他如何出丑。没想到朱云天放开了心态唰唰唰写将下来,字体还算工整秀气,别有一番风味,就像一群蚯蚓爬满了白纸。那个大黑点非常醒目地悬在约定书上的正上方,好象要时刻地提醒盛文郁,这个约定真刀真枪,可不是闹着玩的。
约定书上写道——
元至正七年腊月初一,神威大将军朱云天与红巾军征北大将军盛文郁在济南府做如下约定:
从立约之日起两个月内,朱云天承诺将使用一切办法解除元军对翼宁之包围,救红巾军兄弟于苦难之中。如能履约,盛文郁将率军南下,听从朱云天指挥,两人同商大事。
如未能履约,盛文郁可以向全天下人公开这份协议的内容,谴责朱云天的不道德行为。亦可将此协议献与朝廷,以示惩戒。
此约定书还规定有其它内容若干:
1、在此期间,两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将约定内容外泄给第三方知道;
2、两人保证无怨无悔执行这份协议上所规定的内容,如有反悔,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3、协议书分为两份,各执一份为凭,双方签字画押为证,以防有一方单方面撕毁协议。
盛文郁看完了,不解地问道:“朱将军,下面这一二三所说事项,无非是你昨日所讲信用二字也,这个,还用写在纸上吗?”
朱云天窍笑,你们古人都把信用挂在嘴上,我们现代人可都是需要写在纸上的,当然得写了,道:“这是自然了,如此一来,彼此就没有任何顾虑,岂不快活!”
盛文郁又看了一遍,道:“将军所言有几分道理,但……这里所写:听从朱云天指挥。是不是……有点言过其实了?”他才不想归于朱云天帐下,所以故有此问。
朱云天一听,妈的,说到底,你这是不想跟着我混啊!那我给你妈解了围不是白干活了?“盛将军,常言道,大丈夫要言而有信,这是昨日我们商定好的内容呀!怎么,您还有异议吗?协议上写明了,若我无法履约,以后就去跟着你混,你看,这很公平嘛!”
盛文郁若有所悟:“罢了,确实很公平,来,我也写上一份,咱们画押。”
说罢,执起笔来,一阵龙飞凤舞,便把这协议抄写了一遍,两人各自落了款,摁了红手印,最后又盖了章,算是达成交易。
朱云天满意地把盛文郁所写的那份叠起来,揣进兜里,握了握他的手,欢喜地道:“盛将军真是一言九鼎,让人佩服,但愿以后我们要通力合作为好,以保翼宁之围可以顺利解除。”
签字画押完毕,盛文郁却苦起了脸,颇有满地打滚再找几片后悔药吃吃的感觉,不停地叹道:“朱将军占了我便宜也!”
“咦,此话从何说起?”朱云天故作惊诧状。
盛文郁道:“无从说起,但本人一直有这种感觉,这买卖做得亏了……”
朱云天大汗,操,原来古人也有想反悔的时候。
第二卷 四海风云起 第六十二节 后院起火(中)
既已达成约定,双方在济南府的目的就算都达到了,再多谈也无益,况且大家各怀鬼胎,目前又非同道中人,不如赶紧分手了事。念及翼宁战事,元军随时可能发动总攻,又怕手下趁他不在夺了他的权,盛文郁更是急着要连夜赶回老窝,指挥大局。从山东到山西这一千多里漫漫长征,路途遥远,元兵关卡又多,所以不能有半刻停留。他随即便向朱云天告辞,带了刘六知、盛秀要离开济南。
朱云天当然不会挽留,只是临行前,小色狼望着盛秀那张清秀的脸蛋,难免有点恋恋不舍,直说:“盛姑娘,待我解了翼宁之围,咱们便可以再次相见了。只是这一去,分隔两地,不知需要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