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中兴
通过这件事,也更加证明了朝廷对各地局势已经失去了控制,全国各行省的军队犹如无头苍蝇,各管其事,抱着刀枪混日子。
此时唐胜宗方才大感侥幸,幸亏没派我去怀阳,不然这麻烦大了,东线简直不设防啊。
李虎问:“胡海现在何处?”
图龙想了想,说:“万幸啊,我军骑兵部队越来越多,军马奇缺,所以他刚去了灵壁购买战马,并未去南方战区。来人,火速发一道命令,让胡海就地把买马事宜交给当地官员,他本人以最快速度赶去沐州,集结部队,先卡住淮安、楚州和泗州三地,堵住张士诚北上的路线。”
“是!”情报室的人挨了一顿训,这会儿一听有事干,来了精神,马上就派了一个身体倍棒的奔到了军营,带了两名骑兵便一刻不停地传命令去了灵壁。
“高邮和泰州就在我们的正东方,只有千里之远,如果张士诚要来打濠州,骑兵日行三百里,三日即可到达啊!形势对我们太不利了!情报工作一定要检讨!胜宗,你马上带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一直向东,火速赶往扬州,这时只能祈求上苍保佑了,不要让姓张的村夫打下扬州来,这可是对我们极为重要的一道屏障!”
唐胜宗领了命令,简单吃了点午饭,便去了军营。傍晚时分,濠州城门口驴嘶马吼,一支三千人的轻骑兵像去抢钱一样冲了出来,个个挺着脖子,抽着马鞭,扬起一阵尘烟,沿着城东官道向东方直冲而去。
1348年,对于朱云天来说,注定是让他睡不好觉的一年。在张士诚攻下泰州并逼近扬州之际,陈友谅再度发动长江沿岸的进攻,亲自率了二十万军队到了怀阳,与汤和、廖永忠等人组织起来的十万军队对峙于池州,大战一触即发。
在陈友谅的战略意图中,如果要使朱云天乖乖就范,那么首先就要把他打痛,打伤,打服,打得一辈子不敢再对抗于汉军。只有到这种无路可走的地步,朱云天才会心甘情愿地把地盘让出来。
拿下怀阳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池州亦只是塞牙缝的一半根香肠。他的目标是至少打到桐州、定远附近,逼宫濠州。要完成这个计划,光有水军是不够的,跟共和军来一场陆上决战势不可免。
所以他要御驾亲征,这一举动自然让朱宁巧大为不安,因为她的目的并非是杀掉朱云天,而是出于她自身一种莫名的情愫,可以称为复仇,亦可以称为在他面前证明自己。
可是事态发展到现在,她已彻底成为了陈友谅手中备用的工具,完全失去了主动权。她被软禁在蕲水城临天殿的后宫之内,由上百名卫士守护,如果没有汉王特赐的腰牌,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如此,她跟外界便失去了联系。
陈友谅为了击痛朱云天,除了增强水军的实力外,还命令邹普胜抓紧扩充骑兵部队的战斗能力。因为他知道,共和军的真正厉害之处,是在于陆上的大兵团作战,一旦离开水面,深入内地,需要双方两军对垒,真刀真枪地拼一番时,汉军的把握就实在没有多少了。
共和军并非那些吃干饭的元军可比,这一点他比自己那帮狂妄的手下清楚多了。
陈友谅大兵压境,濠州东线的唇齿之地扬州又面临丢失的危险。正值四青宫的幕僚们开动脑筋寻思妙策之计,在大元朝的最西南之地,四川盆地的崇山峻岭之间,一股势不可挡的起义风暴也如狂风骤雨般席卷开来。这种全民造反的浪潮,在几个带头大哥的影响下,迅速向全国范围传播。
…………
池州城楼那灰黑色的共和军朱字大旗随风飘扬,在陈友谅的眼中,那面大旗就是朱云天那张贼头鼠目的脸,他很想一箭射去,把它射个粉碎。
他站在船首,问身后的张定边,“消息可靠吗,扬州被张士诚打下来了?扬州地内可有元军的火药库,如果失去了这座城池,那元军的那些铜炮和火统可就要无用武之力了,哈哈!”
(注:铜炮和火统为元未时元军的装备,元初就已有金汁火筒问世,主要发射燃烧的火药,攻城时焚烧城内民房,到元至顺年间的一三三二年,造出了可发射弹丸的铜炮;而火统则是类似于早期火枪的发射武器,威力并不大,但在近距离,可以把人射杀。管志和韩海来到元代后制造的火枪,便是以这种火统为基础制造的。目前朱云天的共和军有一支部队是全面配备火统的,仍处于试验阶段。而扬州城内有一座元军重要的硫磺药库。)
张定边笑着说:“目前还不确定,据探子说,有一支朱云天的骑兵部队像一群疯子似的正赶过去呢!反正扬州城头的朱字大旗已经没了,估计张士诚进城了。”
“真是天助我也!传令下去,兵马上岸以后,埋锅造饭,然后安营休息,今晚三更攻城。”陈友谅哈哈大笑。
张定边亦是得意洋洋地笑道:“是,汉王,如此打上半个月,非让汤和得上神经病不可!”
…………
如果朱云天知道了这个情况,他非得晕倒在大都街头不可。
第三卷 强汉 第六十六节 太平府的神秘来客(上)
1348年2月的某一天,天色已晚,蒙元帝国的心脏。寒气正浓,北风疾吹。时而卷起方圆几公里的风沙,夹杂着枯黄的叶子,断枝和呛人的烟火气味,遮天蔽日地刮过整个城区,把城楼上空的黄色旗帜吹荡得嘶嘶作响,随时都有碎裂的危险。
以往大都最繁华的安贞门钟鼓楼大街上没有一个人,到处笼罩着一片肃杀的气氛。钟鼓楼西的海子运河码头也是船只廖廖,河工和客商都非常稀少,想必都跑回家烤炉子去了。这时,大都城内声名显赫的太平府那扇古铜色大门缓缓地关闭了。管家指挥着仆人用一根粗重的柳木闩上了门,又将内侧的小门也紧紧闭合。这是太平府多年来的规矩,自从农民起义频起、天下形势大乱之后,朝堂之上出现了许多对汉人不利的进言,为了避嫌,贺惟一命令全府上下,每日太阳落山之后,便把府门紧闭,如无重要之事,绝不见客。
他生怕再让脱脱抓住把柄。上次因为黄河治理的问题,他跟脱脱起了巨大的纷争,脱脱力主治河,请求皇帝拨银派官,前往督办,而贺惟一力主暂且放任自流,由着河水泛滥成灾,等到来年春天,旱季来临,灾害自会清除。贺惟一的想法,对于百姓来讲虽然残忍,但对大元朝的长远利益,却是有益无害。因为贪官横行,已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若从国库拨出五百万两银子,怕是到达最底层的从事、里正最小级别的官员以及百万河工手中时,连三分之一也剩不下了。全在途中被各级官吏刮分殆尽。
国库一旦失去了这么一大笔银子,军队又要无饷,哪还有什么战斗力,怎能敌过南方那些起义的虎狼之师?贺惟一的出衷是在这里。但脱脱却以为他这是暗通汉民,欲要里应外合,捣垮蒙古人的统治,于是联合众贵族大臣参了他一本。如果不是脱母蓟国夫人的力保,贺惟一就要跟韩嘉纳去滁州作伴了。
在如何对待朱云天的问题上,两人也是争议颇多,针锋相对,在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两年以来,贺惟一从堂堂丞相,被降为参政,又慢慢提为御史大夫,最后又贬,再提,几经沉浮,他的心中已然如雪地中的死灰,对这大元朝再燃不起任何的希望。
想去宫中晋见皇帝,也是很难传话进去。几个喇嘛兴风作浪,会念几句上乘佛法便被封为宫中上师,自由行走,且把持宫门,不管谁想晋见顺帝,都得经由他们的传达。这其中,不送上贵重的金银珠宝,哪能轻松地在散朝后见到皇帝奏报国事?
贺惟一躺在温暖的软榻上,烤着火炉,手中拿了一本薄薄的古书,扫视几眼,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他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参透了生死,虽不惧死神突如其来将他锁进地狱,却也害怕脱脱会派人潜入他府,拿了他的老命。
因此,一到晚上就锁了,便成了太平府的习惯了。
在他的对面,坐着另一个朝廷重要的汉臣,同为御史大夫的吕思诚,手中端了一杯茶,忧心忡忡地望着贺惟一脸上的表情。两个人一句话都不说,似乎有什么难以解决的心事。
吕思诚虽为御史大夫,但他最拿手的还是丰富的经济知识,且管过钱币的制造流通,在金融界,可是一把好手。如果放到现代社会,估计会是人民银行的行长这种职务,相当牛逼,但在“重搜刮轻建设”的元朝,他并不能受到皇帝的重用。
“老爷,门外有人来访,非要见您!”门外,管家小心翼翼地禀报。
贺惟一皱眉道:“客人不懂规矩,难道你也不懂吗?夜已深,天气寒冷,便说我已睡下了。”
管家流汗道:“老奴说了,但客人似乎不以为然,还塞给了老奴一锭银子……他说他是从濠州来的,姓朱………”
“什么?”贺惟一猛地扔掉肩上的披衣,从软榻上站了起来,望了吕思诚一眼,两个人同时双眼冒光,露出了惊诧的眼神。
贺惟一大声道:“快快有请!我在书房等候!”
管家愣了,老爷今天这是怎么了?一听是从濠州来的,马上就要请进来,莫非这姓朱的客人是什么重要人物?他不便多问,急冲冲地穿过宽阔的院子,去了前门。
来人正是朱云天,他昨天刚到大都,便从茶楼的过路客商口中听到了陈友谅攻打怀阳的消息,而且,张士诚率军攻入江苏,打下高邮和泰州之事,他也一并听到。那客商还未说完,朱云天就已冲到他的面前,揪住他的衣领,急切地问:“这位哥们,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客商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像是见惯了大场面,被人掐住了脖子,仍然镇定自若,道:“在下的生意遍布大江南北,五湖四海,这天下不管哪个旮旮角角发生了什么事,宫里的人也许还没来得及听说呢,但在我这时,就早已是生了茧子的旧闻了!我呀,告诉您吧,这是去年腊月的事儿了,亏您才知道呀!”言中颇有讽刺的意味。
朱云天哪还来得及计较这个,心中一痛,妈呀,我的怀阳,我的江苏!眼睛一翻,就要休克的样子。小魏就在他身后,反应极快,张开怀抱,把他接住了,心疼地说:“云天,你别这样!”
一阵少女的香气袭来,阻止了朱云天晕厥,让他有种身在艳福中的感觉,才算清醒过来,悠悠地道:“我他妈差点跟死神接吻。”
众人汗颜,大哥的抗打击能力太差了,不知是装的,还是天性如此。于是一行人草草喝了两杯茶,匆匆离开茶楼,就近找了家客栈,先住下了再说。
陆仲亨抱着炉子暖了暖身子,率先发言,他分析了一下目前的形势,“大帅,这定然是陈友谅趁您不在濠州,发动的一次闪电战,但我觉得,他的目的并非跟我军全面开战,而是以袭扰为主,想逼您跟他合作,听从他的指挥。”
朱云天正抱着这种希望,忙问:“理由何在?”
陆仲亨道:“元廷势力仍强,需要全天下人同心协力推翻蒙鞑的统治。同为汉人,岂能如此猴急地同室操戈,大帅,属下的依据就在这里。”
朱云天眼珠子一转,也对,若陈友谅现在就来攻打他,怕是也会被天下汉人所不耻,妈的至少也得等到把蒙古人赶出中原再说吧。
此时,周德兴、徐达等也抱着这种观点,上来安慰老大。因为老大失算了,横行江浙四年多来,从没栽过,这次竟被陈友谅暗算,心时一定恼怒异常。
不过,他们此行前来大都的消息极为保密,就算共和军内部,也仅是极少数的高级官员知晓,陈友谅是如何探到的?大家都在想这一个问题,但只有陈京和朱云天两人心里明白:放走朱宁巧,是一大败笔啊!真该在定远的时候让杨义尘杀了她的。
一时的妇人之仁,酿成了如今的大错。朱云天很是为这次相当致命的失误懊恼。
“当前之计,我要尽快见到贺惟一,探明朝中目前的态势,再做下一步的决定。”朱云天很快稳定情绪,想出了对策,“先不要管张士诚,他的实力并不足以对我军构成威胁。第一重点是解决北方的白莲教,把盛文郁拉到我们这边来,其次,待我回去吃饱喝足了,再跟陈友谅算账!”做出这个判断,是因为历史上的张士诚就没能兴起什么风浪,这是个一心梦想当皇帝但胸无大才的人物,旗下的能人贤士也不如陈友谅丰富。
大家表示赞同,纷纷拍马说,大哥真是反应迅速,只用了一秒钟,就把妙策定好了。
朱云天鼻子一歪,道:“都他妈这时候,就少吹点牛吧,德兴,赶紧下去叫点菜上来,今天轮到你请客!不要耍赖哈!”
周德兴委屈地大叫,“大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