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中兴
植桓颐叭唤囱剩略俅伪还鞒饴睢?br /> 和宁公主面红耳赤,恨不得打自己两耳光,哎呀,羞死了羞死了!我怎么说这句呢!这可怎么办啊!!
第三卷 强汉 第七十节 没落王朝
关键时刻,那宦官的出现解了和宁公主的尴尬,他轻步迈进门来,尖声宣朱云天晋见。顺帝已经跟古察谈完了,这时想起了朱云天,马上就命他过去。
和宁公主心里喊了一万句谢天谢地,忙道:“快去吧,父皇叫你了,不过,你说话要小心点,不然我饶不了你!”
她说的是赐婚之事。
朱云天微微一笑,“这个,我没办法,全听皇上的主意。皇上若非让我娶了你,哪怕你是一头猪,我也会抱回家的。”
书架旁放了一面铜镜,他对着理了理头发,重新戴上帽子,从镜子里看到一个还算工整的帅哥,往日的小鼻子小眼,此刻显得精神头十足,因为吃好喝好,身体发福,那张大长脸现在也改善了不少,令他十分满意,“这位公公,咱们走吧。”
跨出门去,回头又对着和宁公主扮了个鬼脸,把她气得鼻孔冒烟,恨不能蹦起来踢他一脚。
跟在宦官身后,沿着走廊步行约五十米,绕过正殿,向后而行,又通过一道精致的小门,只见别有一番天地出来。一处花园似的院落出现在眼前,虽是冬季,百花凋落,但情趣仍然不减,院子布局合理,有假山、人工湖,有亭榭,穿过这种种摆设,一座较为平矮的宫殿扑面而来,想必就是顺帝会见臣下的地方。
进门之前,宦官嘱咐道:“地方官来京见驾,都要三叩九拜,这规矩你懂吗?”
朱云天哪里懂得,但他却道:“早已熟记在心,公公只管放心。”
宦官满意地点点头,站在屏风前高声唱道:“启禀皇上,江浙省神威大将军朱云天奉命见驾!”
朱云天听到屏风后面一个略显疲惫的声音传了出来,带点慵懒和无聊,“让他进来吧。”
宦官做下伏的手势,意思是让朱云天跪在地上爬进去,而且不能抬头眼望皇帝。但朱云天哪管这些,只是略微弯腰,但走了进去,转过屏风,原来后面还有一道帘门,皇帝的声音是从里间传出。真是摆足了皇家的威风。
他全然不顾宦官身后惊恐的眼神,手掀开帘子,便缓步而入,抬头望去,只见这又是一间书房,左右墙角,各有一个书架,只是比刚才的御书房要小了三分之二,更像皇帝用来想心事的地方,空间既小,便显得极是温暖。
在正面一张金黄锦被铺就的软榻上,坐了一人,想必就是顺帝了。他身着黄色锦袍的便装,头戴一顶普通绒帽,阔脸大眼,胡须遮面,但是显得很是削瘦虚弱,斜斜地靠在身后的一个大枕头上,正用惊奇的眼神打量着他。
在软榻左右,各有一人,坐在旁侧的凳子上。左侧之人朱云天昨夜已经见过,正是吐著萨派僧人,大承天护圣寺的主持,身为帝师的胡苏,此刻见了朱云天,微微点头示意,眼神透澈如水,全无了昨夜收受贿赂时的贪婪,真他妈的假正经。
右侧的凳子上坐了一个年过中年的人,亦是身着便装,看不出官居何职,但全身上下透着一股凛然的威严之气,胡子不长,微遮住了双唇,两眼炯炯有神,像是有两把刀刺出来,死死地盯着朱云天的眼睛。
朱云天被这凌厉的眼神盯得后脖一阵发凉,但他来不及细想此人是谁,便原地跪下,磕了一个头,道:“小臣朱云天,叩见我皇万岁万万岁!”他这是从电视上学来的,至于这磕头的方式,离着三叩九拜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刚要起身,那顺帝右侧之人突然对他喝道:“既是地方官吏参见我皇,为何不懂礼数?真是一点规矩没有!”一听就是故意找事儿。
这时,顺帝笑了笑,挥手道:“丞相不必见责于他,朱爱卿第一次入宫,对这宫中琐碎的规矩难免生疏,就不必拘泥了,起来说话吧!”
“谢皇上。”这又是背的电视剧台词,说来很是熟练。
“赐座。”顺帝让宫人搬了一个凳子过来,让他坐在了软榻的右侧,与刚才喝斥之人同坐一起。且介绍道,“朱爱卿,这位是我朝行枢密院政事的脱脱丞相,快来见过。”
妈的,这人竟是脱脱啊!朱云天万没想到,本以为今天只是他一个人跟皇帝的谈话呢,岂料竟多了这么一条老狐狸,事情就不好办了啊!好在胡苏也在,可以寄希望于他的通融,帮上一把。
“见过丞相。”朱云天彬彬有礼,细声细语,给脱脱拱手作揖。
这又不符合元人的官礼建制,按说地方官员见了朝中三公之列的一品大员,是要很隆重地行磕头大礼的,但朱云天对皇帝也只是磕了一个很随意的头,哪有心情再对脱脱磕头?他长这么大,除了小时候有一次过年,老爸拿出几个祖宗牌位让他磕过一次外,再无这种很伤面子的经历。
他很讨厌给人磕头,感觉这种礼节过于卑贱,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毒素之一。其实中国的礼义有许多地方是非常值得继承的,唯独这磕头,在他看来绝对要永远剔除。
见朱云天如此轻佻,脱脱眉间露出了恼怒与不屑之意,袖子一拂,没有理他。
顺帝见了,轻轻一笑,道,“丞相不要这样,朱爱卿贵为地方大将,参军政之事时间尚短,许多地方还需慢慢学习,你可做他最好的老师,万不可因此生出嫌隙之意呀!”
这话听起来,完全是向着朱云天。故而这小坏种听了,心里乐开了花,寻思着,史上说顺帝昏庸无能,不理政事,听信番僧谗言,但现在看来,一点不像啊,虽然病病怏怏,像是肾虚之人,但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思路清晰,极明事理,难道撰史之人竟对他有如此强的贬损之意?
正琢磨,顺帝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朱云天差点魂飞天外。
“朱爱卿啊,朕听说你纵容手下,杀了前往濠州宣旨的朝廷钦差,以及众皇家侍卫,又装进棺材运到了大都,胆子不小啊,可有此事?嗯!”最后这一个“嗯”字,顺帝提高了声调,很是吓人。
不用问,这肯定是脱脱汇报的,定是听说我已到了大都,先来奏上一本,以作恐吓。朱云天咬牙切齿,但人已入虎穴,只能随机应变,忙又跪下,道:“皇上有所不知,当时小臣并不在场,加上那钦差大人进府之后,未表明身份,便要挟小臣的府丁,索要银两,故而……两厢起了争端,待小臣赶到,打斗已然结束,府丁们误伤了钦差大人及众位皇室的侍卫。小臣当时弄明了真相,气愤不已,当时便将参与此事的所有府丁斩首,并派一名官吏把大人们的遗体入殓,送来了京城。此事,还请皇上明察!”
帝师胡苏见他有了麻烦,心里一慌,如果这小子被皇上杀了,那他许诺的四十万亩良田可就要不翼而飞了。
他亦是瞅准了时机,插了一句:“皇上,这件事,还需谨慎处理呀!”
再看朱云天,已是大汗如雨,全身战粟,全然不顾天气其实十分寒冷。
脱脱在旁一看,不由乐了,这小子吓得,跟堆软泥似的,看样子胆量不过如此,便谏道:“皇上,此事在我禀明皇上之前,已有过一番查证,据那冯国用交待,确实是钦差的行为过于蛮横,导致起了误会,事态发展太快,而朱云天又不在当场,未能及时阻止。”
朱云天跪在地上愣了,这家伙刚才对我喝三哟四的,像是杀父仇人,此时怎么又替我说起情来了?这些搞政治的,真他妈变态,不懂,不懂!
其实,这不过是一场早就预谋好的双簧。早在冯国用进京之后,因携带了大量棺材而被隶属于督察院的军兵在城门口扣押,在验明身份后,发觉事态严重,随即运送到了枢密院,并先告知了脱脱,请示他的处理意见。
脱脱一看,真他妈是天赐良机啊,朱云天竟做下了这等背逆之事,可算让本相抓住了软肋。他让手下不要声张,先审明了此事,又在府上琢磨了一夜,决定先试探一下皇上的口风,便找机会向顺帝透露了此事。
顺帝一听之下,暴怒不已,朕的钦差大臣竟被几个南人所害,真是太过猖狂,正要严命脱脱把冯国用等人斩首,却突然警醒地想到,若真杀了冯国用,极有可能把朱云天逼上梁山,从而不再奉命来京,反而有可能走上叛逆之路。那可是五十万装备精良的正规军啊!
顺帝的表情稍一犹豫,脱脱便观察到了,马上献出一条妙计,言道:“目前正值我朝用人之际,像朱云天这种将才,因为这种事情杀之太过可惜,陛下不如拿这件事当作引子,届时杀一杀朱云天的威风,让其思之惶惶,不敢有半分他念,再御赐一门亲事,笼入掌中,为我朝所用,让他如芒在背,忠心报国,那钦差和皇家卫士的死,也算为国报效了!”
这正是脱脱经过跟左丞相别儿帖不花商量后的计策,只是当时没预料到杀钦差这种突发事件。对于汉人的脾性,脱脱了如指掌,若为我所用,必先为我所制!必须制造一些把柄,牢牢抓在手中,方可让他不敢生出异心,一心效忠。不然,只给甜枣不打巴掌,很容易让他在得势之后野心膨胀,最后养虎为患,反咬一口。
正当他苦思良策想要人为制造一些把柄时,冯国用送上门了,脱脱顿时便有了主意,一个因此而生的流水计划就此拍板,拿来与皇上商讨。
顺帝最后同意了这个方案,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百年江山正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各省均有汉人造反,小则数十人,攻击当地府衙,抢劫粮仓,大则装备精良武器,成千上万人,甚至数十万,横行各行省之间,如陈友谅、韩山童等人。单凭依靠蒙臣们采取强行镇压之策,是全然无法平息的。非常之时,须用非常之策,也算是朱云天命好,机缘巧合赶上了这个不正常的时代,若时间再提前十年,别说杀了钦差,就是弄死一名皇家侍卫,也足够满门抄斩诛灭九族的了。
见朱云天诚惶诚恐的跪在下面,脸上汗如雨下,浑身哆嗦,一副大祸临头的样子,顺帝和脱脱相视一笑,第一步成功了。
加上有胡苏这家伙不经意间的求情,正好给了朱云天一个上岸的机会。
于是,顺帝淡淡地道:“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我且饶你这一回,把账记下,看你以后的表现如何……朱爱卿,你且起来吧。”
朱云天心想,妈的,这就算完了?你们这群草原上的秃尾巴狗,可真够阴险的啊,拿这件事来折腾我!别以大爷我看不出来!越是不敢杀我,越说明了你这皇帝的信心正一步步流失,生怕杀了我惹起天下更大的乱子。
说到底,还是他放在江浙境内的五十万军队起了作用。
朱云天从地上爬起来,挤出一脸忠心耿耿的表情,“小臣谢过皇上的不杀之恩,小臣一定忠心报国,剿灭反贼!只是……”
刚度过了凶险十分钟,这家伙就开始得寸进尺,索要好处。这是他来大都的主要目的,如果没好处,谁他妈替你卖命?我还不如回家当山大王呢。
“只是什么?你但说无妨。”顺帝惊奇地问道。他从未见过这种臣子,进门后连三叩九拜都不会,刚保住了脑袋,就开始跟他这皇帝大卖关子。
朱云天微微弯着身子,道:“江浙一带反贼四起,近又有陈友谅派水军二十余万,沿长江侵入我境,夺我怀阳、望江等地,东线张士诚占了泰州、高邮,又开始攻打扬州,实在令我军大伤元气,故而,补充兵员成了小臣面临的最大难题。所以,小臣请求皇上从外地拨派一些兵马给我,方能有足够把握同时击溃这两路敌军。”
顺帝点点头,问道:“这没问题,你需要多少兵马?”他先问问再说,其实元朝各地已无富余兵马可用。
朱云天咬咬牙,道:“三十万!”这个数目,跟江浙境内蒙军的数量差不多,他之所以报这个数字,就是准备了两层用意。
果然,顺帝眉头一皱,“朱爱卿,怕是已无这么多闲置兵马了,十万好吗?朕从关外再调十万草原雄兵入关,暂时听你指挥,助你剿灭陈友谅!你看如何?”
这又是脱脱的建议,在共和军中,掺入蒙军精锐骑兵,表面是助其剿贼,其实更多的是起到监视控制的作用。而且,要派一员智勇双全的蒙古武将带领,万一发现朱云天欲图谋不轨,可就近来一次闪击战,把他解决掉。
朱云天笑了笑,却推掉了顺帝的这番“好意”,道:“皇上,既然兵员不足,那小臣就不请求您从关外调兵了,这样吧,江浙境内差不多有三十万的蒙军骑兵部队,在剿贼的阶段,可否由小臣直接领导?”
现在这些蒙军的领导权还有一半是属于韩嘉纳,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