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中兴
嗣睢K龆ǘ纳弦话选?br /> ………………
“汉王,我们已到池州的正面,距城楼不足千尺,若敌军这时放出火箭,杀出城来,会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呀。”看着水军战船浩浩荡荡肆无忌惮地前进,张定边从船舱口伸出头来,若有所思地说。他对水师如此轻狂大胆的冒进有点担心。
“不会的,今儿个天气不好,能见度很低,何况张志雄已率一支轻骑兵埋伏到了岸上,到时定叫他们有出无回。朱云天没有水师,他只能在陆地上称雄,水上?是我姓陈的天下!”陈友谅自信地说。
话音刚落,池州城头突然发出了一阵排炮的响声,轰轰轰……紧接着,只是几秒钟的功夫,十几颗弹丸呼啸而来,夹杂着数不胜数的碎片便罩在了汉军水军先锋队的七艘战船上面,发出噼哩啪啦的震动之音。
有三艘船直接中弹,桅杆断裂,帆落了下来,被弹片击中后的船身,也有不少甲板断开。船上的兵士们一阵慌乱,齐声高叫:“我们中埋伏啦!”
远在后军的陈友谅见此情形,忙命令前军变后军,向后撤退十里,可惜为时已晚,池州城门突然大开,一位将军带着几千名兵士飞速地扑到了岸边,开始向身在江心的战船上发射火箭。
带头的人并非朱云天,而是汤和,他边让弓箭手放箭,边环顾四周,骑在马上怒吼道:“张志雄,你这天杀的躲在哪里?还不快滚出来受死!”
克星在此,张志雄虽率领精锐的部下,但见情况不明,又事出意外,哪敢轻易吐出半口大气,全身哆嗦,带着伏兵迅速消失,从南岸向西方跑了十几里,才喘着气停了下来。直到这时,他才醒悟,妈呀,临阵退逃,汉王非斩了我的脑袋喂狗不可。
“快快,赶去池州北门!”他咬咬牙,又带着兵急慌慌地冲了回去。但到池州北岸一看,汤和放完了箭,早已不知所踪,池州城门紧闭,城楼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弓箭手,一步不能靠近。
再看江心,除了十几艘中箭着火的战船,江水中随浪沉浮高呼救命的落水士兵,已看不到汉军的主力水军,估计是付出这些代价之后,冲杀过去了。
张志雄呆呆地望着这一切,使劲拍着脑瓜,悔恨莫及,道:“哎,我为何一看见汤和,就魂飞魄散呢!”他传令兵士即刻加快速度,越过池州城,去增援汉王,因为看这形势,更大的凶险还在后面等着汉军。
张志雄想的没错,陈友谅的一百多艘主力战船受到池州守军的袭击,本来想火速撤退,摸透了情况再前进,但汤和领军放了几百枝箭,却又一声鸣金,全都退进了城,再没出来。而江面上又是坦坦荡荡的畅通无阻。
“妈的,他这是什么意思?”陈友谅钻进重甲护卫的船舱,怒声道。他暴躁的脾气在这一刻被激怒了。
张定边小心起见,这时建议老大后退:“汉王,我看敌军此举定是有诈,不如暂且退去,来日再寻战机好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
陈友谅怒火中烧中际,早已丧失理智,大叫道:“谁敢临阵言退?给我冲杀过去,我倒要看他如何败我百艘巨舰!”在朱云天面前,他万不想刚一交手就丢了面子。
汉王发火,众臣子再不敢谏言,只能抖擞精神,指挥部下加紧划船,驱动着一百多艘各类战船,绕过了池州城。再行十里,便可到目的地——青阳渡口(目前仍在共和军控制之中,有一支蒙军的骑兵分队,以及共和军的一支火炮部队)。
汉军的作战计划是,一旦驶近渡口,便在远离对方火炮射程的距离外,用水师战船上先进的火炮进行一次席卷似的轰击,先干掉共和军的火炮阵地,再由十艘弓箭船直驶过去,发射排箭,彻底清除蒙军的骑兵,继而马上让主力部队冲锋上岸,占据渡口,建立一个牢固的支点。
一旦这个作战目的达到,就等于把池州城隔离在了共和军大本营之外,将会孤立无援,被汉军团团围困。如果朱云天仍在池州,那也将成笼中的困兽,任由汉军的宰割了。
眼见登陆地点将到,张定边站直身体,一身耀武扬威的大汉特色的大将军军服,摇起旗帜,了军令:“传汉王令,所有兵船做好战斗准备,树起旗帜,准备上岸!”
第三卷 强汉 第七十八节 青阳之战
军令一下,前方的炮船顿时紧张起来,加快了行驶速度,准备执行第一道程序:对青阳渡口共和军的炮台进行远距离的轰击。
这一次,汉军水师一共派出了二十艘炮船,每艘船装载了十门火炮,两侧各有四门,船首还有两门。除了火炮,炮船上还备有不少的驽箭发射器,用以短距离的自卫。在炮船的两边,布满了十几艘轻便的护卫小船,载了两百多名刀枪齐备的兵士,用来防范敌人水下的攻击。
在炮船的后面,则是庞大的运兵船队了,共有六十多艘,每艘船载了两百多名军士,上下共两层的运兵船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显得格外的蠢笨,移动缓慢,易受攻击。但好在船身周围的铁甲保证了一定的安全性,能够抵御岸上的弓箭。除非敌人动用大量的火炮,对船身进行多波次的直射,否则很难对船舱内的士兵构成威胁。
最后面,是二十艘护卫船,围扰着两只一模一样的指挥舰,除了这两只船上的高级将领,谁都不知道陈友谅本人在哪艘指挥船上。为了对付共和军的情报人员,陈友谅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他深知朱云天这方面的厉害,暗杀刺探卧底种种之能事,朱云天有不少擅长此道的高手。
应该说,这是一只相当强大的舰队,在现在的时代,也是世界上最为强悍的一支水上作战部队了。蒙古人由于崇尚陆上骑兵的大兵团作战,对水军并不重视,故而也无法跟汉军水师进行对抗。正是由于这种实力的自信,让陈友谅大胆做出了沿长江长驱直入进入江浙腹地的决定。
“汉王,前方江水曲折之处,像是有几艘船,是渔民的船吗?”
就在水师的先头部队正要分散队形,做好炮击准备时,前哨船上的兵士突然发现了异常情况,急忙把消息送到了后方。张定边听到探报后,赶紧鹦鹉学舌,向陈友谅叙述了一遍。
陈友谅道:“再探!命令炮船,按原计划展开行动。区区几艘船,即便是朱云天的水军,又能奈我何!”
更何况,他根本不相信共和军和元军还有能拿出手的水军战船。
就在第二次探报还未送到指挥船的时候,前方突然响起了一连串的炮声,接着便是兵士的呐喊和惊叫,以及持续不断的撞击和爆炸的声音。
陈友谅大惊失色,忙问张定边:“怎么回事?炮船这么快就开炮了?妈的!这离青阳还远着呢,你当这炮是超级无敌的神炮啊,胡乱放什么?!赶快查明!”
未分清缘由,他便把张定边给怒骂了一顿。委屈的张定边还没醒过神来,探报通过战船之间的传递,送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前方出现的船只并非区区几艘,而是三十多艘,全由轻便灵动的小船组成,上挂共和军的三角黑色旗帜,乍一接触,不由分说就对汉军水师进行了炮击。
“我日……”张定边听到这个消息,后退两步,躲到了汉王轻易注意不到的角落,生怕此时再无故挨骂,当了别人的替罪羊。
而陈友谅现在显然已经顾不上骂人了,他脸色顿时变得苍白,惊疑地又问了一遍:“什么?共和军的水师?这……这从何说起呀?”
对于他来讲,这个消息表明,在与朱云天的情报战中,他已经完全落在了下风。
失望、愤怒、仇恨、懊恼,无法表述的情绪主宰着陈友谅的大脑,但严峻的现实已经不容许他再有片刻的犹豫。既然朱云天骤然使出了奇招,亮出了自己的水师,且突然对他进行偷袭,那么就说明汉军今天完全陷入到了对手早就设好的陷井当中。
为了引诱他进入这个陷井,说不定共和军早在数月之前就开始准备了。而池州城外汤和那虚张声势的一幕,显然也是步骤之一。如此说来,现在的后路应该已被堵死了。
退无可退的陈友谅只能孤注一掷,无论朱云天这个陷井有多深,前方有多么凶险,他都必须指挥水军决战到底。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向前进攻,是他现在唯一的选择。
陈友谅还是很有魄力的,霎那间想通了这个紧要关节,马上便做出了决定:“定边,你火速带十艘移动迅速的弓箭船到前面去,配合炮船,用数量上的优势把敌人围住,再进行轰击。记住,一定不要让敌人散开队形,要迫使朱贼围拢起来,再用炮轰!”
他知道,共和军的小船行动十分灵活快速,一旦可以散开队形,避开汉军的炮船,而是对巨大缓慢的运兵船进行重点的袭击,这么近的距离,那么对于这放在江上的这一万多兵士来说,下场无疑将是悲惨的……
张定边领了命令,乘小船顺流而下,很快到达了战斗的最前沿。果然,问题是严重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青阳渡口虽然出现在视野中,但前方突然变得狭窄的江面上,却布满了几十艘挂着共和军大旗的小型战船,移动非常快,正呈扇形做着蛇字机动,一直向本方的舰队群内冲来。
一边冲,还一边开炮,不时有炮弹击中本方的炮船,发出沉闷的响声。
张定边傻了眼,一旦让这些敌人的小船冲进本方舰群,形成一团混战,到时敌我不分,各自为战,麻烦可就大了。
他定了定神,后悔早上起床时没向天父做好祈祷,并发誓如果能活到明天,一定会杀猪宰羊,把天父您老人家伺候得五体舒泰…………
“快把队形紧密起来,放排炮,集中把它们打沉!”他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命令,但这么多炮船已经散开了,每艘船隔了足有二十米,在江面上露出了极大的空档,要重新排成墙式队形,需要很长的时间。
毕竟这时候的船只还都是人力加风力驱动,没有发动机,一时间哪能轻易转向。
所以就在张定边的命令下达的同时,已经有七只共和军的小船穿越了这些空档,硬生生钻进了汉军水师的中心地带,并迅速向那些庞大的运兵船靠近。
“砰!砰!”
几声炮响,接着嗖嗖嗖一阵火箭,两艘运兵船中弹起火,帆被烧着,接着便是船身。船上几百名兵士惊慌失措的怪叫起来,大火一旦烧起,火借风势,很快便把整个一层甲板烧着。几乎没有人愿意冒着敌人小船上的弓箭去打水救火,大都选择了跳船逃生。
但这些旱鸭子却不知道,秋水冰凉,风浪湍急,又是江心,可不是跳下去就能保全生命的,反而会加速自己的死亡。
这七只小船大约载了一百多名共和军的特种战士,都是徐达精挑细选的高手,这时见汉军兵士落水逃命,可算来了精神,迅速驶近,刀枪并用,好一阵屠杀。当然,杀敌之余,自损也是不可避免的。有两只小船不幸中弹,很快沉没,但其余的五只毫不惊慌,仍旧不管不顾,狠命地向汉军水师的心脏部位驱近,这些共和军的目标很简单直接,就是要最大可能的杀伤敌人的运兵船。这也是整个汉军水师最薄弱的部位。
打蛇打七寸。朱云天在制定这个作战计划的时候,首先强调的就是这一点。
因为共和军的水军实力不如对手,即便廖永忠在一年之内秘密督造了五十艘战船,但都无法达到汉军战舰的标准。廖永忠可贵的一点在于,他扬长避短,使得新成立的共和军水师具备了明显的机动灵活的特点。
我个头不如你大,武器没有你多,但我比你快,比你狠。进攻的速度快,逃跑的速度也快。打了你便跑,回头再打。这就是廖永忠的水军作战方略。
朱云天初到池州,听到廖的汇报后,哈哈大笑:“廖兄弟,我要的就是你这种游击战术!”这与历史上的朱元璋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时的战术相当吻合,就是以巧、以快制胜!
水军成功的隐伏在青阳附近,与此同时,陈京的情报人员送来了一份密报,探知陈友谅集中了大量战船,可能要沿江东进,虽然不知道具体的进攻目标,但经过青阳是肯定的。陈京回来之后,经过一番整顿,连撤几名主管头目,使得情报室的工作效率大为加强。如果非要举一个例子来形容一下情报室如今的无孔不入,那就是——假如朱云天想知道某名军官昨天晚上去了几次茅厕,有没有打手枪,情报室都能在一天之内把正确结果迅速的报上来。
先不说这里面有没有虚假欺瞒的成分,单就这超级快的速度,已经够让朱云天满意的了。
青阳渡口,朱云天坐在一张舒服的软榻之上,美滋滋地望着远处轰轰作响的江面,看到不断有敌军的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