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中兴
朱云天醒了,突地坐了起来,梦话连篇:“卢小欣,你让我亲一下怎么了,难道就要生小孩啊!”
“谁生小孩啊?咦,兄长的嗓音变了,衣服也变了!这是什么样式?还有头发!”
天已经到了中午,红通通的太阳挂在东天,天空蔚蓝,幽深如镜。一个头上挽着发结,中间插了一根木棒,好象已经十几年没洗脸全身酸巴拉叽的男子手提一把卷刃钢刀,站在他的面前。身上穿了一件破旧的灰色的粗布长袍子,中间随意地系了根麻绳(绳子一看就是人工搓的,照尼龙绳的质量差了可是不止百倍啊)。裤子到处都是洞,跟狗咬的似的,脚上蹬着一双草鞋,类似于在光脚上绑了两圈草绳,起到了一个“脚上有物便是鞋”的作用,十个脚趾头上面粘满了泥土和草叶。
我操,古代野人啊!
朱云天吃了一惊,猛然站起,退了好几步,才看清身边的野人不止一个,而是十几个,身上传来难以忍受的臭气。这不正是晚上像贼一样被官兵追的那群人嘛!非奸即盗,危险呀,危险!再看衣服着装,这些人大致一样,头上都用一根短木棒束着发,身高不一,但年龄大约都在十六七岁。
只有一个看上去比较老成,足足有二十四五。其他人都在发着不怀好意的笑,他却面无表情,沉稳镇静,眼神锐利如电,在朱云天的脸上扫了几眼,就迅速归回到平淡如水仿佛教书先生的状态。
“各位先生,小生有礼了。”
朱云天学着秀才的语气装模作样的说:“在下不幸迷路至此,请问这是什么年号,当朝天子又是谁呢?”
“重八兄,你不认识我等兄弟了?”
刚才的男子上前一步,满脸疑惑,“兄长口口声声提到的卢小欣,到底何人?”
“重八兄”、“我等兄弟”、“兄长”、……
朱云天脑袋有点大,不是一般的大,而是要变形爆炸。古代的中国话就是有水平啊,一个字都不愿多说。这是一群什么动物?还是先了解一下这个重八是何方鸟人吧。
他定了定神,理了理思绪。显然,他跟这个叫重八的人年龄是差不多大的,长相非常相似,甚至一模一样,不然大白天的不会认错人,古人的智商不会低到见只鹰就以为是鸡的地步吧。那么这个重八是谁呢?历史书中有叫重八的人吗?
朱云天的小脑袋以银河计算机的速度疯狂运转一周…………
停!朱重八……朱元璋?有一本名叫《朱元璋》的小说,里面说这个明朝的开国皇帝小名就叫重八,家住濠州永安乡钟离村,半大孩子的时候爹娘就中了瘟疫死掉了,后来跑到街上要饭又去当了和尚,而且像中了六合彩一样就打下了天下做了皇帝。
这个世界太操蛋了!
朱云天问那男子:“这位兄弟,看情况你我好象有点交情,敝人现在脑袋昏晕,记忆迷失,不妨请哥们介绍一下情况如何?”
这些人一阵骚动,交头接耳,如蜜蜂炸窝。虽然听不清具体在说什么,但是朱云天明显可以体会到他们脸上的表情,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此人有病,病情严重!!
男子瞪大眼睛盯着他,就像在看一只从动物诊所跑出来的怪物,慢慢腾腾地说:“兄长,你失踪了一天,竟患了失心疯?是我等众兄弟无能,区区小事也要麻烦兄长,连累了你!你忘记的这些事情,只能待弟弟我慢慢说来了,嗯,此乃大元天子至正三年,濠州地界是也,兄长姓朱名重八,钟离人氏……”
朱云天明白了,很有满足感的佩服自己的猜想。现在是元朝未年,至正三年,根据历史书上所讲,大概是公元1343年,已经是农民起义四起、外战内乱不断的年代了。
爽啊!刚才的气愤和绝望一扫而空,此刻他心中欢喜得想要尿尿。乱世出英雄,听说古代的男人只要兜里有银子,三妻四妾漂亮女人随便娶,更何况我一不小心就成了朱元璋呢。
小小的担心还是有的,那真正的朱元璋跑哪儿去了?朱云天窍想,莫非他们只是认错了人?将来若找到真人王者归来可是大事不妙,不过……凭大爷我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付这个还没开窍的小毛贼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啊,还是借此机会先找个容身之所再说吧。
越想越是得意,他竟然咧开嘴笑起来。
男子见状大喜:“大哥可否记起来了?兄弟我便是徐达啊!”
“你就是徐达?呵呵。”
朱云天忍不住想笑。既然他是徐达,这些人中一定也有汤和、吴良等人了。只是没想到历史上年龄比朱元璋小许多岁的徐达看上去这么老成,言词谈吐俨然一副小老头。
更令朱云天感到惊讶的是,徐达是明朝开国立下赫赫战功的知名人士,文武双全,按行里话来讲,耍阴谋诡计的高手,拳脚功夫也是相当了得,但长相却这么文治彬彬,弱不禁风,看来写历史的人是最不能相信的骗子。
中国历史上的儒家教育把人弄得像一件件的工厂加工品,不管什么人都必须具备一张正人君子的面具,所谓的“礼”。少年老成,到了老年就成精了。即使才十二三岁的孩子,说话做事就像一个圣人的儿童版。中国人的身上普遍具备的“虚伪”这一特质,从儒家思想中变异而来,到了现代的中国,仍然大行其道,日韩两国也深受它的毒害。
不过朱云天也知道,元朝的残暴统治已经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儒家思想的兴旺,客观的讲,元朝是儒家历史的一道分水岭,许多优秀的东西,比如“尚武”、“有为而治”等中国人文化的精髓到了这里就全部失传了。对汉文化的不认同,让元朝从成立之日起,国内便矛盾纷争不停,日益激化,各省暴动不断,使元朝的实力日渐损耗。
蒙古贵族的势力在如今的中原是十分猖獗的,对汉人知识分子的镇压的残忍肯定是朱云天这个现代世界的娇气孩子想象不到的。只是钟离这块地方山高皇帝远,比较偏僻罢了,才有机会让徐达这种野心勃勃的阴谋家加军事家活到了现在。
从目前这种情况,朱云天觉得不把自己当成朱元璋是不可行的了,否则有可能被这些人视作妖怪:世界上怎么可能有容貌完全相同的人呢?
他要想找到卢小欣,也必须求助这些人的帮助,附近的地形环境,周围的村镇包括目前的天下大势,只有他们一清二楚。
他的直觉告诉他,卢小欣跟他一同来到了这个时代,就在附近的某一个地方。说不定正焦急地寻找着他。在这个杀人不偿命的乱世,两个人分开的时间越久,对她的安全越不利。
这一刻虽不长,但对朱云天来说就像度过了漫长的一个世纪。
他反复经过思想斗争,打定了主意,见徐达和众人围聚自己的身边,“亲热”的望着他,就开口说道:“诸位兄弟,昨天晚上我的头受了一些震荡,许多事情都记不清了,还麻烦大家坐下来,教我理理思绪。”
他学着徐达的文雅之腔说了几句话,逗得自己都直想笑,好歹脸皮绷得紧,忍住了。
看得出,这些儿时的玩伴对朱元璋还是很尊敬的。听到这番话,马上席地而坐,在他周围坐成了一个圆圈,七嘴八舌说个不停。只有那个很是老成的年轻人坐在最远处,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眼光闪动,不时观察一下周围的形势。
每当目光扫到朱云天的脸上时,他的眉头就突然紧皱,继而陷入思索当中,让朱云天全身都起鸡皮疙瘩:为什么他的目光这么锐利?我他妈又不是犯人。
第二节 英雄就是打家劫舍
在徐达众兄弟看来,今天的朱元璋穿着可谓不伦不类,特立独行。上身是质地优良的迪卡牛仔服,脖子里还套了一条卢小欣送给他的小围巾,下面是多口袋的旅行裤,牛气哄哄拽儿八叽的耐克运动鞋,广告语号称既可以增高又能保证MM的回头率。
(幸亏为了防蛇,他在口袋里放了一把多功能的弹簧刀。)
另外他背上的小书包也引起了这些人的注意(约会专用包,里面还放着一盒双蝶牌避孕套),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的书包,遂以为这是老大偷的。
兄弟们惊讶和不解的目光盯着这个“天外来物”,暗想老大这一天不见,莫非潜入了某家王公贵族的府上,行顺手牵羊之事?
“大哥这身衣服好是奇怪,不知从何而来?”
“是啊,标新立异,大哥就是有派头。”
朱云天尴尬地瞧了瞧自己这身典型的现代装,跟面前这些人相比,简直太超前了,所以他无法回答,只能吱唔地说:“我也不知道,醒来身上就是这样了……”
“哦,大哥这一天的奇遇不少啊!”徐达赞叹道,也不多问,想大哥已经失忆,便让兄弟们自我介绍一番,看能否对大哥恢复记忆有所帮助。
“我叫吴良,他是我弟弟吴祯……”
头小眼大的吴良介绍自己的时候脸上布满了怀疑的神色,心里老觉得是朱元璋在跟他们开玩笑,一天不见,就失去了记忆,还换了一身极帅的衣服,老大不是耍我们吧?也难怪,这些人如果不心细如发,智慧超人,将来也不可能被朱元璋重用了。
吴祯的外表是个老实可爱的邻家大男孩,好象天生是块受欺负的料,远不如其他人等彪悍威猛,但长期观看黑帮电影的经验告诉朱云天,越是这样的人,就越可怕,不知什么时候会在背后给你一刀。吴祯一板一眼地展开笑容,努力让朱云天看清自己的脸,仿佛要让他以后别再贵人多忘事一样。
“大哥,你饿了吗?我兜里尚有两个饭团。”手掏了半天,抠出拳头大的一个米团来,上面已经绿点斑斑,发霉了。
“谢谢兄弟了,大哥我还不饿。”朱云天急忙制止他的冲动行为,以免让自己把小时候吃的饭都吐出来。
“我是阿毛……”
“我是阿狗……”
“我是铁锤……”
朱云天爆汗,阿猫阿狗都出来了,敢情朱元璋小时候交友就这档次,还铁锤,怎么没有叫原子弹的呢?
“兄弟刘子轩,上个月我们拜了把子,同生死共荣辱,上刀山下火海绝无二话,莫非大哥忘了?”
一个稳重中饱含激昂且义气冲天的声音传进耳来,倒是让朱云天心里一震,牛人终于出现了!
再看刘子轩,他的脸皮不温不火,眼神却是异光暴射,正襟危坐于最外面,从怀里掏出一本薄薄的古书来,放在屁股下面,因为刚才一只大头蚂蚁叮了他的坐骨神经一口。
刘子轩?没听说过。朱云天感到一丝担心,本想凭借丰富的历史知识,完全可以做到应对自如,至少清楚这些人的历史事迹和将来的命运走向,可以有备而战,但现在出现了这么多不知名的人物,让他不知如何是好。
目前的朱元璋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不是跟这些人已经做好了造反打天下的准备,势力如何,他都不清楚,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长相很老成目光很毒的那人名叫林光魏,派头也跟他的性格相符,不慌不忙的等到众人都介绍完毕,才轻咳一声,最后一个过来说话,称自己跟随父母从大都来做生意,倒卖胭脂水粉,走私海盐粮食,结果在濠洲地界被黑吃黑,家人兄弟全部被杀,他只身流浪至此,被朱重八和他的弟兄们所救,两个人话里话外极为投机,又无处可去,便暂时居住下来,跟从老大东杀西抢,多有斩获,听他说好象立了很大的功劳。
林光魏极为客气地对着朱云天打揖做礼:“多亏大哥收留,才让小弟我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朱云天对他这种知书达礼的气派很是欣赏,对他以前做的生意也非常感兴趣,脂脂水粉,这不是女性用品嘛,不知有没有乳罩内裤之类的东西。
他正要还礼,突然想起昨夜狂奔逃命的人群中,跑在最前头的正是这位仁兄。因为林光魏头上戴了一顶与众不同的帽子,上面有个方巾,当时奔跑起来上下左右的乱晃,格外显眼。
他马上罢了还礼这个念头,只微微点头意思了一下,请他原地坐下。靠,看上去一表人才,原来是个逃命的高手啊。
由此判断,林光魏和刘子轩二人跟朱元璋的关系并不深厚,只是萍水相逢,远不如徐达、吴良这些人是从小摸爬滚打一块长大的生死之交。也许后来在起事的过程中发生了摆不上台面的事,所以明史对这二人没有记载。
这个推断还是有其根据的,凡是正史,对皇帝的生平事迹进行记述的时候,都会有所避讳地选择一些能够突出其光辉业绩的地方,而免除影响皇帝声名的不良因素。毕竟正史是要经过皇帝的过目才会给予公布保存的。
汉朝的司马迁因为在《史记》中对汉武帝的功过是非进行过怀有个人色彩的评论,结果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