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中兴
周伯言老脸通红,慌忙摇头:“非也,非也!”心中却大骇,这人好厉害,一眼就看穿了别人的心事。
“嗯,你加盟共和军之后,不必随我离开徐州城,这城打下来了,总是需要人来打理的,我可以上报皇帝,命你担任这徐州的知事,如何?”
朱云天接着道:“当然了,表面上你是听皇帝的,但任何事情,决定权都在共和军手中,明白我的意思吗?若你暗中投靠了皇帝,我会在第一时间得到这个消息的,到时会有人背后给你一刀,把你送上西天。放心好了,我要连这点本事都没有,就不会这么轻易的让你当徐州的知事了。”
话说到这种地步,周伯言若再推却,就显得太不地道了。他坐在地上,把头点得像鸡啄米,“老夫明白您的意思,能够为家乡人民做点实事,老夫感到十分的荣幸,怎会背叛您呢。”
我操,还家乡人民?朱云天不由露出了“钦佩”的目光,这厮的语言能力值得他好好研究一番,明明是想留在徐州大捞好处,从嘴里吐出来却成了为家乡人民做好事了。
“呵呵,那就这样说定了。图龙兄弟,你安排人给周先生准备一间上房,再找几个丫环伺候着,别着了凉。待徐州城安定下来,即行安排。”朱云天又点上一支烟,大口的猛吸。
趁这机会,他得多抽几支,否则陈京以后不会再给这种占便宜的机会了。
给周伯言去掉了铁链,好生安顿了,朱云天回到大厅,夜已深了,小魏不再等他,回房睡了。朱云天一阵寂寞,如果不是肩上有伤,他倒很想找个女子玩一下。这段时间战事紧密,他心惊肉跳,还没一夜可以安睡。
刚坐下,图龙回来说管志到了,正等在院子里。朱云天忙让他进来。
这小子进城后搞了一身华贵的绸装,打扮得很像一个有钱老板,进来行了礼,坐在椅上,掏出了那把从21世纪带来的小手枪。
朱云天拿过来把玩了好大一会儿,恋恋不舍的还给了他,道:“怎么样,这枪你能造吗?”
管志正为此事而来,他进城以后,发现徐州城内的冶炼业十分发达,可以说到处都能听到打铁之声,远超过相对来讲商业更为发达的濠州。他和韩海二人了解了几家比较大的冶炼作坊,对火炉的温度和模具的制造水平作了很详细的了解,这才来见大帅。
“说实话,枪能造,但子弹的工艺还差得远。”
“咱们古人了不起啊,我还以为,就算对着图纸,他们连这种小枪都造不出来呢。”
朱云天对现在中国的科技水平大为感慨,元代以前,应该说中国还是在世界上相当领先的,科技很受重视,人们也具有相当开明的科学思想,政府也不加限制。但是到了满清时代,这种开明、多元化的世风和文化就全被扼杀了。
“那就拜托你了,先找工匠把模具搞出来,至于子弹的工艺,我们老祖宗几千年前就能搞出那么精致的青铜器,现在连这小小的子弹都炼不出来?我他妈才不相信,你带几个人日夜加工,尽快弄出来。”
这事儿不能迟疑,共和军现在扩张得很快,打下江苏地区后,朱云天实质上已经控制了整个江浙行省,势力南达湖北边境,东到了大海,北靠山东。兵力庞大,将官众多,再想夹着尾巴做人,也无法掩盖住他的野心了。现在上报皇帝的奏章已经发出,只等顺帝降旨,对他进行象征性的封赏。接下来,恐怕顺帝会调他北上,协助先也帖木儿攻打韩山童的黑巾军。
如今皇帝正是用人之际,不会把他怎么样,但等韩山童再被灭了,像脱脱等蒙臣是不是会背地里参他一本拥兵自重,就是不好说的事情了。
所以,尽快加强军队的装备,是朱云天眼下的当务之急。你越强,皇帝就越不敢轻举妄动,想让他尊重你,就得拥有随时可以把他赶下台的实力。达到这个地步,已经实力赢弱的元朝政府就不得不顺着他,靠着他,巴结着他。他走得就是这样一步棋,要把整个蒙古人的疆土逐步蚕食。
温水煮青蛙,一开始青蛙毫无知觉,等到觉到烫了,再想逃生,已经晚了。
这种手枪无需造得多了,只须弄出十几枝,再有几百发子弹,朱云天的胆气就壮了许多。他完全可以派几个人带着手枪进京,把脱脱和元顺帝一块干掉,制造混乱。
管志领了命,和韩海带着兵器开发司的六个工匠,日夜窝在冶炼作坊里像盗墓的贼一样,整天把火炉烧得通红。他们的眼中除了这通红的火炉,还有白花花目前仍然飘在半空中的银子。
几日之后,造了两把样品送到元帅府,朱云天跟原枪对比,发现看不出有什么两样。但管志说,内部的质量差了去了,根本不合格。这冶炉还是有问题,温度上不去,模具的精度也不行,他打算把兵器开发司的工匠给辞了,另找水平更高的。
朱云天一翻眼:“既然是次品你给我看干么?工匠不要辞,他们可以搞别的啊,这都是人才,人才!懂么?!我的人你一个都不要动。”他看穿了管志这小子的鼻盘,想对兵器开发司改换门庭,全部换成他的人,他妈想得美。
一通训斥,管志灰头土脸的出去了。
第二卷 四海风云起 第四十七节 霸业初成(上)
1347年的元宵节很快过去了,朱云天躲在元帅府吃得肚儿溜圆,明显肥了一圈,小魏笑称他现在就像一个穿着衣服的大冬瓜,总算有了一点富贵之态。
朱云天不高兴的板着脸:“亲爱的,你这是变相的说我长得丑啊!”
小魏一歪嘴,嗔道:“你以为自己长得很帅啊,这世间除了我,哪还有人喜欢你?”
朱云天差点摔到桌子底。确实,他现在的面容跟三年前相比,已经大为改观,当年他在县城高中是个可怜的住校生,吃得没鸡多,睡得比狗少,营养严重不良,再来到这元未乱世,竟跟朱元璋那张经典的驴长脸很有几分相似,以致于误打误撞成了目前中原地区最大的军事政治集团的领导人。
“哎,吃苦受难的时代总算过去了,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变得再帅一点。”朱云天对图龙大讲自己的美好心愿,把图龙惊得直摸脑门,还以为老大又想耍什么阴谋诡计。
东线战场很快传来了捷报,宿州终于拿下来了。此战比徐州早一日打响,但艰难程度远甚于徐州,两军反复拉锯,把那小小的城池搅成了一锅肉汤,这半月来,每天死上几千人是稀松平常之事。本以为徐州才是大会战,到头来宿州成了重头戏。
陈桓和谢成两人镇守八义、睢宁,以做后备,胡海和张龙率了四万军队向宿州发动总攻,攻坚战打了整整十天,死伤将士一万五千人,方才破了城门,攻入内城。
宿州守军没有什么有才能的头领,但因为团结一致,没有二心,加上朱云天对那地方根本不重视,未考虑派人进去散播谣言、蛊惑人心,所以战斗打响后,共和军才意识到对此处形势的估计有误。
攻入内城后,恼羞成怒的胡海对宿州百姓进行了一番报复,杀了几千人,割下脑袋来充当敌军的首级,向总部邀功请赏。这事他做完就后悔了,没敢告诉朱云天。但不久后,共和军的情报室还是调查到了这个事实,当陈京把情报室的参谋写的《宿州战事调查报告》放在他面前时,朱云天不动声色的看完,慢慢的将纸朝蜡烛上一件,烧成了一股青烟。
他不想再追究此事,古代战争不可能安全避免掉这种屠城的行为,就看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如果次次都要追究,恐怕就算得到了民心,他也会失去了军心。
目前对他来说,军心要民心更重要一点。
好在战事已经结束,宿州城成了共和军的掌中之物。胡海在信中说,沐阳的蒙军曾派出一支两千人的骑兵部队赶到宿州,自称支援部队,但战斗最惨烈的时候,这支蒙军不管不问,在城外看热闹,等到战后却试图入城接管宿州的防务。真是岂有此理,被他在城头一通乱箭,射杀了几名蒙军将官,狼狈而退。胡海问这件事他做得对不对。
朱云天皱起了眉头,这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而是在这种敏感时刻,跟蒙军产生摩擦根本不太合适。万一擦枪走火,受损的是共和军的整个战略利益。他忙让图龙写一封信,快马送到了宿州。
信上让胡海务必派出一个能说会道的特使,赶到沐阳,向蒙军的最高将领表示一下慰问,送点厚礼。就说是皇帝有旨,镇南大将军有权对江浙境内的防务做出任何一项安排,蒙军不得插手。这话要说得不软不硬,不卑不亢,还得让蒙古人有屁放不出,干吃哑巴亏。
图龙担心的道:“胡海年轻,属下恐怕他应付不了沐阳的蒙军啊。”
“他要是没这个能力,回头我马上撤了他。让他锻炼一下也好,江苏地界的安定,全靠这四个人了,他早晚都要跟蒙军打交道的。”
无论成败,朱云天都自有一套如意算盘,事情看得很开。对于大帅的这种性格,图龙很是佩服,无论什么事情,大帅总能看到它的正反两面,能够分开来看,这就很容易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做起事情来,就不会意气用事,而且心态还比较好。
如果图龙也知道哲学的概念中有一个二分法,他也会变得像朱云天这样的。这便是一个现代人在古人面前最大的优势所在,关键在于看待问题的态度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上,这些人跟他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再说现在朱云天已经21岁了,再也不是那个17岁的小坏孩,屁都不懂。在古代,21岁已经是成年人,换成当地老百姓,早他妈已经领着媳妇、抱着孩子上街买菜了。
2月份,赵均用从箫县赶到了徐州面见朱云天,此前水里已经派兵接管了箫县,根据朱云天的命令,在箫县任命了汉官。共和军的作战部考虑再三后,决定把定远知县罗枫月调过去,在箫县行管理之事,这姓罗的早已是共和军的人,去了可以更好的贯彻共和军的理念。
历史上的赵均用,勇猛异常,武力惊人,但不擅谋略。朱云天抱着这样先入为主的印象,本以为这姓赵的是个五大三粗的鲁莽汉子,见了面,却发现他长着一副白面书生的好外皮,说话斯文有礼,极懂官场之术。
这种人就算擦了粉放在女人堆里,也不容易认出来他就是个男人。
朱云天大为惊奇,问道:“赵大哥以前做过官?”
赵均用赶紧道:“大帅莫这样称呼我,还是叫我小赵或者均用好了,属下承受不起。”
“属下上数到祖宗十八代,就没有一个做官的,不过以前属下干的是道上生意,难免跟官府常有来往,故而熟知一些礼数,让大帅见笑了。”
“原来是这样,呵呵,我倒小瞧了均用兄弟。”朱云天已在暗中盘算,如何来安顿这个赵均用,“现在江浙地面已经平静,不知均用兄弟日后做何打算?”
赵均用谦恭的道:“全听大帅的安排,属下这条命,今后就是大帅的了。”
经过这半年的争斗,他确信以朱云天个人的心计和军队的实力,中原地区已无对手,恐怕连身在湖北正招兵买马的陈友谅,亦不能敌,加上朱云天有这镇南大将军的背景,简直是黑白通吃。所以从自身的利益考虑,他当然要紧紧依附住这棵大树。
朱云天想了想,笑道:“我看你还是跟在我身边吧,千军易得,良将难求啊,你的身手在共和军的这些武将中,怕是数一数二,将来需要你出力的时候多得很哪,你意见如何?”
赵均用忙道:“属下正有此意,能随大帅南征北战,这是属下天大的福分,正求之不得。”他根本没料到朱云天会把他带在身边,本以为这新主子对他会有所防范,留在当地守城,未想朱云天事事都出人意料。
想到此,赵均用心中更添了几分喜悦,这么短的时间便能获得朱云天的信任,应该说对他将来的发展大有好处。
他被任命为共和军第二军的师长,马上赶去徐达的帐下报到。朱云天也不傻,这么一个能人放在自己身边,总不能不防着一点,让徐达、汤和替他看着,最是放心。
赵均用手下的两万名士兵自然不能再由他统领,而是被划到了刘天华的第三军。刘天华新立了军功,心高气傲,需要给他找点事做。最近一段时间,刘天华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好这两万名军士,打掉他们身上的匪气,别他娘的当了正规军,还像在箫县一样隔天没事的就去妓院打个炮。
刘天华接了任务,苦着脸向朱云天求饶,“大帅饶了我吧,这些人底子都不干净,好些兵士身上都袭扰过百姓,染有不少的血案,将来出了事情怎么办?”他把丑话说在了前头,以后这些人出了事,别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