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水烟云by天涯海角
那四个黑衣人武功不弱,可惜遇上了我杨靖,所以他们自认倒霉,没几个回合就落荒而逃了。这时,我才发现刚才救的那家伙一直看着我,我瞪了他一眼,说:“本少爷已经妻妾成群,以身相许就免了。”
他似笑非笑地对我说:“我叫苏逸,以后你跟着我怎么样?”
你说这是人话吗?倒换了我以身相许,这还有天理?就在我考虑要不要把他扔到河里喂鱼的时候,又蹦出了三个家伙,好像武功还不错的样子,三个人围着苏逸叫:“大哥,你没事吧?”
“哼哼,也不看看谁在旁边!”我在一旁洋洋自得,没想到旁边那个五大三粗的家伙竟然敢瞪我!哼,看在人家大美人和帅小伙这么诚恳的向我道谢的份上,我决定大人不记小人过。
“大哥,这位是谁?”又瞪我!
“来,大家认识一下。这位是五弟,这位是二哥秦枫,三姐西门雪,四哥莫伦。”
“喂,喂,谁说我一定最小的少瞧不起人了!”我气愤了,敢这么小瞧我,没想到一开口就着了苏逸的道,那个愤怒啊!
更不幸的是一排行我真的真的是老么,比莫伦那小子还小了十二天,天要亡我啊!雪美人和莫小子都在旁边傻笑,秦大个好像也转过头憋红了脸。
“算了算了。”我赶紧转移话题,“大哥,我们现在上哪吃饭啊?”
还是大哥够意思,没有辜负我救了他一场,带领着大伙上本地最贵的醉仙楼奢侈了一次,我叫“大哥”叫得那叫一个甜啊!
我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听他们对着我说话,感觉超好。原来大哥是近日在江湖上风头十足的飞月楼那位神秘的楼主,那边上不就是响当当的三大护卫吗?呸,呸,“护卫”多难听啊,况且如今还有我这么一位大侠级的人物?所以,当下我搜肠刮肚想出了“飞月四鹰”的名号。许多年以后,人们说起这个震慑四野的名号的时候,又有谁知道当年它的创始人我为此遭受了多少白眼和不屑的目光啊!当然,其中属秦大个的眼光最为毒辣。万幸,百姓的眼睛从来都是雪亮的,才不致埋没了我的非凡创造。
吃饱喝足后,我终于想起要关心一下目前的处境,一问才知此行我们是给朝廷押镖的。
当初,大哥独自漂泊到了蜀中,正遇上蜀中知府贺知杰奉命剿匪。一方占据连山要冲,誓死不降;一方限期将至,惟有死攻。大哥观战数日,向贺知杰献计,条件是届时会一会这几位绿林英雄。贺知杰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结果大哥以一招“火策羚羊”成功攻下了连山,据说秦大个、雪美人和莫小子从此之后再不吃羊肉,为什么?因为这三位就是当日被羚羊追着跑的连山英雄。
为什么他们没有被秋后问斩?
关于这个问题,秦大个只是死忠地看着大哥,说:“若没有大哥当日誓死相救,秦枫哪有今日?”
雪美人则嫣然一笑,轻启红唇:“人家都还没有遇到让我一见倾心的当世大文豪呢!”丝毫不见手握雪剑时的杀气腾腾样。
莫小子则摇摇折扇,白我一眼:“像我这么风流倜傥的人物,哪能死在血淋淋的刑场上,美人帐才是我的断魂乡。”
看来真相如何我是无从知道了,但结局是明显的。知府大人瞒天过海,李代桃僵,大哥则负责说服三位“英雄”该名换姓成立了飞月楼。贺知杰也算有慧眼,一眼看出大哥是个人才。如今这飞月楼在蜀中谁人不知?在江湖中也已日渐扬名。
不要说你不知道!飞月楼这三年间几乎横扫了蜀中所有能赚钱的行业,据说现在许多人家过年时贴的财神爷就是比照大哥的样子画的。当然,这多半也是因为大哥不知给多少穷苦人家掏银子垫春耕得的。
至于飞月楼能在江湖中扬名,这主要是归功于其一项绝活——搜集情报。我是不知道大哥是怎样训练手下兄弟的,据情报头子莫伦说是“前无古人”的,否则哪能在短短三年间就在江湖中扬名立万呢?
这话又扯远了,也就是那位贺知杰贺大人,仗着知遇之恩,把一份据说是“烽火级”的信笺交到了大哥手里,说是务必在半月之内送到恩师户部尚书陈泰正陈大人手里。
我们日夜兼程,一路又遭遇了几次截杀,终于望见了户部尚书陈大人府邸的大门,却硬要半夜三更翻墙而入,差点吓趴了陈尚书。
第二天,尚书大人就把信笺上呈给了当今皇上,并且好酒好菜好脾气地招待着我们。总算苦尽甘来啊!我不辞辛劳把京城够气派的宅子都逛了一遍,为了防止以后和儿孙说起的时候他们不信,我还意思意思的取了一些信物。莫伦这小子也没有闲着,估计已经把京城的窑子都跑遍了,不知道又欠了多少风流债,碎了多少芳草心。秦大个就不说他了,除了跟在大哥屁股后头他什么都不会。最反常的当属雪美人,自出了一趟府门回来后就像丢了魂,时而微笑时而蹙眉,整个一思春的蠢样,就不知道是哪个倒霉的“当世大文豪”不幸被她相中了。
大哥这几天似乎很忙,常被陈尚书拉到书房里,一去就半天,闲来还要应付陈尚书的两位千金的垂青,也怪可怜的。我私下里狠狠批评了莫小子一顿,兄弟是用来做什么的?这种时候怎么能弃兄弟于不顾?至少也要为大哥分散一点佳人的注意力嘛!
什么?我为什么不去?我这能去吗?一去不正突显了大哥的英俊潇洒、谈吐不凡嘛!所以我又自觉地半夜三更去逛了逛京城最大的几家当铺,顺便挑了几样首饰,预备着以后送给我媳妇的,长得已经不好看了,如果再加上穷,不断子绝孙才怪!
杨靖
第七日,皇上终于下旨召见了大哥,下朝后,陈尚书又鬼鬼祟祟地把大哥拉到书房里,半天也不见开门。
次日,大哥找了我们去游湖。湖上烟波浩淼,大哥负手立于舱前。微风吹过;衣魅飘飘,连莫小子都看直了眼。
“昨日,皇上有意让我入朝为官,你们怎么看?”
“大哥决定就好了,反正我们总是跟着大哥的。”秦大个的声音最先响起,我们几个跟着点头。
“自古官商一体,原本我也有此打算,但却非在京任职。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更何况如今朝局大变在即,恐怕是趟浊水呢。”
“那我们就走吧。京城除了宅子大了点也没什么好的。”反正我也逛得差不多了。
“但是,此次陈尚书与贺大人力荐,而皇上恐怕也正急需用人,想来不会那么简单就放我们走的。”大哥顿了顿“况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快意江湖也应该轰轰烈烈做一番惊天伟业。今日我决意留下,祸福难测,实不愿拖累大家。”
大哥这话一出,秦大个简直恨不能剖腹挖心了,我和雪美人、莫小子也坚决不认同,兄弟是干什么的?一家人怎么能说两家话?所以最后的商量的结果是:大哥、雪美人、莫小子和我留在京城,秦大个回蜀中打理飞月楼。
那天秦大个回陈府后就独自回房了,晚饭也没有吃。当我把酒菜端到他房前的时候,正听到大哥在里面说:“小枫,我明白,你不想离开我们。但是京城局势未明,我们不能没有退路。你们四个中,你最沉稳,大哥只有委屈你了。”
“我明白的,大哥。”声音有点闷闷的。
“小枫,你还记得吗?飞月楼刚成立不久,那年中秋我们四个在连山后峰喝酒,小雪和小莫都喝得不省人事。”
“最后大哥也醉了。”
“是吗?我怎么不记得了?”
“我记得的。你还说你为了一个人远走天涯,满目江山是为了忘记他。”我心里不由震动。
“是吗,看来以后还是少喝酒为妙。”大哥苦笑。
“大哥,你会记他记一辈子吗?有一个人一辈子记得的感觉一定很好吧。”听声音舌头似乎有点大了。“大哥,我是一个粗人,能跟着大哥是我这辈子最高兴的事了。”
……
“大哥,你放心,我会在蜀中等你……你们回来……”好象睡着了。我赶紧赶在大哥出屋前退到一边。
“琛儿,你现在还好吗?何时我才能把你忘记?”低低地只听到风中传来一声叹息。
秋宁远
大陈宝应十年
这一年,是大陈史上颇多争议的一年。先是一直保持中立的左相府隐隐开始支持一直默默无闻的九皇子,当然这在当时无人察觉,而后是皇上忽然重用了一介布衣出身的苏逸。
对于前一件事恐怕没人比我更清楚了。
大陈立国不足百年,左右两相素来都是对国家有显赫功绩的大臣居之。用我父亲的话说,我秋家可谓一门忠烈,祖父曾追随先皇纵横疆场,立下了战功无数,也正是由于秋家的一力支持,当今皇上才能在众多的皇位继承者中脱颖而出,最终问鼎。
然“富贵多纨绔”,不用怀疑,这是我父亲的原话,我兄弟二人都抛弃了列祖列宗为之自豪的刀马骑射。大哥自小孝顺,然在武艺这一行确实太没有天分,被父亲忍痛割舍,他倒暗自高兴了许久,最后轻轻松松捧了个文状元回家,父亲也终不好再说什么。
至于我,毫不容易出个据说资质还不错的儿子,父亲的高兴劲还没有过,我就背背包袱离家出走了,留信一封说要去寻访名师,把父亲气得不轻。
等我各门各派都玩遍了,江湖的深浅也摸的差不多了,于是在淮扬风流之地,认认真真地谱写了三年“扬州史”,倾倒美女无数。忽有一日美女在抱,却无端怅然,于是我又潇潇洒洒地回到了阔别十几载的京城。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如今大家知道的只有两榜进士出身、家世显赫、城府深深的秋侍郎,据说他年纪轻轻,文滔武略,不近烟花,是京城众多名门闺秀的佳婿人选。
对此,父亲不知道给祖宗牌位上了多少高香,大哥则羡慕地说:“人生能活得像你这样才算没有白活。”当然,私下里他偶尔也会问我江湖美女比之青楼艳妓如何,我则装模做样一番冥想,摆摆手,回道:“罢了,罢了,英雄何必话当年啊。”颇有悔不当初之势。
支持九皇子完全是我的主意,并竭力说服了父亲,我坚信自己的眼光。当今皇上有十五个儿子,尚未立太子。长子为淑妃所出,已近而立,在户部任职,为人谨慎,但欠缺了点皇家气度。二皇子和五皇子是皇后所出,也是热门的太子人选,而且二皇子在朝中的风评很是不错,有贤王之称。八皇子是罗贵妃所出,背后就是右相府,几位舅舅都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也自有一番气候。九皇子是萧德妃所出,为人一直很低凋,又兼幼时就随皇叔在外练兵,回京时日尚浅,无多少根基。其余几位皇子不是年纪太小就是出身不高,也就不成气候了。如今皇上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太子之争是愈演愈烈,大皇子,二皇子和八皇子之间已经势同水火。
我相信皇上对现在的局势也必定清楚,之所以迟迟不立太子,也是因为情势所逼,无论立哪一位都难以太平啊。更何况周边各国个个都在一旁虎视眈眈,这立太子一事是能拖则拖的。
父亲为官谨小慎微,一直未明确表态支持哪一位皇子。这在初期是最安全的策略,但如今再这样下去的话,恐怕无论是谁得势,秋家都是讨不了好的。
故而当我在御花园侍宴,偶遇这位彼时还默默无闻的九皇子,自他刻意韬光养晦的举止中,我便认定此人非凡人所及,而后一番调查,更坚定了我对他的认同。父亲尚在犹豫不决,大哥太过求稳,我则不然。深宫内院,权利更迭,从来都是血泪诗篇。国之兴亡,说白了其实只是几个人几件事的起承转折,我享受挥手起风云的感觉。官居高位,俯瞰河山,人生豪迈之事莫过于此。幸而父亲最终点头。
当然我的回护在外人看来是不着痕迹的,比如悄悄地让二皇子和八皇子的人玉蚌相争,或者不着痕迹的安插一个看似中立的官员等等,所幸这位九皇子于权谋一道天分甚高,我们配合的天衣无缝,暗中在各部、各府布下了不少有用的暗桩。
明里他还是温和孝顺的皇子,兄友弟恭,谦和忍让,我则是大陈最有前途的后起之秀,不问党争。我毫不怀疑我们一定会成功!
秋宁远
正当我们配合默契暗地里吞下不少势力的时候,朝廷里发生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皇上忽然任命一介布衣出身的苏逸出任户部侍郎,辅佐陈泰正管理户部。
从而今的情势看,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