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仙尘
又像是一匹铺开的白绸,似隐似现,从远处一直延伸到四人的脚下。四人面面相觑,很明显是主人已经发现他们了,正在邀客呢!试试这薄薄的便道,还很结实。司马平招呼一声,踏步上前,直向道路的尽头行去。道路跟着他们的脚步收缩。身后,雾气也迅速地散去,只是司马平他们不知道而已。
感觉走了很久,终于到了路的尽头,萦绕在身边的雾气也无影无踪了,然而司马平他们却发现,现在他们置身的地方根本不是在岛上。眼前一片无垠的草原,碧蓝的天上,几朵白云如羊似棉,草地如大海的波浪般起伏舒展,偶尔有几个浪峰般的突起;隐隐地还有几只野羚在远处悠闲觅食。司马平使劲地揉了揉眼睛――难道这几步路就已经到了塞外。再看其他人,小月和素兰瞪着眼睛傻在那儿;到是媚儿显得很镇静,看着远方飘动的白云,若有所思。司马平看看媚儿,正好媚儿也回过头来,俩人交换了一下眼神,不约而同脱口而出:“幻景!”
此处远离海岸,到北疆大草原就是画直线,少说也有四五千公里,他们刚才这样慢慢地行来,即使用缩地成寸的神通,这瞬息之间也走不了这么多的;再看着白云、蓝天、草地,颜色鲜艳夺目,好像是调色板上调出来似的,异常的完美,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真实。司马平也能布置一些简单的幻景,但那都是小打小闹,像眼前这样波澜壮阔的幻像,司马平自问也是无能为之――传说佛宗有一种无上的神通叫大乘幻境,这个难道就是?
小月还在为眼前的美景一惊一诧,素兰毕竟修为较深厚,也查觉了其中的微妙,往司马平身边靠了靠,问道:“我们怎么办?”
司马平沉吟了半晌,望着远方变幻的云彩说道:“这里的主人对我们应该没有恶意,我们只是来拜访的客人。摆下这个幻阵可能只是让我们暂停片刻而已,稍后再召见也不一定。”
媚儿轻轻地掐着手指,摇了摇头:“这里的主人并不想见我们所有人,所以摆下这幻阵。我们只要向前走,应该会有变化的。”
苏月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美丽的塞外风光,从海上日出的壮美到塞外草原的宁静,那一瞬间的变化是如此的强烈,好像是在做梦一样,司马平他们的谈话她根本没有听见。草地上开满了星星点点的美丽的野花,小月信手拈来,不多时已采了满满的一把。浓浓的花香是那样的真切,司马平甚至有些怀疑自己先前的判断是不是正确。
走上一个稍稍突起的土坡,不远处一小群羊正在悠闲地吃草,司马平甚至能听到羊群咀嚼青草发出的“沙沙”的声响;耳边又有隆隆的蹄声传来,极目望去,一大群野马正迅捷地奔来,绕过远处一道土岗,又飕然远去。羊群惊起了一阵小小的波动,群马过后,远处原来正悠闲自在的几只野羚也失去了踪影。
看着小月手里的鲜花,小月和媚儿的心也痒了起来,三个女子嘻嘻哈哈地跑下土坡,肆意地玩耍起来,全忘了正身处在幻境中。
眺望着马群远去的方向,司马平心里踌躇起来――这眼前的一切究竟是不是幻像!正沉思着,空气好像起了一阵轻微的波动。司马平收回目光,猛然间又大吃了一惊――景色在一瞬间完全改了模样――土坡的下面突然出现了一条小溪,从远处逶迤而来,绕过脚下的土坡,又蜿蜒而去;溪上还架着一座简陋的木桥,再远处,原来平缓的草地平空突起许多起伏的小山丘,林木稀疏点缀着山头。最近的一处小山的半山腰上,隐隐有红墙透出疏林,好像是有一座庙宇;再高处还有一座宝塔,八角飞檐,微风过处,塔檐上的风铃的清响远远地传来。那一边还是美丽的草原,只是小月她们却不见了踪影。
四周是那样的安祥,感觉不到一点点的戾气,看来媚儿的推测没有错,此地的主人只想见司马平一个人,那三个小姑娘不知被请到哪里去了。
山不高,一条小路逶迤而上。踏着柔柔的小草,司马平很快就到了庙门口。说它是庙,是因为它的墙是那种常见的黄色,其余的部份和普通的庙宇没有一丝的相似――普通的三间平房,两边厢有几张桌椅板凳,中间的一间有几个草蒲团。司马平前前后后绕了数圈,除了无数的落叶,一个人都没有,连普通庙宇里都有的泥塑木雕的神像也没有找到一尊。而虽然外面落叶满地,边厢的桌椅上却不染纤尘。这一处似真似幻,把司马平搞得稀里糊涂。
宝塔还在稍高处,七层八面,每层都不高,塔也很纤细,看上去很秀气。一片不大的广场,九个石墩围成半圈。石墩都是莲花形状,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四周还是没有人影。落叶沙沙,好像是到了暮秋季节,虫鸣声从四周响起。司马平明明知道这是一个幻景,心里还是有点情不自禁。这一个氛围,和当初离别母亲坟茔的那一刻是多么的相似。
在最外的一个莲花石凳上坐下来,司马平整理着思绪。很明显这里的主人就在附近,他布下这一个个幻景是什么意思呢?眼前的一切绝对是幻像,却偏偏又是那么真实。神识如满月的光,渗入能够到达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司马平发现,神识触摸到的场景和用眼睛看到的并没有什么不一样――这究竟是什么奇术啊!
又有一阵轻微的波动生起,所有的山川、溪流、树木、草地在转眼间都消失了,眼前又是一片茫茫的水波,唯一还在的是那九个莲台,凭空浮在平静的水面上。四周生起氲氲的雾气,奇异的芳香在空气中弥漫。那香味使人心旷神怡。
司马平睁开眼时,一轮七彩的光环正在中间那个莲台上形成,就如那著名的佛山的宝光一样,又像是电影的特技。一时间四周宝光流动,美丽非凡。在灿烂的光环中间,渐渐地显出一个瘦瘦的和尚来。只见他披着一袭金色的迦纱,胸前挂着一串硕大的佛珠,左手腕处还盘着一串较小的,眉目还是比较清秀,只是那两只耳朵超乎寻常的大,耳垂几乎挂到了肩上;皮肤黝黑,头顶是略卷的寸发,右手打着兰花,盘腿端坐在莲座上,宽大的袖口盖住了腿部;光环略微收缩,变成以头为中心的圆形,就像画片上的佛。而自从佛影出现以后,那九个莲台也起了变化,渐渐地由灰色变成金色,空间突然间充满了灵气。
从那轮七彩的佛光现出开始,司马平就有点坐不住了,然而莲台好像忽然有了生命,有一股强大的吸力把他紧紧地固定在莲台上,但是如果他不反抗,那股吸力就自动消失了。司马平只能乖乖地坐着,其实以他的能力,要离开这莲台还是轻而易举的;只是既来之,则安之,搞了这么多玄虚之后,佛门的人终于现身了,肯定会有什么说法。于是干脆端坐不动,静等对方开口。
那和尚仔仔细细地端详了司马平好久,把司马平看得心里直发毛,又不敢开口讯问,只能硬撑着。终于,那和尚开口说话了:“你来了,我等了你八百年了。”
“什么?”司马平大吃一惊,“八百年!等了我八百年!有没有搞错,我才多大年纪,八百年前我是什么东西?”
看着司马平惊诧的神情,那和尚微微笑道:“我等的人是你也不是你,我在等身穿神甲的凡人,狻貎宝甲的新主人。”
“等了八百年!”司马平还在喃喃自语,“八百年前就知道神甲会落到一个凡人手里,还知道那个人会找上门来,真是神通广大。”司马平惊骇不已,比起罗天上仙梁光禹来,这和尚好像利害多了。
好像是知道司马平在想什么似的,和尚接着说道:“这神通并不完美,至少它让我多等了八百年。”
看着和尚身后灿烂的宝光,司马平心里有点惴惴不安,不知是不是又有什么麻烦事,小心翼翼的问:“您等了我八百年,有什么事吗?您究竟是什么人?”
“究竟是什么人呢!”沉吟了良久,和尚接着说道,“有人称我为和尚,有人称我为禅师,有人称我为尊者,有人称我为菩萨,有人叫我罗汉,也有人叫我为佛。对于现在的凡人来说,还是菩萨叫得最多一点。”
“观音菩萨!”司马平大惊,传说中的观音菩萨就在南海的一座岛上,就是现在的东海诸岛,也就是司马平现在所处的位置。“难道这就是观音菩萨!不对,观音菩萨是个大美女啊!”司马平还在疑神疑鬼,和尚又说道:“你看我是谁呢?”说话间,只见和尚背后的宝光开始变幻,刚才还端坐着的身体化作一尊怒目独立的罗汉像;停顿了约三、四秒的时间,罗汉又变成一个老态龙钟的和尚,然后是一个金光灿烂的大佛,接着又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行者;就像放幻灯一般,变幻了十几个角色,最后停留在一个白衣飘飘的女身上:“人世间最熟悉的可能还是我的这副模样。”回复到开始的状态,和尚苦笑道:“心魔未灭,其实我用不到这么多化身的。”
司马平再也不敢坐着说话了,挣扎着起来,趴在莲台上,心情激荡,连身体也不能控制地颤抖起来――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吃素念经,烧香拜佛,从小就向他灌输行善积德的思想。自己虽然很不屑,但菩萨、罗汉的故事还是深入心里的。在他心里,那才是真正的神!所以他敢对罗天上仙梁光禹不敬,却有点不敢正视眼前这个和尚。
“吾乃佛宗九位长老之一,名号普济。”
“长老?”司马平又糊涂了,佛教有佛、菩萨、尊者、罗汉、金刚、力士,没有听说过有长老的。好像看透了司马平的心思,普济接着又道:“现在人间流传的佛教和佛宗并不是一回事,佛教只是佛宗的一个分支而已。”示意司马平坐好身体,司马平惊慌过后,见和尚一副平和的样子,心情也放松下来,端正了一下身体,问道:“那佛宗又是什么?”
“佛宗只是一个修炼的门派而已,这要从创世之初说起。我们所处的世界里,并存着数界,大神通者出入随心,我们称之为神;这许多界中,有仙界、佛界、魔界、俗界、虚弥界。最早的生灵由何而起已经没人知道了,只知道创世之初是没有仙、佛、魔的,只有这世俗的万物。那时天地间有许多的神迹,凭着个人的参悟,分出了许多门派。于是有了佛宗,太乙宗。那是两个最成功的门派,佛宗成佛,太乙成仙。最早的修成者用上古遗留的神器开劈通道,到达另外的天地,佛宗占了一界,太乙宗也占了一界。”
“那魔教呢?”司马平发现普济对魔教只字不提,忍不住问。
“魔宗其实只是佛宗的一个旁支。”普济又露出无奈的神情,“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魔宗后来自成一体,其修炼讲究损人利己,所以其个人的修为甚至比佛宗的高手进步还快。两者又出同源,故虽然其有违天道,我等对他还是无可奈何,倒是太乙宗有克制它的方法。只是千万年来无数次争斗,这俗界的生灵荼汰不说,三界也都损失惨重。这俗界乃各界的根本,为免根基断绝,当初仙佛合力,摧毁了魔界的灵根,又封闭了魔界的出路。然而三界本是一脉所生,由虚弥界相连。魔界被毁时,神力外泄,使得虚弥之界塌缩,仙佛两界也同受巨创,此乃始料未及之事。”普济和尚比苍松老道知道得多了,此刻娓娓道来,把司马平听得一愣一愣的。
停了一会儿,普济继续说道:“魔佛同源,佛界所受的损伤又比仙界重得多,魔界的戾气无处喧泄,现已经侵入佛界。我等用神通将其囚于一隅,佛界再不是一方净土了。现在唯一的办法是重开魔界,让戾气重归本源。”
“重开魔界合适吗?”
“有佛就有魔,堵是没有用的。当初之举,现在看来也是有欠斟酌。真要治理魔患,应该由源头入手,因势利导。这星球上有许多的宗教,很多是佛宗的旁支,就是希望有所改变。心正自然佛生。”
“我看各处的佛教弟子都是儒弱之辈,难道都没有修习神通?”
“修炼的关键是体悟;佛的宗旨是超脱,有神通更易入魔道,这是后世的经验。修佛者,若无大智慧、大毅力,则必入魔道;而有大智慧、大毅力者,不修炼神通也能成佛。当初如能悟通此道,就不会有魔为患了。”
“可是降魔卫道讲的是实力,若无神通,还能做什么呢!”
“一饮一啄,莫非天定。外魔不足道,心魔才是祸。”
“现在魔踪再现,我不见仙、佛济世,难道天意要人间生灵荼汰吗!”司马平忍不住抗争起来,初时的慌乱已渐渐平息。
普济微微笑道:“虚弥界消失之后,三界和俗界断了联络,从三界直接到俗界的通道异常凶险,无大神通者只有借助宝物才能通过,所以数千年来,这一界仙、佛几乎绝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