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魔
正文 第229章 天龙佛掌
我还能说什么呢?八界决斗,任何一界,都有可能失败。机会只有8分之1。这一次,神妖两界早早结束争夺,也算是给我们一次很好的机会。
没有神界的参加,这一次,任何一界,都有机会。
十天后。
重阴湖面,一群水鸟落入水面,一会儿又钻进水里,食着里面的小鱼。旁边的芦苇在轻风的吹拂下,不停摆动着。一只小舟从芦苇边驶出来,还是那个戴着斗笠的家伙。
湖波荡漾,似乎在炫耀她的碧绿。
湖岸的草,永远那么绿,那么标致。踩在湖草上,永远那么舒服。不过,我深深知道,在这些草地上,已经有两个女孩,结束了她们的生命。
今天,同样会有两位大师级人物,会选择一块不错的地方,进行决斗。一位是年老的僧人指远大师。这位出自天龙寺的高僧,拥有着相当高明的佛法。听说天龙寺人的天龙掌,自古以来,极少有人接得起,如果今天有幸见识,倒也是一种爽事。
他的对手是一位看起来不足10的小孩。这位头发不多,眼晴明亮有神,充满自信的男孩,脖子上挂着一件鬼界的鬼链,小孩子手握一根小棒,小棒就像普通人吹得一根笛子一样,比较短。
等小舟驶向岸边,我便冲着何方一笑主:“何方,你终于来了,今天的战争,我们要好好看一看。”
何方点点头说:“不错,看看天龙寺的天龙掌,一直是我的心愿。指远大师最近跟我交手,我都没有实际性打败过他。说明我们的实力相差不大,如果小鬼能够打败他,说明小鬼的法力比我强。”
我好奇道:“难道你也以为小鬼的能力在他之上?”
何方说:“这只是猜测,在没有决斗之前,谁都无法断定,哪个是决斗后的胜者。”
老道长走过来,盘坐在草地上,看来他也想看决斗的。
他一来,小鬼也跟着来了。小鬼还是从前的小鬼,根本就没有任何心里包袱,走过来一点严肃的表情都没有。倒是指远大师有意故弄玄虚,久久没有现身。
见指远大师久久没有现身,道长发言了:“莫非指远大师不敢来应战了。”
“谁说的。”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来。
天空中,穿着袈裟指远大师飘落下去,双手合十道:“让各位久等了。”
小鬼笑了笑说:“大师,你来了就好了,我们开始吧!”
小鬼果然是小鬼,也不多说话。
指远大师摊了摊手说:“请鬼引小兄弟出手吧!”
小鬼惊诧望着指远大师,忍不住道:“你怎能知道我叫鬼引?”
指远大师说:“很久之前,我就听说过鬼界有一位出众的鬼才,他是长夜鬼梦的第四个儿子。2岁就开始练习鬼法,5岁将鬼牙棒练得出神入化,8岁打败许多成年鬼侠,20岁后打遍鬼界无敌手,从此之后,流浪鬼界……”
鬼引自豪的神情浮出脸面,微笑说:“想不到指远大师对我如此熟悉,兵法有云,知已知彼,百战百胜,看来,你对我的能力是了如指掌了。”
指远大师说:“不,自古以来,鬼才都被人称为最出众的天才。今天,能够跟长夜鬼梦的第四个儿子鬼引决斗,也算是我指远大师的一大荣幸。”
鬼引一笑说:“话不多说,出手吧!”
“请!”
话一落,鬼引的那根短棒,如剑一样向指远大师刺过去。速度之快,不比妖雪的弯剑刺人时慢。
指远大师来这里,最好的武器,就是他挂在脖子上的那串链珠。珠子从脖子上取下来,很快就套住了小鬼刺过来的那根短棒。纠缠之间,小鬼左掌推出,一道鬼气从他的手掌处卷出。指远大师立刻挥起右掌,提起金刚之气,用力拍出一掌,将小鬼拍出来的鬼掌,打退。这简单的掌法,却包涵着两种不同风格。
鬼气,又称为阴气。一旦被阴气所伤,就会变成半人半鬼,既怕光又怕黑,最后郁闷而终。当然,鬼气中得不深,也很容易解开。
刚才如果不是指远大师用金刚气将鬼气逼开,他中了掌的话,那么就算像他一样出色的人,也同样会身受其害,不得脱身。
金刚气,乃是佛门罡气。其实,佛界有几种罡气:一,金刚气;二,天龙气;三,易经气。这三种气中,金刚气与天龙气相差不大,都是强有力的气,而易经气,就属于软气,这种气不能伤人,却能救人。
鬼引见鬼气被金刚气推回来,立刻旋身回归,在空中反踢一脚,那知指远大师挥动着手,很快就挡住了他的脚。
手脚相抵,鬼引明显没有捞到好处,在他的腿部,立刻出现一个掌印。鬼引再一次旋身飞开,在空中打一个跟斗,一根短棒直指过来。链珠再一次将短棒缠住,高大的指远大师足足比小鬼高一倍,两个人一旦缠上,总给人一种大人欺负小孩子的感觉。
可是让我们万万想不到的是,小鬼被缠住后,不再跟上一次一样,拍出掌来。而是从嘴里吐出一口鬼气。指远大师想出掌,已经来不及。被鬼气喷中了脸部,立刻有一阵晕眩之感。就在这时,鬼引抓住时机,给他踹上几脚。
指远大师被踢得在空中翻腾,一定受伤不轻。我暗叫大师你完了,今天你一定死在这小鬼手里啦!然而,大师最聪明之处,是他能够装傻。其实,小鬼的鬼气向他喷过来的时候,他早就将气孔闭死,所以鬼气并没有让他头晕,只是造成那种假象罢了。
就在他被踢在空是翻腾之际,小鬼以为再被上一棒,就能让大师魂魄归西。只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得逞。大师眼睁突然睁开,一副大军压境之势,一只手突然变大,大得可以将天地盖在他的手掌里。手掌向小鬼压过去,我与何方立刻飞开。
碰!
随着一声巨响,分明见到小鬼已经被一个极大的手掌压到泥巴里。莫非这就是天龙掌?
大师手一收,湖岸上的草已经被压到泥巴里面,而那个小鬼已经变成干尸了。我与何方都目瞪口呆。
大师合十道:“阿弥陀佛,请佛祖宽恕老纳在天摩山杀生吧!”
道长生气说:“他本来就是鬼,你也没有杀生。”
大师点点头说:“张道长此话极是。”
道长说:“你知道我是谁?”
大师说:“云游观虽然在四大道观中排名最后,但是里面出来的人物,一向是四大道观里最尖级的。而张道长在四万年前,就凭着第8888届灵山论法会一举成名,虽然这几万年来极少有大陆走动,但是其容貌还如从前一样,没有变改过。”
张道长说:“指远大师记忆超人,无疑是这次八界中的顶尖人物,今天打败小鬼,已经证明实力超强。看来老道要想替道界夺取天摩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指远大师说:“张道长还是那么谦虚,老纳深感舒服。”
正文 第230章 仙界闯闯
何方突然插嘴说:“想不到道长就是张云,失敬失敬。”
我也拱手说:“失敬失敬。”
……
小鬼失利,鬼界又退去力争天摩柱。现在邪道之中,只剩下魔界。而正派三界,一个也没有落下。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压力也大了些。莫非就真的邪不胜正吗?
躺在湖边的小草上,望着夕阳,望着光秃秃的重阴山。明年,天摩柱便会出山,到底谁才是捧领此柱的幸运儿。
已经是冬天,又一场雪,盖遍了这里的每个角落。山,变成白色,草被雪全部盖得不见草。湖面又结成了冰。
何方的小舟已经停在冰面上,一样可以滑行。我踩着雪地,听着吱吱的步行声。想起一个月前,何方跟张道长的那场惊人的决斗。虽然我无法形容其场面,但是,那场决斗,是我见到最精彩的决斗。最终,何方凭借南极仙翁教给他的高明仙术,侥幸打败灵山论法会的冠军——张云。张道长的落败,让道界退出了天摩柱的争夺。
接下来的决斗,将在我与何方及指远大师三个人中选择。而根据以往规则,最终的决斗者,应该在正邪两位高手中产生。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决斗者,应该是指远大师与何方。他们中的胜者,将我与一同力夺天摩柱。
这个冬天,给指远大师与何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指远大师是天龙寺数一数二的高僧,其实力已经在几次决斗中得到证明。天龙寺乃是如来佛祖最欣赏的佛寺,百年一次的佛学演说,他从来没有失约过。
在四大佛寺之中,天龙寺首屈一指。然而,这一次他的对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仙极高翁不是一个轻易收弟子的仙翁。得到他的真传,败给普通法术者,对他来讲,是一种耻辱。这一次天摩山之行,他认为其弟子一定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不过,到底会不会跟他预料的一样,还是一个未来之数。指远大师毕竟不是省油的灯。在他们眼里,接下来的决斗,胜者就是天摩柱的最终捧领者。
这个冬天,很漫长。没有人作伴,我相当寂寞。不见鸟儿,也不见荷花,只有一些干枯的芦苇在瑟瑟寒风中摇摆着笨拙的身子。
终于,漫长的冬天过去了,当最后一次冬风带来了暖气,我开始兴奋。一阵春雨落下,泥里的草儿便迫不及待钻出地面。
冰块慢慢裂开,最后掉进水里,与水溶为一体。
小舟上的年轻人,驶着小舟,走动起来。岸边,我的身后不知何时,站着一位高僧。灰色的袈袈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星星光点。
合十的老僧微笑说:“这个冬天,一定让魔施主孤单吧!”
我承认道:“是的,这个冬天,让我太孤单了。”
“今年,是相当有意义的一年,我们将成为神魔史的人物,久久流传。”
我苦笑说:“历史一旦多起来,就没有价值了。今后,天摩柱的争夺,一样会继续,谁会记住这一次的事情呢?历史,最终会成为废史。”
老僧说:“不错,魔施主说得极是。名利最终皆空。如果不是为了佛界,我不会来这里夺天摩柱。如果这个春天,我能打败何方,我希望跟你聊一聊万物哲学。”
“哦,万物哲学?我不懂。”我摸着脑袋说。
大师说:“没有人天生就懂,不懂可以变懂,懂得也可以变不懂。”
我说:“大师说得是玄学吗?”
“玄学?”
我说:“就是那些追根问底的学说啊!”
大师说:“不是,万物哲学,是一种佛学。《易经》有云:天命人知。也就是说,世间的东西,其实人可以知道,只是人不愿意去渗透了解而已。”
我摇了摇头说:“大师,请你别将我弄晕好不好,我不太懂了,想睡觉了。”
大师哈哈一笑说:“魔施主看来永远都无法知道佛理,算了,不为难你了。”
我点点头说:“是啊,佛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佛,认为佛是伟大的呢?”
大师说:“因为佛预知着命运,预知着人生,预知着缘分,还预知着理性……”
我苦笑说:“大师果然是佛界高僧,对佛的渗透度,已经不是一般佛门中人可以做到。算我服了你了。”
大师说:“用不着这么说,其实你对魔学的渗透力,也跟我对佛的渗透力,是一样的深,否则你的魔法,不会这么强,是不是?”
我摇了摇头说:“直到今天,我还不知道什么是魔?魔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鄙视?”
大师有些惊诧,说:“你不知道?”
我点点头说:“是的,不知道。”
大师说:“为什么不问一问一些大师级的魔法师呢?”
我叹息说:“我是一个相当年轻的魔,还不足100岁,对魔界的事一知半解。”
大师叹息说:“难怪了。”
我说:“其实,我也相信,一些年轻的僧人,应该跟我一样,不了解佛理。绝对没有大师你这样,口中有佛,心中有佛,身是佛,心是佛。”
“是啊,在佛界,真正了解佛的人,又有几人,就连济公大师都一生漂泊,一生游侠。有人说他是最至高的佛者,但是佛界中人没有人不骂他是佛界的叛徒?”
何方听到我们的交谈,插了一句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学说。学问与学说,再完美,一样可以找出矛盾的地方。有仙就有妖,有神就有魔,这才是这个世界。”
大师说:“何施主这番话,如果被你的师父南极仙翁听到,一定会大骂你的。”
何方说:“是啊。他的心里只有仙,那里能容忍魔?”
我有些疲惫了,冲他们说:“好了,这些深奥的理论,我不想说了,我累了,休息去了。你们聊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