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范家娘子
突然被朱说的信件上的署名浇了一头冷水冷静下来的李静,心里乱的,却不知该如何前行。
理智上,朋友之夫不可欺,她是绝对不该染指李娜的偶像的,而且,想到那位大人的一生坎坷,晚年全力以赴改革的败绩……
但是,感情上,已经在内心把自己与朱说紧紧缠连在一起,甚至在梦中一次次融入骨血的李静,哪里舍得就此与他成为陌路。
想到那独属于她的包容宠溺会被别的女人拥有,李静一向钝感的心,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嫉妒啃噬。
但是的但是,她怎么能霸占那样一个高居于庙堂之上的千古名人呢?那样不就搅乱了历史了吗?他本来的妻子,要如何自处?更主要的,如果他们成亲了,他的本来该出生的孩子,没有了该怎么办?
现在这个时候,李静恨极了自己当初没有分出半分精力关注一下那位范大人的生平,否则,即便满心嫉妒,她也会循着蛛丝马迹为朱说找到本来属于他的姻缘。
倒也不是李静大方,实在是,既然那位大人的人生已经有了明确的轨迹,她再怎么自私,再怎么舍不得,也不能因为一己私欲打乱了。
那可是文学史和正史上都留下了风采,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千古名人哪。
她这样散漫不着调的性子,如何能够胜任那位大□子的角色?
钻入牛角尖的李静,并没有意识到,那位大人的妻子,不论是正史为那位大人做的传记中,还是文学史上聊聊数笔的记载中,都是没有名字也没有形象存在的。
哪有人家王弗风采的十一,十年之后,都能得到苏轼专门写词悼念。
提亲
想不明白,李静就暂时停止了与范仲淹的通信。
过了两年野生生活的李静,花了些时间,才慢慢重新让自己习惯处在文明社会的身份,对于她的异常,身边的人,都当她是骤然回到礼仪文明的世界不适应,没有人追问。
而身边接连发生的事,也让她一时忙碌的没有闲暇来想范仲淹的事。
先是由于秦广的回归,秦芳搁置经年的婚事终于提上了日程,也难为萧贯等了她这么多年。
从交换婚书,置办嫁妆,到送秦芳上花轿,仅用了短短二十天的时间,仿佛家里迫不及待把这个大龄姑娘嫁出去似的。
应秦芳的要求,李静和秦广一起,随着送嫁的队伍,把她送到了萧贯的家乡新喻。在李静远赴新喻送嫁期间,朱说,不对,是换回了生父给的姓名的范仲淹,结束了燕赵之行,在回亳州(天禧元年,朱说擢升为文林郎,权集庆军节度推官,任地亳州)赴任之前,绕道去了趟宋州。
()好看的txt电子书
钱裕告诉他,李静,自从收到他的那封信之后,虽然面上还是如常,可是,经常一个人发呆叹气,夜里,也是经常弹琴到深夜不寐。
李静的异常,就是不用钱裕说,范仲淹也知道了。之前恨不得一日一封书信的李静,自从那一封书信之后,过了两个多月,竟然没有给他只言片语。他派人送到李静家里的书信,也没有恢复。
范仲淹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匆匆结束了燕赵之行,不顾同僚的质问,执意绕道宋州想要面见李静探知究竟。可是,却得到李静送嫁远赴新喻的消息。
在宋州逗留了十天,终于不得不去回任上的范仲淹,留了书信,拜托钱裕交给李静之后,匆匆离开了宋州。
仿佛故意似的,李静在范仲淹离开的当天下午回了宋州。沐浴过后,她才不紧不慢地打开了范仲淹留下的书信,却没有依言去亳州找他。而是应着收到的另一封书信,和乔戎、秦广一起,去了洛阳,参加万麒的婚礼。
李静在万麒的婚礼上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见到了摩西,摩西第一次醉得不省人事。
李静扶着摩西回房,两人莫名其妙地抱在一起哭作一团。
分别之际,摩西告诉李静,它调任到宋州做典史了,不日就会赴任。李静答应它在家把房间收拾好了等着它。
年底之前,李让的婚事也定了下来。他娶了京城礼部尚书家的小女儿孙冉,据说,那个小姑娘在他当日随着一群士子拜访孙尚书时对他一见钟情,已经到了适嫁之龄的她,知道李夫人去世的消息后,拒绝了京城好多人家的求亲,执意要等上李让三年。
三年间,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姑娘,居然撤去环瑱,日日穿白茹素,夜夜诵读往生佛经,比李静这个亲生的,还要尽心守孝。
因此,李让守孝期满,孙家派人来提亲时,眼神都是绿的。大有李家要是不答应,就要诅咒李家全家的气势。
李静以为,她会见到一个多么执拗叛逆的女子,可是,李让新婚第二天,她却在李家的餐桌上见到了一个小鸟依人,温婉可人的姑娘。晏夫人要年轻十岁,大概也就是她这个样子。
李静本来无意充当他们新婚燕尔之间的电灯泡,可是,三日归宁之时,她的这位新嫂嫂,却执意拉着李静与他们同行。
原来,她这位新嫂嫂不仅气质上与晏夫人相似,两家还是姻亲,晏夫人是她的表姐。而她的新嫂嫂,显然从晏夫人那里听了不少关于李静的事迹,对李静抱了非常强烈的好奇心。
对于孙冉不同于外在的热情与旺盛精力,李静招架不下,只有被牵着走的份。
拜访了孙家,又去刘禅家里、晏家转了一圈,年关已近。
这一年,李静第一次在李家本家过了年。
由于对一切毫不知情的孙冉的加入,这一年过得还算活泼祥和。
只是,热闹过后,回到房间的李静,却是满心寂寥。
自从知道了朱说生父为他取得名字是范仲淹,她已经疏远了他近一年的时间。
李静本来对范仲淹是没有多少印象的,可是,耐不住他是李娜心心念念的崇拜倾慕的人,以前,她从来没有在意过。可是,收到那封信开始,李静尽管很希望不过是同名同姓,可是,她还是很不应景的想起了,李娜说过那位范大人上书复姓的事;不仅如此,她还想到了那位大人画粥而食、闻鸡起舞、闻皇帝过而不出门观望的种种轶事。
而那些流传下来的故事,虽是夸张了些,却又有很多就赢在了朱说身上。而且,李静还后知后觉的想起,她就是画粥而食的故事中那个被拒绝的友人的角色。
她是喜欢朱说,恋慕着朱说。但是,她一时真的没有办法把朱说跟那位“先天下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大人连在一起,那位大人的形象太高大了,高不可攀。
所以,范仲淹的来信,她也不回;他让她去亳州看他,她更是当做没有看到。
初始,范仲淹信件写得还勤,越来间隔越疏,而上一封书信,已是月前收到的了。
拨弄着琴弦发泄着翻飞的情绪,在安静的夜里,李静的眼泪无声滑落,终于,他们之间,就要这样断了。
曾经相约相守一生的人,由于她单方面的刻意疏离,从此,就要成为陌路了。
琴弦绷断,李静也终于忍不住掩住口鼻,呜咽出声。
大年初一,顶着红红的眼圈出现在大厅的李静,却被厅中格外诡异气氛弄得讶然。
本来应该准备好去祠堂祭拜祖先的一家人,居然都滞留在客厅中,屏息而坐。连她那个前夜吵闹不休的小侄子,这一刻,也站在他母亲身边,安安静静的盯着大厅中央。
()免费电子书下载
李静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把视线聚焦在客厅中央。
她没有看错,大年初一一大早,出现在她家客厅的,是备足了三媒六礼的范仲淹。
连见到朝中一品大员都挺胸而立的范仲淹,此刻,却跪在李家冰凉的地板上,接受李家上下大小的目光巡礼。
看着范仲淹布满血丝的眼白,李静不怀疑,他昨夜甚至可能之前好多个夜晚,都没有睡过安稳觉了。
在她以为两人之间已经断了的时候,范仲淹却出现在了她家的客厅,跪求她的父亲把她下嫁于他。
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李静瞥见媒婆送来的生辰八字上那让她敬而远之的三个字,迈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
连接内室门口的异动,厅中众人,包括范仲淹,包括李寂,自然都看到了。
李寂本来就在犹豫,见李静退回去了,也没有刻意为难跪在堂下的人。只说他们要去祠堂祭祖,这位公子请自便。
言下之意,就是送客了。
可是,知道李家最后一个人离开客厅,范仲淹还端正的跪在那里。
一直到天黑,一整天滴水未进的范仲淹,一直跪在那里。
李静没有说话,李寂也没有赶人。李家的下人,知道这位是像他家那位做了十八年四少爷、声名狼藉的小姐求亲的,抱了好奇看戏的心理,三三两两在客厅外探头探脑,掩嘴嘀咕,但又碍于家规,没有人上前惹他。
媒婆等了半天,连口茶都没有等到,下午跟范仲淹要了银两,已经先行离开了。
大年初一的,谁愿意再别人家里受闲气。范仲淹给的聘金再多,那位媒婆再怎么被知州上官大人嘱咐过,也不奉陪了。摆明,人家就是看不起他嘛,一个节度推官,还妄想高攀郡主?
晚间,李让端了碗热汤给范仲淹。
范仲淹拒绝了李让的热汤,只是问他道:“之谦兄,你知道静儿身边,发生什么事了吗?”
李让把碗放在范仲淹身边,神色复杂的看了他一眼道:“静的心事,一向不跟我说的。不过,有一次,她酒醉了倒是曾经抓着我的手没头没脑的说过‘你为什么是范大人?你不是普普通通的朱希文吗?为什么突然成了那位流传千古的范大人?’
静这一经年,过得并不好。就连苏摩西调任回宋州,她脸上的笑容都很勉强。
如果不是她真的认定你了,我会逼你离开我家的。
现在,你就等着她心疼你胜过她给自己设得魔障吧。”
李让说完,拍了拍范仲淹的肩,起身离开。
范仲淹在李家客厅跪了三天,李静最终心软,让人把受了风寒晕倒的他,扶到了她的房间。
范仲淹喝完药清醒之后,李静坐在床前,做了个深呼吸,做足了心理建设道:“很抱歉,这些话本来一年前就该跟你说的,可是,我自己鸵鸟心理,拖了你经年。
我不能跟你成亲,你身体康复之后,就离开吧。”
多少已经从李让那里知道了些的范仲淹,并没有李静预想的激动,很平静的看向她道:“给我一个理由。”
看到这样冷静的范仲淹,李静有些放心,更多却是失落。
“因为你是范仲淹,我前生的室友心心念念要穿越过来给你做媳妇的范大人。不仅在正史上,在文学史上也留下了浓重一笔的范大人。
也许你自己还不知道,你的一生,是让人高山仰止的。连苏轼、欧阳修那样的大文豪都为你作传,苏轼一直为未曾亲眼见过你而遗憾。
你这样的人,有既定的人生轨迹,不是我这种小人物能参与的。”明明之前说好了要冷静的,可是,说到后来,李静还是涕泪交加了。
她只是想跟自己的爱人长相厮守而已,可是,她哪怕能够冲破世俗礼法的藩篱,却冲不破史书上记载的那个名字的桎梏。
“你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疏远我吗?那我们之前的约定、承诺,在你眼里,又算什么?”明明饿了三天,又昏迷一天,范仲淹的声音,却是有着明显的气势与压迫感。
兀自委屈的李静,被他声音中的愠怒吓得,连哭泣都忘了。
打了个嗝,李静拿锦帕胡乱擦拭了一番道:“跟我定下约定的是朱说,可是,现在朱说已经不在了。你已经换回了那个流传千古的伟大的名字,就算我拿着你以前写得承诺走到你面前,也已经失效了。你说那些约定、承诺算什么?”
分明自己是占理的,可是,这样说着的李静,被范仲淹愠怒的眼睛注视着,却是莫名的心虚。
“就算名字改了,我的手纹总没有改。哪里就不作数了?晏大人不也是你知道的‘历史名人’吗?怎么没见你疏远他?难道我有晏大人出名吗?那你之前怎么认不出我来?”咄咄逼人的连环质问,是李静从未见过的凌厉。
“晏大人又不是我的爱人,况且,我也从来没有跟晏大人亲近过呀,从何处说疏远?”李静说着,却是下意识的往后挪了挪凳子脚。
“京城中谁不知道,貌若天仙的李郡主与太傅晏大人亲近,就连我,不也是借了你的光,才成为晏大人的门客的吗?
前些日子,你陪着你兄长夫妇归宁,不还刚去晏府走访过吗?比起一经年只言片语都没有得到的我,晏大人不是得到了你独独的青睐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