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范家娘子
李让当时真的很想追出去,却被一群人缠着不能离席,那是他第一次恨极了自己的性格学识。
()免费电子书下载
好不容易等到宴会散场拿着早就准备好的礼物到了李静的院子,李让得到的却是李静的闭门羹。
说不挫败那绝对是骗人的,从小因为身体孱弱﹑性情温和﹑天资聪颖被人捧在手心里含着护着的他,哪受过这种委屈。他的眼圈瞬间就红了。
可是,李让还是不顾天权和瑶光的劝阻,径自失礼的推门进了李静的书房。
李静果然是不待见他的,但正如他每次梦回见到的那样,李静是心软的,接受了他的礼物,接受了他同床共枕的要求,第二天,即使一脸不快,还是接受了他的随行。
李静与魏谌之间的互动,一度让李让觉得慌乱,尤其是在魏谌酒醉开口邀请李静偕行的时候。
亲口听到李静拒绝魏谌,李让确实松了一口气;但是,后来李静帮着魏谌说话,他又忍不住孩子气的在李静面前抱怨了。
那之后,他以为李静会生气,着实内心忐忑了一番,在李静答应他留宿之后,他是高兴极了的。
之后的日子里,偶尔能够与李静一起在西席听课,李让觉得生活越来越美好了。
但是,在他嘴角渐渐上翘的时候,李静却一声不吭留书出走了,而且,还是随着商船出海。
对于李静完全没有把他放在心上这一点,李让是沮丧的;但是,更让李让沮丧的是,分明是朝夕相处着的,李静分明也曾经做过暗示,他却没有察觉出李静的去意。只因,他用自己的常识来判断李静。
追出去是不可能了,那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李让查到了李静口中的“女真人”,经常出入番町,在西席的学习也更加用心,就是想要成长为值得李静信任依赖的人。
可是,时隔一年零七个月,他见到的,是醉倒在床上的李静。
李静回到宋州,最先想到的,不是回家,不是见他,而是跟一群镖师喝得大醉;她自己受苦了,背后还会受到舅妈和父母的闲言碎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静当真安分的在家待着了,可是,分明两人一起坐在西席上课,比起他这个哥哥来,李静居然更喜与年迈的夫子交流。
不过这样,能够朝夕相处,李让也很满足了。
但是,世事往往不让人如意。难得的团圆饭,李静第一次在李家过新年,得到的,竟然是大嫂的一记耳光。看着李静呆怔在那里,李让那一瞬间,泪腺又差点失控。以为自己成长了的他,依然保护不了最想亲近的弟弟。
那之后不久,李静搬家,李让第一次对母亲大小声,决然的跟着李静一起搬了出来。
但是,对于他的到来,李静表现的更多的,不过是困扰。
并且,随后不久,李静干脆离家住进了苏家。他空守在没有李静的别院里,觉得自己滑稽而可笑。
因此,睢阳学舍的院长请刘夫子任教,并且邀请他入学的时候,李让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就算他一味黏着李静,如果不能变得强大,还是保护不了李静,还是不会被李静看在眼里。
正月十五,已经几天没有见李静的他壮着胆去了苏家,借口居然是邀她一起回李家过元宵节。
李静到门口迎接了他,但是,却没有跟他离开的意思,反是把他带进了苏家。
在苏家,李让见到了一个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李静。脸上表情虽仍是淡淡的,但却充满了暖色。
对于那个漂亮到看不出年龄,但明显比他们大出很多的长辈男人,李静亲昵的称呼着“船医大哥”。对那个白皙漂亮不似人间尤物的异人,李静轻松爱怜的跟他互动。
更让李让惊异的,还在后边。
那声爽朗的“丫头”,叫得李让心里发沉发颤。
静是弟弟,怎么变成姑娘了呢?
比起李静是妹妹而不是弟弟这个让李让反应不能的震颤的事实,更让他惊诧的是,李静对那个口中称呼她为“丫头”的俊俏男子的态度。
大概是在自己面前被说破了身份,让李静紧张了,她频繁的对着那个男子使眼色。男子显然并不是一个特别会看人眼色的人,说得越来越来劲了。
让李让心惊的,是李静对男子的态度,有着责备和不耐,但却难掩亲昵和随和。比对先前的“船医大哥”和那个异人更深一层的亲昵。那是一种当事人自身都不自知的亲昵。
李让受伤了,故意说了不合时宜的话,终于引得了李静的注意。可是,李静并没有解释男子为什么知道他都不知道的李静的女儿身,只是质问了他,如果她是女孩儿,他是不是就不理她了。
片刻,李让以为自己看到了李静对他的紧张。
可是,也不过是片刻的错觉。
在他对李静做出承诺之后,李静便又把注意力从他身上移开了。
当晚,李让从李寂口中知道了李静确实是女儿身,并且被告知她要被做男孩儿将养到二十岁。
李让让父亲恢复李静的女儿身,李寂却说这是李老夫人生前定下的事,不能让老夫人泉下有知,走得不安稳。
李让从小便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孝子,因为他的孝顺,让母亲﹑嫂嫂们和后院的丫鬟仆妇受尽了李老夫人无理任性的刁难。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父亲的孝顺竟然延续到了祖母去世以后经年。
李让第一次对自己的父亲大小声,得到的结果却是“如果你想让静儿提前恢复女儿身,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踩过去”,这是什么糊涂话?
李让再次面对了自己的无力与无奈,不想哭的,泪腺却不受控制。
第二天一早,他就去了书院。
李让没想到李静能够追到书院去看他,他是开心的;但是,不能保护李静的羞耻心让他无言面对李静,在李静递过关怀的眼神的瞬间,避开了她的眼神。
如果李让知道李静会因此醉酒伤身,打死他都不会避开李静。
书院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辛苦,自然也没有想象中那般充实,刚刚成立未满一年的书院,虽有大儒戚同文先生的孙子奉礼郎戚舜宾担任院长,虽是官家亲口御封的应天书院,却没有形成规模。各地慕名而来的学子,也没有那种特别让李让眼前一亮的人物。
好在,教授的师长,都是与刘夫子齐名甚至才学修养更胜过他的一方大儒,开放式﹑启发性的授课,书院一千五百本的藏书,李让并不至于完全无聊。
适应书院的那段时间,李让心里自然也是牵挂着李静的,可是,递出去的信久久没有回应,加上知道了李静是女儿身,心理上莫名其妙的就有些别扭,虽是心里想得紧,他却忍着不去看李静。
生日这一天,李让本也是想着在书院度过的,可是,一早,李家就派了人来书院请他,无奈,李让回李家过了生日。
母亲对他的亲昵关怀﹑殷勤叮嘱,李让以前是感恩的,这一次,却有些恨恨。
都说孩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母亲能够这般对他,为什么不能对静好一些,静还是个需要娇养的姑娘家。
李让哪里知道,因为李静的出生,秦氏那十年在李老夫人和丈夫李寂甚至两个儿媳面前,遭受了多少痛苦。否则,本来洒脱爽利的一个女人,怎么会变成惊弓之鸟一般?
拒绝了母亲想要留他在家住一晚的挽留,李让推说书院课业紧张,离开了李家。知道李静住在苏家,李让本不想去的,可还是忍不住去了。在苏家门口,李让看到了牵着异人的手笑得开怀恣肆的李静,在李静身边,还有当日喊她“丫头”的那个俊俏男子,男子看着李静的眼神,满是霸道的宠溺。
在他们出门之后,李让让人问了苏家守门的小厮,得知苏家要为李静举办一个生日宴会,几乎请遍了宋州城的头面人物之后,更加觉得自惭形秽,没有面目出现在李静面前。
他家的妹妹,被别人疼宠着,李让的心里,该是什么滋味?
摩西(1)
到别院接了刘夫子,李让本想连夜回到书院的。却从李静的奶娘红姑那里得知,李静晚上一定会回来的。
晚饭时间过了,酉时过了,门前没有丝毫的动静。
李让有些后悔听了奶娘的话,换来了一场空有的期待。
李让放弃等待换好衣服准备就寝之后,别院一路上的灯笼都燃了起来,从账房家那个孩子的闹腾声中,李让知道,李静回来了。
未及穿好衣服鞋袜李让就冲出了房门,冲到客厅,却见到了正在一脸耐心的教异人用筷子吃面条的李静。
看到他进门,李静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连一句话都没对他说,回身,继续跟那个异人讲解用筷子的好处和面条的营养。
那个异人,似乎很厌恶用筷子或者很厌恶吃面条,前次见时还是怯怯的他,今次,对着李静已经学会皱眉拿乔了。
可是,李静竟然没有发脾气,而是耐心的跟那人讲着道理。在李让看来,更像是对牛弹琴一番。
是天玑和天璇追出来把李让带回房间整理了衣衫,他才又到了客厅。
片刻的功夫,李让再回到客厅时,那个异人碗中的面条已经快见底了,他用筷子的手,虽不灵巧,却也没有做出滑稽的动作。比李让曾经在番町看过的那些番人,要好出许多。
李静看着那个异人把面条吃完,才把眼神转向李让。
出口的第一句话,“让,生辰快乐”,把李让感动的差点哭出来。
也是因了李静那句话,李让才大着胆子在那个异人的眼刀下缠着李静让她跟他睡一间房间。
可是,即使睡在一张床上,李让心中还是充满了不安。
以前,他以为李静的世界是孤独自立的,任何人都挤不进去。
可是,魏谌,刘夫子,那个她在大年初一去祭拜的琴师,苏家的那个俊俏男子,睡在隔壁房间的异人……接二连三的,已经有人住进了李静的内心世界。
而他,虽然用了自己全部的力气追赶靠近李静,却还是被她当做一个与她的世界无关的小孩子。
盯着李静那张睡梦中还微微觑眉的跟他极其相似的脸颊,李让咬了咬下唇,他的静,从出生之前就是跟他待在一起的,即便以后会因为成家分开,在各自成家之前,最亲近的人,应该是他才是。
第二天,李静起晚了。李让刻意饿着肚子等着她一起吃得早餐。
早餐桌上,李让瞪了眼坐在李静身边的那个异人,带着讨好的笑容对李静开口道:“静,前段时间戚院长邀请你到书院任教的事,你想得怎么样了?”
李静嚼着青菜的动作顿了下,看了下身边仍没有办法用筷子熟练夹菜的摩西,李静帮他夹了一块萝卜道:“你真的觉得我有资格到书院任教吗?我连你学识的十一都没有,别说跟你比,就是那初入学的稚龄幼童,心思敏捷的,我怕都比不过。我这样一个半文盲,到了官家的书院,你不怕给你丢人吗?”
李静说话的时候虽是看着李让,但是,期间,又给摩西添了一次菜。
李让皱了皱眉,刚要开口。坐在他上首的刘夫子开口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子读的书虽不多,可是,小小年纪,已经游游历海外,行的路何止万里?况‘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夫到了这个年龄,还想从同僚﹑学子之间有所习得,世子小小年纪,怎就失了进学之心呢?”
李静有心说“我根本不喜欢那些古籍经典,也没有成为一代大儒或学成入仕的宏愿”。可是,看着刘夫子微笑邀请的神情,再看看身边在筷子和汤匙之间挣扎奋战的摩西,李静摸了摸后脑勺开口道:“能够继续与夫子相交,自然是小子的荣幸。只是,我这段时间要跟摩西一起学习语言,如果等到苏家人出海行商之后,戚院长仍愿意收下我这个鲁钝顽劣的学生的话,到时我一定拿着束脩前去拜访。”
刘夫子捋着黑白相间的胡子道:“睢阳学舍是不收束脩的,并且作为一个新成立不满一年的书院,戚院长和曹学助愿意广纳天下有志于学的学子入门。”
李静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时代居然有了义务教育,在她的意识里,古代学习是一件很昂贵的投入。
李静哪里知道,这个时代,寺庙和书院与科举的微妙关系,更加不知道,刘夫子说得广纳天下学子,其实并不是指随便任何一人都可以就学的。
虽说睢阳学舍是曹诚建起来的,又是官家御笔亲封的,可是,睢阳学舍附近的地,都是李家的。现在,也可以说,都是李静的。
让李静成为书院的名义上的讲师或者学生,按照古代的师出同门,以后书院要扩建什么的,李静哪好意思说不。
这也是为什么,李静搬到了别院之后,戚舜宾和曹诚亲自上门相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