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2
第一卷 世家子 第五百零七章 难关(二)
静惠听了婆婆的问话,微微一怔,随即道:“回太太的话,在鼓楼前大街那块儿。”
“鼓楼那块儿,好地界啊!”兆佳氏一边说着,一边摸了自己的烟袋锅子,道:“这家里用的烟丝儿就是在鼓楼烟袋斜街的铺子里买的。对了,这铺面多大,几间的门面,几间的后楼,仓库、账房什么的可宽敞?”
见婆婆如此兴致勃勃,静惠心里颇觉怪异。
她的陪嫁,除了各府添妆的那种华丽摆设外,还有姨母伊尔根觉罗氏用私房为她置办的一个八顷地的小庄子同这间铺面。
伊尔根觉罗氏的话来说,那些摆设物品、衣服首饰不过是赚体面,手上总要有些进项,这腰里才松快些,不用为了几个小钱犯难。
静惠不是鲁钝之人,瞧着兆佳氏两眼放光的神色,多少猜到些缘故。
她稍加思量,恭顺地回到:“媳妇没去看过,只晓得挨着茶叶庄子,坐东朝西,门面有三间。”
“才三间?”兆佳氏听了,面上稍有不足。
别的不说,初瑜前门那边的稻香村铺面是七间的门脸房,这她是晓得的。之前出门逛亲戚的时候,她曾特意让车夫绕道到那边看过。
那铺子甚是体面,买点心饽饽的客人络绎不绝,看着实是令人心动。两相一对比,这三间的铺子就显得有些束手束脚的。
虽说有心要用媳妇的铺子做买卖,但是到底是嫁妆,兆佳氏心里思量着。该怎么开口,就听到静惠接着说道:“……如今那边是家绸布店,签了五年地契。好像是个山西商人,去年还曾往那边府上送过礼……”
兆佳氏闻言,不由地皱眉,道:“这谁家租房子,一回租五年的?明儿打发人过去同那人说,让他们退了租。这铺子,我有大用场,到时候赚了银钱,给你分花粉钱。”
静惠说出之前的话。虽说是实情,但也有几分为了堵住兆佳氏地嘴。
兆佳氏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脾气,面前坐着的又是自己个儿的儿媳妇,哪里会有那些顾忌?该开口。依旧开口。
静惠实在有几分为难,整日间在兆佳氏面前立规矩,听她念叨了好几个月的稻香村。就算是再笨拙,也看出兆佳氏是眼红稻香村铺子赚钱。
如今这刚分家两天,兆佳氏就开口要铺面,打算做什么生意,那不是显而易见?
虽说长房,二房分了家,但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曹”字,要是婆婆真巴巴地开了间差不多的点心铺子。那让外人看笑话不说。就是他们这些小的,也不好意思见堂兄、堂嫂。见之前的话没有,兆佳氏仍是开口,静惠脸上现出几分为难之色,小声道:“太太,要是换作寻常商贾还罢了,想要提前收回铺面,不过是赔上人家几月的租子;如今这铺子地商人,好像背后有王府的门路……”
到最后。静慧的声音渐低。只觉得胸脯里“扑腾”、“扑腾”的,小心肝要跳出来一般。她只觉得脸上滚烫。忙不着痕迹地低头,掩盖自己地失态。
“王府的关系……”兆佳氏闻言,心里迟疑了。
虽说曹家有几分体面,但是在宗室王府面前,不过还是奴才罢了,硬不起腰子来。
她的脸耷拉下来,只觉得意兴阑珊,冲静惠摆摆手,道:“出去吧,使人同厨房那边说声,晚上我这边闷个鸭子,卤个鸭肫。”
静惠起身应了,低头退了出去。
兆佳氏将烟袋锅子送到嘴里,就着凉飕飕的玉石烟嘴吧唧两口,却是裹不出烟儿来。
绿菊在边上见了,忙近前装烟点烟。
大儿媳妇的铺面用不得,如慧陪嫁的两处房产,一处是宅子,一处是铺面。
只是要是使如慧的铺面,嫂子那边最是嘴碎,说不得说出什么不好听的来。兆佳氏犹豫着,心里拿不定主意……
兆佳氏在这边一门心思算计着怎么淘换个铺面,早些将点心摊子撑起来,心里隐隐地觉得好像拉下什么事儿,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
兆佳氏却是忘了一件大事儿,那就是明儿是已故辅国公德茂的“七七”,国公府那边要出大殡。
西府李氏与初瑜婆媳,正在为明儿国公府的丧礼地事儿商议。之前三七送地是礼金、五七的时候送的饽饽桌子。
按照京里的习俗,这白份子与红份子不同。::::白份子只是过长,不能随意攀比,要不然的话,会被视为“攀”别人,要不就是“撅”别人。
通常都是按照两家往来,门第高低不同,视情况决定份子钱。要是交情好的,再另送若干。
国公府嗣子塞什图是曹家的女婿,这份子钱不能送太多,只有二十两,外送却是不少,有三百两银子。
五七那天送的饽饽桌子,是稻香村那边制的。都是十三节地桌子,共有四桌。每节码饽饽两百块,每桌就是二千六百块,码起来足有半房子高。
管这四桌饽饽桌子,就值一百多两银子,这就是白喜事奠礼中地大宗了。
份子钱与饽饽桌子都送过了,明儿除了曹府这边设路祭外,李氏婆媳两个还打算要亲自往国公府送殡。
定下明儿出府的章程后,初瑜吩咐人下去预备冥钱、香烛等奠礼。
婆子两人,说完这些,都有些缄默。
虽说外人看来,曹颐是长房地养女,并不晓得同二房的牵扯。但是婆媳两个心里有数。兆佳氏到底是曹颐嫡母,越不过去她。
李氏迟疑了一下,对初瑜道:“还是打发人往东府去问问。瞧瞧二太太到底是什么章程,看要不要一道过去,巳时发引,咱们总要早些过去,帮衬你三妹妹一把才是。”
分家已经两天,兆佳氏没有来这边府里。
早先被兆佳氏借过去用的常姑姑与罗姑姑已经回到这边府邸,到底是长房地人,也没有分家后还留在二房的道理。
再说,她们两个是请来做供奉的。每年四十八两银子地供养,外加四季衣服。
就算是她们舍不得四姐儿与五儿两个,兆佳氏瞧着银子这块儿,也不会留她们。
其实。初瑜这边并没有计较这几个钱。
就算是长房掏银子,留在那边府里教养两位小姑子,这边还能有什么说头不成?
偏生兆佳氏心里有着提防,生怕自己被算计了银钱,这分家后一天没敢多留,立时打发回这边府来了。
为了这儿,两位姑姑面上都带着几分尴尬,连带着初瑜都有些不好意思。
虽说对兆佳氏有些不满,但是既然婆婆吩咐,那初瑜也是无二话。打发身边的喜彩往东府走一遭。
还不到晚上。屋子里却渐渐幽暗起来。
李氏抬头望了望窗外,皱眉道:“像是阴天了,不是要下雪吧?”
李氏这般一说,初瑜也有些不放心。只是怕婆母惦记,她面上也不显,安慰道:“大爷动身大半天功夫了,早已出京百里,就算京里阴天,想来也无碍的。”
李氏微微颔首。道:“借你吉言。要是那样就好了,这天怪冷的。再赶上下雪,那可太遭罪了……”
南口到八达岭的官道上,曹与魏黑等人策马而行。
虽说天色放阴,太阳被遮住,不如中午时暖和,但是因快马疾驰,倒是也不使人觉得冷。曹穿得多,额上已经起了薄汗。
前面就是居庸外镇,今晚就在这里打尖儿落脚。
到了驿站外,还未下马,曹就重重地打了个喷嚏。
魏黑抬头望了望天,面上带着几分忧虑,道:“公子,瞧着这乌云够厚的,要是入夜不起风,保不齐要下场大雪。”
曹下马,点了点头,道:“要是那样的话,说不定要在路上耽搁了。关里下还好,只希望关外少下些。”
中午在南口驿站打尖时,听那边的人提及,说口外的大雪有三尺深了。要是那样地话,别说是牲畜,就是人也受不了。
太仆寺的牧场还好,要是有牲畜死亡,不过是皇家用马紧些。八旗牧场那边,却是朝廷的主要马源。
如今已经是五十四年,离西北叛乱不晓得还有多咱时间,要是因马匹的缘故,使得战争时间延长,劳民伤财,最后吃苦地仍是大众百姓。
进了驿站,赵同去与驿丞打了招呼,除了给曹准备上房外,还特意让人熬了姜汤送来。
虽说他们是快马疾驰,但是在晚饭时节,兵部纳兰承平一行人也到了。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出京往张家口,都要走这条官道。只要到了张家口外,曹他们往太仆寺牧场,兵部往八旗牧场,这才能岔开道。
因留了心思,魏黑便使人盯着那边,省得对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不过,因还没有到蒙古,对方又跟着兵部其他官员,想来也不会这个时候动什么手脚,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
进了屋子,曹去了外头的大毛衣服,小满已经从驿站厨房那边取了姜汤送来。
曹端了一碗饮尽,只觉得身上舒坦不少,但是喷嚏却是不停。小满在旁见了,递上毛巾,笑着说道:“瞧着大爷下马就开始打喷嚏,指定是太太与大奶奶念叨呢。”
曹接过毛巾,擦了擦鼻子,只觉得右眼皮跳个不停。
虽说有句俗话,“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但是曹却是不怎么信的。他揉了揉额头,估摸着自己可能是昨晚歇得晚、今早又起得早的缘故……府。
十三阿哥亲自将智然送到大门外,看着天色暗黑,道:“小师傅,看着天色,像是要下雪了,让人驾车送里回去吧?”
智然摇了摇头,道:“无须劳烦,小僧同十三爷在方寸间博弈半日,正想活动活动筋骨。”
十三阿哥脸上带着几分笑模样,道:“好久没下棋下得这样畅快了,小师傅要是不嫌弃我这边粗鄙,还要多来才是。”
智然双手合十道:“但有所命,敢不从而?十三爷若是待客,小僧自当不请自来。”
“哈哈,不请自来更好,实没想到,我闭门多年,还能交到小师傅这样灵秀的方外之友,实是幸甚。”十三阿哥温言,不由地击掌叫好。
智然见他脸上散去阴郁之气,心里也是宽怀,微微颔首,转身离去了。
十三阿哥看着智然飘然而去的背影,脸上却渐渐地失去了笑模样。
自己还是个胆小鬼罢了,听到小和尚提起西山诸寺时,明明也心动了,却是没有勇气出城。
智然走到路上,想着初见这位十三皇子时他目中的阴霾,出身高贵又如何,还不若他这个和尚生活得随心自在……
正想着,他已经走到路口,就感觉“碰”地一声,像是迎面撞到什么东西。
还没等醒过神来,就听到有男子悲呼道:“哎呀,了不得了,撞死人了,我的亲娘啊……”最后24小时双倍月票,大家,保底没投地,请帮帮忙吧。
第一卷 世家子 第五百零八章 难关(三)
虽说有些阴天,但是毕竟是傍晚时分,加上又是十字路口,所以随着那男子的呼喊声,立时就引起行人的主意。
开始有看热闹的行人,往这边凑了过来,兴致勃勃的围观。
智然退后两步,凝神仔细看倒地的老妪。看着她满脸皱纹,花白头发,佝偻着身子,在地上呻吟,他心里叹了口气。
虽说生于寺庙,长于寺庙,但是早年他也曾跟随师傅到两淮游方化缘,有几分眼界。
只是这样的街头把戏,虽说没有亲身经历过,但却是听过见过的。
不过,这通常都是市井无赖用来欺诈钱财的手段,用在一个和尚身上又有什么用?
出家人出门,身上有几个带银钱的?就算有几个铜板,也不好诈上一遭。
“哎呦,哎呦……”那老妪闭着眼睛,浑身抽搐,使劲呻吟着,面上都是痛苦之色。
智然见那个喊娘的男子只是跪在老妪面前哭喊,任由老妪躺在残雪上,多少有些不忍。
他想要上前去搀扶,刚走出一步,却是被人给伸胳膊拦住。
虽说智然不晓得姓名,但是这人却看着眼熟,认出是曹府之人。
来人正是曹府的张义,见智然脸上露出这般神情,他抱了抱拳,道:“法师,暂退几步,小心有诈,还是交给小人处理吧。”说着,引智然避开人群,退了出来。
话间,附近又凑上来两个青壮男子。对智然抱拳执礼,而后站到张义身后。
瞧着这做派,想来也是曹府的家丁护院。
智然神色从容。止了脚步,静观其变。却是因看热闹的人多,将前面遮了个严实,瞧也瞧不真切。
张义侧耳聆听,不晓得什么缘由,刚才还呻吟不已的老妪已经没了动静,他近前两步,透着人墙看那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