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2
年龄大了,不愿去衙门坐班是一回事儿;心里有所忌讳,怕遇到故人也是原因之一。
这宾幕相处之道,庄先生不用教,也晓得曹颇有古人之风,向来敬重长者。其他的,庄先生却是不厌其烦地唠叨了几日。
无非是衙门大了,上下是非多了,幕僚、幕友地重要性。既是依靠他们,分担自己的差事;也要提防他们,省得被其欺瞒。
“用人不疑”这话,只能嘴上说说,心里还当有数才是。
别的不说,这宾主想得,关系良好,却是幕僚好心办坏事,断送了东翁前程的,也是有的。
他给曹举地例子,就是眼前这位山西名幕蒋坚。其中也有提点曹之意,省得他跟佟国珑似的,分不清“忠君”、“爱民”谁前谁后。
曹听了,却是也只能跟着喟叹一声了。
这是什么世道?
贪官蠹虫窃居高位,用心办事的臣子,反而成了过街老鼠一般。蒋坚又有什么错?
保全百姓,保全了东翁的官职名声,也保全了自己个儿的良
值当称一个“侠”字,也值当称个“智”字。
曹的心里,对蒋坚这位名幕生出几分敬意来。
这京城的师爷,曹也是打过交道地,却都是长着富贵眼,惯会看人下菜碟。
“谄媚权贵,堪比孝子;欺压庶民,胜过阎罗”,说的就是京城的师爷们。
像蒋坚这样的,却是凤毛麟角。
敬意归敬意,毕竟寻幕之事托了庄先生,曹这边就不好私下做主。更不要说眼前这人,还是庄先生叹惋过的“毁主之幕”。
曹同蒋坚抱拳见过,随后对李卫道:“延请幕友之事,却是由在下恩师在操办,我也不好直接应了。若是蒋兄得空,改日可随又兄到舍下小坐,再详谈此事。”
曹虽没有直接应下,但是这话里话外却有成全之意。李卫也是欢喜,点头应下。
因还惦记着府里,曹同李卫说了几句话,便同二人别过,先回府去了。
曹的心里,有成全蒋坚之意,却不是打算将他留在身边。
京城不比地方,权利交错,内务府又是个特殊衙门。要是蒋坚不合时宜,曹怎么会愿意带着麻烦上任?
有些幕友。需要寻术业有专攻的师爷;有些例如挂号、朱墨之类地,却是一般人都能干地。
这自古以来。以家属姻亲为幕的,也不少。
若不是曹硕没了,曹还真想给堂弟留个位置,带进衙门好生历练两年,随后补个清闲地缺。熬资历。
却是时过境迁,什么都不消提及了。
曹回到府里,前院后院已经是开席。
曹少不得端酒坐陪,敬这位“世伯”一杯,敬那个“世兄”一杯子的。
之前,已是有人向曹寅问起曹的职位。
这日子也到了,实没什么可瞒地,曹寅就实话实话了。
真是满堂哗然。要是从曹的正五品郎中任看,这却是连升了四级。内务府总管虽说只有三品,比不得六部尚书是从一品,但却是天子家臣,位显权重。
曹才二十二岁。就这番成就,往后封阁拜相也保不齐。
来吃酒地,都心里生出几分得意,觉得自己个儿来着了。
曹家,可交。
曹这正主回来,他们自然也就端出长辈的架子,“亲热”有加地赞了又赞。
这夸奖人的成语一套一套的。有赞曹外貌好的,“文质彬彬”、“英姿焕发”、“神采奕奕”、“堪比潘安”。
有赞他德行地,“不骄不躁”、“功成不居”、“虚怀若谷”、“慎言谨行”。
其他的,像什么“后生可畏“、“博学多才”、“文武双全”、“”、“一身正气”、“大智大勇”,云云,不可胜数。
饶是曹活了两辈子,也没听过这么多的奉承话。都不禁有些脸红。
这说的还是他么?就他吹了几个月沙子。如今这黑不出溜的泥鳅样,也找不到半点“貌似潘安”的影子。
大家伙说得热闹。曹看着这众人百态,却是心里空落落的。
人生如戏,整日里这般虚头八脑的,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刚好小厮来找,到是门房有十三阿哥府地管事等着求见,曹便向众人告罪,从花厅宴席这边出来。
门房里,来的是十三阿哥的门人,郑沃雪的丈夫王全泰。
前几天,曹初回京时,去过十三阿哥府。王全泰刚好出去,两人并没得见。
两下见过,曹道:“我这半年不在京里,音讯不方便,回来才听说你叔叔添了个小子。估摸着现下也将百日了,我的礼却是才送去,实是怠慢了。”
王全泰闻言,笑着说道:“七叔也给小人这边来信儿了,小地内人预备了些京城的新鲜东西使人送了过去。曹爷出差的事儿,小人在信上都提了,叔叔那边想来不会挑曹爷的礼。“
见了王全泰一口一个“小人“,言行同其他权贵府邸的管事无二样,曹的心里也是颇为古怪。
王全泰原本的山东汉子地勇武与爽快,好像都被磨平了。
他心里叹了口气,这也算是好事吧。
只是适应了京城的规矩,王全泰才能在京城活下去,熬出个前程来。
除了带人过来接侧福晋富察氏回去之外,王全泰还领了任务,那就是请曹过那边府去。
虽不晓得十三阿哥到底有何事找自己,但是现下天色不早了,那就早去早回吧。曹拿了主意,便同门房说了,让他们稍后告知曹寅。他自己个儿,则是带着几个人骑马往十三阿哥府去了。
刚才空腹吃了不少酒,这小风一吹,曹就有些上头,身子在马背上打晃。
任家兄弟与小满跟着,见了就有些不放心,勒马上前,道:“大爷,要不小的到前面叫辆马车来,爷坐马车去?”
曹用左手揉了揉脑门,道:“不用特意去叫,碰到就雇个,碰不到就算了。”
风势渐大,乌云蔽日。天色渐渐暗下来。
路上行人稀少,走了两条胡同。也没看到有赶车的。
任叔勇没有法子,想着要不要快马去前门那边叫车,被曹给拦下:“算了,这冷风一激,酒也醒得差不多。”
话虽这样说。大家也不敢让马跑快了。
主仆数人,“踢踏”、“踢踏”地驾着马,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金鱼胡同。
天上已经飘飘洒洒地扬起雪花来,落到人脸上凉丝丝的,却是让曹舒坦不少。
管家一边引曹见了客厅,一边使人往二门送信。
十三阿哥不在前院,想来是在内院陪福晋。
十三福晋有了身子。再有一两个月,也到产期。因显怀,出行不便,这边才由侧福晋富察氏到曹家贺寿。雍亲王府那边去的,则是另一位侧福晋瓜尔佳氏。
十三阿哥得了曹来了的消息。从内院疾步出来。
见到曹地那刻,他却是不由皱眉,道:“这是吃酒了?脸怎么这么红?外头可是变天了,你大病初愈,身子也当仔细。”
虽说板着脸,但是却难掩话中关切之意,曹听了心里暖呼呼地。摆摆手道:“谢十三爷惦记,不碍事,一会儿回去喝碗姜汤发发汗就好了。”
十三阿哥神情舒缓,道:“虽说天还不冷,到底要进冬月了,这风却硬。虽是年轻,你也不能糟蹋身子。要不然落下病。却是要遭罪一辈子。”
他沉寂这七八年,大多数时候被病痛折磨。
虽说曹前后淘换了不少治风湿腿疾的方子给他。其中也有些效力。这几年却是又犯了,实在人不胜其烦。
闹到后来,十三阿哥都懒得再寻医问药。
要不是十三福晋劝了多遭,怕是十三阿哥早就不再吃药,听之任之了。
曹点点头,道:“晓得了,身子是本钱。别地不说,正如家父所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保重自己,不让亲长担忧,才算大孝。既为人子,多年抚育之恩未报,怎么敢再因自己个儿的缘故,累及亲长跟着操心。这其中,却是有劝解十三阿哥之意。
这些年,曹见过他地期盼,也见过他的失落,实怕他郁郁寡欢下去,无法逃脱壮年早逝的命运。
十三阿哥听了,嘴角扬了扬,不置可否。
他伸出手来,摸了摸自己的膝盖,面上现出几分苦涩来。
治了这些年,他之前看着已经是尽好了,如今却是犯了宿疾。这关节处红红肿胀的,起了脓包。
这一身地风湿,都是谁所赐?
这腿上的脓包就是见证,自己从天之骄子、皇上宠爱的皇子阿哥,成为阶下囚。
自己是臣,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有啥说的;自己是子,父命难违,更没啥说话的余地。
现下想想,不知道自己个儿是不是沾了这脓包的便宜。
同样是因夺嫡倒霉的皇子,大阿哥与二阿哥可是被圈着,每年就不停地生孩子了。他这边,虽是没有封爵,闲散宗室待遇,但是却胜在能有些自由。
想这些,却是多了。
十三阿哥从袖口里抽出一张信封,递给曹。
软塌塌的,曹打开看了,却是一打天会号地银票,数额有数百到数千不等。
十三阿哥已经是收敛神情,正色道:“你是晓得的,我们府应酬往来少,开销也不多,承蒙你费心,这些年陆陆续续的也有些进项。
这是银票有福晋这些年节俭下来的,有这半年洋货铺子的分红,总计三万两。西北缺银子,朝廷地军队在那边却是每日都需要抛费。你初去内务府,那边能不能使唤得动也不好说。这银子……随便化个人的名字,捐了吧……”说到最后,却是有些沮丧:“万不可露出我来,要不然的话,怕皇阿玛就要以为我是做戏,怕是越发厌弃我了……”
看着十三阿哥身上半新不旧的衣服,还是几年前就见过的,曹就觉得手中的银封沉甸甸的。
他思量了一会儿,道:“天下没有不透风地墙,就算现在瞒下,往后说不得也有事发之日。西北那边,约莫着要明年四、五月间才能出击,这日子还有大半年,十三爷不必太急。要不然,就看看时机再说。”
银子既已送出,十三阿哥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笑着对曹道:“既是交给你了,你就看着安排,只要能用到关键地方,省得皇阿玛着急,我就真心谢你。”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打趣曹道:“外头都说你是善财童子。如今这包公脸,实是当不得这童子的称呼;要是先前的话,还能装装少兴。”
曹“咳”了一声,只觉得脸上火烧火燎的。
当不得夸,也当不得损,看来这脸皮不够厚,还得继续锻炼。
从十三阿哥府出来,外头已经是夜色渐浓。
因为是月末,又是阴天,天上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
小满他们提了十三阿哥府给预备的灯笼,催马在前头引路。
曹骑在马背上,想着这几万银子到底该如何“捐”。
以康熙现下的多心,还真不能直言是十三阿哥捐出的,否则地话,怕是要被当成第二起“矾书案”了。
却是越想,脑袋越沉,身上越热,眼皮已经有些睁不开。曹晃了晃脑袋,让自己清醒些,将手上地缰绳握紧。
好不容易,看到曹府的灯笼,曹精神一松,身子已经是软了下来,眼看着就要从马背上滑下来。
任季勇眼见,也顾不得尊卑,勒马侧身,抓住了曹地领子。
“大爷,大爷,您这是什么了……”
“大爷……”
曹只觉得耳边的声音越来越模糊,再就什么也不知道,陷入无边黑暗……
小曹咋了?求推荐票、月票安慰一下,可怜的娃……
本站强烈推荐:最好的小说搜索网
第一卷 世家子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七十九章 病症
“病来如山倒”,就在曹竭尽心思,琢磨如何利用内务府现有资源,赚西北军费时,他却是病倒了。
病情来势汹汹,从门前坠马,到延请太医过来,不过大半个钟头,曹已经是烧得迷迷糊糊,人事不知。
梧桐苑里,初瑜与紫晶在里屋照看曹。
太医来了,被引进里屋诊脉,庄先生与曹寅都在中堂候着。因怕李氏担心,身子受不住,那边还瞒着。
曹寅的脸上肃穆,庄先生眉目间也隐隐地露出担忧。
想着儿子方才双眼紧闭的模样,曹寅的心中是悔之不已。
虽早晓得儿子在蒙古受了伤,但是问过,晓得“痊愈”后,他就没有再在意这些。
这几天,他忙着幼子的“洗三”,侄孙的“满月”,妻子的“寿辰”,还有收集内务府几家的资料,好使得儿子心里有数。
却是独独没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