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2
赫舍里氏听了,没有再问。让杨氏放下燕窝,打发她出去。
杨氏强稳了心神,俯首退了出去。
仕云看了看杨氏的背影,想着两年之前,不由地脸红心热。
赫舍里氏没有多想,只当是小孩子爱色。她心里思量着,往后对杨氏也要多加管束,少让她出头露面,要不然那张脸也是凭添是非。
却说,杨氏出了赫舍里氏地屋子,身子已经是不稳。
她心里,实是后悔万分。
为何要去献这个殷勤,要是没有去地话,也不至于如此狼狈。
神情恍惚之下,却是连兆佳氏过来也没有瞧见,疾步往自己院子里去。
兆佳氏见她连规矩也不讲了,止了脚步,正要着恼。
就听到“啪嗒”一声,杨瑞雪身上挂着的一串玛瑙手串摔到地方。杨瑞雪仍是闻所未闻,疾步走了。她地丫鬟俯身将手串拾起,小跑着跟在她身后。
“奔丧么?”兆佳氏咬了咬嘴唇,冲着杨瑞雪的背影吐了两口吐沫。
杨瑞雪奔回自己的屋子,连孩子也顾不及看,到了炕边,直接软倒在炕上。
她趴在炕上,不禁嚎啕大哭起来。
她向来觉得自己有些小聪明,以为能将男人玩弄于股掌之上。
却是一步一步,身不由己,走到今天。
稀里糊涂地做了妾,她已经是满心不情愿。只是因她费了心思,笼络住了伊都立,在府里也不用看大妇的脸色。
这一年多来,倒是习惯了宅门地日子,没事也学着点规矩什么的,像个良家妇人一般。
她不是小姑娘,不会傻的以为伊都立是真心喜欢她,不过是爱她的色罢了。
现下,就不停有新人进府;等到她老了,就算再使出什么稀奇花样,伊都立也不可能愿意上她的床。
手上有余财,身边又有两个女儿,不用在吃穿上依仗伊都立,对于将来之事,杨瑞雪也就没想那么多。
只寻思,好好将两个女儿照看大,消停地过日子。
没想到,这昔日的床上宾,竟是丈夫的堂侄儿。
若是当年什刹海待客的事情败露,能不能保得住性命,却是两说。
想到这些,杨瑞雪倍感凄苦。
不行,总要想个法子才好,她猛地坐起身来,面上露出决绝之色……
十三阿哥与十三福晋坐在堂上,王郑氏坐在十三福晋右手边的第二把椅子上,向他们夫妻两个说起新到地一批洋货的情形。
因到年底,是人情往来与娶亲嫁女的日子,这东西卖出去的多。
所以铺子那边,已经提前两月就给广州那边送了消息,让他们赶在腊月前,送一批货进京。
如今,这新货已经清点入库。
王郑氏已经将货物单子递给十三阿哥与十三福晋查看,又将南边来的稀罕物件使人捧了些过来。她随着丈夫,已经成了十三阿哥的门人。
不过,却不只是为十三阿哥的铺子做掌柜,这铺子也有她三分的干股。
这干股原是一分,由十三阿哥给提到三分。
除了因赏识王郑氏的经商才华外,十三阿哥如此,主要也是为了卖曹一个人情。
这洋货生意如此赚钱,货源那边又是曹的管事。要是曹自己想支起一摊来,不过是动动嘴皮是地事。
曹却是将这个让给十三阿哥,十三阿哥本不是爱占便宜之人,心里就始终惦记着这个事
待晓得王郑氏地哥哥是曹的心腹,王郑氏未嫁时又执掌过曹家地珠场,十三阿哥就不愿以寻常仆下视王氏夫妇。
是一份也好,是三分也好,王郑氏并没有太计较。
她家人口少,夫妻两个加上几个仆人,拢共才十来个人,每月支出有限,王全泰的薪俸已够开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王郑氏的这种从容,这世上又有几个能做到?
越是接触,越发现这个小女子的不俗,十三阿哥与十三福晋不禁啧啧称奇。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巧妇伴拙夫”。
王郑氏从十三阿哥府出来,坐在马车上,心里想着即将开业的生药铺子。
虽说现下有了百十来斤药材,但是也不过十多种,其他的药材,多多少少也要寻地方进些。
这几日京里的名贵药材稀缺,这开业的日子到底要定得早些,还是晚些。
由药材又想到曹家,自打得了曹卧床的消息,她随同丈夫已经去过曹家探望。
虽没有看到曹,但是王郑氏也能想象得到他慵懒的神情。
却是当时年纪小,谁爱哭来谁爱闹。
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想到此处,王郑氏阖了眼睛,叹了口气。
少一时,马车停了。
王郑氏扶着小丫鬟的胳膊下车,就见门房躬身上前,禀道:“奶奶,有客到,在厅上候着。”
王郑氏听了有些稀奇,道:“爷不在城里,要过两天才回来,怎么还留客吃茶?”
门房回道:“奶奶,不是来见爷的……是位堂客,说是***娘家人,要见奶奶……”求月票,心急火燎的,俺要好起来
第一卷 世家子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速客
王家的宅子只有两进,院子不算宽敞,
前面上房是客厅与书房,左右厢房是门房护院的住处。
因是女客上门,前面的门房就传话二门,喊了个媳妇子乔安家的来奉茶。
这个媳妇子是王郑氏早年在广州买的丫鬟,最是伶俐不过。到京城后,由王郑氏做主,嫁给了王全泰的长随乔安。
成亲后,乔安家的还在内宅当差。赶上王郑氏月初、月末忙的时候,乔安家的还像过去似的,帮着对账。
听说来了女客,乔安家的带着个小丫头出来,除了奉茶,就是有一句没一句地打听这女眷的身份。
说起来,这女客也颇为稀奇。
这个时候,除了小门小户与商贾之家,谁家的女子会轻易抛头露面?
瞧着她穿着湖蓝色的旗装,外罩浅蓝色暗花缎镶毛边马褂,足上一双低跟短靴。说是旗人,这耳朵上只有一个耳朵眼;说是汉人,这却是一身的旗装。
还有带来的小姑娘,穿着一身粉色旗装,带着金项圈,屏气敛声的,看着也分外懂规矩。
瞧着这装扮,像是大户人家的奶奶带着小姐出门子,但是光秃秃的两人,不见半个丫鬟婆子跟着,是哪家的规矩?
不会是有什么隐情吧?乔安家的心里嘀咕,是不是姑爷在外头不规矩,勾搭了睡觉的小媳妇。
杨瑞雪,生在富贵之家,这一年多在伊都立家又是见惯了气派的,哪里会将乔安家的一个媳妇子放在眼里。
她随口敷衍着,眼角的余光。却四处打量。
看到屋子里的家具摆设,杨瑞雪地眉头不由微皱。
家具是榆木的,这些她虽然没用过,但是家里下人房预备的就是这个。
隔开厅堂与里屋的多宝格上,摆放的也不过是漆盘、木雕,还有个铜达摩立项。
屋子收拾得虽干净。但是却是寒酸了些。
之前她已经打听得清楚,郑虎在曹家过得甚是体面。娶的是曹家大管家之女,家里也买了宅子,身上捐了功名。
郑沃雪这边嫁了个待职地武官,夫妻两人在十三阿哥府当差。
杨瑞雪对旧事实是怕了,要是去找郑虎,说不定又要牵出些什么来,这才带着女儿来寻郑沃雪来了。
目的无他,只有两个字,认亲。寻个靠山。
这世上,血缘是骗不了人的。不管是多了恶劣的关系,中间有血脉牵系着,就有着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
王郑氏进了院子时,杨瑞雪已是听到了动静。
她已经悄悄地将手腕上的宝石镯子与宝石戒指都褪下,塞进荷包里。筠儿明晃晃的项圈挂着胸前。杨瑞雪想要摘,已是来不及。
却是失算,没有考虑周全,要不然应换身素色的衣裳过来,也能显得落魄些。
“姐姐!”杨瑞雪嘴里说着,身子已经矮了下去。
王郑氏见杨瑞雪躬身。忙侧身一步,没有受她的礼。
从门房那里听说来客自称“娘家人”,王郑氏便想到杨瑞雪身上。她嫂子来过这边,门房与下人们认识。
除去她嫂子,是女眷,又能自称为她“娘家人”的,怕只有杨氏瑞雪。
早在王郑氏进京初,郑虎便提出想要认下这个妹妹如何,云云。还是王郑氏硬拦下。才劝得郑虎改了主意。
无事不登三宝殿,她才不会以为杨瑞雪是为了“手足情深”来认亲地。
况且,这世上,除了她自己个儿,便只有兄长一位至亲。其他人,不管血脉如何,名分如何,却只是其他人。
杨瑞雪见王郑氏避开,脸上有些僵硬,眼圈已是红了。
她却是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拉过一边站着的女儿。对王郑氏道:“姐姐,您要是恼妹妹。妹妹也无话可说。姐姐高洁,妹妹却是再嫁妇人,又是侧室,这实是无脸面再以姐姐的妹妹身份自居。这是您的亲外甥女儿,叫巧筠,还有个小的,已经半岁多了,不方便抱出来。”
说到这里,她低下头,小声地吩咐女儿道:“筠儿,这是你姨母,却叫人。”
筠儿抓着母亲的手,仰起小脸,见王郑氏没有笑意地面容,怯怯地叫了声:“姨母。”
王郑氏的脸上,却是铁青铁青的,难现慈色。
杨瑞雪见她不进盐津,哽咽着说:“姐姐就算不待见妹妹,不愿认下妹妹,好歹看在血脉相依的份上,认了筠儿这个亲外甥女儿啊。妹妹这几年甚是凄苦,先是死了男人,守了寡;又为了避开族人谋算遗产,进了京城。却是不小心让人看上,稀里糊涂的做了妾。大户人家的规矩重,嫡妻地手段也是防不胜防。妹妹这里,苦熬罢了;孩子们还小,妹妹实是惶恐不安……”
说到最后,她已经是忍不住低头饮泣。
杨瑞雪一半是为了给王郑氏看,一半却是哭自己个儿。只觉得心里悔恨不已,要是自己在江宁,也不用这般茫然无助。
筠儿被唬住了,抓了母亲的小手,脸上有些惶恐。
虽说杨瑞雪的唱作俱佳,王郑氏却是不屑一顾,视线落到筠儿身上。
六、七岁的年纪,梳着双鬟,看着白白嫩嫩的,刹是可爱。
王郑氏看着筠儿,脑子里出现另外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小姑娘。
那正是当年随着母亲与哥哥到江宁寻父的王郑氏。
不仅没有见到父亲,还被白氏辱骂,王郑氏之母亲当晚就撒手人寰了。
“这位奶奶说笑了,我姓郑,你姓杨,两户人家。何谈血脉?”王郑氏神色淡淡地说道。
“姐姐……”杨瑞雪的脸上带着几分祈求。
王郑氏见了她这般作态,心里却是警醒。
听说她在学士府过得甚是滋润儿,这好好的怎么又想起“认亲”戏码来了?
“这位奶奶,我是说过了,不敢当这声姐姐。今日有些劳乏,就暂时先不陪客了。还请这位奶奶见谅。”王郑氏站起身来,已经是送客地姿势。
“姐姐真是狠心,怨不得大哥不想认我,想来也是姐姐地意思……”杨瑞雪的泪簌簌落下,看着甚是凄苦可怜。
王郑氏脸上露出一丝痛苦之色,她的母亲郑氏说是“病故”,真相并非如此。而是在丈夫家门前,被白氏骂得羞愤难当,悬梁自尽。
杨瑞雪却只当王郑氏已经被软化,不禁窃喜。嘴里还絮絮叨叨地说着。
王郑氏心里正堵得慌,听了杨瑞雪没完没了的,有些不耐烦,皱眉道:“说这些做什么,这位奶奶却是有些交浅言深了。请恕少陪。”说着,已经是起身要出去。
杨瑞雪见了。有些着急,上前拉了王郑氏的衣衫,带着哭腔道:“姐姐到底要怎样才肯认我?”
王郑氏止了脚步,冷笑了两声道:“因为你母亲,家母失了丈夫;因为你父亲,使得我失了母亲。父债女还也好。母债女偿也罢,这亲人二字还请少说出……”
说完,她便没有再留。
她侧身绕过杨瑞雪,出门去了。
杨瑞雪怔怔地,却是说不出话……
曹喝了半月的汤药,身子看起来已经好得差不多。只是表面上看罢了,动弹多了,就浑身冒虚汗。
尽管如此。他也晓得自己这病不能再拖延下去。
宫里已经几次派太医过来,曹就算想要偷懒多歇几天,怕也是不能。
这还是署内务府总管地消息后,曹头一遭在朝廷上露面。
这关注曹的人,不免都要过来,与他寒暄两句。
虽说还没到上朝时辰,圣驾未到,但是这边也是禁止喧哗的。
于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