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2
晓得曹是个明白人,行事有分寸。
但是看着曹不避嫌疑地出入十三阿哥府。四阿哥心里还是有些吃味儿。
说起来,对曹来说,他同十三阿哥一样,都有救命之恩。
不过因他爵位高,曹恭敬是恭敬,但却始终保持距离;十三阿哥这边,却是往来亲密得多。
就算晓得曹的做法是对的,但是四阿哥仍是有几分嗔怪。
十三阿哥迎头出来,见两人同行,笑着说道:“真是来得好不如来得巧,,今儿天气晴好,正是喝酒的好日子,四哥同曹可要用了饭菜再回去。”
四阿哥的神情已经舒缓,仔细看了十三阿哥几眼,道:“最近身体如何了?腿还疼不疼?要不然寻个太医,再给你开两个方子。”
十三阿哥听到“方子”两字,却是不由地一哆嗦,摆摆手道:“好了好了,弟弟尽好了。这一天三遍的药汤子,弟弟喝地都要呕了。四哥千万别再提方子,要不然弟弟这胃里又开始冒酸水。”
四阿哥的脸上,是丝毫不掩饰的关爱。
曹站在一旁,看着四阿哥宠溺的表情,实是有些不习惯。
心里却也羡慕十三阿哥,这兄弟没有白做,等到雍正上台,十三阿哥这边除了一个铁帽子王爵外,儿子中还指了一个郡王。
满清开国以来,十三阿哥是第一个没有军功,得封铁帽子的王爷。
这边一个铁帽子,加上十六阿哥那边的铁帽子,曹瞅了四阿哥的背影一眼,待会吃酒,也要寻个法子向他示好才成。
好不容易,在这边得见,就算是传到御前,曹也坦荡得紧。
即便自己没指望是铁帽子,寻个机会封了公侯,保佑家族安康,还是很不错地机缘。
想到这里,曹不由警醒。
自己的功利心,似乎越来越强了。
即便对十三阿哥,心里恭敬着,也多是因他是四阿哥死党的缘故。将心比心,自己又比谁聪明多少?
要是没有真情实意,对方也不会傻子,如何会感受不到?
康熙坐在炕上,用左手摸了摸自己的右手,对对面小凳子上坐着的曹寅道:“用了不少药,都不见好,你送来的镯子,倒是有些成效,不似早间麻了。你费心了,朕当如何赏你?”
曹寅闻言,忙起来,弓着身子道:“回皇上的话,奴才不敢居功,这是犬子得知圣体不豫后淘换来的民间方子。”
“小曹啊……”康熙沉吟着,点了点头:“有人情味儿,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地短处,还需历练……”
第一卷 世家子 第五百九十五章 示好(下)
十三福晋怀孕九月,将到产期,因此不能出来待客。
其他福晋身在内院,又不适宜代十三福晋出来张罗,所以曹他们这顿酒是十三阿哥自己张罗的。
几道主菜有烤鹿肉、扒熊掌、白肉血肠锅子,其他的就是素菜了,什么玛瑙卷(素香肠)、水棱花(鱼)、烧如意(素鱼)。
除了荤素菜,还有一盘绿油油的生菜与小葱,是吃包饭用的。边上还有一盘水黄瓜,不过拇指粗细,看着甚是清爽。
这两盘生菜旁边,还有四个青花小碗,里面盛了四种炸酱,素酱、鸽子丁酱、鹿肉酱与茄子丁酱。
另有四个青花中碗,里面装了红豆粳米饭、黄米饭、高粱米饭与粗麦饭。
不说别的,这满桌子的青绿与饭香,就引得人食欲大震。
这般待客,已经是不合章程,却是也有没将四阿哥与曹当外人之意。
席面摆在炕桌,四阿哥上坐,曹东边侧陪,十三阿哥西侧相陪。
上的酒,就是曹这次拿来的桃干酒。
十三阿哥拿了酒壶,一边给四阿哥与曹倒酒,一边问道:“怎么换了,十里香呢?我可是惦记半月了。”
曹闻言。低头回道:“往后这个酒我们那边怕是不酿了。十三爷既喜欢。明儿我使人将方子给十三爷送上。”
十三爷闻言一愣。随即看着曹身上地淡青袍子。道:“提起这个。却是我地不是了。之前与智然闲话时听过。那是庄席所酿。你披麻戴孝操办了丧事。以尽到为人弟子之义。还需节哀。生老病死。天地循环之道。总要看开些。”
哀在心上。曹也不愿人前作态。抬起头来。点了点头。道:“谢十三爷宽慰。已没事了。不过是这些年一块戴着。乍一分开。有些不惯。”
十三阿哥将话题岔开。问起四阿哥那边地家常话。
四阿哥随口应着。却是不是用眼睛扫一眼曹。
这京城衙门。小年后都落衙了。只是内务府这边。因为内衙门。还要料理除夕前后不少宫务。所以并没有封笔。
因此,曹每天还要去点卯。
曹凌晨起来的,就填巴了两块饽饽,到宫里料理了差事。又跑了好几家年礼。现下,他是真饿了。
看着四阿哥动筷,曹这边便打了一个包饭,卷的是老黄米饭,沾的鹿肉酱。送到嘴里,真是扑鼻香。
曹吃得香甜。心里寻思着,让初瑜也张罗这个吃。
腊月里,肥鸡肥鸭的吃着,实在人腻歪死了,还是这个吃着清爽。况且,这些算是粗粮,孩子们吃着正好。
曹一边吃着。一边想着。却是有些不对劲。
不知何时,四阿哥与十三阿哥已经放下筷子。都转过头来,看着曹。
在这两人的注视下。曹将最后两口包饭送到嘴里,心里却有些纳罕。
莫非自己脸上沾了酱,这两位爷怎是这么个眼神?
十三阿哥已经笑着开口,对四阿哥道:“看着眼前这大老爷们的样子,实是看不出小时候地聪敏来。大智若愚,小曹这家伙藏拙!内务府采购都整出来了,却是不晓得要得罪多少人。”
“哼!”四阿哥瞥了曹一眼,鼻子里哼了一声。
曹颇为尴尬,有些不解地看向十三阿哥,实不晓得怎么说起这茬来。
十三阿哥已经收敛了笑容,正色对曹道:“即便今儿你不过来,我也要使人叫你过来的。我思量了旬月,心里还是有些想法,要找你唠叨唠叨。”
四阿哥在旁,沉默不语,只端着手中茶杯,打量着曹。
曹的脑子飞转,十三阿哥怎么关注起内务府这边来?
在他所知中,十三阿哥是一直沉寂到雍正朝,才出山的。
心里想着,曹已经是撂下筷子,笑着说道:“十三爷有什么教训,我洗耳恭听。”
十三阿哥沉吟了一下,道:“那个招投标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别的不说,就是蒙古茶道,一年下来,就不晓得是多大的利。早先能把这块的人家,背后都有些分量,你这样行事,固然身后有皇上做靠山,但是得罪的人多了,往后行事也不便宜。”
十三阿哥问得认真,边上地四阿哥听的认真,曹这边也不好马虎,微微躬身回道:“十三爷,说的白了,这个招投标,不过是价高者得四字。
以往内务府的对蒙贸易也好,对鄂罗斯的贸易也好,每年的交易额不少,多是入了经办人的腰包。上行下效,贪污成风。内库进账微薄不说,有的时候还需要拿出大宗地银子,用来采买洋货。
这招投标,却是将每条贸易线都做了底价,然后再公开向这些皇商招标。谁出的银钱最多,谁就得了这条贸易线。这样一来,内库的收入就有所进益。
其他没有招投标的商家,再次竞标,选其他的商贸。这样一层层地下来,老的商户要舍得掏银子,新地商户也有机会介入,内务府这边又得了实惠。
就是其中,得罪一些既得利益者,却也使得一些商贾能从内务府分一杯羹。关键的是,能迅速积攒一批银两,丰盈西北军费。”
四阿哥与十三阿哥仔细听着,脸上神情各异。
四阿哥微微皱眉,看着曹,心里却是感叹。虽然眼前这人行为慵懒了些,没什么上进心,但是对于理财,却真有一套、
只是内库的银钱,毕竟是内库的。
后宫妃嫔用度、圣驾出行、小汤山汤泉行宫修整所耗资,等等,都要从内库里出。
曹的理财本事,用到内务府。却是有些浪费,甚至可能成为他惹祸的根源。要是他在户部,全心全意做事的话,成就定比眼前要丰。
却是皇父钦点,四阿哥这边只能在心里叹息了。
十三阿哥听完,沉吟了片刻,笑着对曹道:“银钱方面不敢说,我手上却是有个好掌柜。这热闹也要参合参合。曹,你说可使得?”
同十三阿哥往来这些年,曹对他颇为敬重,除了十三阿哥待人义气,不势利外,还因十三阿哥不贪财。
即便今日十三阿哥主动提要参合内务府采购之事,曹也不会相信他是想要分一杯羹。
这其中,另有什么内情?
是有了银子。想寻个由子交到内库充作西北军费?不能啊,前些日子,更拿了五万出来,就算手中还有,也剩不下什么。那还有什么原因。使得十三阿哥主动趟这次浑水?
曹想起十三阿哥最初所想,怕他得罪人什么地。心有所悟,开口问道“十三爷莫不是担心我,怕二月地招投标开不成,我受到皇上的责罚?”
十三阿哥摆摆手,笑道:“你啊你,也忒会自作多情。你也不是初入仕途地毛小子,都坐到三品堂官了。还有什么可担心地?我不过是瞧着我们家地大掌柜是个有本事的。想趁着机会,让她展展头角。省得拘在个小铺面里,却是白瞎了人才。”
十三阿哥嘴上虽不承认。但是眼中难言关切之意,曹见了,颇为感动。
这些日子,是有些话传出来。
倒是有不少内务府的皇商,对曹提的这招投标的主意意见甚大,已经串联起来,拒绝参加明年二月的招投标大会。
曹是不怕的,利之所在,谁能没有私心?
其中,就有不少对外放出风声地商户,悄悄地向曹这边示好。
就算这些老商贾都不竞标,曹也不怕的。
得了消息,往京城赶的晋商、徽商、鲁商,不是一个两个。
要是那些老商户,真放弃了招投标,乐意接手的商家也不会少了。
想来十三阿哥这边也听了风声,怕曹这边砸场子,就参合进来给曹捧场。
曹这边,体会十三阿哥的好意,却是没有开口婉拒。
在他心中,是乐意十三阿哥主动些,关注下外头的民生大事,省得郁结于心,壮年早夭。
再说,他相信郑沃雪的本事,能支撑起一滩事儿来。
四阿哥冷眼旁观,想着十三阿哥说的曹得罪人之事,神情也渐渐舒缓过来,点了点头,对曹道:“那些贪鄙小人,难成大事,你无需怕。有什么,自然有……自然有皇上为你做主。”
难得听他说一句软话,曹听着,面上却不敢耽搁,忙作出感激之态,俯首,道:“谢四爷教会,曹记下了,自不敢存畏惧之心。惟愿好好当差,不负皇上所命,不负四爷与十三爷地爱护之心。”
这内务府向来是八阿哥与九阿哥的底盘,曹这次往死里得罪的,就是那伙子人了。
却是不是站队的站队了,四阿哥想到此处,心里却是松了口气,抬起手中酒杯,向十三阿哥与曹做了个饮的姿态。
曹跟着喝了杯中酒,却是觉得牙根有些发酸。
自己该表白也表白了,这样四爷也当晓得他地立场,这顿酒却是没有白喝。素芯坐在自己个儿屋子,脸上笑吟吟的,听着堂嫂、堂妹们叽叽喳喳地说话。
虽说她们是包衣出身,理应参加内务府的小选,但是真正进宫当差的并不多。素芯这一辈,除了她之外,还有个偏房庶出的堂妹是去年入宫当差的。
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怀疑,素芯作为董家的嫡长孙女,被送到宫里当差,是高氏吹的枕边风。
高氏是素芯地继母,年级还不到三十,进门不到十年。如今已经添了两子一女。
虽地位不如尚家,但是高家也是内务府当差地,是董家的故交。
加上高氏又生了儿子,同素芯之父感情也好,在家里也没人敢因她是继室地身份轻忽她。
不过,董尚两家是世代姻亲,就算是素芯这代,也有个堂嫂娶的是尚家之女。说起来。是素芯嫡亲地表姐。
往日还罢了,今日素芯回府,却是让大家看了凄凉。
年岁小的,只是好奇的问着宫里的热闹,加上素芯现下还是“钦差”身份,在伯爵府指定是奉为上宾的。
年岁大的,却是晓得宫里不是好待地,毕竟是侍候人的活。保不齐什么时候,就犯了规矩。
董家在内务府根深蒂固,但是在皇家人眼中,也不过是下贱包衣。
一顿班子打死个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