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
不敢再有人明目张胆地反对自己了。
“圣上,今rì早朝,怎么不见监察左使袁绍呢?”
结果看遍了周围,竟然没有发现袁绍的踪迹,董卓不由得奇怪了起来,立即向少帝刘辩问道,他还以为是刘辩派袁绍去做什么事情了。
“哦,太尉大人问袁爱卿吗?今天一早,袁府之上派人来禀告,说是监察左使袁绍和虎贲中郎将袁术兄弟,因为老家有要事必须得赶回去处理,所以昨天晚上已经连夜离开了洛阳,他们留下了奏章辞去了朝廷的官职了。”
253、曹操逃走(二更)
听了少帝刘辩懒洋洋的话,董卓顿时愣住了,他没有想到袁绍兄弟竟然跑路了,看来他们已经在防着自己了,于是看向了后将军袁隗:
“袁将军,你身为四辅大臣之一,如何管教你袁家子弟的?如今朝廷正是多事之秋,正是需要他们这样的年轻官员效力的时候,怎么能够离开朝廷回老家去呢,难道说你们袁氏老家有什么事情比朝廷大事还重要吗?”
“太尉大人责问得对,老臣年迈老朽,管教无力,实在是愧对圣上,还望圣上责罚。。。至于袁绍与袁术兄弟,他们本就不学无术,徒逞口舌之能,而无实际办事能力,所以他们不在朝廷中滥竽充数正是我大汉的福祉。何况如今朝廷之中有了太尉这等大贤,其他人多一个少一个哪里重要呢?就是老朽也是无能之辈,在朝廷之中是可有可无的,要是圣上同意,老臣立即就想告老还乡,还能够得享天年。”
袁隗一边咳嗽一边对董卓说道,虽然看起来他非常谦恭,但是话语之中却颇多对董卓的讥笑,让董卓顿时就要发作。
“袁爱卿是三朝元老,先帝在时甚为倚重,亲自任命为辅政大臣,对于朝廷来说乃是国之重宝,岂是可有可无的?还有董爱卿才能出众,在如今朝廷多事之秋,正要赖二位同心协力,共同为大汉出力,所以二位就不要再说下去了。朕听闻,桂阳、零陵地区又有黄巾余贼作乱,还有翼州、青州、徐州等地,黄巾余贼也死灰复燃了,太尉大人下来还是多考虑考虑如何调派征讨大军,以剿灭这些地方的贼寇吧。”
退散之后,董卓回到了太尉府去,召集了一些朝廷大臣过去,他们商谈起了袁绍、袁术兄弟二人逃离洛阳城一事。
“这二子狼子野心,此一去恐怕会多生事端呀。大家看是否要派人去追赶他们呢?”董卓问道。
“依下官之见,他们于昨夜就离开了洛阳,如今恐怕早已经出了八关了,正是天高任鸟飞之时,再派人前去估计难以找到他们了。”侍郎荀攸说道。
“不错。袁氏乃是我大汉重臣世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全国各州郡,他们离开了洛阳,随便投奔哪一个故人。太尉恐怕都难以知道的。”郑泰也点了点头道。
“岳丈大人,二位大人说得确实不错,如今再派人去追赶他们,恐怕于事无补了,还是等等再说。看他们能够翻起什么浪来吧。”李儒在旁边也觉得如今派人去追赶已经不及了。
“那袁氏兄弟都是浮华之辈,难以有大作为,何况他们既然已经逃离洛阳,就说明他们害怕太尉大人,还顾忌他们做什么呢?依下官之见,不若让圣上任命他们一个郡守之内的,他们有了官职可做,自然不会再对太尉怀恨了。而且这样一来,以后要找到他们的踪迹也非常容易了。胜过满天下到处寻找。”尚书卢植想了想之后说道。
“尚书大人说得有理,就这么办,明天本官就向圣上请旨,给袁绍一个渤海太守,给袁术一个丹阳太守。将他们兄弟分开二处,就不用担心他们了。”
董卓此后行事更加肆无忌惮,不断地为他的一些臣属向圣上要官,虽然都是一些不太重要的官职。但是圣上却是有求必应,让董卓在朝廷中的势力渐渐地更加庞大了起来。
数天之后下朝时。曹cāo突然登门造访司徒王允,这让王允有些奇怪:“曹大人负责监察百官,今rì登门而来,莫非是本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的,让曹大人担心了吗?”
“哪里,下官今rì冒昧登门来拜访司徒大人,实在是想向大人讨一杯酒喝的。”曹cāo的话让司徒王允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将他请进了大门。
“曹大人无事不登三宝殿,今rì前来恐怕是有什么事情吧。本官是个直xìng子,不喜欢猜来猜去的,曹大人有什么话还请直说吧。”
酒过数巡之后,司徒王允看到曹cāo还是闭口不谈,于是放下酒杯直言相问,让曹cāo没有了退避的余地,不得不叹了口气说道:
“下官此来,是想借司徒大人一样东西的。”
“本官府上,不知道有什么东西是曹大人看得上眼的,还请说明。”
“下官私下听闻,司徒大人府上有一柄宝刀,锋利无比,早想目睹一翻,希望司徒大人能够成全。”
“孟德此来,就是为了看本官家的宝刀吗?不知道曹大人是如何得知的,要知道本官得到这把宝刀的时候还是在家乡之时,知道的人并不多呀。”
“下官知道此事,纯属偶然机会,请司徒大人放心的是,下官并未将此事说与任何人知道。其实下官想看的是,这把宝刀能否斩下董卓老贼的级?”
“孟德此言当真?”司徒王允听了曹cāo直言,顿时一惊。
“司徒大人恐怕一直在心里认为孟德不堪吧,不然为何没有像袁本初那样顶撞老贼,反而厚颜相委。下官其实一直在寻找机会,想要斩杀董卓老贼一绝后患。”
“好,孟德有此良知,本官如何舍不得一把宝刀呢。”司徒王允取出宝刀,果然散发出森森寒气,冷光四shè,锋利无比。
“真是好刀,希望能够斩下董卓老贼的级,以安天下。”
然而,当曹cāo准备去行刺董卓之时,却被吕布无意中破坏了,他急中生智,连忙献上宝刀,然后以试乘为名,骑了董卓新得到的一匹良马,任何东西都来不及收拾,直接飞奔而出洛阳去了。
等到董卓醒悟过来,派人到曹cāo落脚的下处去寻找时,回报却说他没有回过下处,不久有人传来消息,曹cāo假借为太尉办事的名义,已经出了洛阳飞奔而去了。
“曹cāo此子,果然心机深重,留下了他,将来必定生出大乱来。马上传书各州各郡各县,绘其形影沿途张榜公告,捉拿此贼。”董卓能够放心袁绍,却不放心曹cāo,于是当即下令四方捉拿他。
254、征兵西凉(一更)
——————————————————————今天有事,更新稍晚,见谅。感谢大家上个月的推荐、月票、打赏支持。————————————————————————————
对于曹cāo的逃离,少帝刘辩其实是非常清楚的,只不过他最终还是放过了他,如同当初放走了袁绍兄弟一般。
这是因为刘辩想要看一看,如今历史已经改变了部分,那么曹cāo、袁绍二人是否还能够如同他前世的历史上那般成为争夺天下的枭雄。
好在系统对此并没有任何惩罚,只是让刘辩多了二个潜在的对手,rì后有可能会与他争夺天下,而这并没有让刘辩惊慌。
但是,丁原死后,敢于对抗董卓的袁绍、曹cāo等人仓皇逃离洛阳,亲近刘辩的一批大臣又在刘辩的要求下沉默,朝中顿时就没有了直面董卓的大臣,只要他尊重少帝,就没有人出来指责他什么,所以他在朝堂之上的权柄也越来越重了。
不久之后,他上奏少帝刘辩请封为丞相,位列三公之上,少帝竟然答应了他,让他成为了真正的朝中第一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与此同时,羽林军中有一批中层将领已经暗中向他效忠,并为他拉拢过去几个御林军中的将领,让董卓自以为整个洛阳城内外的军队大部分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只是还稍微有些忌惮那几个羽林军和御林军的主将而已。
转眼间就到了冬天,而天下各州郡老百姓大都断粮缺食,所以在黄巾余贼的鼓动之下,更多的青壮年加入到了黄巾余贼之中。
而且,有些地方是整个村庄的老百姓全都一起参加了黄巾军,顿时在大汉的十多个州数十郡中,黄巾军的声势再次浩大了起来,各地的奏章雪片一样飞往洛阳,基本上都是求救的奏章。
“众位爱卿,如今天下各地告急。大家说说该当如何是好?”大殿之上,少帝刘辩神情严肃地问道。
只不过,下面的文武百官全都肃然静立,听了少帝刘辩的话后,全都没有什么反应。文官是事不关已。而武将则一般都不轻易开口,听那几个主将的命令行事。
“丞相,不知道爱卿可好妙策安天下呢?”刘辩看到大家都不说话,不得不将目光转移到了董卓的身上。直接问道。
“圣上,依微臣之见,各地的求救奏章多有夸大之意。这些年来朝廷并没有停止剿灭黄巾余贼,就算还有一些未能剿灭,恐怕也所剩不多了。断不会遍地都是的。想必是有些地方有些乱民趁机闹事,所以各地官员害怕,就当成黄巾贼了。”董卓欺负少帝年轻,假惺惺地说道。
“依丞相所说,这些奏章全部都是假的了?”
“也不尽然,像蜀州、翼州、并州、凉州、青州、徐州等地,当有个别地方确实还有黄巾余贼活动,朝廷的征讨大军应该能够将其剿灭,请圣上不必担心。”这些话完全是骗小孩子的话。
“征讨大军数量有限。恐怕无法兼顾如此多的地方吧。丞相,听说你在西凉有二十万大军,可有此事?”少帝竟然直接问了起来。
董卓心中一惊,目光紧紧地盯着上面的少帝:“圣上,西凉虽然有二十万大军。但是那不过是震慑黄巾余贼而虚报的,真正的大军数量不过十万左右。其中还有一部分是西凉各塞外部族的,基本上不服我们调度,所以真正能够控制的也就七八万人。”
“也不少了。比起我们洛阳城京畿之地的还多了,恐怕就是用来攻打洛阳也打得下来了吧?既然有这么多的军队。为何不安排一部分参与剿匪呢?”
“圣上,这些军队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乱动的,因为西凉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需要绝对的兵力防守,不然那些小部族就会联合起来反抗。在如今的形势下,剿灭黄巾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若是那些边境的小部族再起来闹事,恐怕大汉天下真的就危险了。”董卓当然不想动用自己的西凉军队,那可是他用来威慑洛阳的重要手段。
“那些小部族为什么要闹事呀?”少帝刘辩问道。
“因为他们缺少生活用品,缺少粮食衣物,而这些都是靠我们大汉供应的,一旦没有了军队压制他们,他们就会肆无忌惮地冲进大汉的腹地来抢夺,使得天下更加混乱。”
“那不如咱们给那些小部族更多的粮食、衣物,让他们出兵去各州郡剿灭黄巾余贼怎么样?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得到许多的粮食、衣物,部族里面的老人孩子就可以生活下去了,而部队里面的粮草、装备、武器也由朝廷供足,他们应该是会答应的吧。”
没有想到少帝刘辩转眼之间,突然非常兴奋地说道,有点像是少年人胡思乱想,想到了什么点子就高兴了起来。
但是,朝廷众大臣一想,少帝刘辩的这个办法还真是不错,给那些小部族一些好处,让他们的军队去帮忙剿匪,这样一来,也不用担心他们闹事了,还能够将更多的西凉军队解放出来呢。
听了刘辩的话,董卓心中暗恼,但是刘辩的话却也有几分道理,让他拒绝不得。因为什么小部族闹事之类的本就是他编造出来的,虽然西凉军中还有一些首领确实是部族势力,但是董卓自认为这些人都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的。
不过他转念一想,既然少帝愿意朝廷拿出大量的粮食、衣物、装备、武器等东西来,他也没有不要的道理,把这些东西弄回西凉去,自然更能够提高他在西凉的威望,增强自己的实力。
“圣上说得有理,既然这样的话,西凉可以从各个部族里面征调七万人马,相信可以派往各个州郡剿匪,不久就会有好消息传来的。”
“还是丞相大人支持朝廷的工作,那么这件事情就交给丞相大人去办吧,最好能够在新年之前将各地的叛乱平定下来,让天下的老百姓能够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过新年。至于西凉大军的去向安排,一切就由丞相大人作主,不必再上奏了。”
255、李儒之忧
少帝当着朝廷众臣的面将如此重大的事情交给了丞相董卓去办,顿时在文武百官之中丞相董卓的威望更高了,一些心志不坚定的臣子心中开始活动了,在想着是不是应该投靠丞相大人来保证自己的地位呢。
丞相董卓当然是最高兴的,回到了相府之中后,召集了李儒、吕布、李肃、华雄等一批忠心的手下,共同商议如何最大化地将朝廷国库之中的钱财物资居为已有,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