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
“我有一个主意,可以让你经常见到我。”
“什么主意?说来听听。”
“我告诉母后,娶你进宫来做我的王妃,自然你天天都能够见到我了。”
“呸呸呸,谁想做你的王妃了?”
蔡文姬不依,扑上来和刘辩扭打着,刘辩顿时抓住了她的手,将她拉了过来,蔡文姬的身体一软,倒向了刘辩的怀里,二人目光相接,呼吸相闻,一时间都没话说了。
“荀先生,老爷的书房在这边,请往这边走。”
就在此时,突然一个声音传了进来,二人连忙分开了,各自在书桌上面抓起一本书,在旁边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而这时有人推开了书房的大门走了进来。
刘辩抬着望去,却见进来的是一个年过三十岁的中年男子,身体有些单薄,而且身上穿的是布衣,一看就知道他不是朝廷的官员。
此人给刘辩一种非常儒雅的感觉,目光空灵,极富神韵,他一眼就看到了屋里的刘辩和蔡文姬二人,只是微微愣了一下,就自然地朝着他们点了点头笑了笑。
“荀先生,这位是弘农王殿下,这位是我家小姐昭姬,请荀先生在此休息一会吧。”
“多谢引路,你去忙吧,我就在此看一会儿书也是休息了。”
三十、请教荀彧(二更)
——————————————还有第三更,晚上二十三点五十八更新。————————————————————————————
“荀先生好。”刘辩抱拳一礼,而蔡琰也福了一福。
“王爷安好,琰姑娘好。”这个姓荀的男子笑起来的时候非常地阳光,仿佛整个书房都亮了起来一样,让刘辩看得心头一动。
()好看的txt电子书
“不知荀先生如何称呼,与荀攸大人可是同宗?”
刘辩的心里面有些好奇,整个三国里面姓荀的人并不多,而在朝廷里面任职的大臣中,除了议郞荀攸之外,还有一个司空荀爽,其他姓荀的就没有了。
但是,此人没有穿朝服,显然并不是朝中大臣,那么能够与蔡邕相交的名士中,除了刘辩记忆中的一个人之外,他想不到其他姓荀的人了。
“在下荀彧,是荀攸的小叔。”
男子笑了起来,而刘辩却愣住了,因为此人竟然就是他猜想的荀彧,不仅如此,当荀彧说出他的名字之时,系统立即提醒他临时任务再次开启了。
“临时任务:请荀彧出山辅助自己,时间限制半个月。”
“任务奖励:提升武力一个小级,功勋五百点,信仰二十点,内功一套。”
“任务惩罚:降低武力二个小级,扣除功勋一千点,信仰四十点。”
刘辩现在已经学会了从任务奖励和惩罚里面预测临时任务的难度,显然这个临时任务是困难不小的,要想请荀彧出山来帮助自己,刘辩并没有把握,因为他毕竟才十三四岁,手里面没权没势,尽管将来可能会成为皇帝,但是对于荀彧这样不愿意出仕为官,一心只希望等待明主的世外高人来说,请他相助自己非常困难。
“原来是荀彧先生,久闻老师说起先生的事迹,如今才得一见,令刘辩不虚此行了。”
“王爷过奖了,荀彧名不见经传,蔡学士岂会挂在嘴边,倒是王爷的事情,在下听小侄说起过一些,他倒是深为赞同王爷的。”
“这得多谢荀大人了,不过我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想通,今天正好向荀先生请教一下,还望先生能够不吝赐教。”
“赐教不敢,王爷有什么疑问,说出来我们共同探讨吧。”
“敢问荀先生,可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知道这句话何解呢?”刘辩却是正sè问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免费TXT小说下载
荀彧本来并没有把刘辩的问题放在心上的,因为在他看来,刘辩虽然贵为王爷,甚至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皇帝,但是不过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能够有什么见识呢。
然而,听到刘辩的话后,他一下子愣住了,应该说是被刘辩的话给震惊住了,因为这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应该是刘辩自己想出来的吧。
自然,荀彧想不到的是,刘辩此时的记忆并不仅仅是原来那个十三岁的少年,而是一个在二千年后经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和信息远超过了这个时代的一切。
不要说这一句话,就是更多的名言名句,刘辩也能够张口就说上一大堆的,所以在他听来,一个十三岁的小孩能够说出这话,已经让他难以置信了。
“国家的兴亡,与匹夫有关,也就是说国家的兴亡与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有关系。王爷此话,荀某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jīng辟,如此含义深刻,让荀某一时动容呀。”
“是呀,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最好懂的,国家的兴亡,与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每一个人都对国家的兴盛与衰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惜的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太少了呀。
如今天下风雨飘遥,天下烽烟四起,就是因为上至我父皇,下至百姓,没有人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没有人能够负起这个责任来呀。不知荀先生可知道为什么?”
“荀某也读过圣贤书,也听过先贤言,知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但是儒家的这种思想到了现实之中,却根本难以成为现实。
尽管本朝汉武大帝时独尊儒术,不过也只是以儒来治理天下,并没有完全重视民之一字,所以无怪乎天下百姓都认为大汉江山是刘家的。王爷之言太过jīng妙,荀彧还无法完全理解,有请王爷给荀彧解解惑。”
“若是天下人都能够将国家的兴亡放在心上,则帝王会以民为本,以天下人的福利为本,将相会以民为念,以治理天下为人民造福为宗旨,公卿大夫以国家为念,以尽心尽责上事君王下安百姓为本,则天下各处可以大治。
同样,天下百姓也将以生产为本,以团结爱国为务,如此方能共同走向富裕,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但是方今天下,帝皇昏溃不明,重用jiān佞之臣,收留阉竖之贼,以致于朝政混乱**,各级官员上行下效,不行仁义之事,反成害民之祸,致使天下百姓rì子过得苦不堪言。
加上天灾**,所以才有黄巾趁乱而起,蛊惑天下百姓起兵反抗朝廷,而天下百姓多不识诗书礼仪,如果能有温饱,他们尚不至于受到蛊惑,而现在生活无依无靠,自然会响应反贼。
他们也没有做到以国家为念,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困难,当然这也怪不得他们,主要是朝廷让他们失望了。”
“王爷所言,令荀彧闻所未闻,如同天生籁之音呀。不过王爷的意思是,这天下之人,从上到下都忘记了自己的本份责任,所以才能导致国家如今形同水火的局面,那不知道王爷可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免费TXT小说下载
“最好的解决办法,自然是自上而下进行一场变革,首先帝皇要改变自己的做法,任贤用能,大行仁义之政;
其次是将相公卿要肯为朝廷用命,努力替帝皇分忧,统领好朝廷众臣;各地方官员要务必发展根本,爱护百姓,令天下百姓乐于归田;
而天下的百姓要努力生产,团结起来共同渡过难关。此外,还有像先生这样的读书人,不能敝帚自珍了,而要主动出面为朝廷效力为百姓分忧解难。
当然我也知道这些想法目前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刘辩若有一rì为君,必定会努力去实现它,但希望荀彧先生能够以你之大才辅助刘辩,则天下之事当会有变革的。”
三十一、赈济灾民(第三更)
————————————————本周实际更新了十九章,其中有九章是奖励章节,根据上周发布的任务,本周应该奖励十一章,还欠二章下周补。另外,下周因为没排上网站推荐,所以能不能继续冲上首页,全看大家的支持了,在此请大家把推荐全部投给本书吧。或者请有条件的兄弟投一张评价票吧,听说很容易上首页的呀。————————————————下周的任务,基础更新十二章(加上了欠的二章),会员点击和推荐加起来总数每达到一千五百加更一章,因为小仙这周几乎把存稿加更完了,下周得熬夜码字了。————————————————————————
刘辩终于说出了他的目的,那就是希望荀彧能够出山来帮助自己,而荀彧自然也听得出来,不过他并没有答应,而是顾左右而言他:
“王爷之言大善,如果将来王爷能够成为天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有福了。看得出来王爷会是个与众不同的人,将来若成了帝皇也必定会与众不同的,只是荀彧一向懒散惯了,向来不在朝廷做事,所以不如那些朝廷众臣对天下之事了解得更多,不能帮到王爷什么忙呀。”
“荀先生虽然没有入仕,但是有句话叫做,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我相信荀先生必定会有在历史上发出耀眼光芒的那一刻的。同时也希望荀先生能够想想地想想刘辩之前的话,如果人人像先生这样吝惜自己的才华,不肯出来为百姓谋福利,那么天下仍然是不能得到有效治理的。就像如今的大汉朝一样,表面上看起来仍然风光无限,但是实际上却是从骨子里面就已经坏透了。汉室衰微,恐怕数年之后朝廷就将成为摆设了,大汉天下也会国将不国了。”
刘辩发出了叹息声,他的表情凝重,目光遥遥地望着荀彧,但是荀彧却感觉到刘辩根本没有看他,而是透过了他的身后,看向了遥远的地方,似乎是在看向整个大汉的江山社稷。
在这一刻,荀彧觉得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而是一个饱经沧桑洞彻世事的老人,他的目光中透出了无限的悲凉,不是对个人生命的悲叹,而是对天下百姓的悲叹。
在此时,荀彧差点就忍不住点头答应刘辩,愿意出山来帮助他了,不过话到了嘴边又让他硬生生地吞了回去,因为他不是为想出来做事,而是需要一个自己认可的明主。
刘辩虽然是王爷,虽然见识不凡,虽然将来有可能成为皇帝,但是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就算是登上了皇帝宝座,只怕也会沦为傀儡,而根本得不到实权。
自己如果现在就投到了他的身边去,将来也许根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报负,而会成为朝廷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
所以,荀彧犹豫了,他并没有立即答应,但是心里面对刘辩这个王爷却已经有了极大的好感,只是可能还需要时间来考察他,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值得自己不顾一切地去帮助他支持他辅助他。
()免费电子书下载
而刘辩虽然没有等到荀彧的应答,却发现这个临时任务的进度突然上升到了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荀彧已经有些心动了,只是还没有完全决定,这样一来自己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只不过需要自己再做些什么,荀彧才有可能下定决心跟着自己。
“小叔,你在这里与王爷聊天哪。”
正在这时,荀攸却找了过来,而且样子有些着急,刘辩连忙向他招呼道:“荀大人好,出了什么事情吗,前面似乎有些吵吵嚷嚷的?”
“王爷不知,我们刚刚接到了消息,河水泛滥成灾,江淮一带数十县百姓遭遇洪灾,老百姓不但家园被毁,而且被洪水冲走了无数人,更有数十万老百姓生背井离乡,朝着洛阳一路乞讨而来,据说如今已经过了都亭了,羽林军看到老百姓的悲惨遭遇,根本就没有拦住他们,而是让他们到洛阳城来寻求救援来了。我得马上回去衙门了,过来跟小叔说一声。”
“天呀,如今天下兵荒马乱不说,还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是天要亡大汉呀。数十万老百姓来到洛阳,除去一路上饿死的,除去一部分加入叛军的,至少也会有十余万人到达洛阳城外呀。这十多万人的生活将会是一个大问题,而且随之而来的疾病甚至是爆发瘟疫,简直让人不能想象结果会怎么样。荀先生,刘辩先告辞了,本王虽然没有多少本事,但是也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后有时间刘辩会再登门拜访荀先生的。昭姬妹妹,你多保重,照顾好老师。”
刘辩当即回到了贤德殿中,召集了殿中的所有老妈子小丫头宫女太监们,还有黄忠带着的一百名羽林军将士,将难民即将到来的消息告诉了他们,然后对他们说:
“这些难民也是我大汉的子民,来到洛阳如果不能得到赈济的话,恐怕洛阳城会大乱的,到时候整个大汉天下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从今天开始,我弘农王府全部到洛阳城外去设棚赈灾,搭起锅灶为难民提供稀饭和馒头。”
刘辩让黄忠找来了一百辆马车,用功勋兑换了一百车的大米和面粉,然后运到了洛阳城外十里之地,在周围搭建起了数百个大棚。
一点功勋可以兑换一百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