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
睦凡灰谎恕?br />
当然,刘辩也知道,即使要改变社会改变历史也要慢慢地来,不可能一下子就将社会发展到更高的高度,毕竟那是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的。
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后,刘辩开始思考起了后代的造纸术发展演变过程,西汉以前出现的纸基本上都是麻质纤维纸,质地粗糙,数量少,成本高,没能普及。
东汉元兴元年“G)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来制造纸。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只不过,蔡侯纸的普遍使用也是相对于贵族人家而言,普通老百姓和民间基本上还是极少使用得上这种纸的,与后世社会上普遍通用纸质书籍的情况根本无法相比。
可是,从东汉以后,蔡侯纸也经过了无数代人的改进,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纸张类型非常多,到底选择哪一种纸张类型作为自己要改进生产的纸张呢?
除了汉代比较常见的麻纸、措皮纸之外,后来还陆续出现了桑皮纸、藤纸,以及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秆纸和新式的竹纸等,这些不同类型的纸张所用的源料不同,生产出来的纸张也就各不相同。
到了明清以来,除了一般的纸张外,还出现了各种彩色的腊笺、冷金、错金、罗纹、泥金银加绘、蚜纸等名贵纸张,以及各种宣纸、壁纸、花纸等。
156、灵帝讲武
刘辩将后世出现的各种纸张类型进行了比较,最后根据洛阳周边京哉之地的具体情况,决定以生产竹纸为主,来代替蔡侯纸,至于那些名贵的纸张,目前来说生产技术可能还无法达到,而且也没有实际作用,等到以后刘辩真正成为了大汉天子,而且玉定了天下之后,倒是可以让人生产出来当成奢侈品还行。
()
现在从实用的角度来看,还是生产竹纸比较好,因为,京哉周围的司隶部、右扶风、左冯翊等数个郡国之中,都出产大量的竹,所以生产的原料非常容易寻找,特别是刘辩成为太子前被封为弘农王,他的封地弘农郡中,山地众多,老百姓种植了满山遍野的翠竹。
尽管现在刘辩成为了太子,但是弘农郡仍然还是他的封地,也就是说是他的私人所有的领地,郡中那数量众多的竹子正好成为生产竹纸的原料。
定下了自己要改进的纸张类型后,刘辩开始比较起了蔡候纸与竹纸的生产工艺的差别。蔡侯纸的生产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蔑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bó片状的湿纸;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赶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不得不说,蔡伦改进之后的造纸方法,对于后世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因为这几个基本的步骤,即使到了后世的现当代时期,也仍然是造纸工艺中的核心步骤。
至于竹纸的生产,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斩竹漂塘,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鱼网等植物原料捣碎;煮稗足火,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大锅中的碎料可用大石压住,有助于完全煮烂;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此一步骤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bó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即为成品。
刘辩在自己的脑海之中将这些信息过滤了一遍,确定了自己确实能够记得竹纸的生产工艺,但是至于能不能够具体的成功*启航文字*生产出竹纸来,还必须要经过一些试验才行,但是他确信以此时的生产技术,应该是能够做到生产出竹纸来的,所以精神振奋了起来。
至于雕板印刷的技术,对于此时的人们来说还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其实知道了具体的方法则根本不难。其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
这正如许多事情一样,当你想不到的时候,会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一旦得到了提示,你会恍然大悟,觉得事情原来如此简单了。
刘辩在御书房之中,虽然手里拿着一本书,但是却并没有看进去上面的内容,而是沉思着自己的设想,穿越到了汉末后,他还没有利用多少自己后世掌握的海量知识,而现在正是他要开始展现部分知识的时候了。
同时,刘*清逸尔雅*辩还准备,以后不是必要和战争需要,要尽量地少兑换粮食出来,免得时间长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也助长了一些普通百姓的懒隋思想。
所以,他准备在自己的弘农郡里面推行优质作物种植技术,以后会多兑换一些粮食作物种子出来,教会老百姓种植技术,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劳动来创造粮食财富。
当然,这些都只是刘辩一时的设想,要真正完成这些设想可不是一二天就能够做到的事情,所以他只是在御书房里这个清静的地方让自己呆了半天,将以后的一些事情想得更为透彻之后,才回到了东宫去。
十一月十三日,朔风凛冽,但是天气却放晴了,不像前几天那样阴沉沉的了。
洛阳城外,大队羽林军和禁军将士护卫着灵帝的龙辇朝着十余里外的平乐观而去,旌旗飞扬,猎猎作响,人如流水马如龙,一路向着平乐观飞驰而去。
平乐观位于洛阳城东十数里外的半山腰间,此时这里已经驻扎了一支支来自周边各地的朝廷大军,都是奉灵帝的召令前来参加演武大会的。
()
太子刘辩此时正陪在灵帝的身边,灵帝的龙辇非常宽大,用八匹骏马驾着飞驰,显得如同平地一般稳定,就是陈列在灵帝面前几案上面的酒水也不曾从酒爵中洒出来。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灵帝不知道是有感而发,还是因为周围羽林军和禁军带来的气势所激,顿时将大汉开国高祖的名句吟咏了出来,一边摇晃着脑袋一边端起酒爵来仰头而尽。
“父皇真是豪情万丈,我大汉在父皇的治理下,一定会国泰民安的。”刘辩看灵帝高兴,在旁边含笑而道。
“太子呀,朕虽然也有心将国家治理得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但是却也有为难之处呀。只是你如今年轻,还不懂得其中的艰辛,等到你以后继承了大汉之后就会知道了。”灵帝的话中透出一丝无奈。
“父皇春秋鼎盛,英明睿智,又有朝廷众大臣辅佐,儿臣相信父皇定能让我大汉江山永固,让天下百姓安乐的。”
“不错,朕今日讲武于此,挑选各军中的猛将,就是要平定天下的叛乱,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让大汉江山稳如泰山,然后再将它交给太子。当然,事实上可能还是会有些麻烦的,若是朕有生之年不能做到,太子你一定要答应朕,将来做个好皇帝,好好治理大汉江山,让天下的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
“父皇用心良苦,儿臣相信天下的百姓都会相信父皇的,儿臣只愿意跟在父皇身边,看到父皇的丰功伟绩。
灵帝只是微微一笑:“太子,平乐观到了,随朕一起去检阅一下我大汉的雄师吧。”
刘辩低头应了一声,然后才抬头望去,但见一座九丈高下的土坛在平乐观前的半山腰间拨地而起,周围长宽约三十步左右,显得非常地雄伟壮观,气势浩大。
大坛之上,更是建起了十二重华盖,华盖高达十丈,直耸云霄,彩绣辉煌,龙凤呈祥,迎风招展,映日夺目,如同天空的彩云一般,引得周围的数万大汉军队侧目。
而在大坛东北方向,还有一座三丈高下的小坛,上面同样建有九重彩绣华盖,只不过华盖高仅九丈,上无龙凤,仅有金色巨蟒环绕,另有一面大旗,上书“大将军何进”的字样。
157、任务再现
平乐观前,来自洛阳城周围司隶各部京哉各郡县的步兵骑兵约数万人齐集于此,按照各自的方位排列成阵,建起了大营,一眼望去竟有无边无际之感,颇为壮观。
在数万将士的注目之中,灵帝亲率太子刘辩和文武百官驾临平乐观前,圣上驻于大坛之上华盖之下,令大将军何进驻于小坛之上华盖之下,遥遥巡视着大军,而太子刘辩则留于大坛之下龙辇之旁。
“各位将士,今日朕聚集大家于此,是为了展现我大汉军队的雄威,告诫四方贼寇,与朝廷为敌只有灭亡一途,让老百姓看到我们无敌之师能够保家卫国,一扫妖氛,荡平乾坤,还天下清静太平。朕自为无上将军,亲自率领各军将士奋勇向前,斩寇杀敌;剿灭叛贼;建立不世功业。”
()免费电子书下载
灵帝身着金色甲胄,身披九龙巨鳖,头戴黄金盔,顶插飞凤羽,随后跨上了御马,率百官巡阵而行,背后打着“无上将军”的旗号。刘辩也骑着一匹骏马跟在灵帝的身边,巡视着参加演武的大军方阵,一直绕着大军方阵巡视了三圈灵帝才回到大坛之上,将兵符还与大将军何进。
“万岁。”
“万岁。”
“万岁。”
当灵帝和太子刘辩巡视大军之时;所到之处各军纷纷山呼万岁,顿时气势如虹,声威震天,整个平乐观周围数万将士的喊声,令洛阳城中的百姓也能够听到。
而后,各军步兵骑兵列队操练;发出一声声呐喊之声,如同滚滚的雷霆扫过原野,好似朗朗晴天里霹雳乍现天际,令观者无不热血沸腾,更令灵帝红光满面,颇为兴奋。
代表整个禁军参加学武的是右军营,由右军校尉淳于琼率领,他们身着明黄|色的甲胄远远望去如同金甲神人一般威风凛凛,带着一股剽悍的气势,令各地来的军队将士们纷纷侧目而视。
特别是端坐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的右军校尉淳于琼,不但他本人身材魁梧*启航文字*高人一头就连他乘坐的骏马也比普通的马要高出一头,当其奔驰在队伍之前时吼声如雷,恍若天神一般;声震四野。
就在这时,刘辩突然收到了系统久违的提示:“临时任务开启,请注意查收。”
“临时任务:收服禁军右军校尉淳于琼,时间限制二个月内。”
“任务奖励:提升武力一个小级,功勋五百点,信仰五十点,小还丹一瓶。”
“任务惩罚:降低武力二个小级,扣除功勋一千点,信仰一百点。
“任务进度:侃”
刘辩看了任务之后一愣,没有想到系统竟然会让他去收服淳于琼,不过仔细一想也就释然了,因为淳于琼乃是禁军之中能够与甘宁实力不相上下的猛将,而且他虽然脾气不太好没被塞硕当成心腹,但是塞硕对他仍然是非常器重的。
只不过,淳于琼此人是个急性子,脾气也比较直,心眼比较死,他一般情况下不容易投靠哪一方,就连塞硕对他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他也没有真心归顺塞硕。
()免费TXT小说下载
在历史上,禁军解散之后,淳于琼不知道什么原因归顺了袁绍,后来成为袁绍手下的一员猛将,受命在官渡之战中守卫乌巢的粮仓。
由此可见袁绍对他的信任,也可以显示出淳于琼的能力,只是当时袁绍集团风气**,加上乌巢远在战场后*清逸尔雅*方防线之内,所以曹操率领精锐突然杀来,乌巢的将士一触即溃,淳于琼拼死一战以身殉职,最终也未能守住粮仓。
但是,刘辩经过分析认为,乌巢之战的失利,原因并不在淳于琼个人身上,还跟袁绍集团的将士有关,而淳于琼能够拼死力战以身殉职,却又比起直接向曹操投降的张合等人强了一些。
而且,如今的禁军八营之中,甘宁和许褚二人各掌一营精锐,剩余下来的六营之中,夏年的左助营和冯芳的左军营实力最差,塞硕的上军营、袁绍的中军营、曹操的典军营实力一般,能够与下军营和右助营实力相当的就是淳于琼的右军营了,所以尽管塞硕并不是非常喜欢淳于琼,但是有些任务还是要安排他来完成,好在淳于琼对于上级的正当命令还是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地,这一点上塞硕还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