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
以下官必定全力支持皇子的。”
“尚书大人,刘辩现在确实年轻力微,想要改变天下的局面,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刘辩以后有机会执掌大汉江山,还望卢尚书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注重保全自己的有用之躯,将来辅助刘辩才是。”
“皇子放心,下官以后唯皇子之命是从。”
卢植走后,刘辩查看了一下自己的个人界面,竟然发现卢植真的投效于他了,因为卢植对他的忠诚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了。
三天后,没有想到灵帝竟然又给刘辩派来了一个老师,那就是谏议大夫刘陶,而且也是皇家的远亲,只不过跟刘备一样,血脉已经不纯正了。
“刘大人请坐,刘辩早闻大人才识过人,而且对朝廷忠心耿耿,所以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刘大人,如果刘大人能够让刘辩满意,那时刘辩愿意行拜师之礼。”
刘辩同样的开场白,让谏议大夫刘陶还是颇为欣赏的,他们早就听说灵帝不太喜欢这个大皇子,因为他的举止有些轻浮,但是今天一见,刘陶却发现皇子辩神情肃穆,并不像什么也不懂的顽童。
“辩皇子有何问题,微臣一定尽力为你解决。”
“刘辩想问问刘大人,什么才是真正的忠心?”
“什么才是真正的忠心?”谏议大夫刘陶听了面sè有异,不由得看了一眼刘辩,发现他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便回答道:
“忠为儒家经义,可以分为大忠和小忠,小忠者孝也,孝顺父母长辈,此为小忠之心也。而大忠者,也是忠于天子,为天子分忧,为百姓谋福利也。”
“请问刘大人,若是天子不行仁政,那么做为谏议大夫,大人会怎么做?”
“若是天子不行仁道,微臣自当全力以赴,向天子进谏,力求规劝天子的过错,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免费TXT小说下载
“若是天子非但不听取谏言,反而枉害忠良,并受小人蛊惑,jiān佞当道,那么刘大人又当怎么做呢?”
“微臣必定以死相谏,不惜此身,以自己的鲜血来jǐng醒天子,唯死而已。”
面对刘辩的一次次追问,谏议大夫刘陶没有丝毫犹豫,而是大义凛然地回答道,然而刘辩却是向他摇了摇头,轻轻地对他说道:
“糊涂呀糊涂。”
谏议大夫刘陶一听,顿时愣住了,他平生所学所思,便是以死尽忠于朝廷,尽忠于天子,而且历史上的他也正是这样做的,所以后来与司徒陈眈一起因为进谏而被灵帝下狱,最后双双死于十常侍之手。
但是今天,皇子刘辩却喝斥他这样做是糊涂的,倒是真的让他听了有些糊涂了,不由得望着刘辩,脸上露出了不解的神sè:
“微臣以死效忠于大汉,忠于天子,有何糊涂之处,还望皇子有以教我。”
“刘辩虽然年幼无知,但是却也明白忠之一字,并非如大人所说的小忠与大忠,而是分为愚忠和真忠。”
“何为愚忠?何为真忠?”谏议大夫刘陶听了大是意动,连忙追问道。
“愚忠者,指的是死忠于某一个人,不分好歹,不分对错,盲目忠心,甚至是不惜以自己的xìng命来表明自己的忠心。这样做,虽然说表面上体现出了你的忠心,也许还能够名留青史。
但是却是一个糊涂人,是一个不明智的人,因为你所忠心的对象,根本就不值得你忠心于他。到于真的忠心,则是指明确自己中心的对象,然后只要是有利于这个对象的,那么就要坚决的支持,而且保全自己的有用之身,才能够更好地做更多的有用之事。”
“皇子所言,什么才是一个人应该真正忠心的对象呢?”刘陶问道。
“普通的愚夫愚妇,他们心中忠心的对象往往是他们的主子,所以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的主子;但是像刘大人这样的朝廷重臣,天下大儒,难道对于自己应该效忠的对象还分不清吗?孟夫子曾经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那么刘大人认为你们应该效忠的对象是天子呢,还是天下的百姓万民呢?”
刘辩最后的一席话,如同响雷一般震动着谏议大夫刘陶,让他在脑海中一阵轰响之后,眼前突然豁然开朗,仿佛从一团迷雾中找到了方向,仿佛从悬崖边找到了路径,让他大汗淋漓的同时也jīng神一振。
而且,刘辩的天赋能力稳重威仪再次起了作用,让谏议大夫刘陶看到了一个未来的天子的模样,心中对刘辩不由得油然而生一种敬意,让他一直摇摆着不知道该支持哪一个皇子的心也决定了下来。
()
十八、智退众臣
“皇子的一席话,让刘陶听后胜读十年书呀,我看皇子根本就不需要请什么老师来教导了,你已经可以为别人的老师了。”
“刘大人过谦了,不过刘辩向父皇请求召蔡大学士回京为师,却不料父皇竟然没有允准,此事还望刘大人相助劝劝父皇才是呀。”
“刘某也曾听闻,圣上曾经派过卢尚书来给皇子教导学业,但是没想到卢尚书今天就上朝推辞了,说是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导皇子,看来皇子求师从学是假,想要找到机会将蔡大人救回京城才是真吧。”
“没错,现在岭南兵荒马乱的,蔡大人一介书生流放在外,实在是非常艰难,早rì让他回京也可以让他免受流离之苦。而且蔡大人生xìng耿戒,朝中的jiān佞之徒都非常畏惧他,等到他回到了洛阳来,相信那些jiān佞小人会有所收敛的。”
“皇子此事大善呀,满朝官员之中,许多都是蔡大人的故旧门生,他们一直在想办法救援蔡大人,不过却被十常拦住不放,如果你能够促成此事,那么满朝儒生都会感激皇子的。”
“我倒是不需要他们感激,只要蔡大人能够平安就好了。至于那些朝臣们,只要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忠心,懂得应该忠心于谁就好了。”
“皇子放心,微臣会转告他们皇子的这翻话的,而且以后他们会支持皇子成为太子的。”
谏议大夫刘陶此时恭敬地向刘辩一礼,以此来表达他心中的敬意,而刘辩则微笑着还了一礼:“一切就拜托刘大人了,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灵帝先后派了荀攸、陈眈、郑泰、崔烈、刘虞、王允等人前来为刘辩之师,但是均一一地被刘辩有针对xìng地智退了。
当然,刘辩并没有将想要营救蔡邕的事情弄得天下皆知,对于那些不是儒生心xìng不明的朝臣,他只是以难题让他们知难而退就是了,因此还知道他的想法的仅有荀攸、陈眈、郑泰数人而已。
就是王允面前,刘辩也没有告诉他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不清楚历史上王允执意要杀蔡邕,是真的因为蔡邕为董卓叹息呢,还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什么过节呢。
不过,在王允离开的时候,刘辩突然冒出来了一句话:“王大人,刘辩多问一句,貂蝉可好?”
“貂蝉是谁呀?”谁知道,王允却是一头雾水,似乎根本不知道貂蝉一样,这让刘辩大为奇怪,连忙讪讪地笑着说:
“哦,那是我记错了,记错了吧。”
()
等到王允走后,刘辩仔细地回想了一下历史,貂蝉原本是宫女,后来在洛阳之乱中逃到了王允家中,为王允收为义女,这应该是以后的事情了。
“那么,貂蝉此时应该还在宫中,而且年龄应该不大,二个月后回宫时一定要找到她,让母后把她安排在我的宫中,来个宫女养成计划。”
刘辩心中暗暗着急了起来,因为灵帝这样一闹,时间已经过了十五天了,他还没有松口让蔡邕回京,还有半个月就是任务的期限了,所以他不得不急。
“不行,得再让母后催催父皇才行,这边还得去蔡大学士家里一趟,看看能不能想到什么办法。”
刘辩于是让史道人进宫去见何皇后,同时自己带着刘关张三人一起去拜访蔡大学士的家人,当然他们是微服出访的,而且暗中还有一些羽林军士兵化了装,由黄忠带着在周围保护刘辩。
现在这些羽林军将士中,最开始的那近百名将士已经完全忠于刘辩了,就是后来的五百羽林军将士中,也有数十人忠于他了,因为刘辩时不时地给他们赏赐,而且平时也非常关心他们家里的情况,知道谁的家里有什么困难,马上就会慷慨解囊的。
所以现在刘辩的功勋再次有了五百多点了,信仰更是达到了一百二十多点了,而且他发现自己现在每天能够增加功勋十多点,同时信仰也能够增加一点多。
蔡邕的家里距离永安宫外步和里大街并不远,大约过了三条街就到了,是一个小门小户,大概有十多间房屋,门前非常冷清,大门紧闭。
这段时间以来,由于刘辩经常派人接济她们,所以她们的rì子也好过了许多,而且有刘辩派来的几个老妈子和丫头,将她们照顾得也挺周到的。
当然,蔡邕的老母亲、妻子和女儿也知道了,帮助他们的是当今的大皇子刘辩,而刘辩这样做是想拜蔡邕为师,为此已经拒绝了朝中的多名大臣了。
所以,听说皇子刘辩前来拜访,她们祖孙三人倒是没有避嫌,将刘辩请到了屋里去,而刘关张三人则在大厅里面,自然有人送上香茶。
“老身及媳孙多谢皇子的大恩大德。”
一见面,蔡邕的老母亲就要下跪,刘辩连忙将她老人家扶住了,非常亲切地说道:“蔡老夫人不必多礼,大学士是天下最有名的大儒,刘辩一向心中仰慕,但是以前年幼无知,所以未能够在蔡大人被流放时相助。而今刘辩多少有了一些能力,所以既想拜蔡大人为师,也想让蔡大人免受流离之苦。不过现在看来,父皇身边的jiān佞小人太多,十常侍这帮阉党定在阻止此事,所以不知道能不能行呀。”
“原来皇子存心是想救邕儿脱离苦海,老身无知,实在汗颜,琰儿,你替nǎinǎi和你父亲谢谢皇子殿下吧。”
刘辩一进来,就看到了躲在nǎinǎi和母亲身后的蔡文姬,此时的蔡文姬不过十二三岁,还处于豆寇年华之时,长得十分清秀,而且目光机敏,透着一股灵气,怪不得能够成为才女呢。
()好看的txt电子书
而此时,蔡文姬在nǎinǎi的催促下,不得不来到了刘辩的面前,盈盈地一福:“蔡琰多谢皇子殿下,若是能够救得我父亲脱离苦海,蔡琰愿意为奴为婢报答殿下的大恩大德。”
蔡文姬一边说着,一边抬起头来观察刘辩,发现眼前的皇子是一个长相俊美的年轻人,比起自己大不了多少,但是身上却透露出一股威严,而且目光清澈,面带微笑,让她一看就心生好感。
十九、初识蔡琰
“早就听说蔡大人有个聪明的女儿,文才志气过人,常常自诩为班昭第二,今rì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呀。”
“皇子过奖了,蔡琰是心比天高,如何能够当得过班昭那样的才女之赞呢?”
“蔡琰姑娘可有字号?”
“我等女儿家,哪里有什么字号呢?”
“姑娘心中定不是如此想的,你一定想的是,男女为什么不能平等呀,我辈女儿家为什么不能做男儿之事呢,所以何况是取一个字号。如果姑娘没有字号,刘辩可以送姑娘一个,不知可好?”
“哦,不知道殿下想送我一个什么字号?”
“昭姬。”刘辩一字一句轻轻地念道。
蔡琰的身体一震,因为这正是她偷偷地给自己取的字号,只是一向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因为她还是害怕父亲责备,害怕世俗的声讨,毕竟此时的她还如此年幼,还不是那个长大后特立独行的蔡文姬。
“多谢殿下所赠字号,蔡琰一定谨记在心。”
看着刘辩与蔡琰在旁边谈得非常融洽,蔡邕的老母和妻子也没有打扰他们,而是面带微笑地望着他们,同时心中涌起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要是能够将蔡琰许配给皇子刘辩,也许他们会是一对完美的组合。
“好了,琰儿,不要再缠着皇子了,皇子的事情比较多,不能在这里陪你太久的。”
看到二人又讨论起了诗赋文章,蔡邕的老母亲连忙打断了他们,不过二人都有些恋恋不舍,只是他们也知道时间确实不早了。
“蔡老夫人,刘辩有一个想法,希望老夫人能够委屈一下,在家里装病,然后派人托话给我父皇,也许父皇会考虑将老师召回京城来的。”
“没什么,只要邕儿能够回来,老身不要说装病,就是真的大病一场也没有什么打紧的。”
第二天,卢植在朝堂之上递上了一个奏折:“圣上,昨天蔡大学士的家人到尚书府来禀报,说是蔡老夫人如今大病了,恐怕将不久于人世,她希望能够在临死之前见上蔡大人一面,请圣上体谅一个病危老人的苦心,将蔡大人召回来吧。”
“是呀,圣上,臣等无能,无法教导皇子辩殿下,如今天下的大儒,恐怕只要蔡大人才有这个能力,希望圣上开恩呀。”
“请圣上开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