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倾城录 全本作者:桃次郎
”
拿定了主意,大瘟皇抱起无错,又瞥了眼昏迷中的柯蓝,猜想俱引八成是死在她手中,有心杀了柯蓝替徒儿报仇,可毕竟身为一代魔道宗师,怎么也不能乘人之危。
又想,反正天狗就要吞了这塔,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这女人定是要死的,迟些早些,是否由我亲自动手,倒也无关紧要。于是背起无错,飞身跳出塔外。
刚跨出半步,眼前一花,仿佛有只黑色大鸟迎面飞来,警兆陡生,宝光剑劈面斩去,不料竟落了个空!
方自怔忡,只觉得背后一轻,无错已被人抢了去。狂怒的转过身来,只见一容颜冷峻的黑衣少年,右手持枪,左手抱着无错,巍然伫立空中,恍若天神下凡。
大瘟皇被他的气势镇住,半晌说不出话来,待到兴起抢回无错的念头时,天狗已向空中的两人吐出了大团毒烟,无奈之下只得转身避开,回头再看,黑衣少年早已鸿飞冥冥。
抢回无错后,龙之介挂念柯蓝,忙趁大瘟皇不留神飞进阁楼。
此时柯蓝也已恢复了神智,强忍着伤痛爬起来,先找回了柔水、红莲、阿修罗三名剑,正欲寻找无错时,龙之介飞了进来。龙之介也不多说,挟着柯蓝逃出塔外,险之又险的躲开天狗喷来的毒烟,落到工地外安全之处。
无心、萧红泪、雷烽等人立刻围上来,见三人都无大碍,心头一块石头才算落地。
正商量如何消灭天狗,急促马蹄声有若暴雨由远及近,一队近卫军簇拥着鸾驾,来到楼阁前与众人汇合,开道的两名将军,正是近卫营统领武思勉,与稽查营统领格兰特。内务大臣贝隆扶着圣上下得车来,左右有大元帅春江飞鸿与在途中会合的天香君叶倾城随侍。
春江金鹏脸色苍白,眉头深锁,见到无错、无心安然无恙,这才面色稍霁。指着正大肆破坏碧落黄泉之楼阁的天狗,申饬众臣:“还不快速献良策驱走那凶兽!万万不可让朕与那美皇后的寝陵再受伤害。”
众人面面相觑,哪里有什么“良策”?这时一人排众而出,默不作声的走向工地,自顾自的摆弄起一架封闭铁锅似的铁制机器——竟是奉敕命监造碧落黄泉之楼阁的梵志!
梵志点燃那锅下的火炉,又拧开一具阀门模样的开关,很快的,烧热的空气通过软管输送到阁楼天台,注入到一个巨大无比的软皮囊内。
皮囊逐渐膨胀,直至充满热空气,冉冉的飘了起来,通过若干道铁索牵引着,碧落黄泉之楼阁也轰地一声巨响,拔地而起,飞向高空,直到与京郊八黄泉相连的八根粗铁索被绷直,浮力、拉力与阁楼重力达到平衡,才不再上升。
华美绝伦的十层巨厦——碧落黄泉之楼阁,竟成了当之无愧的空中楼阁,稳稳悬在百丈高空,这惊世骇俗的奇迹就在众目睽睽下上演,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仰望楼阁,呆若木鸡。天狗也被吓住了,昂首傻看着徐徐上升的楼阁,大张着口,眼中满是惧意,试着跳了几下,断定构不着楼阁的高度后,猜想那楼要一直飞到月亮上去,于是作罢,悻悻的跑开了。
月蚀即将结束,大瘟皇也不敢耽搁,心想:不理这怪里怪气的楼阁也罢!只要抓紧时间除掉阴阳明镜,便万事大吉了。于是追上天狗,驱策它直奔学宫而来,所到之处,竟无丝毫阻拦,倒叫大瘟皇颇感意外。
穿过广场来到西街,才发现有人迎面走来:竟是个腰悬双剑的白衣少女。
让他不敢置信的是,在那渺小如蚂蚁的少女面前,暴戾的天狗竟止步不前,瑟瑟发抖,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叫声,似乎对她怀有莫大的畏惧。
大瘟皇大为迷惑,想驱使天狗不理那少女继续前进,可天狗却把两只前爪伏在地上,垂下脑袋,说什么也不肯移动分毫!
少女冷漠的注视着天狗,良久,突然转身,径自姗姗前行,走出几步,回头向天狗招手,仿佛在招呼它跟上。
天狗果然乖乖的跟了上去。
那少女步履轻盈,走起来有如浮光掠影,身子一晃便闪出十数丈远,天狗亦步亦趋,载着满腹狐疑的大瘟皇,一直来到银白色的真理塔前。
少女停下脚步,定定的望着天狗的眼睛,对大瘟皇却视而不见。
片刻后,少女从容不迫的向后退了一步,像是在给天狗闪开直趋真理塔的通道。优雅的抬起左手,朝着真理塔的方向短促而有力的一挥,冷咤道:“去!”
天狗咆哮一声,身子一弓腾空扑向真理塔。千钧一发之际,真理塔内梵音大作,铃鼓悠扬,柔和的大光明宛若一朵白莲,以真理塔为蕊,依次绽放。盛开的花瓣,都是大乘佛法幻化的光明云,层层迭迭的簇拥着真理塔,形成天下间法力最强的护法、驱邪、破魔之结界:真理系三大禁咒之“佛陀光明云”。
面对这无上大智慧所聚结的圣洁之境,任何邪魔都将望而生畏、止步不前,乃至俯首膜拜。天狗也不例外,被结界弹开后立刻惊恐的跳到一旁,不敢再靠近半步。
大瘟皇目瞪口呆,倒是身后那白衣少女,藏身在天狗的阴影下远远避开光明云,似乎怕被塔内的明镜发现,但仍步步逼近,催促天狗进攻真理塔。
天狗被逼得进退两难,走投无路下兽性大发,仰天狂吠,竟不顾那白衣少女的指挥,发足狂奔沿着来路逃去,任由大瘟皇如何喝斥,也不肯驻足。
一路飞奔到正门前,大瘟皇一抬头,蓦地发现:那白衣少女竟神不知鬼不觉的拦在了天狗的前头,高居于学宫门楼顶端,迎风伫立长发飞扬,把“稷下学宫书剑正宗”
金铸匾额踩在脚下!
少女缓缓扬起下巴,一瞬间,残月寒星那凄冷的光辉仿佛全聚集到她身上,为她而存在,为她而萌生、壮大、蜕变……凄冷凄凉与凄迷,都化作了横无际涯的浩然华光,纵使与正午烈日相比,也毫不逊色。
华光的泉源正是少女本身。仿佛她已成了一轮明月,就在那扬眉冷笑的剎那,如水月华全化作了锋利如刀的杀气,把这光所能照耀的天地万物都控制在杀气里,生杀予夺,尽在一念间。
想当初盗取阿修罗魔剑时,大瘟皇也曾感受到这等无可抗拒的杀气。原本以为是魔剑的戾气,没想到竟源自叶府的一介婢女——这名叫小迦的少女——身上。
可是,大瘟皇很清楚,这等霸道威力的功法,天下间仅有一家,那就是春江水月的大阿修罗魔功·月华境界。
难道她是……
思忖间,少女又变了。身材陡的升高寸许,淡淡的五官轮廓也逐渐纵深、清晰,凤目顾盼间,油然生出藐视天地万物的霸气,白衣胜雪,飘逸若仙,随着夜风翩翩起舞,披肩长发雪样银白,伴着风荡在夜里,一分的凌乱,却傲然放飞了九分的潇洒不羁。
目光一触及少女的白发,大瘟皇恍然大悟:“你……你是朱雀的剑圣——春江……”话音未落,只见那少女把双剑对接,合成了一柄长达七尺的怪剑,双手持剑,当头斩下!
大器不工,智剑无锋,拔心之刃,斩世间万象;天理,地理,人理,迷心七情,销魂六欲,我自一刀两断!
水月流·大乘剑神境·先天潜力剑!
白炽的光华从天而降,在击中天狗的剎那疾速放射开来,酷似超新星大爆炸的飞碟状能量波迅速扩散开来,扫荡了方圆百丈内一切物质。待到剑气消散,天狗早已化为灰烬。
撩起额前略显散乱的发丝,水月暗道可惜,倘若手中所执的不是木剑而是魔剑阿修罗,便是大瘟皇有十条命,也难逃一死。
收起双剑,水月散去阿修罗魔功,再次变回了小迦。
几乎就在同时,倾城风一般的闯进门来,左顾右盼不见天狗,忙冲上来抱起小迦,上上下下的打量,见她完好无损,才拍着心口叹道:“菩萨保佑,菩萨真好心肠。”
小迦揽着倾城的颈子,深情的望着他的眼睛,兀自甜笑不语。
“小迦,天狗呢?”倾城问。
“嗯?天狗,没见到呀。”小迦娇憨的笑道:“只有一只小黑狗,月亮一出来,它吓得汪汪叫,然后就逃走啦!”
太子诱拐案有惊无险的划上了句号,余波却久久不能平息。
无错大难不死,三天后被册立为帝国皇储;天狗一役萧红泪临危不乱,护民有功,擢升枢密右使;柯蓝救了太子无错,也是大功一件,女承父业,督学稷下;秘蝶组的实际工作转交给新近加入降魔军的破戒那迦;梵志保住碧落黄泉之楼阁免遭天狗破坏,居功甚伟,尽管他本人对所谓的赏赐不感兴趣,在倾城的劝说下,还是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工程卿一职;格兰特护驾有功,在倾城的力荐下,当选为公民下院第二护民官。
事后,倾城多次在上、下两院弹劾春江飞鸿,揭露他一手策画皇储诱拐案与天狗事件,大瘟皇身为王府客卿,一切行动自然都是受命于主子。
春江飞鸿对此矢口否认。大瘟皇被先天潜力剑击伤,侥幸逃脱性命,本想回王府养伤,不料竟吃了闭门羹,只得含恨远遁他乡。
本来还有一个证人可指控春江飞鸿,那就是身负重伤后,被降魔军逮捕的那罗延。
不料那罗延倒是个硬骨头,宁死不肯供出师父,甘愿承担一切罪责。龙之介与他算是不打不相识,爱其品性、武功,特向倾城求情,而无错也念他当初呵护,在陛下面前说了不少好话。
刑部卿鹰扬亲王也是机灵人,大笔一挥,那罗延成了无罪之身。在阿淳与破戒那迦的劝说下,终于也加入了降魔军,担任神鹰组组长,龙之介的副手。
至于那顶皇储诱拐案的黑锅,最后竟是刑部卿鹰扬郡王出人意料的站了出来,呈上一封来自凤凰城的秘信,藉春江水月之口,全扣在了乌鸦领领主奥兰多头上。
水月在信中坦言,奥兰多策画并操纵了这个计画,并想邀凤凰城方面加入,在被拒绝后竟恶语相向。水月大怒,决心与之决裂,并希望帝国能出兵相助,合战乌鸦领。
这封信的出笼,让倾城和春江飞鸿都颇感啼笑皆非。
不知水月是否在开玩笑,竟玩出这么高深莫测的一手。
事后倾城曾怀疑该信乃春江鹰扬假造,可经核实后得知,的确是水月亲笔所书。按理说,即便水月想与帝国合作,也该透过倾城这条渠道。如今反其道而行之,由此可见,春江鹰扬能与水月沟通,定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倾城曾私下试探他:“不知王爷您到底拜的是哪路神仙?”
春江鹰扬神秘的一笑,模棱两可的答道:“君上说笑了,鹰扬所侍奉的,当然是春江家的主公。”
“主公……”倾城想起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妖剑客和鬼剑客。难道春江鹰扬也隶属于那个第三势力?以此观之,那个势力还真不简单呢。可倾城又哪里知道,现在浮出水面的,仅仅是第三势力的冰山一角罢了。
尽管帝都的局势更加错综复杂,学宫派与贵族派的矛盾也因皇储失踪案进一步激化,在此之前,对乌鸦领的北伐,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第二章春风夜宴残雪
在春光下消融,湿润的街道与宫闱,和煦的阳光与风,一切都很清新。
孔雀历一百二十二年,早春三月,又是新的一年。
帝国朝野也在经过皇储诱拐案与天狗时间的暴风雪后,平安度越了寒冬,在新一年的春风中焕发了生机,对乌鸦领北伐,也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陛下与元老院,都对北伐不再犹豫。公民下院的民意调查结果,也表明了绝大部分对此次出兵的支持态度,与此同时,他们也对军费预算表现出极大的忧虑。
多灾多难的一百二十一年,大神庙、瘟疫、兵变、热症、碧落黄泉之楼阁、天狗、重建命运塔……天灾人祸早已让帝国百姓不堪重负,现在又时值春耕,无论兵役还是增税,都是帝国公民所不能接受的灾难。与国家统一相比,民众更在意的是吃饱穿暖。
假如大义与生存冲突,本能会选择后者。
尽管军部预算都已经多次在军用物资配给上做出了让步,可仍远远超出了财政司的拨款极限,三番五次打回预算书。军部后勤官员大为恼火,联名上书辞职以示抗议:“假如财务司的守财奴们再不清醒一点,帝国军人只好饿着肚子上战场”。
而财务部的答复则是:“只要可敬的帝国军官们在中饱私囊这件义事上稍微谦让一二,士兵们大可为给慷慨的帝国皇室作战而备感荣幸”。
围绕着军费预算,双方唇枪舌剑相互攻讦,在某次元老院例会上,军部长官古·撒罗,甚至对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