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倾城录 全本作者:桃次郎
玫搅擞袷獗Σ仄穹怯涝恫患烊樟耍俊?br />
女娲掩口笑道:“神.圣.平是个老顽童,难道你现在还不知道吗?好了好了,这些抱怨话不要说给我,等他来了,你自己跟他理论去。”
倾城惊叫道:“老贼要来昆仑吗?”
女娲颔首笑道:“他传书来说,正在调教从朱雀来的徒弟和徒弟的媳妇,现在没空,来年一定上山来探望你。”
倾城欢喜的嚷道:“老贼说的一定是雷烽和柯蓝,天哪,没想到他们也到了昆仑!”
女娲欣然道:“是小叶子的朋友吗?我也想早点见到他们呢。”
倾城笑道:“是我的好兄弟、好妹子!哎呀,要让老贼记得带他们来才好!”
女娲爱怜的说道:“别着急,我会转告神.圣.平,你就耐心等着吧。”
倾城懊恼的说:“哎哟哟!还要一年呢,老头真会磨蹭!教徒弟要那么久吗?”
女娲笑道:“你先别高兴的太早了,据我所知,你义父绝少守时,他说来年到,拖个三五年也很正常。他是个路痴,找路比走路的时间要多出来十倍不止。”
倾城忍不住叹道:“干脆我去找他们好了!”
女娲道:“他既是路痴,又怎么可能知道自己在哪里?你就乖乖等着,先把他留给你的剑谱学会。
“这御剑之术源自旧世界,是古往今来最强的剑术,真正可以于千里之外取人首级。你义父当年没有教给你,一是他自己也没能学全,二来你那时年纪还小,没有出世的历练,放不下尘世的俗缘,让你学道修剑,恐怕还不乐意呢。”
倾城心中一热,便道:“娘娘也来练吧!我们一起修道,娘娘做道姑,我做道士。”
女娲浅浅一笑,柔声道:“若是早年得到这张图对我还有些用,如今不与人争利,不与天争命,学剑何用?”接着又说:“你得到了驭剑之法,可见是命中注定要让这门绝学发扬光大,不如打铁趁热,现在就传你剑术。”
倾城大喜过望,捧着飞星、断流两口宝剑,跟女娲来到了洞外。
女娲语重心长的说:“人间的剑道,有小乘、大乘的分别,大乘又分剑心、剑魂、剑神三段,到了剑神境界,就是人间剑术的最高层次了。然而六道众生,并不只有人才懂修行,剑神之上,天外有天,畜生、恶鬼、地狱诸恶道且不论,阿修罗道、天道两种境界就比人间的剑神更胜一筹。。
“这御剑之术,就是天道剑术的入门课,要说这天道境界,我也没有修成,所以只能领你进门,往后的成就,就全看你个人的造化了。”说罢便将那两口宝剑取出,观摩了一番,笑道:“上古神器,果然非同小可。飞星是雄剑,不合我用,就借断流一用吧。”于是擎起断流宝剑,手捏剑诀遥指天际,喝道:“疾!”
断流剑腾空飞起,恍若一匹赤红的绸缎,星驰电掣的朝着群山中飞去,转瞬间就环绕了须弥山一周。
女娲选定了一处高耸入云的山峰,默默催动着剑诀,只见断流剑围着那山峰一绕,雪山轰然作响,竟被拦腰斩断,沿着斜坡滚落下来,引起了一场空前的雪崩,群山齐声怒吼,冰雪、巨石仿佛脱了缰的怒马,前仆后继的滚下山去。
女娲指着剩了半截的雪山笑道:“看我取来冰玉果林。”话音方落,断流剑果真钻进了山腹,只见剑光连闪,转眼之间,一个宽达十余亩的球形石头底座,从山腹中缓缓升了出来,连着泥土、岩石、树林连根拔起,一同飞回娲皇仙境。
女娲举起左手,托着那树林,右手一指,断流剑飞了回来,在娲皇仙境山坡下一处空地绕了一圈,挖出了一个十亩方圆的深坑。
女娲左手一挥,那树林便悄无声息的落进了深坑,大小刚刚合适,简直像精密测量过一般。
女娲又催动断流剑,变成了一只大手,捧着挖出来的泥土,把挖空的山腹填平,变成了一个小型的高原。
看到了这移山填海的神通,倾城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
女娲微微一笑,喝了一声:“收!”断流剑行云流水般的飞回她手中,一闪,不见了。
倾城慌忙低头去看剑匣--空空如也,断流剑不见了!
只见女娲不慌不忙,微启朱唇,吐出了一颗梧桐子大小的红丸,递到了倾城的面前。
“这是断流剑变的?”倾城小心翼翼的用手去摸,只觉得指尖一震,那红丸迸发出一片红霞,就再次变成剑形,自动飞回剑匣去了。
第三章玄鹤通灵
冬尽春来,又是一年了,神.圣.平果然没有来,圣母之水峰上与倾城、女娲相伴的仍是风刀霜剑。
自从那天看了女娲表演御剑之术,倾城就痛下苦功练习不辍,一年来大有进步,已经初步通晓了御剑之术,开始探索天道境界。
他的天资本来就举世无双,再加上每日服食稀世珍宝地火冰玉果,于是进步一日千里,单在剑术上的修为,已经不在女娲之下了。
这一年来倾城除了学习御剑之术,还花了不少精力,把自己这些年学到的武道融会贯通。
倾城把早年所学去芜存菁,又与这两年在雪山修行的领悟融合,写成了一本小书,取名为《三昧书》。
女娲见了,调笑道:“你年纪轻轻就忙着著书立传,不怕后人读了笑话吗?”
倾城笑而不答,其实他写《三昧书》,并没有流传后世的打算,只是有些东西放在心里,很难理出头绪,不如就写下来,给纷乱的思绪寻找一个寄托。
另有一本集子,是他闲暇时写的文字,记述了历年来游历四方的风土见闻、山水笔记、宦海浮沉,并有很多奇思妙想、随笔回忆,积得多了,觉得丢了可惜,就誊写成一部书稿,提名《平生集》;所谓平生,就是平实的生活。
倾城怕女娲笑他,就一直藏在书柜里,这一天翻出来看,又补了几篇最近的感悟,心想留在我手上也无用,不如下山送给蓦然当识字课本,总比让蛀虫吃了要好。
正想到蓦然,忽然见到窗外红光一闪,传来惊天动地的吼声,听来异常熟悉。
急忙出去一看,原来是凤龙潋滟触动了神山禁制,正在结界中苦苦挣扎。
倾城撤了禁制,召唤潋滟落在娲皇仙境内。
潋滟见了久违的主人,兴奋得低鸣起来,把头蹭他的肩膀,十分亲热。
倾城抬头一望,只见蓦然趴在龙背上,死命抱着潋滟的脖子,已经冻得昏了,等到被救醒,看到倾城,第一句话就是:“师父,你已经一年没来看我,是不是不要我了?”说着,竟落下泪来。
倾城一向把他当成亲弟弟看待,一年不见,自然也很想念,正要下山,没想到他就自己找来了。
蓦然破涕为笑,解下龙背上的口袋给倾城看,竟是一床铺盖和换洗的衣服,原来他已经打定主意不再下山了。
倾城怕他家人着急,要送他回家,哪知蓦然趾高气扬的递上来一封信,竟是李老太爷的手谕,说是蓦然年纪不小了,应该学着独立生活,并委托倾城代为照顾。
倾城看了无可奈何,而且内心也很高兴蓦然留下来陪他,于是就带着蓦然去拜见女娲。
女娲见这孩子聪明伶俐,俊秀可爱,心下已经十分喜欢,自然也很愿意他留下来。
见他脸色发青,知道是受了寒毒,就取了两丸仙丹给他。
蓦然道谢后服下了一枚,女娲问他为什么不全部吃下,这样对他会很有好处。
蓦然天真的说:“留下一颗给潋滟,它背着我飞了三天三夜,怕也中了寒毒。”
女娲笑着对倾城说:“这孩子真善良,你小时候要狡黠的多。”
倾城讪笑道:“娘娘不知道,这小子是内秀,表面看起来乖,其实一肚子坏水。从小就整日吵着要看女人洗澡,善良个鬼啊!”
蓦然大窘,揪住了倾城的胳膊叫道:“看女人洗澡的从来都是你一个人,我只是把风而已!”
女娲抿嘴笑道:“你们两个都不要吵了,以前怎样我一概不管,往后住在山上,小叶子就算我儿子,小蓦然论起来是我儿孙辈,山上摩诃迦罗族姑娘就是你们的姐妹、姑姨,记得要守规矩。”
倾城怪不好意思的说:“娘娘,你说这些干什么?我早就心有所属古井无波了,分内的念头不会有,非分的念头更加不会有。倒是蓦然青春年少,你说这些,就不怕诱发小鬼懵懂的冲动吗?”
女娲没好气地喝道:“不准胡扯!”
倾城摸摸鼻子,讪笑道:“我这也是为了蓦然好。”
女娲笑道:“该说的我都说了,这就去给蓦然安排房间,你们先去吃饭。”
她前脚刚走,蓦然一个虎跳扑到倾城背上,抱着他的脖子嚷道:“天杀的老不死!啥叫『懵懂的冲动』啊!我才十一岁啊--”
倾城喘气笑道:“小鬼头,太可怜了,我十一岁的时候,梦中情人都一大把了!”
蓦然上山以后,娲皇仙境就更加热闹了。
云萝、凤箫也很高兴有这个小弟,十二分的宠爱着他,天气好的时候,总要带他出去玩,每次下山采买粮食杂货,也都会带一些好玩的、好吃的回来,蓦然四季的衣服,也都是她们亲手缝制。
倾城将那口飞星宝剑借给他用,又把《三昧书》中入门的剑技,循序渐进的传授给他。
蓦然天资聪颖,对学武又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进步非常之快。
然而毕竟是个孩子,山中生活对他来说是枯燥的,少了游戏的玩伴,就像缺了盐的汤,内容再丰富,也弥补不了滋味的缺憾。
早先带回娲皇仙境的鹰雏在倾城、女娲的照料下长大,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一点也不怕人,恰好成了蓦然的玩伴。
鹰儿还小的时候,飞不很高,蓦然喜欢追着它们到处疯跑,后来鹰雏长大了,可以自由飞行,蓦然再也追不到,心中很是羡慕,又有一点懊恼,仿佛见识了自己的愚笨,成了伙伴的累赘,难免自怨自艾,于是便屡次求倾城教他轻功。
他平日里看到女娲、倾城动辄飞天入地,就连云萝、凤箫姐妹也身轻如燕,翻山越岭不过是瞬间的事,以为飞行很简单,却不知这是桩极难的本领。
倾城告诉他:“云萝、凤箫姐妹是娘娘用冰雪和仙丹造出来的仙子,体质跟凡人不一样,我则是学了『风法』才会飞行,这你也是知道的。”
蓦然点头道:“师父讲过的,昆仑一脉的仙术有水、火、地、风、雷五宗,只有风法才有飞行的法门,我想学的就是这个。”
倾城笑道:“你修炼了冰玉神功,走的是水法的路子,再学风法,不怕三心二意两样都学不精吗?”
蓦然自信的反问道:“师父,你可以兼修五宗仙道,蓦然只要两宗,若是不成功,还有脸当你的徒弟吗?”
倾城见他信心十足,不由得笑了,心想,我小时候可没有这样的自信。于是带他去见女娲,把蓦然的想法说给她听。
女娲说多学一门本领总不是坏事,准了倾城传授蓦然风法奥义。
昆仑一脉的仙道法术入门很简单,不过是些打坐调息的技巧,等到深入理解风法奥义以后,蓦然才发现,这远比修练“冰玉神功”要难得多。
他性子坚强的近乎固执,修行遇到了难题,只要有一点可以自行解决的余地,就不肯请教倾城,似乎这样,就使得倾城当初劝他不要兼修风、水的警告落了实。
倾城知道他这个脾气,就让云萝、凤箫监督蓦然练功,他这个当师父的,反而极少出面。
如此过了一冬,蓦然虽然还不能自由飞行,追逐苍鹰已经很轻松了。假如按照尘世武林的标准,他的“轻功”已经算是登峰造极了。
转眼间春天来到,蓦然开始修行飞行术的第二阶段,他自己取名叫“水上漂”。
每天正午阳光最好的时候,他穿着一双特制的、重达二十斤的铁鞋,走进积雪融化的山涧,默诵风法奥义,像一片枯叶似的浮在水面上,顺着河水漂到山下去,一路上经过数不尽的险阻,直到夕阳含山的时候才上岸,漂流数百里,连裤脚也不会湿。
这一天蓦然顺水漂流,看到一条红线贴着水面朝自己的方向漂来,他刻意加快了速度,不料那条红线也像是受了刺激,加速追过来。刚开始他以为是一截腐烂的绳子,等到近了,忽见它昂起身子来,吐出火红分岔的蛇信。是一条泅水的赤练蛇!
此时溪流转入了峡谷,河道陡然收缩,一块漂流木撞在蓦然脚踝上,身子不由自主的打了个旋,朝着赤练蛇漂去。
赤练蛇一跃而起,像一条褚红色?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