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倾城录 全本作者:桃次郎
福笆纸酃指恕白杂晒瘛薄?br />
得到摄政王陛下的手书后宇明公当即宣布支持敕建大神庙,元老院的表决如期举行,翰林卿算半票,贵族元老算一票,建造帝国大神庙的议案以半票的微弱优势通过。
“也许我该投弃权票……”事后,倾城不止一次后悔的想。
“既然大神庙的建设不可避免,且要在新年之前完成,至少十万奴隶劳工要投入到施工中,那么帝都防卫就面临严峻考验,防止、镇压奴隶暴乱的任务必须交给一位有能力的将军主管。近卫统领、从二品中将史克尔出身稷下名门,年富力强且办事干练,正可当此重任……”春江飞鸿也不是省油的灯,吃了闷亏当然要反咬一口。一直荐文呈上,可怜的史克尔明升暗降沦为奴隶工头,稷下出身的他被彻底清出军系,近卫统领的肥缺则落入了春江飞鸿的亲信——三品少将武思勉——手中。
默默的收拾行李,默默的离开皇宫,逆来顺受的稷下月光在想些什么呢?抱怨、愤懑还是痛恨?此时此刻,谁也不会关心这只替罪羊。“韬光养晦,潜龙在野。”反复咀嚼着卸任之日柯宇明送他的这两句话,史克尔用力扯下了胸前的中将勋章。“戴着这东西看管奴隶,太丢人!”现在的史克尔眼中,奴隶和猪狗没任何区别,因此当日后那场动乱发生时,所有人都为他的转变大吃了一惊!
“就是为了天国曼陀罗?”望着真理塔外那一群群两手两脚的“牲畜”、纯粹的劳动力,和为看管他们而搭建的临时牢房,特地来取大神庙图纸的倾城不由对神国的美好前景产生了疑问。
“对。就是为了天国曼陀罗。”明镜坚定的答道,“而且……这仅仅是开始而已。”
第四章辉而煌兮大神庙
敕建大神庙是春江金鹏登基以来难得的壮举,他深信这伟大的工程将弥补他所失去的及尚未得到的一切,几个月前他曾经试图恢复“天子”的古代封号,然而在一群稷下书呆子的阻挠下未能实行,如今敕建的帝国大神庙不但终于满足了他君权神授的虚荣,从艺术家的角度,更将为后世留下一件不朽的杰作,至于国计民生等等俗事,摄政王陛下当然不会放在心上。
阴阳明镜呈上了“上承天命”的总体规划图,本身就对土木建筑颇有研究的春江金鹏很是揣摩了一番,不但提出了若干修改意见,还钦点翰林别院(属元老院)负责具体工程设计。老贝隆闷闷不乐的将御笔钦命送到首席翰林官欧阳多闻手中,指着陛下朱笔修订、注解过的规划图说,“瞧见没?陛下平日批折子都没这般用心。今儿个这差事,办的好升官发财自不必说,若是出了岔子……哼哼……诸公就等着打赤膊上雀儿山采石伐木吧!”
这话吓坏了欧阳老爷子,心想:“帝国大神庙总督造……听起来像个美差掌管银钱预算哪!那么大的工程,指缝里漏点儿碎屑就抵得上翰林别院几年的供奉。”可仔细一琢磨又觉得不那么简单:“既然陛下对工程如此看重,将来少不了百般挑剔,一旦不合他的意,美差可就变成了苦差。再则说,这大神庙摆明了就是砸钱的无底洞!今天掏空了国库底子,将来有个天灾人祸……这班督造可就是待宰的替罪羔羊。”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找来几位投契的同僚商议一番,最后决定明哲保身不淌这池子混水,至于督造的工作,必须交给一位撑得起事儿的皇亲贵族主管——将来若是有个反复才不至于牵连太广、殃及同僚。翰林卿皆出身稷下,向来与世袭官爵的皇亲国戚泾渭分明,若要选择在贵族派、学宫派、摄政王三系之间缓冲的督造官,当然非那位新晋从三品帝国参政官少年翰林卿莫属。就这样,福祸难料的机遇落到了倾城头上。
接下前辈诸公的委托后倾城并没有深思其中利害,相对于勾心斗角的官场,他更喜欢过去稷下无忧无虑的生活。如今这大神庙督造官的职责,刚好满足了他久旷的研究欲望。欣然受命后他迫不及待的展开图纸,想看看继真理塔、希望塔之后,天国曼陀罗又将展现何种奇迹。
“多闻公,督造官可否兼任设计师的职责?”规划图只是大概的描绘,实际开工时必须由专门的建筑设计师补充完整。“当然,贝隆大人说钱和人的问题不用多虑,贤侄大可自行决定。”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倾城就立刻兴致勃勃的投入了准备中,潜心研究图纸,分析可行的施工方案。“对于这项空前宏大的工程,尽善尽美和减少开支是督造官理所当然的责任。”抱着这两条原则,他开始考虑助手和开销问题。倾城首先去找碧水长天·刘圣阳,想请这位同为翰林卿的大师兄加入到设计师的工作中来,不巧的是刘圣阳刚刚主动提出担任史克尔的副手,只得婉拒了倾城的邀请。“稷下学子多才俊,远胜圣阳者不胜枚举,师弟何不回学宫募贤呢?”刘圣阳这话算是点醒了倾城,眼前豁然一亮,他想到了助手的最佳人选。
第二天一早倾城赶回稷下,召集“魔武科文中心”的各部负责人开了个筹备会议,将帝国大神庙图纸复制了若干份交由学宫各部研讨,同时起草了“招贤书”,寻求精通土木、工程、机关的学者组成督造幕僚团,共同解决工程中的难题。安排好一切后倾城专程赶回当初寓居的图书馆阁楼,说服梵志出任自己的第一助手才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
近乎蛮横得将梵志将发霉的地下实验室中拽出来,倾城直截了当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不管你甘于淡薄还是愤世嫉俗,如果还当我是朋友,现在,就给我出来晒晒太阳!”秋日正午的阳光刺的梵志眯起了眼睛,面前的倾城似乎也变得格外陌生。“出来?像你一样入仕?”“对!”倾城毫不讳言的答道,“你的身体即便霉烂也无所谓,可你的才能,我决不能容忍白白浪费。”说完这些话他不由得打了个冷战,不知不觉中,他的口气竟然变得与柯宇明出奇的相似。
或许是被他的霸气激怒,梵志面无表情的瞪了他良久,之后冷笑着拂袖而去。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晦暗的图书馆中,倾城心中立刻涌起难以言喻的挫折感,想开口劝阻,最后还是选择了沉默。出乎意料是,就在他满怀失落的离开时,梵志却不紧不慢的追了回来。
“这件事之后,我就不再欠你任何交情。”尽管说的绝情,他却不得不承认一向只我行我素的自己,最终还是无法抗拒倾城的影响。而倾城呢?也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梵志的天才与锋利,对他而言,作为诤友的梵志正如一块冷酷的磨刀石,将自己伴随成熟而来的浮躁、傲慢、矫情、自私一一磨去,正是这面明察秋毫镜子,使时常借鉴、自省的倾城在步入仕途的同时也幸运的保留赤子童心。当然,他也经常迁就梵志,特别是在一次财政报告的讨论中,他甚至因为梵志的反对放弃了一项足以载入历史的天才构想。
无论如何节省,建造大神庙的预算仍是个让人头痛的天文数字。孔雀帝国的富甲天下比国泰民安水分更大,倾城不希望国库被挖出个大窟窿,只好把募集款项的眼光投向了京都万户富豪。无条件征用大量奴隶、牲畜早已使富有的自由公民们大为不满,再想征税,十有八九行不通。要钱,又不愿强人所难,倾城苦思多日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发放“天官赐福券”的计划,考虑周详后他立刻兴冲冲的跑去和梵志商量。
“由帝国财政司监督印制‘天官赐福券’,并公开向民众发售当然,销售对象主要是京都的富户。每张赐福券上都有孔、雀、帝、国、钦、造、天、官、赐、福、宝、券十二个字,只不过排列顺序不同……”
“‘天官赐福券’?你当真认为有人会买这种东西?谁信一张废纸真能带来福气!”
“呵呵……天官不赐福,我们来赐啊!”倾城笑着解释道:“任何人都可以只花十个铜子买张赐福券,却有机会获得最高等级为十万金币的大奖!我们……”
“十万金币!?”梵志哭笑不得的望着他,“财政司的官僚们发疯了么,肯拨给你十万金币玩游戏?”
“梵志,你还是不明白……”倾城沉声道:“我绝对没有胡闹!”说着他取来笔墨写下“孔雀帝国钦造天官赐福宝券”十二个大字,“你仔细算算,这十二个字到底有多少种排列方式。”
“479001600……大到可怕的数字。”梵志终于明白他想用什么方式敛财了。
“没错!479001600种排列方式,但每次只有一种排列方式能中大奖,你说,我是不是在发疯?”倾城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彩,“这不是征税,民众会兴高采烈的从1479001600中寻求十万金币天官赐福的美梦他们或许能得到,但与我们的收获比起来,那实在微不足道!如此一来,建造大神庙的款项就有着落了。别担心卖不出去,除了我们,又有谁会认真计算中奖可能?计算了也无所谓,因为所有人都会坚信那几乎不可能的幸运一定会降临在自己头上啊!”
“这是骗子行当!”
“骗子?别人的愚蠢,不是我们的过错呀……我没有逼他们买,我只是在清醒的操纵着人们的欲望,难道这也有错?你总不至于认为区区几张赐福券就会造成家破人亡吧?”
长长叹了口气,梵志哀伤的望着倾城,他问自己,面前这神采飞扬侃侃而谈的男子,当真还是当初稷下图书馆昏暗的斗室中,与他秉烛而谈、彻夜苦读的倾城吗?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把他由才华横溢的少年学者变成了攻于心计的权术家?是的,他们是朋友,可他们毕竟不可能走上同样的人生道路,也不可能始终拥有一致的理念。“倾城,你也知道,帝国法令禁止公开赌博,而你的赐福券……根本就是个巨大的国家赌博工具!!”
“国家赌博……”倾城愣了一下,随即反驳道:“当然不是!我……”
“怎么不是?”梵志冷笑道:“1479001600的中奖机会与赌档掷筛子赌大小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后者坐庄的是私人,前者坐庄的是国家而已!既然不允许公开赌博,这种在国家权力机关公开庇护下发行的赐福赌券又算什么!?难道……权力可以凌驾于律法之上吗?倘若如此,我们千万孔雀子民以之为傲的保护伞、生命树所谓的祖国又算什么?恃强凌弱、巧取豪夺的工具吗!?倾城,我不是针对你,我知道你是为了国家,与那些买官鬻爵鱼肉百姓的畜生相比,你纯洁的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但是……我要说的是……这种国家真的值得我们如此劳心费力吗?”喘了口气,梵志定定注视着目瞪口呆的倾城,一字一句的说:“如果今天国家赌博能够大行其道,明天,军妓也将成为正当——乃至光荣——的行当,毕竟那也算是为国效忠呢!”
倾城还能说什么?”我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呀!”——这句辩白噎在喉咙中很久,可看看工地上流血流汗的十万劳工吧,他怎能厚颜无耻的说出口?
因为梵志,倾城放弃了赐福券的构想,于是“彩票”的诞延迟了近千年。“本应该出现”、“本应该领先”、“本应该XX”的东西对后人只具国情教育意义,遗憾、慨叹都大可不必。
神的眷顾在十万奴隶不分昼夜、流血流汗的浇灌下开出奇迹之葩,短短百天,六芒星状的大神庙就以初具规模,厚重的青石构筑了庄严肃穆的整体基调,高雅的汉白玉则在庄重之中调进锦上添花的华丽。宛若一面巨大的魔法阵,帝国大神庙头枕朱雀山脉,脚抵鹰扬河畔,将整个帝都揽在六只强有力的手臂之中。就在六芒星的正中央,帝国大神庙的督造官们需要设计并竖立起一座高42米,重达1168吨的古典式中空方尖塔——天国曼佗罗·红之命运塔。而这最后一道画龙点睛的工序却让包括倾城、梵志在内的稷下才子们吃尽了苦头。
石料的开采和方尖塔的雕凿工作早在三个月前就开始了。
环绕帝都的鹰扬河两岸有许多采石场,软性的岩石——石灰石和砂石——用作修造寺庙的石块;花岗石用于雕凿方尖碑、过梁和皇室巨像。方尖碑的体积,尤其是它那瘦高的形状,绝对不能用金属或者木头楔子切割石灰或砂石块等技术。在植物上面洒上水,通过燃烧植物清理表面,使花岗岩爆裂成许多很容易清除的小碎屑,然后才开始真正的开采工作。
把方尖碑切削平,用火山石锤在定线周围简单敲击出一些沟。好几队奴隶同时在方尖碑四周持续操作。为了完整的雕凿独石碑,必须通过挖掘隧道逐步靠近这个庞然大物,同时为了在雕凿柱石时支撑石块,还必须把隧道逐步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