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设计师
他可是华海的董事长,这么重要的事当然会光临开标会,刘向前虽然不认识林峰,但是若记得林峰这个名字,那事情也会变糟。虽然林峰对参标结果是不抱什么希望的,但如果从一开始就夭折,也许就连见识名家作品的机会也没有。这么一来,可就枉费了余兴中一翻好心。
林峰心里还有个疑问,余兴中为何又这么卖力来帮自己,似乎一切都并非那么简单。
第142章 要精益求精
次日清晨,林峰依然和往常一样先去一躺天宇,刚从车上下来,竟在大楼下面的石阶上看到一个人影,林峰心下一震,这不是刘建军吗!他在这里做什么。
林峰刻意避开大厅正门,从旁边的石阶绕过去,如果在这里再和刘建军发生什么冲突,被天宇的员工看见,那自己这个形象就是全毁了。
刘建军渡着步子,就在大楼外面走来走去,林峰猜不出他到这里的来意,心里已是七上八下,难道刘建军会知道自己和天宇的事儿?这不大可能啊……“
来到办公室,徐静还是比林峰先到许久,已经在她的小工作室等着林峰。
“我说的那个计划执行下去没有?情况如何?”林峰待徐静准点进来,才问道。
徐静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林峰,道:“这是我根据林经理的要求拟的文件,已经发布到公司各部门,你要不要再看一遍。”
林峰接过文件,浏览一遍后还给徐静,看着徐静一点不慌的样子,林峰道:“好像有一条漏了呢?我怎么没看到?”
“哪条?”徐静忙问。
“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到位,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项目质量保证体系,以项目经理为主体,一层一层传达监督,互相管理。”
“林经理什么时候说过这条的?我记得没有……再说,公司现在还没有明确的项目经理。”徐静泰然自若道:并不着急。
林峰想了想,道:“我没说?那好吧。现在把这条加上。至于项目经理,既然我负责的这个项目,这个职位空着的话,暂时就由我担当。”其实林峰也知道自己没说,只是这条是今天早晨刚想起的,觉得很有必要,就加了上去,这个计划必须得一点一点进行完善。
“这样。林经理不会累?”徐静试探问道:莫名有些担心,眼神以一个林峰不易发现的角度盯着林峰侧脸。
“累有什么办法?你能多帮我分担些工作就好了,那些来应聘地人你都看到。没一个能胜任的。”林峰随口道:又看了徐静一眼,心里暗奇天底下怎么还有这样好的女孩,工作又认真,人又长得标致。
“我觉得呢,是不是林经理要求太苛刻了,要是这么要的要求。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合适的。我想恐怕等你找到合适的那时候,你都累倒下了。”徐静有些话知道避讳,但有些话却是想说就说。
林峰奇怪徐静胆子还不小,不过却一点不生气,道:“那你有什么办法?”
“放宽一下政策吧?”徐静睁着大眼睛,眼睛瞟着旁边,知道这句话肯定会让林峰反对。
情况果然不出徐静所料,林峰声音一沉。道:“这个条件还能放宽。我认为已经是最宽的了,这政策再宽公司还怎么管理下去?”
徐静心里暗道:死人!这么年轻怎么就搞得这样严肃,是个人也总得适当休息下吧。于是小声嘀咕道:“这样啊,林经理招个副经理。比选老婆的条件还高……”
林峰早就了解徐静这种性格,心里也是不太大意,若是一个呆板地秘书天天陪着自己,那也得闷死。听得徐静这番话,忍不住笑道:“挑老婆和这个完全俩码事,招副经理是来为公司工作,而不是为我个人工作。找老婆,不光是她的问题,还得我来服侍她。你说对吧?”
徐静也忍不住捂着嘴笑道:“那我就懒得管了,反正我只做我的工作,累也是累你,你要招的副经理就慢慢招吧,但愿别等到天荒地老才好。”说着又把文件翻了翻,“那林经理新加地这条计划还有没有什么要求?”
“当然有”,林峰一换表情,认真道:“这条计划是按公司职位层次施展,如果开展得好,我相信能起到不小积极作用。另外三合小区的项目经理也可以默认为顾柯雷,在他之下是项目总工程师,他们分属管理施工员,材料员,测量员,劳资员,技术员,质检员,试验员。而施工员与材料员的紧密配合才能保证好生产计划,另外协调好测量员和劳资员,才能更好更效率的相互合作。”
“林经理说得对,这个确实很重要,若是漏了这条还真不好。”徐静附和着点点头,不得不承认林峰的考虑到位。至于林峰为什么考虑这么到位,也完全是一时之间想起的,突然又联想到些什么,觉得也有必要交代一下。
“还有,要执行三检制,严把分项质量关,各分项工程实行跟踪检查把关,达不到创优标准,绝不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中取样检验要实行旁站制度,即与相关检测部门,监理共同取样试验,对结构检测有良好的监督保证作用。至于选用高素质地施工队伍这点上次已经说过,今天就不强调了。补充下让顾柯雷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所有进场的每一个操作者进行责任心和质量意识的加强教育,对施工中出现的细微问题不得迁就。”林峰之所以这么谨慎,也是有顾虑的,若是这次不能做出点成绩,那天宇的以后可以说是豪无希望,所以林峰不希望工程上出任何差错。
同时三合小区的住房建造也是林峰制作地方案,在B市基本上还没有同类型,若是能卖好,对林峰来说也是件值得欣慰地事儿。
在林峰这样尽心把各个细节都考虑周到之后,工程的进展自然也顺利了许多,而天宇公司的员工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不少提高,与以前的天宇相比较来说,变化不可谓不大。
距离华海集团地开标时间已经不到半月,林峰经过细心准备,也已将大部分工作完成,标书也已做完。华海为了能最大限度增加招标作品质量,将招标奖金金额提升到一百万,这个举动在业界里又引起不小轰动。
这个消息对林峰来说倒是无所谓的,所以也不怎么在意。但是纷纷之间,各个参标组织都开始更加卖力进行方案细加工,若是中标可不仅是钱那么简单,还关系到组织的名声问题。奖金一提高,那影响力自然就会扩大,这一来,以前已经认为准备得当的也已开始重新审视方案。
第143章 开标初会
开标会分为初会和复会,初会在所有参加作品中挑选出十份方案进入复会,而复会则要在十份作品中选出最终的一套方案。
在一段时间的忙碌后,开标初会终于迎来,地点在华海集团的大会议室。华海大楼坐落在离市政府不远的延安路,正处在交通往来的繁华路口。整座大楼高二十四层,在B市里也算是一流的建筑。而两天前,每个参标者的方案都已交到华海所指定的地方,经过两日审查,今天是公布结果的时候。
这天清晨,余兴中还特意打来电话,约林峰见了个面。在华海大厦的外面,林峰见到余兴中,“余叔,这还麻烦你跑一趟。”林峰礼貌道。
余兴中道:“准备得怎样?今天是初会吧?你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就好,反正你只要记住,你来参加这次招标是抱着学习态度的,至于结果并不重要。”
“我明白。”林峰还真有些感激余兴中,为自己这个招标的事儿,余兴中也是费了不小心。“我也知道结果没什么希望,能见识下名家作品就好,学习学习,增长自己经验,何况我也对标底的结果没兴趣。”
余兴中点点头,安慰道:“只要你明白这点就好,只要心态保持就行,希望你能在这次招标中学习到更多,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只要这样,也就达到目的了。”
初标会吸引来不少媒体关注,比之前预计多了一倍不只,这也是华海突然临时增加奖金所造成的结果。此时,华海大厦外面的人逐渐多了起来,都是各个组织集团的来人,基本上大多数的组织都是一个设计团体参加招标。所以到开标会时,自然也是一个团体到来,少则四五人,多则十几人。一时之间,华海大厦外是门庭若市。
林峰看着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群,大多西装挺挺,衣着干净正规,场面气氛似有几分严肃。林峰心中暗想,不知道这一张张普通地脸庞下,是否有几名著名的设计师在其中,答案是肯定的。
“余叔要不要去?”林峰问道。
“初会我不用去。复会应该会来,既然这样,你自己好好把握,我先走了。”和林峰告辞后,余兴中上了车离开。
林峰跟随人群进了大厦,此时大厦四个电梯同时工作,林峰也没来过这里。就跟着别人进了一个电梯,然后又跟着人群来到会议厅。
刚一进去,林峰心里就难免感慨,华海不愧是B市最有实力的集团之一,仅一个会议厅便装潢得如此辉煌,林峰略微估计了下,这间会议厅至少能容下八百人。上面有发言席,前排是方案评论席。即将在坐的都是华海请来的有名设计师。而前三排则是参标主要负责人座位。后面则是同来的其余人座位。
林峰只一人,还特意准备了个精致的文件箱,里面放着一大叠参标所需要地文件。在第二排坐下后,也不知等了多久。似乎人都已经到齐,林峰最烦这种等待,又没个人陪说话,无聊而又陌生。同时想到随时有撞见刘建军的可能,林峰心里更加有些不安。
伴随一阵掌声,发言席上已经坐上十来号人物,开标会主要负责人是华海集团的项目经理,对发言席上的人物做了一翻介绍之后,又是一片掌声。林峰仔细听着一连串名字,并没有发现刘向前这个人物。心里松了口气,估计初会刘向前还不用亲临现场吧?
接着又是介绍评论席上地每位设计师,最后宣布今天到场的所以参标组织。念到林峰时,华海的项目经理道:“新视觉设计工作室,方案主要负责人,林峰。”听到自己的名字,林峰心里难免一惊,还好等了好大一会儿也没什么异常,林峰才放下心跳。
“经过我集团相关资深人士的评定协商,在百余份作品中挑选出十份方案进入复会。复会将在十日之后开标,现在,请评论组对每一套作品进行简洁点评。”
其实每一套参标的方案都是华海的机密,自然不可能泄露出其中地精华内容,而点评也只是做一些比较简洁的点评,并不会涉及到实质性的参标内容。按照规定是,只评缺点,不提优点,以避免对参标者出现不公平状况,虽然方案已交下去,想要再做修改不是易事,但也得等到初标会结束之后,华海才会把各套方案暂时性茭还给各个组织用了三天时间进行小规模型处理修改。之后再交到华海,进行最终的评审。
评论团已经点评了十余套方案,但林峰却始终没听到自己的,心里不知不觉间也多了几分焦急。
“中南科技学院设计组的方案,标底与我集团相差甚大,方案并无多少特色,和大多数贸易大厦沦为一个类别……”评论团又点评了好几套方案,每套方案用时不到三分钟,只提方案的缺点要害部分。
林峰知道自己的方案是不可能没缺点地,心里也很想听听到底有哪些不足,但盼来盼去却还没轮到自己,等到已经过了一半时,林峰心里地焦急又多几分。总不可能我的缺点太多了,所以点评都懒得点评了吧?
林峰告诉自己,这个时候要稳住,自己是来学习的,多听听别人的方案有哪些缺点,对自己也有好处,在以后地创作中要提醒自己避开这些问题。这才是自己此行的目的,至于自己所设计的方案结果,还是别抱太大希望得好,能有这学习机会已经很不错了。话是这么说,但那可是林峰自己做的东西,哪有不抱希望的道理,潜意识中当然会隐隐期待有人能够赏识认同,这种心理是再正常不过。
三个小时过去,时间已是十二点,评论已经进行了一大半,考虑到时间问题,华海集团的项目经理拿起麦克风宣布道:“请各位来宾去四楼的餐厅就餐,然后稍做休息,两点钟再继续进行会议。”
此时会议厅里的人心情各不一致,有些听到自己缺点的,心里已经是失望之极,暗想肯定没戏;有的心态则恰好相反,认为既然评论团肯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当然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既然所有人的作品都是提缺点不提优点,那也没什么好担心的。看着每个人的神色,林峰心里暗想现代社会的竞争可真残酷。
其实这个时候,心里最不底的是还没有被点评过的方案,已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