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的能量





鹄戳恕O质抵校泻芏嗳嗣娑陨畹难沽Γ餐畹煤苡凶鹧稀?br />     我再举一些年轻人常常遇到的所谓“两难”问题。
    一个女孩子很想嫁给一个男人,但她姐姐不同意,所以她觉得很为难。
    一个男孩子想要去大城市闯荡,但是觉得这样无法照顾爸妈,对爸妈不孝顺,所以犹豫不决。
    ……
    其实,只要我们懂得区分,就可以击破这些“两难问题”的假象。而且,我们区分所要针对的,正是这些心态上的偏差。
    事实上,第一个女孩的心态是,她自己没有面对困难,而是在逃避!如果她真的想嫁给这个男人,姐姐绝对不是障碍。
    第二个男孩也是在心态上走偏了方向。他把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混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假的“两难”表象。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地方,在哪里能够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才是决定你选择的要素。而孝顺的问题,不在于你身在哪里,而在于你对爸爸妈妈是不是真的关心。
    在纷繁复杂的事情面前,只要我们能够勇敢地击破“两难问题”的假象,在处理问题时就能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
 第40节:360度区分其实很简单(4)
    四、旁观者往往比你看得更清楚
    有时候,因为自身的痛苦,我们会陷入一种迷茫。这时候,我们必须主动地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心态的区分。
    有一位A女士失恋了。她觉得自己努力地尝试过走出来,但是她没有成功。于是,A女士找到了我。
    A女士:我失恋了……我好烦……
    我:我很理解你,除了烦之外,你的感受怎么样?
    A女士:很难过,很痛苦……
    我:为什么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呢?
    A女士:因为我失去了爱啊……
    我:看你如此伤心,可见你心中还有爱!
    A女士:你说得对!我很爱他!他不爱我了,所以我很伤心!
    我:既然你心中有爱,对方对你心中无爱,爱在你这一边,你并没有失去爱,只不过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
    A女士:(沉思了一会儿,长舒了一口气,眼睛又重新放出了光芒。)嗯!是啊!我虽然还会感觉很痛,但是我的心情已经好多了!我会珍惜这段经历,我知道我会再找到爱我的人。
    就这样,A女士终于走了出来,开始放下过去重新生活。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旦掉进了失恋痛苦的深渊当中,很多东西自己看不到,更区分不到,很容易就会陷入痛苦的情绪当中难以自拔。这时候,你就需要找到别人来帮你区分,帮你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像一个很脏很臭的湖,里面的水是死的,所以湖水不可能变干净。帮你区分的人则就像是一个抽水机,帮助你把心态上的污水一点点地抽干。脏水抽光了,压在你自己心口的大石头也就露了出来,你就能够区分出自己的干扰和盲点。
    A女士就是通过我和她的交谈,看到了自己心口那块大石头的模样,同时发现了这块石头的另一种含义。所以,她才能够把这块石头当成对过去的纪念从心头移开,开始创造新的生活。
    当然,区分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帮助你区分的人,即使不是像我这样受过专业训练的心态教练,至少也应该是一个具有区分能力的人。自己都理不清头绪的人,只会把你带到更加混乱的境地。
 第41节:摆脱“混淆人生”的26位密码(1)
    摆脱“混淆人生”的26位密码
    生活中有很多近似的理念,它们的差异其实都在心态上。这一节,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平常生活中最容易混淆的一些典型理念。

()好看的txt电子书
    看完我对这些理念的区分之后,希望读者们能够举一反三,在其他的理念上也能很好地区分。
    最好的修炼方法是,在我帮助大家对这些概念做出区分之前,你可以自己先进行区分,然后参照后面的答案,检视自己区分的结果。毕竟,不是每个人生来就能很好地区分这些概念,区分能力是靠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来提升的。只要我们经常训练,也可以很快提高自己的区分能力。
    一定要说明的是,区分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参考。同样的主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针对不同的人时,可能会有不同的区分方式。
    需要区分的理念:
    a。自责、负责、指责
    b。负责任和承担过错
    c。大我和小我
    d。意向强烈和急于求成
    e。智商和情商
    f。沟通和争辩
    g。负责任的冒险和孤注一掷
    h。主观和客观
    i。严肃和严谨
    j。我希望和我来做
    k。知道和做到
    L。能力和权力
    m。焦点在外和焦点在内
    n。体验和概念
    o。技术性和调适性
    p。自我和角色
    q。舒适区和学习空间
    r。我赢和共赢
    s。顽固和坚持
    t。目标和成果
    u。创造性张力和情绪张力
    v。知识技能和心态素质
    w。不喜欢和不愿意
    x。利益和立场
    y。情绪和情绪化
    z。理性和合理化


    下面的这些区分只是区分了其中的一个方向,并不是唯一的答案,谨供参考:
    a。自责、负责、指责
    这几个概念感觉上有相似之处,但其实各有不同。自责是向内的;指责是向外的;负责是中立的,积极的心态!而自责、指责是偏激的,不中立的心态。
    比如,公司的某个项目搞砸了。这时候,自责的心态可能会造成你情绪低落,反而影响项目的后期跟进。而指责就更不可取了,会把一个团队弄得鸡飞狗跳、人心涣散。只有负责的心态,才可能促使大家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进行项目的善后。
    当然,对于“负责”也是有不同区分的。
    在你的信念里,你和他人(也可以指团队)愿意为一件事情(团队)所负责任各占的百分比是怎样的?这里有四种区分,每一种区分都代表了不同的心态:
    ■
    b。负责任≠承担过错
    负责任与对错无关——对错发生在过去的时间,对现在已经没有意义!而负责任是发生在现在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过错的!对错是评估、比较后的结论,而负责任仅仅是心态。
 第42节:摆脱“混淆人生”的26位密码(2)
    例如,朋友去你家,把杯子打碎了。
    你要不要收拾?要!
    但是不是你的错?不是。
    可是你愿不愿意为其他人负责任?愿意!
    为什么这时候明明不是你的错,但是你愿意负责任?因为你是主人。这说明负责任并不代表你要承担过错。负责任只是一种心态。
    当然,我们还要弄清楚关于负责任的另一种区分:
    心态上的负责任,不同于法律上的负责任;两者范畴不同,前者是心态范畴的,后者是法律范畴;心态上的负责任无对错之分,而法律上的负责任是有对错的!前者是无形的,后者是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
    c。大我和小我
    大我是追求理想、有创造力的我。
    小我是基于本能和习惯的我。
    大我和小我可以是矛盾的,也可以是和谐统一的。一般来说,我们首先需要战胜基于本能和习惯的“我”,养成优秀的习惯,培养卓越的本能,才能够实现有追求、有理想、有创造力的“我”。而当我们实现了大我以后,大我和新的小我又重新统一起来。
    比如,你想成为一个炒股高手,这是你的大我。但同时,你不长于计算,做事也不够果断,这是和你的大我相矛盾的小我。
    为了实现你的大我,你应该怎么做呢?当然是改造小我,通过不断的训练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同时让自己变得果断起来。最后,你实现了炒股高手这个大我,而新的小我——精于计算、做事果断也成为了“我”的一部分。
    d。意向强烈和急于求成
    意向强烈是承诺于目标,有计划有激|情地去创造。
    急于求成是活在将来,想侥幸拿到成果,心态浮躁,不脚踏实地。
    意向强烈常常容易造成急于求成。两种心态最关键的差别是什么呢?是在心态决定下的行动。意向强烈,最后会转化成更高效、更成功的行动。而急于求成,则常常容易拔苗助长,妄想跳过事情的基本步骤,去达到最终的目标。
    e。智商和情商
    智商是人认识和驾驭外部世界的能力。
    情商是人认识和驾驭自身的能力。

()好看的txt电子书
    f。沟通和争辩
    沟通是平等的,有明确目标,通过交谈解决问题或达成共识。
    争辩是压倒对方,为了分出胜负,证明自己或观点是对的。
    比如,当你和同事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你的出发点是得出某个项目的解决方案,这是沟通。但是,如果你希望证明你是对的,而且语气强硬,态度强势,这就叫争辩了。
 第43节:摆脱“混淆人生”的26位密码(3)
    g。负责任的冒险和孤注一掷
    负责任的冒险,是愿意为实现目标,突破自己能力的安全区域去做事情,是积极地愿意承担并且已经准备好承担后果的。
    孤注一掷,是盲目的冒险,用赌博心态去拼一次,不会为结果负责任。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积极地去创业。那么,怎样的创业心态叫做负责任的冒险,怎样又算是孤注一掷呢?
    酷6网站的创始人李善友说过这样一段话:“创业时,要准备如何成功的计划,更要准备万一失败的计划。在我接触的许多成功人士中,似乎都是做了周密的失败打算的,他们的成功计划反而更像是一种失败的流程。而我见到的那些最终失败的人,却很少做过失败的打算。把失败计划好,也许才是成功的第一步。知道可能失败的人,大概才知道怎样成功。”
    只想到成功的创业,是孤注一掷。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愿意为结果负责的创业,才是负责任的冒险。
    h。主观和客观
    主观是人的思维所反映出来的一切。
    客观是人脑以外的物质世界。
    i。严肃和严谨
    严肃是人有原则又不苟言笑的表情。
    严谨是有原则又认真细致的态度。
    j。“我希望”和“我来做”
    “我希望”只是自己产生想法,但是不一定是自己来做,某种程度上是想别人使事情发生!
    “我来做”是我使事情发生!
    k。知道和做到
    知道停留在“我明白了”、“知道了”思维的层面。但世界不会因为我们知道多少而改变。许多人明白但就是不去做。
    做到是通过行为拿到成果。世界因做到而改变。所做所为决定人生的价值。
    这就像是你在交通严重堵塞的主路上开车,你明明知道旁边有一条辅路可以走,可是你为什么拐不进去呢?因为你虽然知道外面旁边有辅路,但是你不知道出口在哪里,你仍然做不到。所以有的时候,知道并不等于能做到。
    知道为什么不一定能做到?因为,有可能你知道的还不够具体,还不够清晰,还不够支撑你去做到。而只有你做到了,才能证明你真的知道。
    有一句话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你在实践中“做到”了,我们才能确定你“知道”的真理到底真不真!
    l。能力和权力
    能力是自身拥有的改变世界的技能和力量。
    权力是机构或者别人赋予的行使命令的资格。
 第44节:摆脱“混淆人生”的26位密码(4)

()免费电子书下载
    能力一旦拥有,就没有人能够夺走。但是权力,只要赋予你权力的机构或者人物消失,哪怕你在权力的巅峰,你也有可能跌下来。
    m。焦点在外和焦点在内
    焦点在外是忘我,专注于外面的人和事。
    焦点在内是焦点关注于自身的想法、情绪、行为等。
    n。体验和概念
    通过行动得出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是体验。
    通过书本或别人身上学来的知识和经验是概念。
    o。技术性和调适性
    靠用知识、技巧和方法来解决的问题是技术性的。
    靠调适心态、打开信念、提升素质来解决的问题是调适性的。
    p。自我和角色
    自我是小我,活在生理本能层面的我。
    角色是大我,或是担当的职位,或是追求理想时的定位。
    有一段我和B总裁的对话是这样的:
    B总裁:我很不喜欢我的副总裁,总是跟他处理不好个人关系,我很苦恼。怎么办?
    我:不喜欢他什么?
    B总裁:他是南方人,个子很小,外表长得很难看,说话声音又是娘娘腔,尤其他做事总是很小气,我们单位好多人都讨厌他!
    我: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