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峰黑客
第三波的攻击在三十分钟后如期而至,经过莫水的“电子空间”的扫描,这次攻击强度超过10000台的终端。超乎想象的数据包集中出现在服务器的网卡端口中,果然,所有的数据包只是针对1731和1732的端口进行不间断地攻击,而普通的80端口却是无“人”问津。
战斗已经打响,双方已经无须再保存实力,双方所有的力量几乎同时出现在服务器的网络端口上,莫水在这次战斗中的主要任务梁主任已经指示的很清楚,那就是:找出对方的主服务器,并控制甚至摧毁它。因此,莫水并不参与双方的攻防序列中,而是逆流而上,追寻对方的主服务器。在超过10000台的终端中搜寻对方的主服务器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在“电子空间”程序的努力下,在相对比较充沛的时间下,莫水在经过了十分钟多的时间内,成功地找到对方的主服务器。
从“电子空间”返回的检测信息中提示,对方这次攻击所支持的服务器居然是一台计算速度达到88。1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服务器的芯片集群居然超过10多万颗,有超过15000个网络端口可供联接,而服务器的现实地址,“电子空间”居然也检测不到。如此庞然大物的服务器,连“电子空间”也检测不到现实地址的服务器,莫水混黑以来,特别是使用“电子空间”混黑以来,还是首次遭遇上。看来这台服务器是由完全独立的电源系统来供电的,其网络联接只在开始攻击的时候打开物理联接。莫水不由地越发担心这次攻击的后果了,对方做的如此严密的部署,如此严密的隐藏,那么其行为所能达到的效果也应该是越有把握。
面对如此计算能力的服务器,“电子空间”程序居然也无能力,莫水只能感慨自己的“卦象芯片”还没能研制出来,要不然,鹿死谁手还未定论,现在只好退而求其次,转向攻击那些正在攻击中的终端。
日本东京,某一地下军事基地,一台庞大的服务器横卧在基地中央巨大的空地上,直径超过数米的网络联接线被拧成一股,通入地下电缆沟中,向四面八方延伸。基地四周,数千个敞开的房间隔断内,密密麻麻身着迷彩的军人在各自的电脑终端前忙碌着操作。随着莫水也加入攻防对方终端的阻击战后,更是不断有人站立起来汇报自己的终端遭受毁灭性的报复,基地的环型轨道车也在不停地运送新的电脑终端,进行着更换工作。
在巨大的服务器前,一溜排的指挥台摆在那里,坐镇中央的是日本某一网络特战旅的川正指挥官。川正,原日本黑客界被公认为NO。1的人物,在一次行动中被不幸抓个正着,日本军方对于其网络技术的赏识,保荐其成为军方网络特战旅的一名指挥官。此时的他,正端坐在指挥台上,一脸肃色。一面巨大的显示屏摆放在面前,所有的终端状态都在其屏幕上显示着,看着不断的有终端退出战斗,更有不断地终端重新加入战斗,川正的脸色丝毫没有变化。其实,这时候的他目标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用连续不间断地攻击目标服务器,直至启动“暗鼬”,无论现在付出多大的代价。
“暗鼬”,是这次行动的代号。
“暗鼬”,是由NDC与TSB公司联合研制的一款封装在高端服务器上的O/E与E/O芯片中的一个暗门模块,暗门模块中存储着一个特殊的程序。
“暗鼬”,也是这一特殊程序的代号。
NDC与TSB公司联合研制的这一款封装O/E芯片,由于其技术性能的超卓,现在几乎供应全球全部高端服务器的O/E与E/O芯片装设市场。
日本黑客有恃无恐,而“暗鼬”就是他们的杀手锏。
所有的网络攻击,都是为了“暗鼬”的行动做掩护。
而这一次,也是“暗鼬”的首次行动,因此日本在这方面的保密措施,做的可谓铜墙铁壁,滴水不漏。
第一卷 第十七章 网络核恐(中)
莫水对着电脑屏幕,无奈地双手捧着脑袋,用力地抓着头发。日本的黑客们在玩什么呢?攻击已经进行快小半个钟头了,对方的终端已经被自己黑了将近有3000台了,可是,自己却发现是越黑越多,现在对方参战的电脑终端已经达到15000台,这已经是达到那台超级计算机的满负荷联接了。郁闷地叹了口气,侧头过去,看看小屏幕上的监控情况,一切如常,服务器的O/E模块显示着正常服务。自己担心的地方是不是有误?莫水不禁怀疑自己的判断了。
同时,国安信息安全中心的梁主任现在也在不断地抽着闷烟,日本方面几乎不顾损失地进行攻击,自己的手下已经黑掉对方近千台的电脑终端,可是,对方象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依旧顽强地进行对服务器地攻击,居然连反阻击的行为都没有表示过,而且对方的攻击电脑是越来越多,梁国华现在很担心,真的很担心,他担心的是对方的目的决不是仅仅是攻陷那台服务器为目标,他们应该有更加厉害的手段,只是现在条件还没成熟而已。想到这里,梁国华立即向总局报告最新的情况,以及自己的顾虑。
核电厂的ERP服务器的网卡端口上,由于日本黑客持续地高密度地攻击,网卡以及O/E转换装置在如此高频率地电子流通以及光/电高强度地转换过程中,各种集成电路芯片所散发出来的热量逐渐地增多,造成网卡以及O/E转换装置的温度逐渐地升高,虽然,服务器有整套地冷却系统,但是在局部地区的温度还是不受控制地增高。
封装在O/E转换装置中的一个热敏陶瓷电阻,(热敏陶瓷电阻的热效应表现为:常温下电阻为无穷大,在温度达到一定的峰值时,其电阻直接降为0欧姆。)在其热效应地作用下,开始接通“暗鼬”暗门模块。接通后的暗门模块,一组光信号组成的程序被释放出来,顺着光纤网络直接进入核电厂的主控网内。
随着信息的反馈,日本方面得到“暗鼬”开始活动的信息后,立即停止了攻击,开始全面地撤退,在行为上给人造成攻击失败,全面溃走的现象。一瞬间,网络变得清清静静。
在“暗鼬”程序被释放出的同时,莫水的那台监控电脑也收到信息反馈,但是对其信息地分析却无从下手,这是一组结构严密的程序,具体功能不详,因此只好继续跟踪前进。
同时,莫水上线HEK联盟,进VIP论坛,给梁主任发了一条密聊:抽刀断水,对方已经进入核电厂的主控网络,请密切注意。
日本黑客如此干净利索地撤退让梁国华乐的开心,悠闲地点了一根烟,开始在那里吞云吐雾了。
丫的,小样的,跟我们斗?!悠着点吧!!!
独自还在庆幸自己终于顶住了他们的攻击的时候,接到手下报告说0&;1发来密聊信息。为了保证信息的及时地沟通,梁国华始终保持着一台电脑与HEK的论坛相连。
接到这样的信息后,正在快乐意淫的梁国华立马骇的全身发冷。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是这样?
他们怎么进去的?怎么能进的去?
梁国华在心底不停地问着自己。搞不明白的他,出于对0&;1技术的信任,便立即拨起电话,向总局汇报这一最新紧急情况。
国安总局接到这样的紧急情况后,立即向核电厂的主要负责人进行情况通报,并要求立即动员全厂进入紧急状态,启动核事故应急预案,作好防范准备。
“暗鼬”是一组特殊的黑客软件,它不是由电子方式组成的软件代码,而是以光子组合方式存在的,它的作用目标对象具有单一性,也就是只针对光纤光栅(FBG)传感器中的传感元器件。通过改变光纤光栅(FBG)传感器中的传感元器件的测量峰谷,使得实际数值与传感器测量给出的数值产生误差,由此造成对传感目标的破坏。而此次攻击,“暗鼬”的目标就是针对核岛的压力容器上布满的所有光纤光栅(FBG)传感器。
莫水的“电子空间”跟踪着“暗鼬”进入电厂主控服务器,在主控服务器的O/E模块中,“暗鼬”以莫水不可思议的方式,直接通过核电厂主控网的主服务器的O/E转换装置,直接进入了电厂的传感监控光纤网络,而“电子空间”居然无法突破而入,无奈被堵在主控服务器的O/E转换装置前。
通过对这一O/E模块地扫描,莫水发现其物理特征与ERP服务器的O/E模块完全一样,但是那组光子程序能够通过其中,而自己的“电子空间”却无法通过!是什么原因?莫水不解,也因为这样,莫水对这一组程序的算法以及能够表现出来的软件物理特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空要把这O/E模块拆下来好好地研究,正好自己有这样的O/E转换器,莫水这么想到。
由于无法再进一步跟踪对方的软件去向,因此,莫水现在只好无奈地退出电厂网络,再监视下去已经是没有什么意义了。不明白对方的攻击目标,那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全面的防范而已。
莫水通过HEK论坛,向梁主任通报了最新的发现情况,并把自己的判断也给发了过去,至于他们怎么处理,那已经不是他能关心的到的地方了。但愿没事吧,莫水也只能这么安慰着自己。
向对方表明想知道这次事件的最后的结局后,莫水便退出了网络。郁闷地来到客厅,泡了一杯浓茶后,把自己埋在沙发里,细细地思考着这次日本方面在这次网络攻击模式上的创新模式。
硬件上的暗门模块,是他们这次攻击的主要手段,而之前的三次攻击,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为了迷惑对方的注意力方向。至于在第三次攻击中,对方不遗余力、不顾得失地进行强攻,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应该是要启动暗门模块,为暗门模块的启动创造条件。而这暗门模块的启动条件应该是相当苛刻的。
还有一点,那就是自己的“电子空间”居然在最后跟踪丢失。这个O/E模块应该还有更变态的东西封装在里面,至于表现出来的特性,应该是光子组合的条件性通过,那么这个条件是什么?这个光子软件组合的形式、算法又是什么?这些都是现在莫水感觉头大的地方。还好自己下定的决心,购买了一台这样的服务器,有了这么一个实物能作为研究对象。虽然,钱是花了出去,但是对于收获,那将是巨大的。看来,要把那个O/E转换器挖出来,拿去检测了。想到检测的设备,莫水不由的想到在自己原来就职的那个主板厂的检测车间,那里有先进的芯片检测设备,相信应该能够检测出子午寅卯来。
又想到现在黑客的攻击手法,莫水不禁又汗颜。现在混黑真的很难啊,技术上不说,手法上更是趋向于物理层面上了。象这个暗门模块,说白了就是一个条件炸弹,条件成熟了后,炸弹就启动。这是常规黑客所没能具有的能力啊,而这次黑客行为从这次攻击的规模上看,已经扩大到企业、集团、甚至是国家机器高度上了。自己这次如果没有自己研究出来的“电子空间”程序,那结果不也是象国安的梁主任他们一样,对于对方的隐性攻击毫无知觉。
混黑,真TMD的难啊,这是莫水在进入睡眠时的最后想法。具体有多少个小时没有休息过,莫水已经是不知道了。
然而攻击决不因为莫水的休息而停止。在核电厂表面上一片详和安宁的背后,已经是暗流汹涌了,危机将随时出现。
“暗鼬”在传感监测光纤网络里疯狂出击,所有在这一网络内的光纤光栅(FBG)传感器都遭到“暗鼬”的光顾。光纤光栅(FBG)传感器内的所有用来测量应变,应力,温度,振动,压力,以及一些化学量,核辐射量等等所有的测量元器件都被“暗鼬”进行修改过。一场电厂核事故即将爆发。
一个没有准确监测数据的核反应堆,一组没有准确测量数据的发电机组,一套没有准确流量、流速的BOP水循环系统,这样的情况一下出现在一个新投产的压水反应堆的核电厂内,那将绝对是一场灾难性的核泄露事故。
日本方面,在全线退出网络攻击后,立即启动间谍卫星,开始不间断地对核电厂进行高空监控,以检验核电厂会在多长时间内发生反应堆爆炸,或则是发电机组发生爆炸,在理论上,应该是核反应堆将先发生核爆炸。当然,这种情况是在对方没有发现监测数据异常的情况下发生的。但是,全电厂的监测网络均已经被“暗鼬”照顾过,那么在他们发现异常的时候,应急方案基本没什么效果可以应对。
“暗鼬”的第一次行动必将成功,他们信心十足。
第一卷 第十八章 网络核恐(下)
老李是个有十八年工龄的管道工,在来这核电厂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