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风行者
贫希忝强刹灰蚁搿!?br />
伏羲、黄帝二人可以肆无忌惮的取笑神农,但刘峰不可以。生怕他们等会说出什么让神农感到难堪的话,自己在旁边会尴尬,刘峰清了清嗓子,问道:“轩辕道友是从哪里听到我去保成汤江山的事情的?”
第二卷 封神 第一百三十四章 杨戬来访
近两天发生了很多事情,搞得流风心力憔悴,过去的事情都不说了,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也是流风对不住大家。
欠下的章节会在近几天补上。相信过几天流风事情完了,就能安心的码字了。
道歉的话就不说了,流风会用行动给大家一个交代。
刘峰问这个问题其实也就是想岔开话题而已,三皇虽然在火云洞潜修,久不理世事,但肯定有自己的渠道,何况这个问题也是个无关紧要的问题,难道刘峰知道是谁传的假消息,还能去把人家揍一顿?
果然,黄帝很不以为然的挥了挥手,道:“是谁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道友到底打算怎么做?”
刘峰嘿嘿一笑,“咱们都是方外之人,连三位道友都能置身事外,刘峰又怎么会惹祸上身?”看到三皇很是认同的一起点了点头,刘峰这才问出了这次来的目的,“倒是我有一件事情想不通,想向轩辕道友讨教一二。”
行兵打仗黄帝是行家里手,但怎么看刘峰也不可能对这个感兴趣,一听他要向自己讨教,黄帝奇怪的问道:“道友这话说的有点过了吧!以道友的修为,咱们最多算是切磋,讨教二字,轩辕怎么敢当?”
刘峰也不解释,自顾自的说道:“前些日子,我遇到了通天道友的四弟子龟灵圣母,发现她身上竟有不少的功德,一时奇怪,就去问通天道友原由,这才知道她竟是仓颉造字时的载体。我就想,她只是一个载体就有这么大的功德,那仓颉的功德得要大到什么程度啊?”
被刘峰这么一提醒,黄帝也想起了自己以前的下属,颇为缅怀的叹息道:“说来也奇怪,仓颉他当时身上的功德着实算是不少,但却年不过百就自然老死,当真是咄咄怪事。”
“难道连道友也不知道其中因由?”
伏羲顺着话茬接道:“这仓颉我也见过,身上的功德确实不少,当年他身死的时候我还专门卜了一卦,得到的结果则是一切正常,本该如此。”
看到其他三人都不解的看着自己,伏羲解释道:“正因为卦象一切正常,所以才显得不正常。以他的功德绝对不应该那么早就身死,如果卦象能给我一个原因,那才算正常。现在卦象显示正常了,这事情就绝对不简单。”
这个道理说白了其实也很简单,比如通常情况下,从高处抛下一块石头,那石头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肯定向着地心坠落,如果哪次你抛下石头了,石头却不坠落,则说明肯定有什么外力抵消了地心的引力。即使你一时半会找不到这个外力,也并不说明这外力就没有,而是你不能发现而已。
话题讨论到了这里,黄帝也来了兴致,接着说道:“和仓颉情况差不多的,我倒是还见到一人。”
“谁?”其他三人几乎是同时开口。
黄帝呵呵一笑道:“便是此次天定人皇姬发的父亲——姬昌。”
八卦虽然是伏羲创的,但姬昌能把他衍化成六十四卦,使得人们能够更方便的应用,自然也能得到不少的功德。便如同后来孔子和孟子的关系一样,儒家虽然是孔子创立的,但孟子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不过这姬昌奇怪的还不止这一点。”看着具是一脸洗耳恭听神色的其他三人,黄帝微微一笑道:“姬发是纣王之后的下一任人皇,按理来说在他的父亲的身上,也应该多少已经有了一丝半点的人皇之气,但这姬昌身上却是一丝也无。”
成汤的江山虽然注定要旁落,但天地会有一线生机,因此,纣王的两个儿子殷洪、殷郊的身上都有些许人皇之气,同理,姬发虽然注定要接受纣王的人皇之位,但作为他的老子,姬昌身上多少都应该也有一点人皇之气,如果真如皇帝所说,一丝也无,那确实奇怪的紧。
“三弟可是看清楚了?”伏羲的在人皇的位置上也坐了不少年,自然清楚人皇之位是怎么传承的,这样古怪的事情,这数千年来他还不曾听说过。
“皇兄也应该知道,每次人皇之位更替的时候,弟都少不得要先凡尘一趟,此事是弟当面所见,当是不会有错。”
自黄帝之后一直到秦,历代的人皇之位都是黄帝或远或近的后裔担任,这中间的关系虽然很乱,但确实都是黄帝的血脉,直到刘邦建汉之后,这个现象才被打破。
比如,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唐尧又是帝喾的儿子,虞舜则是黄帝的七世孙。最奇怪的则是大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他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颛顼,颛顼则是黄帝的孙子,这样算下来,他反而比虞舜高了两辈。
父传子,兄传弟这是常理,如惠文帝朱允炆那样“侄传叔”是特例,但像虞舜和大禹这样爷爷继承了孙子的皇位,恐怕纵观世界多少年文明史,都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也只能用那时候人的寿命和现在人不一样去解释了。
毕竟都是自己的不知道多少代孙得人皇之位,他们祭祀的时候肯定是要祭拜黄帝的,而黄帝作为老祖宗兼三皇之一,下凡尘给自己的子孙后代送上一点祝福也是应该的。
黄帝言之灼灼,反而让伏羲三人更加奇怪了。事有反常即为妖,能生出当人皇的儿子,自己本身却没有一点人皇之气,而且身上有不少的功德却和仓颉一样自然身死,这姬昌还真是不叫人省心。
刘峰此次跑来本是想让黄帝解自己心中的疑惑,但现在不但疑惑没有解决,反而增添了新的烦恼。不由得摇头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连三位道友都想不明白的问题,流风就更加想不明白了。”
四人之间经过短暂的沉默,刘峰突然笑道:“咱们四人也太杞人忧天了点,这事情就是要处理,也是鸿钧老师去处理,关咱们什么事情?何况现在天道的运行一切正常,咱们又想这么多做什么?”
本刘峰这么一说,三皇也觉得自己想的太多了,具是哈哈一笑。伏羲瞅着刘峰对其他二人说道:“开天辟地至今,我见过的最没心没肺之人,当属流风无疑。”
被伏羲挪揄,刘峰也不气恼,反而得意道:“心中无事才能逍遥自在,怎么样,你们羡慕吧!”说道这里随即又想到自己现在身处天地大劫之中,整天为这样那样的事情奔忙,叹息道:“等这次天地大劫以过,说什么我也不再履凡尘了,到时候要是实在情景不了,我就不回分宝岛了,在三位道友的火云洞外筑庐而居。我看到时谁还能让我下凡尘。”
四人正说着话,就见外边跑进来一水火童子,纳身就拜,嘴里喊道:“禀报四位老爷,外边阐教三代门人杨戬求见。”
“杨戬又来了?”神农圣皇说完,又不忿道:“这阐教之人当真讨厌的很,难道他们随便派遣一个人来我还能不帮他们?每次都用昊天的外甥提点我们。”
因为三皇里边有黄帝在的原因,所以阐教的二代门人都不会亲来。广成子不管当年是用了什么算计,事实上确实曾经是黄帝之师,因此,阐教的二代弟子见了三皇辈分不好区分。
你说要是出于这个原因,二代弟子不来那也就罢了,但阐教之人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生怕因为黄帝的记恨而导致神农不给他们帮忙,所以才让昊天的外甥杨戬前来,这样的话,神农圣皇便不好拒绝,因为这毕竟关系到天庭和阐教两家的脸面。
这次杨戬前来所为何事刘峰也清楚,整个封神期间杨戬来了两次火云洞,第一次求神农圣皇破解吕岳的瘟疫病毒,第二次则是姜子牙兵临潼关之时,被潼关的主将余化龙的第五个儿子余德的瘟疫所困。
吕岳之困早在殷洪下山之前就已经发生过,那时刘峰还没有跟阐教翻脸,按照时间算来,杨戬此次前来,肯定就是为了余化龙之子余德的瘟疫而来。
“道友你看……”神农为难的看了一眼刘峰,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反而是刘峰显得很洒脱,笑道:“道友这是不相信我?我说了我入截教是真,帮商纣是假,他阐教和商纣的事情与贫道何干?”
神农尴尬的笑了笑,“这么一说反倒是贫道多心了,那便稍后在给道友赔罪。”这边给刘峰说完,才转头对水火童子吩咐道:“去吧,让杨戬进来。”
杨戬一路躬身疾走,到了三皇的蒲团前倒身下拜道:“弟子杨戬愿三位老爷圣寿无疆。”
刘峰在旁边听了杨戬的话,暗赞他心思剔透。他自称弟子肯定是想和三皇拉关系,但偏生他是人族出身,须知道天下万民都算是三皇的子弟,因此他这样称呼不但没有不忠师门的嫌疑,反而拉近了和三皇的关系,并且别人对他的套近乎还无话可说。
杨戬这会心里也奇怪,因为他虽然没有抬头,但余光还是看到面前的蒲团竟然不是三个而是四个,心中难免打鼓,此时到三皇这里来的会是何人?他会不会阻止三皇给自己解毒丹?
“你起来吧!”伏羲伸出手向下微微一托,杨戬便直起身来,不等杨戬有所反应,伏羲继续说道:“流风道友想必你也见过,你们两人却是如何称呼的?”
第二卷 封神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后决战(一)
昨天有点事情,断更了一天。
突然发生的事情,没有来得及通知各位。
今天看到那么多勉励的话,流风很感动,谢谢各位书友了。
流风想要说的是,本书下周还会有推荐。
太监的事情大家不用操心。
那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要不怎么说杨戬聪明呢?要是现在换了哪吒或者黄天化在他的位置,肯定早已经跳了起来,虽不至于对刘峰破口大骂、刀兵相向,但也绝对不会有好脸色。这样做也算是勇气可嘉,不过都是匹夫之勇。
“阐教杨戬,见过流风老师。”杨戬的脸上依旧挂着和刚才他拜见三皇时一样的认真表情,仿佛自己阐教一边从来不曾和刘峰有过什么矛盾一般。
刘峰是越看杨戬越觉得此子聪明伶俐,如果不是他已经入了阐教,还真想把他收成自己的徒弟。以前刘峰没有入截教的时候,阐教之人见了他都是自称“弟子”,这多少有点讨好的意思。
现在刘峰成了他们的对头,杨戬自然不能如同以前那样自称弟子,因此便在自己的名字前边加上阐教二字,这样一来,虽然还是称呼刘峰为老师,但关系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
“怕不怕?”刘峰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然后便是一阵哈哈大笑。
刘峰在杨戬的心中属于标准的喜怒无常的类型,可能今天还和你有说有笑,明天就已经翻脸无情了。对于刘峰这个问题,他丝毫不敢怠慢,各种念头如同闪电般在脑中闪过,少顷,就见他躬身回答道:“怕,杨戬实在害怕此次有负师命,而使得潼关外数十万将士死于非命。”
这话说的巧啊!他也知道此时不能和刘峰硬来,所以只能顺着他的话来说。刘峰问他怕不怕,意思很明确,就是问杨戬怕不怕自己给他捣乱,不让三皇给他解毒丹。
杨戬的回答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句,但构思的巧妙却叫人叹为观止,先说怕,好像是给刘峰服了软,但后边的两句话却一句比一句重,先说怕有负师命,再说怕将士们死于非命。这样一来,别人就不知道他说的怕到底是怕刘峰使坏还是怕老师责骂又或者是将士身死。
以刘峰的身份自然不能丢份到直接去问杨戬:你到底怕的是哪个?何况杨戬的这句话也是绵里藏针,很隐晦的告诫刘峰,如果刘峰从中作梗导致这数十万将士身死,那么这些因果、业力便也要算上他一份。
别说刘峰根本就没有阻止的心思,就是有,被杨戬这番连消带打的话一说,可能也已经心思动摇了。
“好,阐教有你这样的弟子,原始道友有你这样的门人,是阐教的幸事也是原始道友的幸事。”三皇刚才也是有心想看杨戬如何应对刘峰的刁难,此时听他回答的如此巧妙,伏羲不由得击节叫好。
“老爷谬赞,弟子愧不敢当。”
“不骄不躁,果然是个人才。”刘峰酥风扇在手心轻敲两下,对杨戬说道:“你放心,咱们有什么矛盾都是手底下见真章,这种背后阴人的事情,贫道还不屑去做。”
“老师学究天人自然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杨戬根本就不曾担心过什么,又何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