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流星
唐经天道:“好,那么你可以在这里多住一个月。然后替我到崆峒山去。”
孟华精神一振,料想是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连忙问道:“掌门要我前往崆峒,可是为了我的三师父之事么?”
“不错,现在我可以把崆峒派掌门给我这个锦匣的内容告诉你了。”唐经天打开锦匣,把一封信先取出来,说道:“这是洞真子给我的私函,但你也不妨拿去看看。”
孟华听说是私函,便道。“还是请掌门把可以让我知道的告诉我吧。”
唐经天道:“信上写的都是可以让你知道的。不过这封信写得太长,由我讲给你听也好,可省你读信的时间。”
“洞真子定于明年三月初召开崆峒派的门人大会,他已是年过七旬,准备在这个会中立继任掌门人。是以特地邀请我去观礼。”
武林的大门派立掌门人,按规矩是要邀请各派名宿观礼以示郑重的。不过这只是对该派的“大事”,对外人而言,却是很普通的事,一点也不稀奇。
孟华怔了一怔,说道:“就只是为了此事么?”唐经天笑道:“少安毋躁,这只不过是个引子。”再听下去,孟华可就禁不住吃惊了。
唐经天继续说道:“这是一个选立掌门人的大会,也是一个清理门户的大会,洞真子告诉我,这两件事情将同时办理,但这两件事情恐怕也都会引起纠纷。所以他不但是请我去观礼,同时也是请我去主持公道的。”
孟华吃了一惊,说道:“清理门户,那是要对付我的三师父吧。”
唐经天道:“不错。这件事情令我很感为难。是以我想来想去,觉得还是由你替我走这一趟好些。”
孟华说道:“我的三师父早已给他们‘逐出门墙’还需什么‘清理门户’?”
唐经天道:“立掌门人何以会引起纠纷,洞真子没加解释,但对于后者,倒是有所解释的。不错,尊师是在三十年前已被他们‘逐出门墙’但这件案子却还没有了结。”
孟华愤然说道:“家师甘忍被逐之辱,退迹石林,已经是避开他们了。我真不懂为什么还不能算是了结?为什么他们还要一再欺侮我的师父,逼得他无立足之地?”
唐经天道:“据洞真子的解释是,最初他是觉得家丑不宜外扬,所以在尊师案发之时,他给的处分只是逐出门墙,理由也没有对外宣布,但据说你的三师父脱离崆峒门户之后,仍是怙恶不悛。——对不起,我是用他信中的说话,你莫见怪。另一方面,崆峒派的长老们又一致要求在新掌门确定之日,把这件旧案彻底了断。意思即是要用清理门户中最重的一种处罚来对付你的三师父了。”
孟华又气又怒,说道:“那是说他们要取我的三师父的性命了?”
唐经天道:“恐怕是这个意思了。”
孟华道:“我的师父到底犯了什么弥天大罪?”
唐经天道:“这是一个疑案,说老实话,目前我还不敢轻率的就下论断。”神气间似有难言之隐。孟华想起“家丑不宜外扬”这一句话,这句话在洞冥子口中说过,如今在洞真子的信中也这样写的。一难道三师父真的曾经做出门人见不得人之事?不,不,三师父绝不会是他们的那种!虽然我不知道其中有何蹊跷,但我敢相信三师父一定是受了诬陷!“不过由于有所谓”家丑“的阴影藏在心头,弟子自是不便向外人查问师父的”丑事“。
唐经天也似乎是在一时之间还未能决定该否告诉孟华,但他还是说道:“你一定要知道的话,待会儿再告诉你。现在我先告诉你另一件事情。”
孟华问道:“什么事情?”唐经天道:“据洞真子说,他已得到风声,金大侠准备替你的三师父调停此事。”
孟华喜道:“有金大侠出头,事情就好办了。”心知此事定是金碧漪的功劳,替他代求父亲出头调停此事的,他和金碧漪分手数月,听到这个消息,不觉偌增思念:“明年三月的崆峒派大会,金大侠是一定要去的了,只不知漪妹会不会跟她爹爹同往?”他是希望能够在崆峒山见着金碧漪的,否则的话,见面之期,又不知要推迟到什么时候了。
孟华正自心里欢喜,忽听得唐经天叹了口气,说道:“你喜欢得太早了,我只怕是节外生枝,适得其反。”孟华吃惊问道:“为什么?”唐经天说道:“崆峒派得知这个消息,上下人等都是十分激愤,不满金大侠包庇他们的‘逆徒’。是以洞真子一定要我出山主持公道:”孟华冷笑道:“他们倒是异想天开,这岂不是要你出头去对付金大侠吗?晚辈年轻识浅,也不知家师犯了他们什么‘天条’?不过依我所想,金大侠既肯自告奋勇帮我师父调解此事,想必他也是知道家师是冤枉的了。”
唐经天道:“是呀,我和你的三师父虽然并不相识,但金大侠的为人我却是深知的。金大侠能够相信你的三师父,我岂能——妄自猜疑,不过,不过……”
听这口气,唐经天虽说不敢妄自猜疑,但对丹丘生却似乎仍是不敢十分相信。孟华连忙问道:“不过什么?”
唐经天说道:“这件事情令我极是为难,我当然不能听崆峒派一面之辞,帮他们去对付金大侠;但在真相未曾水落石出之前,我也不能偏袒一方,帮金大侠和你的三师父去对付他们。我本来不想管的,不过现在的形势却逼得我非管不可。一来是我不愿见到武林因此事掀起风波,崆峒派若是当真不肯罢手,势将弄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二来洞真子不惜把他们视为‘家丑’的本派秘密告诉我,相信我能为他们主持公道,我岂可置之不理?但以我的身份确实是左右为难,所以我想来想去,只有请你替我走一趟了。”
孟华说道:“对晚辈来说,走这一趟乃是公私两便。但以晚辈的身份,倘若是去调停的话恐怕更加不宜。虽然我可以天山派记名弟子的身份替掌门效劳,但谁都知道当事人的一方,正是晚辈恩师。武林中恐怕未有过弟子为师父作鲁仲连的前例吧?”
唐经天道:“你的顾虑我也想到了,我会教你怎样去做的。不过目前我还未想得很适当。好在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到你离开之时再说吧。”
这一个月中,孟华把无名剑法的图谱默写出来交给唐经天,唐经天也把那部波斯文武学秘笈译出来与孟华一同研究。孟华的精神贯注在上乘武学的探讨之中,倒是少了许多烦恼。
这一个月当中,唐经天绝口不提他的三师父之事,但这件事情,在他的心头却是一个阴影。学武之时固然可以强制自己不去想它,一有余暇,就不禁为之忧虑了。尤其因为真相未明,更加令他烦恼,他相信自己的师父绝不会做出丧德败行之事,但那“家丑”二字却像毒蛇随着他的心。
一月时间很快过去,冷冰儿和桑达儿的伤也早已治愈了。桑达儿因祸得福,在天山一月,学到不少武功。
他们准备和他一起回去,孟华往崆峒山可以从原来的路程回去,正好可以顺便送他们回家。虽然这不是最短的路程,但由于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他是尽可以赶得上参加崆峒派的大会的。
临行前夕,唐经天把那个锦匣交给他,说道:“我知道你不愿意听别人对你师父的谰言,但这一次你是要替我去做崆峒派的客人,参与他们所谓的‘清理门户’之会的,要是你完全不知道,些事的来龙去脉,恐怕很难应付,你的心里恐怕也得不到安宁,所以我想来想去,还是让你知道别人怎样说你师父的好。”
“这锦匣里有洞真子给我的信,有关你三师父那件案子的详细档案,还有我也尽我所知,作了一些补充的说明。你拿去看吧。看过之后,我再和你商量。”
这晚孟华把这份厚厚的档案仔细的阅读一遍,直到天明,方始看完。越看越是吃惊。
事情发生在十八年之前。
当时崆峒派的掌门人尚未曾是洞真子,而是洞真子的师兄、丹丘生的师父洞妙真人。
崆峒派是道家,但也有俗家弟子。洞妙真人的三个师弟依次是洞真子、洞玄子、洞冥子,除了洞真子是自动出家之外的,洞玄子和洞冥子都是曾经娶妻生子,中年之后方始做道士的。
孟华的三师父丹丘生是个不知父母名字的弃婴,由洞妙真人把他拾回来抚养的。
丹丘生好像是天生学武的材料,在洞妙真人悉心教调之下,年未弱冠,对本门的武学己是无不精通,甚至还能推陈出新,有所发扬,有所创造了。同辈师兄弟固然是甘拜下风;长一辈的师叔,往往也有自愧不如之感。不但本门中人公认他是后起之秀,甚至还有别派的武林名宿,称许他为崆峒派近百年来仅见的杰出人材的。洞妙真人有这样一个好徒弟,对他的爱护,当真要比亲生的儿子更甚。
另一个崆峒派的后起之秀则是洞玄子的儿子。洞玄子俗家姓何,家名一个源字,他的儿子名叫何洛。
何洛比丹丘生年纪稍长,武功虽然是比不上丹丘生,但却十分能干,是掌门人最得力的助手。同门私议,都认为继任掌门人,假如不是丹丘生的话,就一定是何洛了。即使不是马上接洞妙真人之位,第三任掌门人选,也必将是在他们之中选择其一。因为洞妙真人的师弟年纪还不算很老,洞妙真人倘若提前退休,或许不想他们过早担当大任。但谁也料想不到,在崆峒派这两位呼声最高的后补掌门人之间,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而且至今尚未弄清底蕴的意外事件!
丹丘生年过二十尚未定亲,何洛年纪比他稍长,则是业已有了未婚妻的。他的未婚妻是住在侠北米脂的“中州大侠”牟一行的独生女儿。
牟一行在北五省声望很高,疏财仗义,有小孟尝之称。他的独生女儿出落得花容月貌,武艺又高,不知有多少武林英俊曾经向她求婚,但牟一行最后却选中了何洛。为的是却不过洞妙真人的情面,洞妙真人在他五十大寿那年,特地到米脂来为自己的这位师侄说婚的。事后有人透露一个秘密,据说洞妙真人起初本来是想替自己的心爱徒儿向牟家求婚的,但他的师弟洞玄子却求师兄为他的儿子作媒,洞妙真人一来是顾念师兄弟的情谊,二来也不愿何洛与丹丘生因此事而有芥蒂,是以只好屈从师弟之意。至于他本来的心意,有否向徒弟透过口风,那就谁也不知了。
牟一行五十三岁那年不幸去世,以他的武功之强,按说不该这样早死的。是以在他死后也有诸多揣测,有说他是患上绝症死的,有说他是练功不慎走火入魔死的,也是说他是被仇家毒死的。不过最后这说提不出任何证据,他的朋友也只能是把他当作“寿终正寝”了。
牟一行去世之后,牟夫人把家产尽行变卖,准备携带女儿,投靠亲家。那料福无双至,祸不弟行,不知她是由于哀伤过度,还是早已有病在身,刚把家产变卖完毕,她也追随丈夫于地下了。夫妻相继身亡,牟家唯余孤女。
洞玄子得知亲家不幸的消息,便叫儿子亲往米脂去接他的未婚妻回来,准备待她孝服一满,便即成亲。
何洛在同门中与丹丘生交情最好,虽然在别人眼中,丹丘生是和他竞逐继任掌门的对手,但他们却似毫无相妒之心,一向亲如兄弟的。何洛一来由于路途遥远,路上又不太平,恐防万一有意外发生;二来他和牟小姐尚是未婚夫妻,也要避免别人闲话。是以这次前往迎亲,便邀丹丘生作伴郎的。
他们去了两个月,算日子计路程,是应该早就回来的了,但竟是音讯毫无。洞玄子挂念儿子,正要亲自到米脂打听消息,忽地恶耗传来,在一座荒山古庙之中,发现了他儿子的尸体,同时被杀害的还有牟家的三个仆人。丹丘生和那位牟小姐则失踪了。
凶案发生的地点离米脂约有三日路程,地方官起初是当作“无头公案”处理的。但恰巧那个县府的捕头以前曾经做过牟家门下食客,认得牟家那三个仆人,于是把四具尸体一同收殓,送往米了脂牟家。到了米脂一打听,自然知道那四具尸体是什么身份了。牟家在米脂虽然没有亲人,还有牟一行生前的朋友,他们决定暂不掩埋,火速往崆峒山报讯。
洞玄子赶到米脂,在当地的武林名宿和地方官在场的情形之下,开棺验尸。那三个仆人都是给人一剑穿过喉咙杀死的。他的儿子身上却有多处伤痕,显然生前曾与凶手搏斗。
洞玄子验了儿子的伤,登时面色大变。在米脂他没说什么,但当日就把棺材搬运回去,临行以重金贿赂地方官,请他不必追究此案。给儿子报仇之事,他们崆峒派自己会做,不用公差代劳。地方官可免麻烦,自是求之不得。也不理会他要求的私自报仇,是否于律例有当了。
原来他验出儿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