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飞残月天
正巧今日正有个早集,已有人迎着稀薄的朝阳,担着担子、赶着骡子三三两两地聚到大路上来了。想是临近年关,菜农商贩都想在这冬闲时节赚上两个闲钱。厉泼疯大喜,拿出包裹里的银子买了两匹骡子,自乘一匹,将两个孩子放到另一匹上加鞭赶路。
想是龙骧楼从未把风雷堡这小地界放在眼内,只道海东青这等高手出动,必操胜券,竟未再多派人马前来,三人途中也就再未遇见任何阻隔,路上也没见官军往来巡视。
厉泼疯却不敢有丝毫松心,心知龙骧楼手段通天,路上越是这般无事,他心中倒越觉不安。三人不敢停歇,只胡乱在牲口背上嚼了些干粮,一刻不缓地催骑南下。也亏得这两匹走骡健实有力,疾走了大半日,已经到了唐州地界。
行到黄昏时分,三人精疲力竭,猛一抬头,却见一座嶙峋起伏的大山伫立远方,虽是寒冬,仍能见着山上林木的葱郁秀气,端的雄丽多姿。厉泼疯展眉叫道:“前面的便是桐柏山啦,翻过此山,便是大宋地界!龙骧楼再凶,也不能将咱们如何了!”三人快马加鞭,直向山道奔去。
才在山道上拐了两个弯子,忽听远处隐隐传来一声长啸。这啸声有如一条张牙舞爪的苍龙划空而来,倏地钻进众人的耳际,再从耳朵里直窜入心间,扎心刺腑地甚是难受。卓南雁和余孤天给那啸声扰得头脑一昏,浑身抖颤,险些要从坐骑上载下来。
厉泼疯双掌疾探,将他二人稳稳抓住了,口中惊道:“他奶奶的,什么人内力如此了得?”一道尖细的笑声横空传来:“风雷堡的小子,你们逃得过海老怪,却逃不过萧大爷的手心!这一次鹰扬坛的海老怪丢了大脸,正好显出我龙骧楼虎视坛的手段!”
卓南雁只觉那笑声便若根根针刺,扎在耳中,煞是难受,眼见身前的余孤天浑身颤抖,急忙自后抱紧了他,再伸手紧紧箍住缰绳,口中喘息道:“是……龙骧楼的人!”
厉泼疯面色陡变,黯然道:“是龙骧楼的虎视坛主‘百年身在愁病中’萧别离!听说龙骧楼有鹰扬、虎视、凤鸣、龙吟四坛,一坛胜于一坛。海东青是鹰扬坛坛主,他这次铩羽而归之后,这虎视坛坛主‘病书生’萧别离便亲自出马了。这人比那海老怪还要难缠百倍,快走快走!”
卓南雁见他面色惨变,心中一惊:“厉叔叔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气,提起这病书生也是忌惮得紧,不知这是个何等人物?百年身在愁病中,这绰号当真怪异得紧!”
三人纵马疾奔片刻,却听那笑声又自背后传来:“跑得再快些啊,老子最爱玩这猫捉老鼠的把戏!”声音似哭似笑,就在耳后不远似的。三人愕然回顾,却只见乱石嶙嶙,野径萧萧,哪有半点人踪?
厉泼疯忽然想起这荒山冷寂,只怕是这厮内功精深,听着蹄声跟踪而至。眼见前面闪过两个岔路,他将两个孩子提到身前,三人合乘一匹大青骡自向东行,却任由那匹空骡子向西奔去。
再奔了片刻,他干脆抱着两个孩子飞身跃下,在那青骡臀上狠力拍了一掌,大青骡四蹄放开,泼刺刺地顺着山道直奔下去。厉泼疯却挟着两个孩子向山上掠去。
这桐柏山是天下四渎之一的千里淮河的发源地,也是江淮两大水系的分界之处,山势兼容北国雄浑和南疆秀丽之美,更因南北气候交汇于此,故而林木繁茂多姿。好在这是深冬时节,崎岖的山道上没有碍眼绊脚的乱草杂枝,只是寒天路滑,美不胜收的奇峰怪石反成了奔逃的阻碍。厉泼疯一边携着二人在山上亡命飞奔,一边低声咒骂着这滑脚的石头。
但这病书生萧别离好不了得,三人奔了半柱香的功夫,他那呼喝又遥遥传了过来:“给萧大爷缀上了,还想逃么?你们逃得越久,萧大爷越会狠狠折磨你们!”这声音似乎极远,又似乎就在耳边。厉泼疯神色一变,骂道:“只怕跑不了啦,待会若是这厮追来,你们不必管我,只管翻山逃命!”
卓南雁心中一沉:“厉叔叔素来胆大,今日怎地说出这样丧气的话来?”正要说什么,却听厉泼疯沉声道:“少主,有一桩事情你要记住了,咱们都是明教中人,避难在风雷堡。便是因为咱们,风雷堡惨遭灭顶之灾,这大仇人就是龙骧楼主完颜亨!他日你若是学得武艺,便千难万险,也要先给风雷堡报了此仇!”
卓南雁望着他灼灼闪烁的双眸,想起那些在火光中破衣飞扬、满脸坚毅的群豪,登时胸中燃起满腔怒焰,一字字地道:“那完颜亨虽是金国的第一高手,可这个仇,我是一定要报!”
厉泼疯赞一声好,道:“咱明教中人,最重恩仇分明!这二百条热血汉子的泼天大仇若是不报,那真是枉自为人了!”卓南雁心中也满是悲愤,口中不住呼呼喘气。
三人伏身在接天蔽日的密树丛林中穿行,四周都是掉了叶子的老桧苍柏,浓郁的木叶气息不断撞击着他们的鼻端。萧别离的啸声却不紧不慢地在耳后时时荡起。
疾奔的厉泼疯忽然咧嘴一笑,说:“小时侯师父给我说过一个故事,他说曾经在山沟里看到两只狼合着追一群山羊,”他粗哑的嗓音压得极低,沙沙地响着,卓南雁不知他为何这时要说故事,却也只有耐心听着,“几只小羊落了后,眼看要被那两只狼扑到了,忽然一只老山羊掉头冲了回来,后来那狼便扑住了老山羊,小山羊却逃了。”他说到这里又嘿嘿笑了两声,道:“他奶奶的,这故事我师父那时讲得出彩极了,给我讲起来却是这么干巴巴的。”
卓南雁心中一动:“厉大叔这时干嘛讲这故事,难道他要学那老山羊?”扭头望着厉泼疯那在树荫中忽明忽暗的一张脸,卓南雁看不清那脸上的神情,只觉得这黑黝黝的脸凝重无比。
厉泼疯陡地在一处岔路前凝住了步子,将他们放了下来,低声道:“由这条山路南行,便是大宋地界,少主,莫忘了厉泼疯在这树林里和你说的话!”也不待他回答,忽然在密林中折向西北窜了下去。
卓南雁喉间一阵哽咽,猛然明白了什么,低叫道:“厉大个子,你也给我好好记着,无论如何,你都要好好活着!我卓南雁自会前来救你!”厉泼疯转过头狠狠点头,眼中闪出惊喜光芒,跟着越行越快,片刻间便融在了沉沉的密林中。
萧别离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哈,看你们还跑得到几时——还不给我站住!”他喊头一个字时,几乎就在卓南雁二人身后,说到“站住”时,却远了许多,原来是发现了厉泼疯狂奔的身影,便转向西北追了下去。
卓南雁几乎便想举步追出,但随即想道:“卓南雁呀卓南雁,若是你此时冲出去不但枉自送了性命,还辜负了厉叔叔的重托,岂非连那几只小山羊都不如?”正自犹豫间,面色焦急的余孤天已狠拉了一下他的手。卓南雁长吸了口气,只得跟着他伏身向山下奔去。
忽然间远山中传来厉泼疯嘶哑的声音:“姓萧的,明教厉泼疯在此,咱们兵刃上见个真章!”卓南雁知道厉泼疯故意大声说话是说给自己听的,当下脚下加速,不敢稍做停留。
随即一阵兵器撞击的声音密如爆豆般传来,卓南雁的心也随着这撞击声剧烈地跳动着,脚下越奔越快。
猛听得萧别离哈哈大笑,兵刃交击之声噶然而止,再响起来时却又远了许多。卓南雁蓦地仰起头,呵呵地大笑起来:“厉大个子,你给我好好活着,你要给我好好活着!我定会回来救你!”脸上泪水滚滚而落,山间寒风拍在潮湿的脸上,锥心刺骨的痛。
余孤天见他忽哭忽笑,心下害怕,拉紧了他飞步下山。堪堪要到山脚,余孤天脚下却踩着了一块滑溜溜的青石,脚下一软,二人都立足不住,竟自山道间骨碌碌滑了下去
第一部 拔剑抉云 第七节:曲动萧寺 气凌豪横
桐柏山南麓便是大宋京西南路的随州地界,自绍兴和议之后,金宋两国便不在边界派驻重兵。二人连滚带爬地下得山来,跑了片刻便瞧见了那路边的界石。
卓南雁心下阵阵激荡:“爹爹给我起名叫卓南雁,就是盼着我早一日回归故土。我这只小雁长到了一十三岁,可不是终于回来了!”想起风雷堡群豪殉义,厉泼疯生死不明,那股喜悦立时又烟消云散了。余孤天却一直面色沉郁,虽是暂时逃脱敌手,但他想起从此别离故国,心中又泛起阵阵撕痛。
两个孩子不敢片刻停留,飞步急奔,身后却一直没有传来厉泼疯或是萧别离的声息。卓南雁的心却不禁慢慢向下沉去,明知道余孤天不会说话,依然不顾冷风呼呼灌进口来,连连地问:“孤天,你说厉大个子会不会再追过来,他……他会不会有事?”余孤天胡乱地点着头,想起厉泼疯多半无幸,心下竟也丝丝的有些难受。
二人跑跑停停地一口气逃了数里之遥,却见苍暗阴晦的天穹下,冷寂寂的横着一座萧瑟的村落。
这时山风四起,天色阴得好重,头上的浓云一团团地似是给炉火烤过的,闪着青灰暗紫的怪异颜色,给朔风一荡,低低地都快压到头顶了。道路两旁无数枯草荆棘全在寒风中蜷缩着身子,瑟瑟地抖动。
迎面刮来的山风里掺了雪粒子,打在脸上生疼。汗水涔涔的身子给冷风一拍煞是难受,卓南雁身上阵阵发冷,眼见余孤天牙齿不住打颤,便道:“这么跑下去,不累死也得冻死咱们,得找个地方歇歇!”余孤天唔了一声,却挥手向前一指,只见一座冷寂寂的小庙正挺立在风雪中。
二人飞步奔到近前,却见庙上的匾额上写着“杨将军庙”几个字,推门走进去,却见大殿前燃着一堆篝火,一群人正围火取暖。卓南雁见了生人,先吃了一惊,待瞧清楚那只是几个烤火取暖的村民,才心下稍安。
这庙院子不小,正殿上供着一尊神像,依稀是个面目清秀的青年将军。庙里似是没有常驻僧道,七八个村民围在殿前,一个面色黝黑的六旬老者弹着一面小羯鼓正说着书。想是农闲时节,这小庙挡风遮寒,便引了一批村民来此听书。一股子生炭湿柴烧出的烟气伴着阵阵暖意,在昏暗的殿内四处乱窜着。
卓南雁凝神四顾,却见远处明柱下还倚坐着个面目削瘦、衣衫破旧的中年汉子,身旁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瞧神情似是一对父女,因隐在暗处,瞧不清长相,只依稀瞧见那汉子手中抱着一对牙板和胡琴,显是流落江湖唱曲的父女俩。
庙里的众人全聚精会神地听那老者说书,也没人注意这两个少年悄没声息地凑了过来。
只见那老者敲着羯鼓,摇着梨花板唱道:“滴溜溜号带齐飘,威凛凛挂甲披袍,扑咚咚鼓擂春雷,雄纠纠人披绣袄。百战百胜岳家军,长驱河洛马咆哮。”
宋时百姓好听艺人讲抗金英雄的侠义故事,时人称为“铁骑儿”。这老者说的正是当初岳家军北伐之事。卓南雁自幼生长于深山,一听之下便觉得新鲜无比,开始心内还惦记着厉泼疯,但终究是少年心性,渐渐地心思便全在那铁骑儿上了。
那先生才唱了几句,那庙门忽又支的一声开了,两个皂衣汉子晃着身子蹩了进来,瞧打扮全是宋朝的官府捕快。
当先那人瘦脸凸颧骨,颌下翘着一丛山羊胡子,进来后目光四处乱扫,道:“兀那说书的,你们瞧见了个身子高大的老乞丐来过么?”说书老汉和几个村民连连摇头。
山羊胡子骂了一声,叫道:“也不知是哪里来的老不死乞丐,居然去招惹格天社!这冻死猴的腊月天,还累得咱爷们顶风冒雪的四处寻他。”他身后那随从道:“管他呢,格天社的大爷下了令要咱寻他,咱出来胡乱应应景也就是了。一个老乞丐能逃得了格天社的天罗地网去么?这大冷的天,冻也冻死他了。”二人说着拨开人群,坐在了火前,山羊胡子向老汉喝道:“接着说,接着说,拣一段热闹的说来听听。说好了,爷有赏!”
那老汉应了一声,停鼓不敲,张口说道:“老朽今日既来到这杨将军庙,便说一说当年杨将军的铁血丹心。话说杨再兴杨将军随着大军北伐,在岳元帅帐前讨了个正印先锋官,率了三百条好汉逢山搭路,遇水架桥,一路长驱直入,不想却在临颍外的小商桥前正撞上金国四太子兀术手下三大王带领的数万大军。那四太子手下三大王是哪几个?正是龙虎大王、盖天大王、昭武大王,各带一万大军,气汹汹好不威武,怒冲冲如狼似虎!”
在岳飞屈死风波亭之后,岳家军之事被官府严禁议论传播,但民间百姓、尤其是金宋边界上久受金人欺凌的穷苦百姓却仍是喜闻岳家军故事。山羊胡子却算个官差,听那老者说这岳家军杨再兴的故事,不由皱了皱眉。
只听那?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