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飞残月天
猛然间两股诡异的哭笑之声钻入耳中,正是那两名南宫堡弟子僵卧在石碑东侧,仍在鬼哭狼嚎。卓南雁被那怪声激得心头一个寒噤,霎时并没有脑中清明了许多。
原来他自身中黄大脉已开,内力修为虽不及余孤天浑厚,但自身定力却是远胜。这时真气潜转,一股清和中正之气护住心脉,昂头望去,只见那两名弟子所卧之处正是石碑背面,上面银钩铁划地刻着三个大字:五行天。
这三个大字纵横开阖,笔画全向四围开张,运笔狂放至极,尤其是“天”字那四画笔势遒逸,似要辐射向无穷的天地之中。虽只是三字石刻,却似隐含宇宙间的无尽妙理。
卓南雁心头剧震,易绝邵颖达的声音这时却倏地钻入耳中:“此阵上应诸天天象,下采八方地利,更经那人呕心沥血一番布置,变幻万千……”他茫然抬头,却见太白金星仍在天际闪着淡薄纯和的白芒,忽然间想到龙图上的注解,暗道:“天有五星,地有五行!这五行天既要上应天象,下来地利,莫非是将天之五星与地之五行相配,调动人身五脏之气,让人妄生五情?”想明白了这层道理,忙依着太白金星所示的方位西抢出两步,便觉头脑一阵清凉,心中的酸苦之感倒减轻了许多。
原来这五行天正是无极诸天阵最外层的第一阵。既名五行天,便是以这五块奇石对应天下金、木、水、火、土五星,并调动地之五行、五色与五气,人人其中,忽然间触发天地间最本原的这五种力量,便由五脏之内生出喜、怒、忧、悲、恐的五种情绪,一个拿捏不住,便会伤情而亡。
这时金星尚在天际闪烁,金星在五行方位中属西,卓南雁只需一路向西,便有破阵之望。但他又望了望那两名哭笑不止的南宫堡弟子,暗道:“这两人也是给阵气触动心神,一人生喜,一人生悲,若不施救,只怕会给生生困死在此!”猛一提气,斜刺里蹿出,抓住那两人背心,扬手抛出了石碑之前。两人飞出阵外,哭号叫惨笑之声也立时止息。
卓南雁脚下不敢丝毫停留,足尖轻点,已向西跃回。饶是如此,也觉体内一股烦闷之气,盘旋萦绕,当下依着五行生克之理,疾步穿越那五块巨岩,发足向西疾奔。
五块巨岩相距只有百步,以卓南雁的绝顶轻功,本该转瞬即可越过,但奇怪的是巨岩间似有一股绝大的阻力隐隐生出。卓南雁奔行之间,脚下似是拖泥带水,耳中风雷之声忽隐忽现,五脏内因触发阵气不时荡起诸般怪异情愫。他心头忽悲忽忧,明白是体内的五气盘恒,引发五味杂陈,却不敢有片刻停留,暗将一股活泼泼的真气护住心脉,只管发足狂奔。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觉双腿一轻,那股阻力倏地消逝,他脚下力道仍是运得十足,这一步跨出,轻飘飘得居然足有数丈。一阵清凉的山风拂来,卓南雁只觉浑身筋骨酥软,这时才知已出了五行天。
他重伤之下,连番苦战,早已困顿不堪。这时压力一失,疲惫困倦便如山压来,再也支撑不住,倒在地上,便即呼呼大睡。
一觉醒来,已是天色大亮,浅紫色曙光和山岫间飘逸的朝云交融一处,群山间流淌着一股勃勃的生机。卓南雁酣睡半晚,精力稍复,站起身来,缓步前行。忽见迎面一块巨石如虎豹横卧,气势森然。石上两行大字在晨曦下闪着凛凛神采:
太一之理,水自流,物自生,流者流,生者生,凭谁作主
极乐之乡,云常动,石常静,动无动,静无静,于我成空
字迹随石形而回旋跌宕,似是行书,却又隐含篆意,带着一股斑驳的古意。若说“五行天”那三字笔势纵逸,这两行字则气势雄浑,力重万钧。
他心中一动,暗道:“原来这里便是太极天!”依着当日所记,那龙图之中共标有太极天、两仪天、三垣天、四象天、五行天、八风天和无极天,总共七层天阵。这时凝神细思,登时想起那五行天总计共有四处,分布于这无极诸天阵最外层的四方,太极天、两仪天、三垣天、四象天则在五行天之内,分布于四处。再里面,则是神秘莫测的八风天环绕着大阵中央的无极天。
从那龙图所示词句推断,诸天奇阵之中,只有这太极天循生化万物的太极本原之理所布,天阵中最少禁制机关。他一边凝神调息,一边暗自庆幸自己所走的方位恰巧由五行天一路向西,正好可在这太极天内略事休息。
“太极为派生万事万物的本原,这两句诗中首字嵌含太极之意,诗意更有太极天的意蕴。”他凝神默思诗句词义,只觉两段诗句更是隐含天地至理,妙蕴无尽。纵目四顾,却见四周奇峰清秀,山溪潺潺。这一刻静得出奇,没有鸟鸣,没有虫啁,甚至连水声都变得缥缈虚无,天地间似是回到了洪荒初开的那一瞬。
忽见那巨岩旁十余丈远处有一股清泉汩汩冒出。泉旁山岩全是赤红颜色,像被烈火烤过一样,红色岩石映得那泉水也散 发着一股淡淡的红光。
卓南雁这时焦渴难耐,也顾不得许多,踉跄着走到泉边,探头狂饮,只觉泉水甘甜,却有一股温热之气直透肺腑,霎时疲倦顿消。他一口气喝了个足饱,这才抬起头来,见泉旁斜卧着一块两尺来高的小小青石。
石上刻着几行字迹:“太极泉。泉水甘润性温,内蕴火岩奇气,服之益肝肾,实世间奇藏也!苍华谨记。”
“原来此地便是龙图上标出的‘太极泉’,一道小小泉水,居然有这多讲究!苍华,苍华,这人却又谁?”卓南雁暗自称奇,腹内涌起阵阵温热,果然觉得身上痛楚都减轻了许多。他这时静下心来思索,太极泉、凤凰两仪、帝星石、水帘洞、真武岩、天门地户……这些龙图中标示的怪异词句和图形符号一点一滴地又在眼前闪过。
太极泉乃是太极阵的阵眼,太极天虽无凶险,但四周却全是光溜溜的插天石壁,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循着“太极生两仪”之理,顺着太极泉水流方位向前,进入两仪天。
卓南雁不愿多作停留,循着泉水流向径直前行。再行片刻,天上云气渐浓,翻滚的阴霾遮住了日色,群山幽谷都笼在一层迷离的云气之中。越来越近,似乎随时要聚拢一般。
忽见石径前乱石横亘,眼前山道只剩下半尺来宽的隙缝,光若水浸的巨岩上刻着两行刚劲的颜体端楷:
浩劫三千,夜冬昼夏
诸天二十,北坎南离
两句偈语每字只有尺余宽窄,却有一股说不出得苍劲猛厉之气。卓南雁眯起双眸,暗道:“瞧来钻过这石隙,便进了两仪天了!这诗句的辞意好不凶险,难道这两仪天内当真在昼夜之间,便有浩劫三千?”想到前面凶险难测,心中狂念陡增,斜身蹿过那道石隙,大步进了两仪天。
疾行片刻,风忽然间大了起来,呜呜狂啸,吹得云丝起伏缭乱,四野愈发昏暗。卓南雁心中也涌起阵阵阴郁:“龙图上说,这两仪天以日月为象,阴阳交征,果然有些古怪!”忽觉脸颊一片湿凉,原来天上竟然飘下了雪花。
“这江南暮春,怎地下起了雪来?”卓南雁心下大惊,还当自己是在做梦,却见满空雪花恍若棉絮般随风乱舞,天地间一片苍茫。卓南雁身上只有一件单衣,已被汗月浸透,湿漉漉得给冷风拍击着,甚是难受。才奔出片刻忽然间云散雪霁,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无尽的热力当头烘烤下来。大风依旧狂啸不止,只是这时吹来的全是燠热暖流,不多时候,便让他浑身大汗淋漓。
“这哪里是夜冬昼夏,简直便是忽冬忽夏!”卓南雁哭笑不得,只得迎风向前疾奔。但山谷中寒暑交替变换,饶是他内功精深,也渐渐不支,只觉寒风从三百六十块骨头缝里钻入体内,受伤的手太阴肺经、心包经更是痛楚难当。
那忽寒忽热的天象便似一块满是棱角的顽石,将他残存的气力割磨得零碎不堪,只剩下心底的一个念头,如锋刃锐剑,愈磨愈是耀目:“卓南雁,你要走……无论如休,也得走下去……”稠密的雪片似是万条银龙在空中乱舞,天地间一片迷茫,只有卓南雁一人迎风踏雪,向前疾走。
漫天飞雪之中,忽见前面现出两尊白蒙蒙的巨大物什,却是两只铜铸凤凰。这铜雕大得惊人,每尊都有两丈余高,双翅高展,冉冉欲飞。只是这对凤凰却是相互背对,作各奔东西之状。
大风若狂,飞雪如怒,白茫茫的山谷间两尊巨大凤凰鼓翼挺立,似欲乘风而去。卓南雁虽是头昏脑热,但陡然瞧见凤凰的昂扬之姿,也不禁浑身一振。
踉踉跄跄地奔到近前,只见这对凤凰的双足之间连着一张巨大的石盘,石盘中间却是一个光滑滚圆的高大石球。这时飞雪消散,烈日耀目,一股光芒照得石球上红芒闪烁。
“凤凰两仪的枢纽?”卓南雁这时紧盯住圆球,想到龙图上标注的图像,知道已到了两仪天的阵眼,蓦地心内灵光乍闪,“邵颖达先生曾经说过,古有‘凤凰来仪’之说,雄者为凤,雌者为凰,凤凰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古人好用凤凰比喻两仪之相。但这两仪天内的凤凰为何偏偏背对?难道这凤凰双足之间的石球大有古怪?”
一念及此,伸掌推向那巨大的石球。一股真气迸出,那石球却是纹丝不动。
卓南雁又惊又怒,竭尽全力地奋勇狂推,那石球最多也只是微微摇晃。他呼呼喘息,忽想:“两仪天前的对联曾说起‘北坎南离’,邵颖达先生讲解《周易参同契》时曾说,坎卦象征北方之水,离卦象征南方之火,只有坎离交媾,才能神气合一。”当下抱元守中,神气合一,试着将天地间的阴阳两仪之相融会一处。
他修习的忘忧心法中《九宫先天炼气局》的“地云势”和“天凤势”,最重调和阴阳二气,当日曾以这两势心法跟罗大斗酒,稳占上风,这时凝神敛气,以取坎填离之理默运玄功,片刻之后便觉浑身缓缓凝聚。
卓南雁只觉真气勃发,在喝一声,劲力到处,巨大的石球缓缓滚动。原来这对铜凤凰正是两仪天的阵眼,也是谷中阴阳两仪的气声最浓之处,卓南雁以坎离交会的心法接引两仪天内的阴阳之气,正是暗合大阵妙旨。
石球发出隆隆之声,越转越快。跟着轰轰震响不绝于耳,却是托着石球的大石盘竟也慢慢转动起来。立在石盘上的那对凤凰也随之缓缓转身,由相互背对渐渐变得头脸相向。
随着一声震雷般的轰然大响,石球转到了尽头,石盘上的铜凤凰终于凝立不动。却见雄凤略高,垂头俯瞰,雌凰翘首仰望,虽是两尊无知无觉的铜像,但两两对望之间,似欲比翼齐飞,情意殷殷,端的活灵活现。
凤凰才对到一处,天地间异变陡生。空中狂吼的暴风打了个长长的呜咽,似是一条怒龙忽然给人踩住了喉咙,跟着声声音渐弱,终于慢慢止息。一时间风静雪止,日头重上天空,已是温煦如常。
原来这石球正是两仪天内的“两仪枢纽”,石球滚动,牵动石盘,将象征两仪的凤凰铜像由分变合,登时改变了阵内地下的地磁气机。两仪天按天地相应之理布成,周遭山谷聚风拢气,浑然一体,这时阵心地磁改变,阵内寒暑交替的阴阳两股气机渐渐趋于平和。
卓南雁心头狂喜,更生出一股由衷的敬畏:“南宫世家的先祖当真是位奇人,便只这一对铜凤凰便有匪夷所思的神妙作用!他们费尽心机地造出这等怪阵,到底却是为了何事?”
这时候云淡风清,山谷间宁谧一片。卓南雁喘息半晌,才瞧见这对倚山而建的铜凤凰之旁,却有一眼幽深狭小的洞口,寒风习习,不住从洞口蹿出。石洞旁却生着一丛怪树,枝干枯瘦矮小。树顶却倒挂着几颗浆果,状如龙眼,颜色殷红夺目。
他这时得脱大险,心情甚佳,上前细瞧,却见红色浆果旁的光滑山岩上刻着几行字迹:“绝地奇果,服之不饥。以其独得天地阴阳之精,尚能调和阴阳二气,名之两仪果可也!唯增补元气之效甚奇,不可多食。苍华谨记。”
“两仪果?原来这便是许广那实在人千方百计要得来的奇果!这小小的果子当真有大补元气的奇效吗?”卓南雁大觉好奇,又想,“这可是第二回瞧见苍华的名字了,这苍华却又是谁?”这时早已饥肠辘辘,忙将那“服之不饥”的两仪果摘了两颗下来,放入口中大嚼。
只觉入口清脆微甜,先有一股清凉之气直灌入腹,随即丹田内便升起一股融融暖意,片刻之后浑身都是热腾腾的,只想蹦跃宣泄一番。“这两仪果生于两仪天内,果能调和补充阴阳两股元气,怪不得许广和他师尊大医王都如此稀罕这宝贝!”卓南雁默运真气,竟觉劲气充盈起来,本来疲惫不堪的身子又生出了力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