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飞残月天
卓南雁忙将自己的身份来历简要说了。胡铨沉稳睿智,听他略述太子和张浚的言辞经略,丝毫不差,片刻间便对他深信无疑,展颜道:“原来是当年的四海归心盟卓盟主之子!老夫当年与令尊虽只有数面之缘,但令尊风骨,颇让老夫心折。”笑了一笑,又道,“老夫到此已有段时日了。似我这般又倔又硬的老不死,在这拘魂殿的十余座山洞中还关押着不少。张浚、李光诸位大人目前俱都无恙,小兄弟不必忧心。”
卓南雁听他与父亲有交,登时心底一热,又听他自嘲“老不死”,不由也脸露微笑,得知张浚、李光等群臣无恙,心底稍安。胡铨又道:“小兄弟人单势孤,不可力敌,及早出去报讯为好。”卓南雁见他衣上血迹斑斑,显是备受拷打,却兀自谈吐超然,钦佩之情油然而生,道:“罗堂主这两日间便会派人来救各位大人。晚生也白会竭尽所能,挫败秦贼奸计。”
“不必在乎我辈。”胡铨笑道,“秦桧决不敢将老夫怎样!只求圣上无恙,太子无恙!”那笑意淡淡的,却有一股睥睨万夫的凛然之气。
林霜月自幼长于明教,耳濡目染,素来厌恶朝廷中人,只因钟情卓南雁,这才助他力抗龙蛇变。这时眼见胡铨瘦骨嶙峋,一股风便要给吹倒的样子,兀自忠君心切,她顽皮之心忽生,笑道:“胡大人,秦桧那老贼是借了天子之手才敢如此胡作非为,说来你们如此倒霉,还是拜大宋赵官家所赐,你便不恨这……皇帝?”总算她顾念胡铨年老,将到了口边的“狗皇帝”改成了“皇帝”。
胡铨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小姑娘以为我们这些读书人忧心泣血,久经磨难,全是为了迎阿皇帝吗?”林霜月见他的笑容依旧淡淡地,目光竟如祖父一般温和慈祥,倒收起了捉弄促狭之心,笑道:“小女子见识浅薄,让大人见笑了。但读书人不就是为了讨皇帝欢心,博取功名吗?难道还为了别的?”
“姑娘这话问得好!”胡铨那疲惫的老眼中忽有精光一闪,淡然地道,“自秦始皇立了‘皇帝’这一尊号以来,总有一千三百多年了吧。这一千三百多年来,好皇帝实在是凤毛麟角!但志节不改,乃至慷慨赴死的忠臣义士却世代不绝,他们全是为了那些皇帝吗?”
卓南雁和林霜月又被他问得一愣,恍然间只觉心魂全被他那柔和的目光罩住了。卓南雁道:“先生以为如何?”
“老夫也不知从何说起了,”胡铨幽幽叹了口气,微一凝思,才缓缓地道,“便给你们说个故事吧……那是建炎三年,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金国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分兵数路急袭扬州,那时的扬州,正是大宋中兴后初定的行在。其时老帅宗泽已死,东京留守杜充、两个宰相黄潜善和汪伯彦全是草包,金兵一路畅通无阻地便打到了天长军,离着扬州也就是咫尺之遥了。万岁无奈,只得带着身边宦官和几万御营将官先走一步……城里面乱成了一锅粥,贫民百姓和官员军士纷纷夺门而逃,那城门子太窄,踩死的、挤死的人不计其数……”
卓南雁知他说的是二十多年前金军血洗淮扬的旧事,想到昏君赵构不战而逃,让百姓惨遭蹂躏,便觉心底火起,重重哼了一声。
“那时正当二月,运河浅涸,大小船只陷在泥里全都动弹不得。众人便只得拥到长江边,嘿嘿,江里的大批船只却都给御营都统运送家财去了。万岁爷匆匆寻了小船渡江,可怜十多万百姓没有船只,只在江北哭天喊地。当时我便在这人流之中,上不能报国,下不能安民,实在惭愧得要死……
“历来兵戈战事,最苦的便是百姓!”说到旧事,胡铨老眼中蓦地一湿,“便在金人兵临城下、百姓四处逃难之时,咱大宋子民之中还少不了一些害群之马,乘机算计逃难百姓。有人趁乱四处偷骗旁人衣物、更有强徒明火执仗地抢夺女子钱财,死活不肯给的百姓,便被强人乱刀砍死。逃难的道上,时闻骂声,哭声和死前的惨叫嘶号,冰硬的路上处处是死尸血迹……”
听他说得凄惨、林霜月和卓南雁对望一眼,心底均觉寒浸浸的。便连一旁心事彷徨的云潇潇,也被引得侧耳倾听。
“江边的那些船夫也忙着发国难横财,将渡船的价钱涨了又涨。”火把光芒扑打在胡铨的脸上,凝成一片铁的颜色,他的声音有些嘶哑,“最可恨的是个叫太岁蛟的狗船夫,看上了求渡的一家人里那黄花闺女,给多少银子都不渡,只说定要留下闺女给他做小老婆,才肯渡船!”
“这狗才!”卓南雁再也忍耐不住,扬眉叫道,“真该一刀杀了!”胡铨苦笑一声,接着道:“那时我就在岸边,正待出来喝问,乱糟糟的却又有一群大户人家拥过来,领头的豪绅张口叫那太岁蛟‘蛟爷’,说道,那家女子没见过世面,有什么稀罕,我这闺女可是千娇百媚的大小姐,将我家先渡过江去,我这闺女便归了你!”
林霜月听得张大了眼睛,道:“天下竟有这等事,将自家闺女白送给别人?”胡铨沉沉一叹:“大户人家三妻四妾,儿女多了自然不将女孩子当回事。况且为富不仁之辈遭逢乱世,自是先要保住自己性命。太岁蛟瞧那小姐容貌确是更胜一筹,便欢天喜地地答应了。这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又如何能横插一手?”
卓南雁听到此处,只觉心底憋闷异常,却又说不出什么话来。胡铨眼望着黑漆漆的岩壁,道:“……听说赵官家逃走后的第二天,金兵便进了扬州城。这群畜生血洗了扬州之后,便追到了江边。那江边还拥着无数百姓来不及过江,便只能听凭金兵宰杀,不堪受辱的就沉江自尽,一时江边堆满了尸身,江上也飘着浮尸,血水染红了半线江水,更多的人便给金兵抢作奴隶。”
他声音越说越慢,卓南雁三人均觉自己的心缓缓沉下,阴沉沉的山洞中似有无数冤魂嘶喊号叫。
一片冷寂之中,胡铨才长叹一声,道:“那次突袭的金兵只有不足六千的人马,而那赵官家的御营里便有十万雄兵!嘿嘿,十万人马却被这六千兵马撵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任由父老姐妹惨遭荼毒!”云潇潇不禁恨声道:“这十万个废物,更无一个是男儿!”
胡铨却惨然一笑,望着林霜月道:“小姑娘,你听了这段往事,心有何感?”林霜月心底凄恻,缓缓摇头道:“心里只是痛得要死!”
“那时我也跟姑娘一般,心痛欲死,事后三晚目不交睫。那时我便暗自发誓,决不再让金兵蹂躏我父老姐妹。”胡铨“嘿”了一声,沉声道:“这便是老朽要答复姑娘的。我辈读书的真正缘故,便是尽己所能,使国不衰,使民不苦!”
云潇潇却登起秀眉,冷冷地道:“胡大人,你说得虽好,但当今天下,皇帝糊涂,秦桧奸佞,你又能做得了什么?”
胡铨望了她一眼,目光炯然一灿,道:“儒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便有豺狼当道,我辈也当尽己所能,正道直行!”他说了良久,颇觉疲惫,却仍伸手指着自己的心窝,缓缓地道,“天地间……有正气在!”最后这句话说得极慢,更有些嘶哑,但这低弱的语声跟那血痕斑驳的长衫、瘦硬沉静的脸孔配在一处,却有一股说不出的沉浑力量。
林霜月和铁笼内的云潇潇齐齐一震。二女均是伶牙俐齿,这时对着这枯瘦衰弱的老人,却觉芳心扑颤,竟说不出话来。
卓南雁心底却是豁然开朗,忍不住叫道:“说得好!那些独夫奸相,虽能逞凶一时,但与这塞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相比,却又算得什么!胡大人这番话,当真让晚辈茅塞顿开!”
胡铨喘息两声,又摆手低笑:“我辈儒生空言议论,实是百无一用。倒是令尊当年的行径最让老夫佩服。似他这般,心怀苍生,不计荣辱,才是真英雄!”
卓南雁听得他那句“心怀苍生,不计荣辱,才是真英雄”,眼眶几乎有些湿润了,暗道:“胡大人跟父亲只有数面之缘,却诚心佩服他的行径。父亲有此知音,也当含笑九泉。”颤声道:“胡先生的教诲,晚辈自当深记于心。”在笼外向胡铨施了一礼,正要站起,忽地沉声道,“似是有人过来了。”
云潇潇闻言一震,蹙眉道:“这地府内的鬼卒隔段工夫便来巡查一遍。你们且先躲躲。”指着西首一处宽阔幽深的洞穴岔口,“那里似乎便是蛇尾所在的九曲遁天谷,那些鬼卒对那深洞甚是忌惮,从来不敢踏进一步。你们且去那里稍躲。”
那洞口的怪石起伏如蛇,甚是突兀。林霜月跟卓南雁无暇多想,急忙闪入那黑沉沉的洞口。才隐身藏好,却听一道笑声遥遥传来:“余先生忒也小心!便是神仙,入了这九幽地府,也得乖乖束手。”正是万秀峰的声音。跟着便听余孤天的声音冷冷传来:“瑞莲舟会在即,凡事还是小心为妙!咦,他们人呢?”
卓南雁一凛:“他们发觉我们脱困了!”握住林霜月的手,蹑足向后退去。只听万秀峰惶然道:“这……都怪那姓风的,临行前他着意吩咐,不可得罪那林圣女,免得招惹林逸烟那魔头。小的们便没给她用绳索!”跟着搬石挥链声、脚步杂沓声和万秀峰的推脱埋怨声交杂一处,显然两人正四下搜寻。却始终不闻余孤天的声音。
沉了多时,才听余孤天温言道:“此事全怪我一时疏忽,跟万兄无干。哼,他们穴道才解,难以远行,咱们速调人手,全力搜寻。”说话间两人已闪到囚禁云潇潇的铁笼前。
卓南雁和林霜月对望一眼,只得再向后退去。两人步履轻若无声,本来常人极难察觉,但洞内昏暗幽黑,林霜月一不小心,踩到一块滑溜异常的岩石,落脚略重,发出“咯咯”轻响。
“在这里了!”余孤天耳目何等敏锐,身形疾飞,怪鸟般地掠来。卓南雁跟林霜月叫苦连连,自知这时候内力未复,实非这死对头之敌,只得转身向洞内疾奔。
余孤天却猛地在洞前刹住步子,低呼道:“九曲遁天谷!”飞身掠来的万秀峰一眼瞧见那洞前盘曲如蛇的黝黑石壁,颤声道:“他们……他们竟进了九曲遁天谷?呵呵,自寻死路,自寻死路!”
卓南雁听得奇怪:“这里明明是座深洞,他们怎地唤作九曲遁天谷?”一念才闪,陡觉脚下一空,惊呼声中,跟林霜月齐齐向下坠去。余孤天本来正待进洞搜寻,听得卓、林二人的惊叫,心底一寒,登时止步。万秀峰哆嗦着双唇,道:“临安的土人都说谷内藏着神魔猛鬼,这九幽地府的名字便是因此而来……便连九幽地府的五灵官都不敢犯险。余先生最好莫要硬闯!”
余孤天冷哼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总得进去看个究竟。”硬着头皮踏进洞中,只觉阵阵森寒之气不住扑来。他摸出千里火来晃亮了,却见四周怪石嶙峋,狰狞兀立,身前丈余现出一口黑漆漆杳不可测的深穴。他正待上前看个仔细,一团怪风扑面打来,火折子嗤的熄灭了。
万秀峰也仗着胆子踏进两步,陡觉眼前漆黑一片,心底震惊,疾步缩回。余孤天也被那怪风拍得肌骨俱寒,暗道:“他们那声惊呼万分真切,决非作伪。嘿嘿,莫非卓大哥、林师姐会不明不白地死在此处?”
第二部 暮雨江南 第四十一节:深洞魂惊 幽壑情殷
卓南雁跟林霜月顺着深穴呼呼下坠,好在只坠落了两丈多深,二人便觉脚下一实。耳听余孤天和万秀峰低声嘀咕,似在洞外徘徊,卓南雁不敢稍停,紧紧握住林霜月柔软的纤手,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行去。
洞内阴暗幽深,侧耳倾听,只闻水滴声“嘀嗒”传来,声音忽远忽近。林霜月忽觉脚上格格轻响,似乎踢到什么古怪物什。
她掏出怀中的千里火晃亮了一瞧,不由惊叫一声,原来脚下竟是一具骷髅。转头四顾,却见身周横七竖八地倒着几具尸骨,尸身上都插着锈迹斑斑的箭镞。
林霜月颤声道:“听师父说,这九幽地府颇为古怪,以前曾有武林人物来此探险,却都是有来无回。莫非这全是那些武林前辈?”
卓南雁俯身细瞧,低声道:“这些人有的早成骷髅,有的衣衫未腐,并非一拨人马!他们身上所中箭矢方位有异,形制相同,必是触发了机关……嘿,骷髅中箭处竟成了黑色,这些箭上有毒!”
两人想到这诡奇幽深的古洞中还藏有机关毒箭,心底均是一凛。“不知这地方藏着什么机关宝贝,竟让这些人前仆后继地来此送死?”林霜月说着,举高了千里火,四下张望。
却见洞内轩敝无比,头顶上无数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在跳耀的火光中闪着翡翠般的瑰丽色彩,左首两道暗泉蜿蜒而去,钟乳石上滴水如法,与泉水相应,宛若琴鸣。
林霜月忽地“咦”了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