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惊仙
俊?br /> 小夜垂首道:“我是偷偷溜下山来找你的。阿恒,刚刚听司马先生说了龙卷丹的事,我、我只当这辈子再也见不着你了。”
杨恒心中感动,轻抚她的香肩道:“你瞧,我这不是好好的么?”
小夜轻倚在杨恒有若实质的元神胸前,低声道:“你要一直这么好好的才好。”
杨恒望见她显得清瘦的小脸带着笑,秀气纤长的睫毛上凝结着晶莹泪珠,如明珠夜露清丽绝俗,不自禁地想道:“她冒险孤身一人来东昆仑寻我,这些日子想必吃了不少苦。”
司马病咳嗽一声道:“杨兄弟,你的元神不宜久离肉躯,否则对修为有损无益。”
杨恒凝神内视,自感真元充盈毫无不支迹象,说道:“我还好。司马老哥,那日我离开至尊堡后,可又发生了什么事?”
司马病年老成精,心知肚明杨恒是在拐弯抹角打探石颂霜的消息,回答道:“你在至尊堡大闹了一场,兼之南宫北斗成功复辟,厉问鼎孤掌难鸣,还能生出什么事来?会盟之事也只好不了了之,仙林四柱自是满意而归。倒是听说石姑娘当晚便去了东昆仑,许是知道你被打落江中的消息,她潜入灭照宫刺杀大魔尊……”
杨恒一惊,急忙问道:“她们两个有没有事?”
司马病愣了下,不明白杨恒为何除了关心石颂霜外,还关切大魔尊的安危,回答道:“传闻里说,大魔尊只受了点轻伤,并无大碍。但石姑娘身陷重围,受了重伤,却是被杨北楚给救下来的。她的伤势甫有好转,便又出来寻你。”
“杨北楚?”杨恒紧揪的心稍稍放心,微感困惑道:“他救了颂霜……”
小夜说道:“阿恒,我见过石姑娘。”
杨恒眼睛一亮,急切道:“她在哪里?”
小夜见杨恒焦急之情溢于言表,低低道:“她刚刚就在这里,还帮我救了小雪。”
杨恒懊悔道:“要是我早点醒就好了!她现下去了哪里?”
司马病面露歉仄之色,说道:“杨兄弟,这事都怪我。”便将方才之事说了。
林婉容安慰道:“杨兄弟别急,以石姑娘的修为这江水根本奈何不了她。况且厉青原也跟着跳了下去,她一定不会有事。”
“没事?”司马病不以为然道:“我看姓厉的小子形影不离跟着她,才是更危险。”
杨恒像是没听见,脑海里翻来覆去尽是石颂霜纵身一跃坠入大江的景象,说道:“我要去找她!”
林婉容道:“杨兄弟,你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总得先将元神归窍啊!”
杨恒一省,自失地笑道:“是我急糊涂了,多谢大嫂提醒。”
司马病暗道:“厉青原多半还在,杨兄弟若是撞上了他,不定又是怎样的光景。好在他因祸得福修为精进,就算要动手打架,却也不怕姓厉的小子。”
就听杨恒道:“小夜,你便陪着司马老哥在洞里坐会儿,等我出来。”
小夜见杨恒此刻仍能想着自己,芳心欢喜展颜浅笑道:“嗯,你可要小心。”
杨恒冲她笑了笑,元神幻作一蓬金澜匪夷所思地收进冰壁里。
他驾轻就熟,将元神纳入体内,接下来却又碰到了难题。只感自己的肉身深嵌在玄冰内不能动弹。若要脱困,不免还需花费一番手脚。
当下凝定心念,但觉精神饱满伤势尽愈,丹田真气逐渐苏醒,充盈鼓荡尤胜昏睡之前,一道道雄浑热流勃然奔腾,沿着周身经脉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就似经过了一场漫长的冬眠,而今终又破土而出,飞速地生根发芽向上生长。
回想百丈崖之战,恍若一梦历历在目。不自觉地,他的眼前浮现起娘亲从天而降,挥动屠佛尺击中自己胸膛的一幕,更想到此战过后,灭照宫必定会对百丈崖严加防范,自己要救出父亲不啻难上加难,心头滋味愈发地不好受,恨不得肋生双翅破冰出关。
然而杨恒情知自己已在寒冰中封冻了将近半年,身体各个器官乃至五脏六腑都长期处于假死状态之中,譬如佛门的枯死禅法,欲待复原须得循序渐进,绝不可急躁。所谓欲速则不达,即便元神安然无恙,身子却禁受不了这般大起大落的折腾。
他强自按下对父母的思念牵挂,流转真气恢复全身机理,慢慢地心脏跳动逐渐加速,身体的各项机能均在有条不紊地复苏之中。
可他的心中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念及石颂霜的痴情无悔,又是甜蜜又是愧疚,哪里能够彻底摒弃杂念定下心来运功?
如此心潮澎湃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忽然小腹一热,丹田里的真气就似炸裂开来一般,霍然迸流一股脑地冲将出来,如同脱缰野马霎那间挣开杨恒的心念控制,完全不听使唤,由着性子在经脉中横冲直撞翻江倒海,大有走火入魔之势。
杨恒一惊,晓得自己功力骤增之后,一直忙于奔波征战,始终未加梳理炼化,兼之在百丈崖前又受了重伤,险些丢了性命不说,于经脉损伤自不待言。诸般负面因素掺杂在一起,他偏还没能宁静心神,导引真气,这下爆发亦就不足为奇了。
也亏得这一年多来杨恒几经生死,见惯了大风大浪,对眼前突发的变故也不慌张,急忙去念存思,抱元守一,将心念凝于灵台,疏导丹田真气平复内乱。
但是此刻的丹田铜炉已化作一片风急浪高的汪洋大海,暴戾肆虐再不顾忌主人的意念催动。杨恒好不容易凝聚起的一缕缕真气,未及约束成形,就被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惊涛骇浪冲得支离破碎,溃不成军。一时间经脉剧震如裂,丹田山摇地动,灵台亦无法独善其身,像是一盆猛烈晃动的清水,随时都会倾覆。
杨恒心中一寒道:“如果我不能尽快稳住心神,收敛乱气,就得死在这冰壁里!”
奈何以往参悟的萨般若心法乃至各种敛起凝神的心诀法门,这时候竟统统失灵,在肆无忌惮的暴走真气面前,尽皆变得苍白无力。
杨恒苦苦支撑着灵台的一抹清明,不让体内滔天的巨浪吞没,不停想道:“我不能死在这里,一定有办法,一定有!”
与此同时,他体内迸绽出的离乱金光业已透过冰壁映射到洞中。小夜惊异望去,视线却被厚重的冰层阻隔,看不到里头的情景,急问道:“大叔,阿恒怎么了?”
司马病自也看不到杨恒的情形,但他号称与端木远齐名的仙林两大神医之一,盛名岂是虚致?走到冰壁前伸手一按,凝目感受杨恒体内真气对冰层的冲击,脸色微变道:“不好,只怕是走火入魔之兆!”
小夜芳心骤紧,说道:“那可如何是好?要不咱们砸开冰壁救出阿恒?”
司马病摇了摇头道:“万万不可!依照老夫的判断,杨兄弟此际正心无旁骛全力自救,最忌受到惊扰。咱们这里一砸冰壁,必然会惊动到他,那后果不堪设想!”
小夜闻言急道:“可他刚才还好好的,一下怎会变成这样?”
司马病叹道:“是我大意了,忘了提醒杨兄弟。俗话说:‘水到渠成’。他得龙卷丹的霸道药性襄助,功力于朝夕之间暴增数倍,好比一场洪水是到了,可渠还没来得及挖成,怎能不出事?”
林婉容道:“小夜,我相信杨恒不会有事。他服食过龙卷丹,又教大魔尊击落江中,那么多必死无疑的劫难都闯了过来,必有上苍的庇佑。”
小夜想想也是,忽见司马病微露喜色,说道:“好了,好了……”
小夜忙问道:“司马大叔,什么好了?阿恒他没事了么?”
司马病手抚冰壁,微笑道:“外溢的真气越来越弱,显然已被他控制住了。唉,杨兄弟委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盖世奇才,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啊——”欣喜之中,却又带着一丝疑惑,不晓得冰壁里的杨恒是如何在生死关头转危为安?
却说杨恒在神智即将沦陷的一刹那,猛地记起自己在藏经楼抄书时曾录过的一段经文,当时只求完成功课,未加深思,此时此刻竟是心灵福至地涌现出来:
“不怒如地,不动如山;真人无垢,生死世绝。”
电光石火之间心底明悟像是被这四句禅语豁然触发,似一缕清泉涌入脑海,喃喃心道:“不怒如地,不动如山……我一门心思强行疏导扭转,以图遏止暴走的真气,不知不觉便着了痕迹落入下乘!若能早明这八字真意,焉有今日之厄?”
念及于此他索性放开心怀,浑然不睬愈演愈烈的真气泛滥,只收摄心神稳守灵台,一颗禅心宽广如地,厚重如山,任由外魔侵袭滋扰一概不理。
那些往日读过的经文,参悟的佛理,还有诸多来自内心的感悟,从来都似雾里看花,朦朦胧胧地瞧不清楚。然而这时候,他的灵台如同一面镜子,清楚的映射出积淀在内心深处的诸般意念,以往难以把握、难以领会的种种玄奥,直比任何时候都来得清晰,恍惚中,仙道飘渺,佛海无垠,尽在心头。
渐渐地杂念尽消,灵台不可思议地恢复空明,犹如明镜映空波澜不惊,再感觉不到体内身外之事。这刻莫说真气失控走火入魔,纵然天崩地裂海枯河断,也休想将他从浑然忘我的先天之境中惊醒。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光阴在悄然流逝。杨恒唇角忽地徐徐泛起一抹不可名状的飘逸笑意,脑海里“轰”的巨响宛如炸裂了最后的执着与禁锢,眼前豁然开朗。
他好似一个在黑暗狭长通道中,跋涉了无数年的旅人,尽管一路渐行渐宽,渐行渐亮,可仍然摆脱不去周围凝重的桎梏。
直到此刻,他仿佛在无意中,开启了一扇大门,进入到一片广阔浩瀚的忘我天地。
这一步的迈出,海阔天空,修炼多年的禅心终于花开见佛,见证正果。
这种感觉玄之又玄,宛如他的脑海已幻化作一片汪洋,贪婪无比的吸纳着奔流的百川,磅礴的大江,而他却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去做,只敞开自己的心扉,任由这些意念幻象在灵台上驰骋奔腾。
无数的思绪灵感纷沓而来,就像汹涌的海潮永无休止的冲击着他的意念,灵台上赫然显现的又是那八字真言:“真人无垢,生死世绝!”
就在他感悟的瞬间,丹田中的萨般若真气水到渠成,臻至先天化境,再无需杨恒的心念催动,自然而然的平复经脉,疏导乱流。
不经意里,一股金色的华光徐徐从杨恒头顶升腾,在冰壁里盛绽开来化作三朵莲花,久久不谢。从杨恒的口鼻耳中亦随之油然腾起五缕金烟,轻轻流淌向上萦绕,继而匪夷所思地汇成一股穿透冰层。
杨恒的神思傲然飞升,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虚空之中,而身躯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磁场,以惊人的速度,吸收着天地的灵气精华,不住的完成最后的蜕变。
这一刻,杨恒的意识重新回归,却发觉自己已置身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天地里,周围星河灿烂,日出月行,无有光阴,无有界限。
他的心头,充盈着一种莫名的宁静与和谐,直觉得比起眼前这浩瀚虚空、永恒岁月,人间种种,不过是无垠沧海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沙。
他睁开了眼睛,意念稍稍一动,体内金雾澎湃“呼”地一声,坚硬厚实的冰层瞬间消融,化作缕缕轻烟迅即淡去。冻结在冰壁里的身躯重获自由,悬浮在离地不到半尺的低空中,无需用心护持,自不坠落。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司马病望着浑身被金光披被不可逼视的杨恒头顶,目瞪口呆道:“这小子,这小子……”端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小夜诧异道:“司马大叔,什么是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司马病一指杨恒道:“瞧见没?三花就是玉华、金华、九华,亦就是人的精气神。惟有达到炼神还虚的化境,精气神方能聚合于上丹田,如草之开花结子,是为内丹炼成。从此以丹田为铜炉,不断炼化潜修,羽化登仙亦可期待!”
小夜一声喜呼冲向杨恒,孰料刚走两步迎面就碰上一股柔和充沛的气劲将她的身子弹了回来。林婉容扶住她道:“小心,杨兄弟还没收功。”
杨恒的神智徐徐回转到了现实,觉得经脉中真气充盈流转,浑身神清气爽说不出的舒爽。微一凝思间,方圆百丈内的动静尽映灵台,任何一点细微的气机变化,都无法逃脱自己敏锐的灵觉,再不须像以往那样全神贯注始能有获。
更加奇异的是,他的心头莫名生出一种与周围天地合而为一的微妙感觉,仿佛精神与肉身都化作了一滴海水,完全融入到自然的汪洋中,从此无分你我。似乎只需动一动念,那冰窟内外的山石风雪,奔涌大江,都会生出呼应,从心所欲。
回忆适才的凶险窘迫,全是仰仗着无意中得自佛经的两句禅语解厄,杨恒即感侥幸更觉汗颜道:“那时老尼姑教我读经,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