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少帅





睿《恿蟹秸蠡挥懔壅螅 ?br />   六大指挥使手中的令旗一摆,各自带领麾下人马按照鱼鳞阵的方位转变。鱼鳞阵是把兵团分成五到六段,一层压一层的阵形。主将的位置是位于中后方。鱼鳞阵跟锥形阵的不同点,在于三角形的宽度。鱼鳞在前方的部队,通常跟保护主将的一样,是很密集的。这样的排列造成跟锥形不一样的结果。由于锥形的部队比较散,所以互相推挤效果小,移动速度非常快。但是速度稍慢的鱼鳞却可以进行强力突击(因为最前方的部队很密集,全军才不会被冲散,锥形却会)。当然,鱼鳞跟鹤翼说起来都是所谓的‘文官阵形’,也就是主将不用在前面亲自带头攻击,而是躲在后面(比如诸葛亮就只能干这个)。但是鱼鳞阵防守力很弱,被人背后一冲,基本上立刻全军溃散,因为背后露出太多了。
  简单地说,鱼鳞阵就是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其战术思想是“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对敌阵中央发起猛攻,已方优势时使用,阵形的弱点在于尾侧。
  鹰扬卫的鱼鳞阵从阵势本身来看,并不特别,但事实上点将台上的诸人却都看得十分认真,不为别的,就为鹰扬卫的换阵十分有序应该说极其有序。每个人虽然都是跑步换阵,但三万大军一起跑动,在点将台听起来却竟然好像只有一个脚步一般,委实令人不得不惊叹,每个人都无法想到云铮是怎么把这些人训练得如此有节奏感的。
  其实十分简单,就是他们所不知道的,云铮的新式口令:一二一。(军训过的朋友都知道,就不多说了。)不仅是节奏感极端严谨,士兵们的动作也是相当的整齐划一,跟历来大军变阵的紧张不同,鹰扬卫的变阵明明十分迅速,但偏偏每一个人都好像很悠闲,都是不疾不徐的,这才是让人最想不通的事情。
  云铮自己也有些疑惑:奇怪了,老子不过狠抓了一下服从**,外加弄了个新式口令,居然效果就如此之好了?奇怪,怎么当时老子军训的时候,咱们班一个正步走了好几天还是五花八门参差不齐呢……
  第一个演练鱼鳞阵,乃是云铮亲自设计的,他之所以对鱼鳞阵特别感兴趣,是因为前世历史中的成吉思汗。鱼鳞阵其实在西方也出现过,但以成吉思汗创立的大鱼鳞阵最为典型。成吉思汗的大鱼鳞阵的最前方是用兵较少的先锋阵,之后是兵力更多、力量更强的第二、第三梯队。先锋阵首先对敌方队形进行袭扰,如果敌方战斗队形没有混乱,第二层、第三层部队的冲击会随即展开,一旦冲击奏效,敌方军阵混乱,那么,主帅会率全部力量冲向敌方,予以全部歼灭。如果在几次攻击后,军阵仍没有奏效,则会采取后退的方式,引诱对方的战斗队形向前突出。而在突出的过程中,对方的一些弱点就会暴露出来,找准这些弱点,再返头痛击,是成吉思汗大鱼鳞阵的优势。成吉思汗成就了一段传奇与神话,然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大起大落的风云散后,大鱼鳞阵扑满了落寞之尘。不过不管怎么说,鱼鳞阵是云铮记得比较清楚的一个,所以第一个演示的就是它了。
  之后演示的是锋矢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前锋张开呈箭头形状,也是属于进攻阵形。战术思想仍然是“中央突破”。锋矢阵的防御**较鱼鳞阵为好,前锋张开的箭头可以抵御来自敌军两翼的压力,但进攻**稍差,阵形的弱点仍在尾侧。
  再然后是偃月阵,这是云逸本人特别喜欢的一个阵,全军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月种非对称的阵形,大将本阵通常位于月牙内凹的底部。作战时注重攻击侧翼,以厚实的月轮抵挡敌军,月牙内凹处看似薄弱,却包藏凶险,大将本阵应有较强的战力,兵强将勇者适用,也适用于某些不对称的地形。
  云铮在台上看着盐场内井然有序变换着阵型的鹰扬卫,心里很是满足,看了面色沉郁的曹睿一眼,心情忽然反而顺畅起来。
  你们爱耍心眼,玩阴的,都随你们的便吧,老子练的是不是精兵,战场上自然一试便知,跟你们在这里斗什么斗?
  卷三 关山雪满北风急 第34章 曹睿的动摇
  云铮不在乎这次阵演会被曹睿等人操作成什么样子,却不代表曹睿等人也不在乎。确切的,他们不仅在乎最后评比的结果,而且还在乎评比的过程譬如云铮就在旁边,而鹰扬卫阵演的表现相当出色,那么该如何才能压低鹰扬卫的成绩呢?
  “咳!”曹睿轻咳一声,转过头来,微笑着对云铮道:“云都指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鹰扬卫此番阵演,如行云流水,毫无滞阻,端的是精彩非常。云都指果然深得尊祖(云煜,云铮祖父,精通阵法,前文有述。)真传,了不得,了不得啊!”
  云铮微微摆手:“子聪公过誉了,家祖阵法之精妙,铮学之不过皮毛,岂敢妄言真传?此番鹰扬卫阵演还算顺利,也是有赖陛下关爱、家严督导以及将士一心,方有如此成果,实无铮之片功。”
  曹睿自然不依,又是一番盛赞,末了话锋一转:“不过都指,方才阵演,那鱼鳞阵前后队列批次,间隔是否远了一点?如此距离,倘若实战,一旦第一批次攻击生效,则第二批次将有赶不上前军之虞;而第一批次攻击若是不能生效,则第二批次也恐怕无法即时对前军提供支援,况且两军相距如此距离,一旦敌军骑兵自侧翼席卷而来,可以正**两军间隙之中,如此前军与后军岂非要轻易被敌军分割包围了?”
  云铮不慌不忙,道:“按照寻常情况来,确实如此。不过我鹰扬卫的情况与过往诸军略有不同,却是不会出现子聪公担心的那般情况的。”
  “哦?”曹睿笑了起来,颇有深意地反问道:“鹰扬卫果然卓然不群……却不知是何等不同?”
  云铮晒然一笑,朝阵中一指:“子聪公请看,我鹰扬卫健儿身上所负之弓,比寻常之弓如何?”
  曹睿微微一怔,皱眉沉吟道:“略粗,略大。”
  云铮点了点头:“不仅是粗和大,而且略弓身长一些,这弓比寻常弓箭射程差不多要远一半,有效射程可以达到四十五丈,以此弓装备我军,其射程正好可以跟上这鱼鳞阵的间距。”
  曹睿大吃一惊:“鹰扬卫装备了新弓?不是鹰扬卫和凤舞卫的弓箭都来自于林东林南兄弟吗?他们手里哪来这么好的弓箭?”
  云铮呵呵一笑:“林东林南兄弟是给我们提供过一批弓弩,不过那批弓弩没用多久,下面的儿郎们力气长了起来,觉得那弓不带劲,没办法,我这个做都指的,只好想办法再给他们弄了一批新的,就是这批了。”云铮这话倒也不算胡,这批弓的原型来历,其实是东方无晴试制新式手弩的弓弦之后,发现了一种可以提高射程的新制弦法,然后就顺便做了一把弓,觉得还不错,便上报给了燕京。云铮还是从上次南下的那批工匠处知道这个消息的,他一贯关注远程杀伤力,一听这消息,立即就让当时还比较清闲的工匠们赶制了一批这种新式良弓,用以装备鹰扬卫。
  所谓有效射程四十五丈,按照大魏的度量衡计算,有一百三十多米,相对于普通的步兵弓箭,射程确实很远。当然这个射程只是普通步兵弓箭,专门的弓箭手和弩箭手所配备的弓弩射程更远,更别车弩床弩之类巨型弩箭,这个暂且不提。
  曹睿目光一阵闪烁,忽然问道:“如此强弓,鹰扬卫每个士兵都能开得了?这算是几石弓了?”
  云铮微微一笑:“倒也不多,两石而已。”
  曹睿吃了一惊:“全军都有两石之力?”
  云铮也不奇怪他的惊讶,点了点头:“不错。”
  曹睿这时才真正对鹰扬卫的战斗力起了一丝畏惧,按照大魏朝的度量衡计算,两石之力,放在后世差不多就是一百五十来斤,每个士兵都能开一百五十斤的弓,这样的军队如果还不算精锐,那天下怕也就没有谁敢称强军了。
  后世人对重量和力量比较缺乏直观的认识,就云铮穿越前,十八岁那年刚刚进大学,读的是警官院校,他自己入校前还是经过了体能测试的,当时清明节他去祭祖,在农村里玩耍,拿一袋90斤的大米往肩膀上扛,挺举了三次才算上了肩膀,这样一,一百五十斤的力量是什么概念就比较清晰了。
  按照云铮所读《宋史》上的法:“(岳飞)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宋朝跟大魏的度量衡不同,一斤是五百九十七克,当时三百斤,等于后世三百五十斤,岳飞能拉开三百宋斤的强弓,明他双臂一晃,至少有三百五十斤力气,而这时候,他还“未冠”,也就是,还不满十八岁。就是,穿越前自我感觉身体挺棒的云铮,三个绑在一块,还不如岳飞一个人的力气大。
  古人体质未必胜过后人,只是他们科技水平落后,干什么都得动手,粗活儿笨活儿干多了,力气也就练出来了。岳飞出身农家,打小参加劳动,虽然在夜校念过两天书,却从来没有正式在学校里待过(参见《宋岳鄂王年谱》卷1),他那惊人臂力,应该有一部分来自锻炼,另一部分来自遗传。按《宋岳鄂王年谱》,岳飞的太爷爷叫岳成,他爷爷叫岳立,他爸爸叫岳和,岳成、岳立、岳和这爷仨,三代贫农,只会在土里刨食,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他们除了名字什么也没有留下,所以我们不清楚他们是否也是天生神力。但是据《宋史》记载,岳飞的大儿子岳云力气挺大,每逢出战,手持两只铁锥枪,每只重达八十斤,舞动开来,呼呼生风,只见黑气,不见人影,这份力气想必是从岳飞那儿继承来的。
  大魏朝看来是出不了岳飞和岳云的了,不过却出了个云铮。云铮所开的逐月弓,乃是大魏的六石强弓,要拉开它,足要四百五十斤的神力,所以云铮才能一箭即出,威震两军。
  主帅神勇难当,士卒也个个勇武非凡,如此一支军队,威慑力自然不是盖的。曹睿心里忽然有些彷徨,陛下现在不知道怎么想的,动作一次比一次大,尤其是现在的新法,得罪的人真是海了去了,现在虽然还克制着不去招惹外四家,但看看冷家在四川的情况,这样下去外四家肯定也要被新法的动乱牵连在内,到时候万一朝廷出了什么状况,一旦再次出现边军勤王进京的事,只怕不仅皇室权威要越发淡薄,就连内四家也肯定不复往日光景。
  他这么想并不奇怪,任何一个皇权的威严,都是需要军力来支撑的,而文官集团的权力,到底其实还是来自于皇权。别看现在朝廷里头很多事情没有内四家的名门内阁拍板就办不成,内阁不用印,连圣旨都发不下去。但如果皇权真的削弱到一个危险的地步,尤其是如果外四家的力量掌控了朝廷,则内四家几乎就没有一点力量能跟他们抗衡了。笔杆子再凶,枪杆子捅过来,还不是照样死?再又不是所有的笔杆子都能坚持跟枪杆子斗到底,真要是外四家强大到能够控制朝廷的话,巴附过去的笔杆子不知道会有多少!
  曹睿是真的担心起来了。眼下朝廷昏招迭出,云铮这小子带兵又如此厉害,一旦哪天出了状况,云家或者周家一声“勤王”,七十年前的大麻烦就要重现……可惜,这件事会怎么发展却不是他曹某人能够控制得了的,他能做的,撑死也就是个“未雨绸缪”。
  谁都料不到曹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心思居然已经悄然变化,原先定下的压制云铮鹰扬卫的计划,居然在发起人曹睿这里开始出现松动。
  曹睿一拍巴掌,赞道:“好!好!好!如此甚好!鹰扬卫既然有如此利器在手,这般布阵也就是理所应当了。鹰扬卫能够不拘泥于阵图,率先采用新式武器,改善作战方法,非常值得肯定!”
  曹睿这话一,众人顿时感到意外。阵演和四爷党要出么蛾子,这是双方都清楚猜测到了的事,没料到曹睿现在忽然就变了口风。这一下不仅龙翔、虎翼和狼牙三卫的监令有些措手不及,就是云铮他们也有些搞不清状况。云铮这个当事人只好呵呵哈哈几下,寒暄两句作罢。
  曹睿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道:“此番鹰扬卫阵演,已近尾声,本官以为鹰扬卫创新变化,处置得宜,阵法娴熟,行云流水,可以评之为甲等……诸位有何看法?”
  甲等?
  甲等就是第一等,类似于后世考评的“优”,属于最高褒奖。可是,不是好了要压制云铮一把么,这若是评了甲等,还如何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