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道
七耀圣宗”的第二高手,功力修为仅次于“七耀圣宗”的宗主,属于次宗师级的修真高手。
倘若换作“七耀圣宗”其他人来此,很难在杜言修身上讨得便宜,毕竟杜言修的努力程度和天赋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偏偏这个仇天方本与杜言修的师父同辈的人物,数百年的修为岂是泛泛,说到底还是杜言修运气不好。如今同辈的修行者当中杜言修少逢敌手,一般的前辈高人寻常亦不会自轻身份向小辈出招,唯独“七耀圣宗”与“逸风宗”积怨极深,已到誓不两立的地步,许多常识性顾忌都是不存在的。
而且眼下的“逸风宗”人才凋零殆尽,几成孤家寡人的杜言修除了靠自己搭救自己,也没什么外援的指望了。正应了那句古话,内外交困走投无路。杜言修是一个会轻易放弃希望的人吗?他不是!
“逸风宗就算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也决不会不战而逃。”
由于个性的原因,杜言修从来都不会使出全力对付一个对手,他信守着仁者无敌的人生信条,临阵对敌永远只用七成实力。不过凡事总有例外的时候,譬如站在杜言修面前的仇天方,修为、实战经验等各方面的实力都要胜过后起之秀的杜言修,在这样的对手面前保留实力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死!杜言修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一生中都没有象现在这样认真过,大吼一声,同时出手的仇天方没有给杜言修留下什么准备的时间,现在比的就是临敌应变。
杜言修双目寒芒一闪,他身上为了参加本次观礼特地穿戴的道装被狂暴的真气催动,前后一眨眼的功夫便涨成了一个大圆球。将将赶在利刃着体之前提前迎上去,只听见“嘭!”的一声,杜言修身上的道装长袍碎裂成漫天布屑,杜言修则把口一张,喷出一口鲜血。一个照面,遭到突袭的杜言修就重伤吐血,形势岌岌可危。
“七耀圣宗不过如此!区区在下杜言修就是逸风宗本代宗主,只管放马过来。”
嘴上说得硬气,杜言修的心中正在默祷,“逸风宗历代祖师在上,今日一战关乎我派生死存亡,非是弟子一人贪生怕死,还请列祖列宗见谅,不肖弟子杜言修我要打破禁忌,启封神剑了!请历代祖师保佑。”
伤重势危的杜言修脸色显得有些苍白,他伸手入怀中,拿出一个三寸长短的锦盒。银白色的锦盒之上赫然有着密密麻麻互相叠加的朱砂符录,有些符录可能是年代过于久远,鲜红的朱砂印记已经变成深褐色。
看着锦盒杜言修叹了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
“我逸风宗本是道家一脉,信守戒律从不枉开杀戒,唯独今日杜某我这个不肖弟子坏了门户的规矩,便能当场斩杀阁下也要返回门户面壁十年忏悔过错,阁下于有荣焉!”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
“蛊毒门”的山谷中,面色惨白的杜言修拭去嘴角一抹鲜血,他笑了,这种笑容既冰冷又苦涩,辛酸无奈加上说不出的痛楚,此刻杜言修的心情只能用一言难尽来形容了。
“逸风宗”对弟子的培养始终是要求德才兼备,而且一定是以德为先,所以“逸风宗”门下弟子道法修为或者参差不齐,不过每个出师弟子的道德修养肯定都是到了心如止水波澜不惊的程度方可获得许可行走天下。正因如此,违背自己坚持的信条去开启不应该使用的东西,不,也许是根本不应该存在这个世间的东西,作为当事人的杜言修要承受的精神压力远超常人理解的范畴。
或者这就是命运吧!令人无奈,却又无法回避的选择,往往就是命运的安排。
双手托举着小巧的锦盒,口中念念有词的杜言修开始给锦盒上面的重重禁制逐一解封,旋即一道冲天而起的剑气洞烛九霄,威压发散千里,天空中漫天飘散的云彩都未能逃过劫难,被剑气切割成无数碎裂的白色斑块逐渐散入茫茫苍穹。
“好强的剑气,究竟什么东西?难道。。。。。。”
响鼓不用重锤敲,光是瞧着杜言修一副一本正经又郑重其事的架势,然后稍微联想一下这件东西出场的派头,白痴都知道肯定不会是好惹的东西。身为“七耀圣宗”第二高手德仇天方好歹也是一代名家,即便没吃过猪肉,总看过猪走路不是。
世人皆言你最亲密的朋友不一定是最了解你的人,但是你的仇人一定非常了解你的一切,这话讲得没错,“逸风宗”有什么牛黄马宝藏着掖着连身边住了几百年的邻居都不知道,互相攻杀几百年的大仇家“七耀圣宗”却不可能没有耳闻。
须知“逸风宗”有三件镇山之宝,即是“真黄金树”、“碧澜灵秀峰”和最后一件根本没有外人知道的镇山法宝“诛仙剑”。
当世修行者所用的法宝大多是秦汉时代以后修真炼制的宝物,每一件法宝的炼制过程和其身世来历基本都能理顺清楚。更古老一些的上古时代,神魔混迹人间之时遗留的法宝本就数目不多,加上日后“昆仑”挑起的“正仙与妖仙之战”和后世历次修真大战的洗礼,能传世者如凤毛麟角,遗失者不可数记。到了现在,即便是超脱尘俗的修行者,究其一生也很难看见一两件真正上古时代留存下来的法宝。
不过稀少不等于没有,能够得到举世公认的上古法器人间界的确还有几件。譬如华夏修真传承范围内的“军魂战旗”、“轩辕剑”、“天魔刀”、“刑天斧”和传说中虚无飘渺的“诛仙剑”,上述每一件法宝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惊世骇俗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无论悲喜,都是属于它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位于世界东方的华夏古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与那已经遥远到不可追寻的神话时代就是被这些历经千年万年岁月风霜的法宝伴随着一路走到今天。
“军魂战旗”和“轩辕剑”由于各自承载的文化内涵过于深厚,它们的作用也不在局限于仅仅成为修行者的法宝,而是一跃跻身成为华夏民族的神器之一,接受无数后人的顶礼膜拜。其余几件上古法器,各有流传次序,但他们有一个共通的特性,没有足够的实力妄图驾驭这些神器等级的宝物下场只有一个,死!或许对于自不量力者而言,单纯的死去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局了。
神秘的“诛仙剑”其制造者因为时代太久远的原因,早就没人清楚了,甚至连神话中都不曾提及“诛仙剑”的来历。后世的小说家将“诛仙剑”附会到与“昆仑”交战的另一方“金鳌岛”一方的首脑通天教主身上,殊不知“诛仙剑”漫长的历史渊源岂会是从短短三千年前商周时代开始的。
“逸风宗”收藏“诛仙剑”时至今日中间经历了差不多八百年的光阴岁月,“逸风宗”的历代祖师长老们无一不是见识广博才智卓绝的高人,他们穷数百年之功遍寻天下道藏典籍,四处寻访洞天福地的隐士高人,却始终没有一个关于“诛仙剑”如何炼制产生,而此剑又是出自谁人之手的可信答案。
之所以“逸风宗”数百年如一日不厌其烦地去寻找“诛仙剑”的来源,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逸风宗”想要毁灭这把带来不祥与不幸的剑。
说“诛仙剑”是一柄不祥之剑并非危言耸听,从古到今死在这把剑下的修行者何止数以万计,更可怕的是,这把“诛仙剑”在杀死一个人的同时,吸收了死者的怨念与痛苦借以增强自身的威力。
换言之,这柄剑就是人类常说起的那种魔剑,即便是出自两位太古魔神之手的“军魂战旗”和“天魔刀”也是人类可以控制的武器,但是“诛仙剑”完全不同,拥有自我意识的它要反过来控制持有剑的人类,追求杀戮生命,吸收更多的怨念和痛苦来增强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冠以魔剑之名,这把邪异的“诛仙剑”的确当之无愧。在历史上“诛仙剑”恶名昭彰之时,往往便是人间界生灵涂炭血肉横飞的战乱时代,正如“牧野之战”前夜的修真大战一样。
昔日远古的“昆仑”一脉持天下修真牛耳,领袖群纶真可谓一时间风光无限,纵然有“昆仑”挑起“正仙与妖仙之战”的过错在先,但是“昆仑”近万年打下的根基也不会是在一朝一夕之间化为乌有的虚无幻像。可惜那个时代十分不幸地迎来了“诛仙剑”的再一次出世,当时持有这柄“诛仙剑”的异类修行者心灵为魔剑的邪异力量所侵蚀,于是诞生了令修行者们到今天仍然要谈虎色变的古阵“诛仙阵”。
与一般阵法借用天地元气布阵不同,“诛仙阵”的核心就是很简单的以作为阵眼的“诛仙剑”催发带动与之配合的三百五十九柄仙剑和代表四方四灵、南斗、北斗的诸般法器共同运转。凡入此阵者无可当其锋锐,任凭你修为多高,道法多深,只一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化为一滩血水。
以修行者的能力无法抗衡“诛仙阵”的强大威能,整个阵法的布置已经到了夺天地造化的程度,“诛仙阵”破坏了人间界的天地元气环流,违背了超自然法则当中关于人间界力量的限制性规定,等到有能力干预事态发展的东方天界发现大事不妙急忙中途插手破阵之时,“昆仑”已然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称雄数千年的“昆仑”自此一蹶不振,此战之后不到两百年,“昆仑”秘境就化为一片荒芜的土地。
虽然时间的久远抹去了太多的岁月记忆,不过也许说几个关于“诛仙阵”比较可信的数字能够给人留下更直观的印象。
《抱朴子-群仙列传昆仑篇》当中记载,“昆仑”极盛时期正是商周相交的年代,当时“昆仑”上仙五十,散仙八百,各色修行者有飞天遁地、移山倒海之大能力者可达万人以上。这是当年修真大战前的统计数字,即便有些水分在里面,总能说明“昆仑”的这个鼎盛时期的繁荣景象确有其事,并非后人凭空想象杜撰而来。
然后是下一项统计数字,《列子海内篇昆仑秘境寻幽》。牧野之战后,东海有仙人前往“昆仑”探望故旧,然彼时“昆仑”修真总数不足五百,世人知晓其名号者不过二三人而已。仙人寻友不得,问于童子,童子答曰,诸位仙师泰半陨于“诛仙阵”中,死伤无数。仙人乃归于东海仙山,与友人慨叹道自此“昆仑”日渐衰败,恐百年后再无人知晓“昆仑”地处何方,遥想“昆仑”昔日繁华鼎盛之景不可复得,甚惜之。
粗粗算下来,仅是死在“诛仙阵”之中的“昆仑”修真便已不下数千人,且不乏宗师级的修真高手和长生不老的散仙,故此说当年一战是绞肉机一般的杀戮战场亦丝毫不为过。事过千载,“诛仙阵”却仍然是一个在修行者交往圈子当中的禁忌话题,到底“昆仑”一脉仍未彻底断绝,谁知道那一家的祖宗是“昆仑”死剩下的古仙人所传,要是因为言语不慎莫名其妙地触了别人的霉头那可实在不值得。
破例使用“诛仙剑”,也是仇天方把杜言修逼急了,正所谓狗急跳墙,杜言修想不跳墙野不成了。“逸风宗”拿这柄“诛仙剑”跟防贼一样小心,虽然名列“逸风宗”的镇山法宝之列,不过“逸风宗”对这柄恶名昭彰的“诛仙剑”从来没敢放心过。
“逸风宗”的门规规定,反是动用“诛仙剑”必须征求全体“逸风宗”弟子同意,加上宗主批准才可以从收藏“诛仙剑”的秘洞里面拿出来。如果临阵对敌使用,没有宗主的许可“诛仙剑”绝对不许解封。
应该说“逸风宗”的祖师们把规矩订的十分严谨,可惜他们没有足够的远见,如今当世“逸风宗”的弟子除了那个纯属于挂名性质的张治国,正式的“逸风宗”门人只剩下杜言修老哥一个,那么他一个人想清楚了,基本就等于是符合了前面征求全体同门意见的要求。而临阵对敌使用“诛仙剑”需要宗主许可这一条,很抱歉,好像目前只剩下一个人的“逸风宗”如果非要找一个人来当宗主,那么大概只能选杜言修了,也等于是白费。
估计“逸风宗”的历代祖师晓得目前这种状况,一定是哭笑不得,谁叫“逸风宗”门人凋零到这个地步,怨天尤人也是没办法。即便如此,杜言修仍然有触犯门规的地方,“逸风宗”的门规明确写有“凡动用‘诛仙剑’者,事后必要面壁十年忏悔杀戮之过”。上面这条规定看起来好像是强人所难,实际很有存在的必要性,“诛仙剑”既然是一柄侵蚀心灵的魔剑,那么曾经使用过这柄剑的人自然会收到负面影响,面壁十年就是要祛除持剑者心灵之中沾染的魔障。
现在杜言修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仇天方的实力胜过杜言修一倍有余,就算他一开始没有偷袭,公平较量之下杜言修还是会输的很惨。上次回“逸风岛”秘洞之时,吃了亏的杜言修拿出“诛仙剑”本就是有以防万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