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道
庑┤说故乔逑械煤馨。?br />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别管那些修行者都是何等来头,跑到“逸风宗”地头随便撒野也是不行。通常华夏修真一个门派的总坛地址选择十分苛刻,倘若地下没有灵脉,地面不是山清水秀,都是不如方家法眼的下等地点。一旦选定了门户根基所在,便要严加设防,光是兴修各种防御阵法和禁制的时间,少则十年八载,多则数百年不等,为此投入的人力物力更是不计其数。不过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完全修建好的防御体系能够为防御一方提供至少三倍于一般情况下未设防地点的防御力,攻打这样坚固的永久性据点即使攻击方准备极为充分,战端一开往往动辄需要几个月到一年左右的时间方可攻克,这还是在防御方没有外援的前提下。
自从本名“天涯屿”的这座岛屿被“逸风宗”得到以后,前后历时长达两百年时间里“逸风宗”不曾间断的准备工作,终于构筑起一整套十分完备的法术防御体系,不论是天空、海底,乃至地下的灵脉、地肺,时刻要担心仇家杀上门来的“逸风宗”都是经过全面的考量、设计,中间花费的心血实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逸风宗”上上下下折腾了两百年最终的结果也出现了,纵是在目前“逸风岛”处于无人防守的状态下,老仇家“七耀圣宗”倾巢而出前来攻打“逸风宗”,孤悬海外的“逸风岛”仍能独力支撑上数年,大体不会有问题。
由此可见,“逸风岛”根本就是武装到了牙齿的超级要塞,任何人想当成肥肉一口吞下去,都得当心崩了自家的门牙。
这次围在“逸风岛”周围觊觎出土宝物的人自然不都是白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们当然晓得,所以任凭适才那道鲜艳醒目的彩虹逐渐暗淡下来,他们仍然没有轻举妄动的意思。岛上对方底细不明,别弄到没吃着羊肉倒惹了一身膻,再者岛屿四周围观的人数着实不少,发现的宝物却未必有够这么多人平分,聪明人动口,笨人出手,现在老老实实静观其变才是上策。
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最是安稳,他们是打算先看看情况再说,聪明人总是最后才出场的,不是吗?
可惜聪明人永远是人群中的少数派,修行者的需要天赋与一般意义上的上智下愚定义不同,一个适合修行的人不一定非得有很高的智商或者过目不忘的本事,所以许多看上去傻乎乎的,而且脑筋的确不大灵光的家伙去修炼反而修为的进境比那些聪明人更迅速。眼下发现彩虹光芒黯淡唯恐失去得宝先机,率先站出来的吆喝的中年汉子便是这类修行者的杰出代表之一,小南极不夜城“盘龙岛”的岛主孟苑藩。
此君入道修行早过百年,却始终找不到飞升的感觉,他的为人倒是不坏,只是耳根子太软心中全无主见,听风就是雨,多年下来终于在华夏修真的圈子里落下了一个“老糊涂”的名声。
这位老先生一门心思光琢磨着谁先找到宝物,那东西肯定就归谁了,做梦娶媳妇他倒光想美事了。现在云雾围绕的“逸风岛”虽然瞧不出宝物究竟在什么位置,但是这件东西肯定在这座岛上那是勿庸置疑的。孟苑藩一想没有了彩虹引路,自己老哥一个得找到猴年马月去,便有些心急火燎,急忙冲着平日里关系比较不错的几个岛主、洞主打招呼,离得很远就大声叫嚷道:
“几位兄台,我们先下去探探路数如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脾气性情不相投的人也不可能凑在一块,这几位都和老孟一个毛病。听孟苑藩这么一诈唬那几位也跟着活心了,他们互相点点头,几个人一起降下遁光贴近海面靠近“逸风岛”。
任何禁制或者阵法,在通过不同传导介质的边缘地带,比如海水与空气交界的这一段地带都是阵法上面相对较为薄弱的环节,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如果有人不惜工本用多重法阵重叠设置足以抵消这个弱点。知道直奔主题,看来虽说孟苑藩这帮人的脑筋不太灵光,不过常言说得好,人老精,鬼老灵,这么一大把年岁活下来总能学会一点实用的东西。
“神木地煞阵”不同于从前杜言修展示过的那些蹩脚作品,基地小楼周围的树林经过改造虽然也有构建起层层阵法保护安全,但那都是不具有太大杀伤性的“幻阵”和“迷阵”,实战的阵法一概要求够胆量进来的你都不用出去乐,一律全部干掉,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真黄金树”拥有的灵力有别于一般植物的天然灵气,怎么说“真黄金树”也是从天界移植来人间界的神木,效用非比寻常,“神木地煞阵”的驱动就要靠“真黄金树”带动灵气和天地元气运转“杀阵”。
孟苑藩等人一有动作,一直用神识监视他们这些不速之客的“真黄金树”马上开始运转阵法。这几个人刚刚贴近海面,忽然听得耳畔一声惊雷炸响,霎时间电闪雷鸣,一时间“逸风岛”周围的天空和海面到处都为湛蓝色的闪电覆盖,好似一张遮天蔽日的大网罩住了这些贪心的人。放眼望去那些和成人大腿粗细差不多的高压电流死命着到处乱窜,纵是肉身经过修炼强度远超常人的修行者不留神挨上这么一下,怕是不死也要重伤啊!
事发突然,绰号“老糊涂”的孟苑藩手底下可不含糊,左手往自家胸口一拍,一团黄蒙蒙的光团护住同行的几个老友。大概他还觉得有些心有余悸放心不下,从法宝囊里面摸出一支碧玉如意,一口真气喷上去,如意化作一道清脆欲滴的光墙挡在黄色光团的外面,事态不明预先多一点准备总是没错。
孟苑藩应变很快他们几人不过是受了点惊吓,有些呆在一旁等着看热闹或者希望占点便宜的人就倒霉了,“真黄金树”可不认识他们是谁,那是统统算在敌人里面一律通杀。狂暴的雷暴造成了多人重伤,轻伤不计其数,这还是带有警告性的威吓,“神木地煞阵”的本领不是这么肉脚的。
外围远离“逸风岛”的闪电变得稀稀落落,而靠近岛屿的地区雷电的密度和强度都不见减弱,很显然是主人的一种警告,冒犯我者必死无疑。小南极不夜城乃是出了名的鱼龙混杂,好多人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自然也希望顺便拣个便宜什么的,既然主人家显示了决心和力量,不想继续与人家为敌的人便纷纷退出岛屿周边的这片海域。依照本地不成文的惯例岛屿周围外扩二十里之外就是都是默认的公共海域了,无关的人站在这个距离之外绝对是安全的。
如此这般,人群就出现了分化,大多数人都退到公共海域上空,凭他们的目力这点距离不算什么障碍,看热闹足够了。“逸风岛”周围剩下来的人,就是铁了心要找“逸风宗”麻烦的主了,其中也包括盘龙岛岛主“老糊涂”孟苑藩。
孟苑藩这时候不是最初为了争夺宝物而出手,而是认为人家不给他面子,如果主人家认为他们的行为不妥,大可以打一声招呼,孟苑藩的脸皮还没老到硬要抢人家东西的地步。在小南极不夜城这一亩三分地上,谁人不知孟苑藩的大号,当着几位老朋友被人家撂了面子,孟苑藩现在是不蒸馒头光蒸屉,蒸(争)地就是一口气。
适才警告性的雷暴并未吓倒孟苑藩,孟老爷子见识广博,比今日凶险百倍的场面他都见得多了,所以他执意仍要把岛上的人逼出来当面给他赔个不是,一定把丢了的面子找回来。应该说这个想法构思是不错,可惜杜言修正在面壁,“逸风宗”可变不出来第二个人给他赔不是啊!
大概命中注定这位“老糊涂”今天还非得多损失点东西不可,这就叫冥冥中一饮一啄皆有定数。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
流年不利的杜言修麻烦事不少,初登大宝成为“阿非利加帝国”皇帝的张治国也不会比他轻松多少,非洲这边不曾没消停几天又开始出问题了。
新生的“阿非利加帝国”的国土是通过合并了从前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几乎所有主权独立国家而形成的,所以依照国际惯例,那些已经不复存在的国家政权拖欠的内债、外债都应该由占有这片土地的“阿非利加帝国”负责逐一偿还。
如果没有这条规矩的限制,按照非洲国家频繁政变的一流速度,任何一个敢于对非洲国家放贷的债主不出一个月必定会破产无疑,因此那些大大小小的债主们在某些“不友好势力”的鼓动下前来上门讨债了。他们声称一定要拿回属于自己的钱,不然就算告到海牙国际法庭或者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也跟阿非利加帝国没完没了,甚至有些几十年前拖欠的债务都被人找出凭证上门追讨,这些债主可是把帝国愁坏了。
兵强马壮的“阿非利加帝国”倒是不怕人家武力威胁,不过欠债不还这件事情的确是自家理亏,假如非得照章赔偿,目前帝国中央银行那一点微薄的家底不等还清了外债就得提前申请破产保护。
原来的那些非洲国家究竟欠了多少外债,恐怕没人能算清楚喽!你想啊!他们打内战买武器没钱总要借债吧?两国发生武装冲突更要买武器也得多借债吧?公务员发不出工资来总要多借一点债是吧?政府高级官员没有钱可以贪污了,那就更要加倍努力借债了吧?当然他们顺便收取的贿赂也要计算在国家借贷的债务之内。
据说某个时期里一些非洲国家光是偿还外债本息的财政支出,就要占到国家年度财政预算的三分之二左右,这种由外债引发的财政危机直至演变为政治危机的情况简直到了外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昔日的“非发”从各国政府金库、中央银行以及没收的官员资产中获利颇丰,现在这些钱大部分转移到了帝国的金库里面,但是要用这些钱填平几十年来各国拖欠的债务,根本是天方夜谭。目前负责帝国财政和民政裴辛珐报告汇总的债权人总的追缴债务金额是本息合计8995。45亿塔兰特,而且这个数字不是最终的底数,而且正陆续有持有债务凭证的债权人从世界各地赶来。
塔兰特是“阿非利加帝国”立国后统一发行的新货币名称,一个帝国塔兰特与美元的政府牌价为1:1。69,也就是说这笔外债的金额折合成美元就差不多变成了一万五千二百零二亿三千一百万美元,真是一个彻头彻尾好似天文数字一般可怕的巨大财政赤字。
如果一口拒绝偿还外债,将给人以充分的口实攻击帝国公信力和信誉,今后帝国再想对外发行政府债券就将会非常困难了,因为有不良前科还会进一步损害帝国的整体商业信誉。这些债务还不是,不还也不是,张治国现在和笼子里的狮子处境类似,双手的手指揪住自己的头发在御座前面来回踱步沉思。
假如张治国是一个不懂经济的大老粗他很自然地会赞成下面提出的拒付债务的建议,可惜他不是。在股票和期货市场上多年的摸爬滚打着实给了张治国敏锐的经济洞察力,他清楚地明白丧失商业信誉对一个国家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同时又在为给自己添堵的欧美列强加上了一笔帐。不管张治国多么痛恨那些敲骨吸髓的债权人,他照样不敢轻易开罪他们,这些人的背后是无数的西方大财团,作为一个新生国家的“阿非利加帝国”贸然与他们为敌实在很不明智。
经济战不同于真刀真枪的战争,一切都要按照规矩从事,这些都是有章可循的成例。根据帝国统计署最新的统计报告,“阿非利加帝国”拥有三千五百千亿塔兰特的中央银行储备金和与此数量相当的各种有价证券(包括被没收的官僚资本和收归国有的矿山、工厂、种植园的股份),不过这些仍不足以支付全部的外债,张治国不可能赞成一些人砸锅卖铁也要还清外债的极端主张,他准备搞一个小花招暂时拖一下局面,以拖待变。
首先张治国宣布国家为了尽快偿还拖欠的债务,帝国政府将会出售国有的矿山、工厂、种植园和森林,不过仍然只限本国公民购买,另外再新发行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期记帐式国债,总面值合计两千亿塔兰特。帝国此举一出,举世哗然,大家都没想到“阿非利加帝国”居然肯一次性偿还这些陈年债务,但是仍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张治国凭什么这么听话,人家要债他马上就还?
这个问题的答案出来的似乎真是很快,一度收缩到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阿非利加帝国”的远征军借用非洲共同体的名义再次北进,进入埃及境内一举封锁了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苏伊士运河”。这还不算完,随即“阿非利加帝国”宣称这个运河的存在阻隔了非洲与亚洲的正常经济交往,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帝国和全体非洲人民的共同利益,所以帝国政府?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