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道
治国这样合用的药引子,只能说李雪尘命不该绝啊!
“呃,龙九啊,这位是。。。。。。”
龙九急忙给自己的师祖引见张治国,说道:
“师祖,这位就是杜先生请回来的帮手,张治国张先生。”
通常来讲作为前辈,李雪尘的老爸要矜持一点,保持风度才是。不过现在爱女心切的他顾不上许多了,老爷子一把扯住张治国的手臂,表情凄切无比恨不能老泪纵横地说道:
“小女命在旦夕,望先生速速出手相救,恐小女的伤势迟则生变!”
阅历不广的张治国未曾经历过这样煽情的场面,便用求助的目光四下寻找杜言修这个无良的家伙。一早就躲到角落里的杜言修岂是张治国匆忙之间便可找见的,当即张治国觉得自己又上了一回当,怎么办呢?他也只能是拿着吃亏当成是占便宜了!只好先满口应承下来,事后一定要杜言修这家伙好好出出血,虽然如今张治国自己也算个腰缠万贯的富翁了,但是可以叫杜言修出钱由他来消费还是一件很令人开心的事情。
张治国到场使原先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迎刃而解,为李雪尘祛除寒毒的治疗过程进入了快车道,中间尽管波折甚多,结局还是个大团圆的戏剧收场。正式的治疗过程杜言修基本没有插手的余地,他不过是在旁边负责协调方案前后衔接顺序等等小问题而已。
半个月后,“修竹道人”先告辞离去,“真阳洞府”家大业大需要当家人处理的事情当然也更多,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嘛!“广安师太”收到极力挽留决定暂时停留几日,待李雪尘恢复的差不多了再作打算。其实杜言修认为“广安师太”是因为很喜欢李雪尘,希望收她到自己门下才没有离开,但是这和杜言修没有什么干系,他也懒得去管人家的闲事。
不过张治国的麻烦可不小,如何输入真阳之气贯通李雪尘的奇经八脉,杜言修事先说得含含糊糊地,临到事情火烧眉毛了,他老先生才慢条斯理说道:
“必须除去全部衣物,两人身体紧贴不间断地输入真阳之气才可!”
在场的都是有道之士,决不会怀疑杜言修别有用心,张治国却暴跳如雷,死活不干!最后结果是在场六个人,5:1,其他五个人赞成,张治国反对,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他的反对无效。旁边杜言修声色不动的又摆了张治国一道,本来这个过程里两人不脱衣服只是效果差些,结果不会相距甚远。但是杜言修说了一句“既然有更好的办法,干吗非得用差的啊!”就把张治国小同学直接给卖了!
正文 第九十四章
李雪尘的寒毒是治好了,但是关于寒毒治疗过程细节的传言也变得丰富起来。这种事情好说不好听啊!
当日在场的七个人当中有四位是宗师级数的修真,大概没人有胆量敢用这种无聊到家的话题打搅他们的清静。那么剩下来的当事人中间,伤者李雪尘当时中毒昏迷没有发言权。而杜言修的嘴巴比保险柜的锁头还牢靠,一丝口风都不露,算来算去只剩下张治国一个人,可惜外界诸位同仁一致认为他是此事的利害关系人,对事件的评论有着回避的充分必要,最终结果居然是没有一个权威的结论可以服众!估计历史上无数的悬案、疑案、无头公案大抵都是通过同样的程序人为制造出来的吧!
琐事缠身的杜言修等“极光宗”这方面的事情一了,整个人立刻不见了踪影,他正忙着和章岚商量怎么样从海底神不知鬼不觉地窃取沉没核潜艇上面搭载的核武器。
张治国在救治李雪尘这件事情上立下汗马功劳,“极光宗”上下款待他可谓不遗余力,北极地区常见的三文鱼、熊掌、鲸鱼肉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就连产地相隔半个地球的澳洲龙虾、热带水果等物都是应有尽有敞开供应。虽说修行者追求一点生活享受并不困难,但是在自然条件严酷的北极地区还能特地预备下这样丰盛的宴席待客的确十分不易,“极光宗”可真是把张治国当成上宾款待了。
生活条件优越可是张治国如坐针毡、寝食难安,不说别的,所有人都用一种“我知道你小子做过些什么,只不过不想和你计较!”的眼神聚焦在他的身上。可怜的是张治国连开口为自己辩解的权利都没有,每次他想澄清一下事实,就会遭遇旁人拍拍肩膀说“大家都是明白人,一切尽在不言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其他事情哈哈哈哈。。。。。。那个,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们都知道!”把他一肚子的委屈堵回去。
一来二去,辛酸的张治国只想一头栽倒在地下,古人说窦娥冤,张治国认为自己比窦娥冤多了。他不得不怀疑杜言修找他来的目的就是背黑锅,但是苦于没有真凭实据,单纯的推测完全没有说服力,还是老办法,自认倒霉吧!
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张治国身上,杜言修和远道而来的章岚避过众人的耳目和天上时隐时现的侦察机、间谍卫星,从冰寒刺骨深达数百米的北冰洋海底打捞起71颗俄制多弹头分导的洲际弹道导弹。两个人只是发愁如何将这些庞然大物运输到万里之遥的黑非洲,没有成熟方案之前只能把这些足以毁灭人类文明的核子武器象堆汽油桶一样码放在北冰洋荒芜的海岸上。
章岚带来了足够数目的特殊布料,这种具有隐身功能的布料就是上次害张治国撞上坦克的元凶,虽然不能量产,但是以半手工方式制造出足够遮盖核子武器的数目绝对不成问题。
“非洲援助计划”的前两个阶段实施顺利,“非发”的援助车队在各地供应救济物资,大体保证了在计划全面开始前,非洲各地受灾和战乱地区不至于出现饿殍遍野的惨象。不是没人打这些救援物资的主意,这一个月里“非发”负责保卫车队的武装人员就与打着各种旗号的部族武装、反政府游击队甚至某些国家的正规军发生交火。“非发”囤积的大量武器弹药终于派上用场,除了供应自己武装人员使用,还在非洲各地建立起亲“非发”的地方武装。
必须承认在战斗意志方面这些曾经瘦骨嶙峋的难民拿起枪炮抵抗那些要夺走他们已经得到“幸福”(在非洲许多地方,能吃上饱饭,就可能是一个人生平最大的愿望)的家伙们,充分表现出了坚决、无畏的作风。
“非发”手底下基本是雇佣兵改编的武装人员在军事技能上大大胜过这些七拼八凑的地方武装,但是战斗力却无法与他们这些为生存而战的民兵相比。一个民兵可以带着炸药包冲进政府军的机场与该国为数不多的作战飞机同归于尽,只是为了这些飞行的杀戮机器不能再威胁到自己亲人生活的村庄,面对这样无畏的战斗精神,即便人类历史上那些显赫一时军事家也要先退避三舍避其锋芒,何况非洲那些穿着军装却更像土匪的杂牌军队。
这次几乎席卷了大半个非洲的动荡不可能再有谁能遮掩住世人的耳目了,即使中国国内的网络论坛上也时常出现关于非洲愈演愈烈武装冲突的种种揣测,这些千奇百怪的论调中,中国人普遍倾向于认为美国人应该对此负责,却没有人估计到非洲局势的变化会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毕竟非洲还是中国人心中一个遥远神秘的大陆啊!
本来“非发”可以供应各地武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也绝对不次于美国军队同时期主力装备的军火,但是越精密复杂的武器需要使用者掌握的技术和知识也就相对越高,指望一群文盲可以自如的使用反坦克导弹真是白日做梦。
而能够操纵这些先进武器的雇佣兵,杜言修和章岚一致认为他们的忠诚度非常地成问题,搞不好带着自家生产的武器投靠敌对势力也并非没有可能。所以用“非发”名义供应各地武装的武器,一概是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以及东欧各国通过军火黑市采购而来。好在俄罗斯的军火向来是以结实耐用著称的,这些上个世纪末,前苏联军工企业生产的轻重武器在没有受到良好保养的情况下依旧保持了不错的使用状态,拿来对付非洲的那些杂牌武装不成问题。
章岚弄到基地门口当摆设的那辆坦克(起码曾经是!)是准备统一配备未来一线部队的主力战车型号,如果这种科技含量很高的武器现阶段出现在战场上被美国或者欧盟发现,“非洲援助计划”保证流产。因此秘密安置在东非海岸一线秘密仓库中的装备还在油封状态下等待它驰骋疆场的一天,而章岚负责培训的战机、坦克等高技术兵器的驾驶员们,大部分还茫然不觉自己已经上了贼船。
飞行员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这些天之骄子的身价与黄金等值,除了国家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系统培养战斗机飞行员,民间组织顶多去雇佣退役的飞行员来为自己服务。现代主战坦克、自行火炮等等重型装备的操纵要求也不是找几个汽车驾驶员就可以搞定的,他们是陆战的主力,人数虽然不用太多,可培养他们变成熟练的军人照样要花费一笔巨资。
那位老大不愧是夸口自己无所不能的奇人,他在一年前投资建立了一个飞行俱乐部(资金来源不明),用低廉的收费召集了人数众多的国内飞行爱好者参加,从中物色合适的人选重点培养。另外老大在国内几十个城市建立拟真游戏“铁甲英豪”的专门店,全部按照真实情况设计的游戏装备,与真实战车1:1的巨大模拟器,锻炼出了基数很大的适格者。
从他走后,章岚接手整个业务继续训练计划,目前拥有相当数量的志愿者可以随时为“非发”操纵这些钢铁巨兽冲锋陷阵。常规战争拼的就是钱,而“非洲援助计划”的这几个执行者最不缺的也就是这个了。
中国人骨子里潜藏嗜血本性在几千年文化积淀的面具下轻易不为人所见,历史上那些强悍到令人闻风丧胆的游牧民族没有一个可以消灭华夏民族,能够与这些野蛮部族争锋数千年的中国人怎么可能会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温文尔雅、谦恭有礼呢?
十九世纪的沦亡历史极大刺激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花了一百年,中国从一个几乎是没有现代工业基础的农业国家变成世界上有数的大国之一。但是美国等西方势力遏制中国的声浪压倒了中国谋求和平过渡到发达国家的声音,整个经济转型时期里不断的挑衅行动,使中国新生代的青年对西方国家深恶痛绝。
有这样的基础条件,那位老大稍加引导,热血青年们便联想到为中国开辟第二战场,打破封锁西方国家包围圈的必要性。等到章岚通过网络秘密联络这些热血青年到非洲参战,根本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也许他们的技术不怎么样,但是面对实力很弱、训练不足、装备落后的非洲各国军队,相信他们还是足以胜任的。但是美国或欧洲国家一旦直接出兵“维和”,整个局面将无法控制,不理会现实的威胁,只是一味幻想它们也许不出兵非洲干涉才是不现实的想法。
目前“非洲援助计划”正处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关键节点上,因此获取核武器的战略威慑力量是有绝对必要的。杜言修和章岚放着好日子不过,一齐蹲在这北冰洋边上吹海风就是为了这个理由。
正文 第九十五章
北京 铁甲英豪旗舰店
一年一度的盛会里人头攒动现场气氛极为热烈,不知有多少爱好者花费积蓄买上一张黄金周的高价车票赶到现场体验这非凡的经历。光是看着眼前长长的一大排总计二百多部的全能模拟器就足以令他们兴奋不易感觉值回票价了,要知道一般城市的专门店这种全能模拟器都只有几十部而已。
而那些将来会驾驭着钢铁巨兽驰骋沙场的铁甲英豪们此刻也齐集北京,准备参加自己最重视的“铁甲英豪第一届年度冠军争霸战”,为了避免出现受训者单兵能力突出,而与友军协调作战能力基本为零的超级精英废材部队,那位老大煞费苦心地规定至少要有六辆坦克组队的战队才可以参加“铁甲英豪年度冠军争霸战”。而且比赛的中途允许参赛队伍在本战队内部做出战人员的调整,使这些玩家至少有营连级的联合作战意识和相应的指挥能力。
有了上面的规定限制,这些铁甲英豪的爱好者组织的战队规模多在百人上下。现代主战坦克的车组乘员人数通常在3-5人之间,以四人最为常见,美国的M1A3,俄罗斯的T72、T90,德国的豹2系列都是四名乘员。发展迅速的电子技术极大发展简化了坦克的操作系统,尤其是坦克主炮炮弹的装填工作基本全部用自动装弹机代替了,但是平时保养坦克的工作远比作战来得更辛苦,因此坦克车组乘员的人数始终不能真正减少下来。
从一切尽可能接近实战考虑,铁甲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