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装着一口泉 作者:我要的是葫芦(起点13-05-19完结)
人逢喜事精神爽,刚才他上街买肉的时候自行车骑的那叫一个快,只用了二十多分钟就杀了个来回。
“你还真上街割肉了呀……拿回家吧,中午给毛孩子好好的补补,老师指导学生是应该的。”刘军浩赶忙推辞。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我们家里边留的有,这是感谢张老师的,我还要往王老师家送……”刘军奇把塑料袋往石板上一扔,自顾自的走了。
好家伙,自己也跟着张倩沾了光。中午没说的,包猪肉箩卜饺子吃。
农村人常说:“要吃好萝卜,五月初十头”,这萝卜是刘军浩六月间撒的籽儿,现在已经能吃了。
还别说他种出的萝卜特别脆甜,而且没有青筋,生吃也可以。赵教授有几次没事还特别拿块生萝卜啃,说什么“萝卜赛人参”。
吃罢饭,张倩要上网查资料,刘军浩闲着没事就到后院转悠一番。
到底是立秋了,后院中的不少草木已经开始泛黄。尤其是南瓜秧,很多叶子都晒焦了。其实这倒不完全是季节的原因,而是根茎的大部分养分都输送给南瓜了。
春上的时候就沿着后院的栅栏种了五六棵南瓜秧,可是南瓜却没有少吃。虽然这玩意没有西瓜结的多,但是个头却比西瓜大,有的能长到一米多长。
每次摘了南瓜之后,都是和赵教授家分着吃,一个就够他们两家吃上几顿。
还有冬瓜也是如此,那白花花的大块头在院子里特别显眼。前些日子张妈走的时候,刘军浩还想让他们带一个冬瓜回去呢。张妈赶紧拒绝,这一个有几十斤,带回去还不把人累趴下。
看了一阵后院中的植物,刘军浩又拿自己石锁中对比起来。
石锁中倒是没有什么变化,该开花的仍然开花,该采蜜的仍然采蜜,到处都是一副盛夏的景象。
几天没见,池塘好像又扩大了不少,中间那眼泉仍然咕咕的朝外喷着泉水。
这样下去可不行,泉水非把沙土地上种的东西淹没不可。虽说泉水对植物的生长很有帮助,可是过犹不及,如果把它们泡在水中,肯定会淹死的。
看样子自己应该挖一到沟渠,不然再过些日子空间里就该水漫金山了。
不对呀,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泉眼虽然不大,却是没昼没夜的冒。照这个势头喷下去的话,应该早已经把石锁中填满了才对,为什么那池塘扩大的速度这么慢。
刘军浩仔细观察了一阵子才发现,原来问题出在沙土地上。那些松软的沙土地一直在不断地冒泡,似乎喷出的水重新又吸入地下了。这是一个小小的循环系统,池塘也因此增大的很缓慢。
石锁里该不会是喀斯特地形吧?刘军浩记得前一段时间刚从网上看过,说是九寨沟五花海湖底存在一条巨型喷泉带,而喀斯特成因的泉眼是常见的现象。
他研究了一阵子,没有发现其他的异常,就退了出来,继续在后院查看。
“扑棱棱”没走几步,一只翠鸟突然从水沟中钻出来,像利剑一样消失在天际。
这后院又被水鸟给盯上了,看来过两天还是要让小皮巡逻一遍。
刚准备回去,就听到张倩站在二楼喊他上来。
“怎么了?”刘军浩蹬蹬跑上楼梯。
“让你关窗户不关,看看这屋里边净是鸟粪了,我刚上来的时候还有几只麻雀在屋里边停着呢。”张倩指着地面说道。
丫的,刘军浩伸头一看,立刻火气直冒。这二楼的窗户是他特意没关的,为的就是好好通通风。自己还没有住上,麻雀反倒先搬进去了。
你住就住吧,还随地大小便,真把这里当卫生间了。
岂有此理,晚上让豆豆蹲点守候,看它们还敢不敢来。
无奈,两个人又拿起扫帚打扫。
第一百六十九章 泰山石敢当
早上一推开门,就听到狗窝里传来小狗狗的叫声。刘军浩瞪眼一看,好家伙,三只小狗狗都在小皮的身旁拱动着呢。
不用动脑子也能想到,肯定是它们昨天晚上偷偷溜回家的。要说这些家伙的记性真好,这么远的距离竟然没有迷路。
刚打开大门没一会儿,刘五爷就率先上门来找小狗狗,而张倩直接打电话过来询问六婶子家的小狗是不是回去了。
反倒是赵教授稳如泰山,一直到吃过饭才领大豆豆回去。这狗名是彤彤起的,说是要压住他家的花猫一头。
今天逢集,吃过饭刘军浩将电动车推出来沿着河堤骑了一圈。
他这纯属练手,上次回来的时候是第一次骑,因此速度和自行车差不多,这次却是体验了一把风驰电掣般的速度。
虽然距结婚还有一个多月,不过两人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今天上街是买洗衣机和电冰箱。
现在做生意的人越来越精明,卖家电的也在自家的店门前打出旗号“你买家电我送到村”,冷不丁让人看了还以为是家电下乡指定地点呢。刘军浩原本还发愁买了洗衣机等下怎么运回去,这下可好人家直接送到家里,根本不用自己操心。
都是三包产品,他们也没有过多的查看,只是试了几次就定下来。
其实对镇上的商家刘军浩是比较放心的,做的都是熟人生意。如果家电买回去真出了问题他们也不敢不换,否则这点事儿不出三天肯定全镇人都知道,以后谁还到他家买东西。
洗衣机搬到屋檐下放好,插上插头,重新调试一番没有毛病,刘军浩就拿上两盒烟把开车的师傅送走。
他刚想躺下来歇会儿,却被张倩拉着拆洗褥子。
这褥子他平时没怎么盖,就是晚上冷的时候搭一下肚子,干净着呢。
可是张倩连拉带拽,非要让自己和她一起忙乎。
洗衣机洗东西就是快,一会儿工夫,褥子晾在了绳子上。
今天天好,估计到下午就能干。
洗完褥子这下是真没事儿了,他将屋里的躺椅一搬,然后拿本书晒起太阳。
张倩原本在屋里边玩电脑,可是玩了一会儿觉得没啥意思,就出来转转,看到刘军浩悠闲的姿态很些羡慕,干脆把另一把躺椅也搬出来。
两个人仿佛古代的地主地主婆一般,喝着茶,懒洋洋的躺在那里等中午吃饭。
张倩倒没有完全闲着,伸手一抓,已经把豆豆抱到怀里。
豆豆刚开始对她并不怎么亲热,可是在刘军浩的威胁诱逼下,这家伙只能乖乖的躺在那里。
要说这花猫真是特立独行,别人家的猫一到白天都躲在墙根晒太阳。它倒好,一脱离刘军浩的视线撒着欢地闹腾。
不是上树偷喜鹊蛋和水鸭子争斗,就是挑逗赵教授家的小黄狗。
也许彤彤给小狗起的名字真和花猫犯冲,这家伙没事的时候很喜欢收拾小狗狗。小狗狗才刚满月没两天动作笨笨的,根本不是花猫的对手,刚扑上去就被人家一爪子打的满地乱滚。
可是它还真继承了小皮的几分凶狠,屡败屡战。
花猫是典型欺软怕硬的主儿,一看到小皮,立马老实。有时候抓了老鼠还特意跑到小皮跟前献殷勤,似乎有点上供的意思。
刘军浩看着有点好笑,也不知道这家伙跟谁学的,怎么这副德行。
“喂,你听到我说话了吗……”张倩突然凑到他耳朵边上大叫一声。
“啥事儿。”一不留神,自己又神游四海。
“我是说苏娜娜刚才在网上说她过两天要到刘家沟游玩。”张倩说着坐直身子,她一松手,豆豆立马从怀中溜走。
“这个时候过来,该不会是又辞职了吧?”刘军浩疑惑的问道。
“嗯……她工作不如意。”
汗,还真是失业专业户呀,印象着从去年到现在苏娜娜最少找了五个工作,每次都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散散心也好,散散心也好”刘军浩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边正说着,突然水鸭子嘎嘎乱叫起来,继而看到花猫从杂木堆边蹦跳着朝回跑,那大大小小二十多只水鸭子跟着它屁股后边乱啄一气。
这家伙跑到两人身边,蹭的一跳,已经扑到刘军浩怀中,然后喵喵地冲着水鸭子乱叫。
就不能消停会儿,怎么又惹上水鸭子了?刘军浩被它们叫的有些头大,一手抓住花猫的顶花皮,把它扔到地上。
“嘎嘎”水鸭子再次啄了上去。
大概知道主人不会帮忙了,这家伙又飞窜到闭着眼睛晒暖的小皮身边。
这下水鸭子不敢追了,只能够呆在不远处乱叫一团。
“豆豆太聪明了,还知道找小皮护着。”张倩对它这种行为相当赞赏。
“它就是狐假虎威”刘军浩对花猫相当头疼,这家伙算是自己院子里的恐怖分子。自从它到来后,每天都要折腾的鸡飞狗跳,把安定团结的局面破坏殆尽。
等水鸭子不甘心的散去,豆豆又洋洋自得的伸了一个懒腰,然后重新跳到刘军浩身边舒舒服服的躺下,赶都赶不走。
“刘叔叔,你看我们在路边挖了一个宝贝。”快晌午的时候,小浩宇和彤彤大叫着进来了,身上弄的脏兮兮的。
“又捡到什么烂石头了。把衣服弄得,等回去看你爷爷不说你。”话说这两个小家伙在刘家沟混熟后,最近越来越让赵教授两口子头疼。
彤彤还好说,小丫头不喜欢动,最多也就是跟着村里的孩子们跳跳绳。
可是浩宇则不同,小脑袋瓜子不知道怎么想的。马蜂蜇住的地方刚刚消肿,这家伙立刻好了伤疤忘了痛。看了一本《XX历险记》后又开始寻摸着挖宝,整天拿个小铲子到处。
现在家里堆满了杂七杂八的石头和一些烂瓶瓶罐罐,他一口咬定是宝贝。
刚开始赵教授看到树林里能够挖出坛坛罐罐也很惊讶,还以为那里可能存在古墓什么的。
他特意捡了几个研究了一番,却发现这东西很平常,好像都是近代的款式,只是他弄不明白的是那个树林中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碎坛子。
刘军浩听说了忍不住开口大笑,最后告诉他,那地方是村里烧瓦罐的地方。
以前陆路难走,人们很多时候都是靠水运行走的。刘家沟靠近大河,在没解放那阵子繁华过一段。兴盛时期村头一共垒了三座烧瓦罐坛子的窑,河滩上还修有一个小小的渡口。
改革开放后,随着公路的建设,大河上的行船少了很多,村里的瓦罐也没有了销路,就慢慢的荒废下来。
不过小浩宇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前一段时间还在树林中挖了两个乾隆通宝。赵教授兴高采烈的跑到刘军浩这里显摆,说是要上网查查值多少钱。
结果刘军浩直接从屋里拿出一串子和那个乾隆通宝一样的铜钱,赵教授顿时无语,问他从哪里来的。
“闲着没事在外边转悠的时候捡的。”刘军浩的回答很简单,这一串子铜钱是他初中时候在地里挖花生找到的。
话说乡下那些杂七杂八的老坟特别多,随着天长日久,一代代的下来,很多老坟都变成了平地,经常村里人犁地或者是收割庄稼就能够捡到铜钱。
刘家沟每户家里边有不少铜钱烂铁,踢毽子兴盛的时候,孩子们都用铜钱来固定鸡毛。还记得几年前刘老三犁地的时候曾经挖过满满一麻袋铜钱,最后被他拉到街上当废铜卖了,当时人家收废铜的还不想收。
赵教授虽然有些沮丧,但是还是到网上查看,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值两块钱。
“这次石头上有字,你看看”两个小家伙吃力的将放在门口的石头搬了进去。
“嗯,还真有字。刘军浩赶紧过来看看写的啥,说不定真是文物。”张倩原本不在意,但是当她看到石头上写的几个模糊不清的繁体篆字时,立马来了兴致。
“我看看,我看看”他上前瞧了两眼就笑了起来,“这东西要是文物的话,我能在刘家沟找出二三十个,你看这个是青山的‘山’字,下边的是‘石’,知道是什么东西了吧?”
“泰山石敢当?”张倩立刻醒悟过来。
“对头,就是这玩意儿,你们在哪里挖的?”刘军浩转头问小浩宇。泰山石敢当说白了也没有什么稀奇的,就是在石头上写上这么几个字,然后立在桥头或者自家的院墙跟上。
刘家沟很多人家的墙根都有这东西,说是可以禁压不祥之物。
“就在树林南边找到的,是我先看见。”彤彤插言说道。
“你们这两个小家伙,怎么把石板桥那里的石敢当给挖了,赶紧放回去,不然等村里人看到了非要挨训斥不可。”刘军浩虽然不信这东西,可是村里老一辈的人还是信的很真。尤其是刘五爷每年过年还要上山敬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