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装着一口泉 作者:我要的是葫芦(起点13-05-19完结)
话堑穆以阍悖挂晕讣τ植氐傲四兀蜕焓殖荻阎幸话牵峁谷慌鲆徽攀娜嗣癖摇?br />
鸡窝里怎么会有钱?张妈心存疑惑的继续翻草堆,最后竟然从里边翻出八十多块。她以为是两个孙子在里边藏的,赶忙喊屋里的人过来。
悟空眼尖,一见到那钱立刻蹦跳着讨要。
“是猴子藏的……”刘军浩率先明白过来。这家伙把钱藏在鸡窝里了,难怪中午小皮会往这里寻找。
猴子讨要红包的成果不错,一上午挣了近百元,自家在红包方面总算收支平衡些。以前在书上看过,说是有人训练鸟儿可以从路人手中叼走纸币。他考虑着要不要把耍猴当做第二职业,带上悟空到街上挨家挨户拜年,肯定收获不小。
这个年村里过得相当热闹,基本上天天都有活动。依照刘军浩的性子,自然是不愿意在人前显摆的,可是张倩非拉着他参加。贵在参与,他也从年尾热闹到年头。
初三那天,赵老爷子一家人回城走亲访友,张爸张妈也领着领个孙子离开。
没了客人,刘军浩刚想松一口气,却看到门口站着一个中年汉子,胳膊上挽着小竹筐,上边盖一层红布,瞧那样子,应该是走亲戚的。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正滴溜溜的转着眼珠子打量猴子。
“你们是……”刘军浩口中问着,心中直翻叽咕:这人不会走亲戚找不到亲戚家住哪里了吧?
“请问这是张老师家吗?”那汉子掏出香烟递过来。
“是呀……你找她?张倩,有人找!”他扭头叫了一声。
张倩从屋中走了出来。看门口站着两人,她也不认识,一头雾水的问道:“你是谁?”
“我是三棵树的,就是过来找你……”那人说这把手中的竹筐递过来,“这不过年嘛,给你们家带点东西。”
“不是,你找我到底有啥事儿?”这下他们两口子更纳闷。上门的亲戚竟然不是认识,说出去真让人笑话。
“哦,是这样的,我们孩子想到刘家沟小学读书。”听他一说,两人恍然大悟,感情是这么回事儿。
刘家沟小学位置偏僻,以前下乡支教的老师在这里呆一段时间都会找理由调走。因此学校的课教教停停,最长那次竟然停了一个月。学校留不住老师,自然也留不住学生。很多学生家长嫌弃这里的教学质量差,也不怕路途遥远,纷纷把自家的孩子送到镇小学做住宿生。光是三棵树村,住宿生就有十几个人,大梁村也有不少。
大部分孩子都是七八岁的年纪,平常根本照顾不好自己,在外边吃住父母当然不放心,平时上街总要过去看看,生怕孩子有个头疼发热的。
可是现在好了,刘家沟小学换了老师,教学质量也不比镇小学差。不但有学生的作文见报,而且听说去年抽考还在镇里边排名靠前。人家冬天还免费供应伙食,平常烧开水给学生喝。
知道这些,这家长就动了心思。想把自家的孩子转过来。
眼瞅着马上要开学,他提点礼品过来打招呼,让张倩收下这个学生。
“你们把自家孩子送到刘家沟小学读书,自然是相信我们,这个学生我收下了……不过这些东西还是拿回去吧”多一个学生少一个学生没什么区别,张倩自然开口同意,当然东西她是坚决不收的。
“张老师,你就收下吧,我都已经带来了……来的时候我特意打听过,你和王老师都是好老师……”那人说什么也要把东西留下。
第二百五十四章 宅基地
晚上饭刚做好,刘广聚把电话打过来了,言明是喊他吃饭的。
这个时候请什么客,应该是有事儿,刘军浩给老婆说了一声,就回到村子。去了才知道刘广聚还请有其他的人,等人都到齐,没多说什么直接开席。
这席面比较丰盛,有鸡有鱼,不过过年家家油水都大,因此众人对这些肉类不怎么上眼,反倒是一个劲儿的往醋溜土豆丝上动筷子。
酒过三轮,刘广聚开始说正事儿。原来他要盖宾馆的念头仍然没有打消。不过这次改名称了……叫疗养院。
刘军浩也以为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可是听了刘广聚的叙述,他才知道人家下的是很大一盘棋。
要说这事儿最早还要从赵教授那里说起,来村里旅游过的老人大部分都喜欢上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尤其是路修好后,不少人更是萌生了在刘家沟养老的想法。他们很想像赵教授那样,自己掏钱买一块宅基地盖房子住。其中就有王老爷子,他现在满面红光,哮喘病来村里后更是没再犯过。他觉得经常住赵教授家也不是个事儿,因此年前没少找刘广聚询问。
一块两块宅基地还好说,如果多的话就要经过乡里边同意。刘广聚感觉这事儿不好办,于是想了个主意:让村里出盖,等盖好之后再租出去。反正来这里的老人多半是疗养的,对房子的产权归属也不感兴趣。
至于短期内的游客吃住仍然要到村民家,这样公家利益和村民就不相冲突,阻力也会小上许多。刘广聚请他们几个来不单单是要询问盖宾馆的事儿,更重要的是讨论占用的部分宅基地。
如果不是听人家说,刘军浩几乎都忘了自己在村中还有一块宅基地的事儿。以前农村的宅基地管理松懈,基本上是画圈栽树占地。只要没人的地方你栽种几颗树,过两年,这就是你家的宅子了。刘军浩家那块说是宅基地,不过巴掌大的一片,还是刘老头的爷爷辈留下来的。后来刘老头没往村里住,这宅基地就荒废下来。
不过因为那宅子上还有刘老头栽种的几颗杨树,所以一直算是他家的。
听了刘广聚的想法,刘军浩立马点头同意。那地闲着也是闲着,自己留着根本没什么用,不如给村里盖疗养院,到时候还能返还一些钱。
听他同意,剩下几个人也纷纷点头,不过对于盖疗养院这事儿,还有人心存怀疑。
等回到家里,张倩正在网上玩连连看,看他进来,就开口问道:“找你有啥事儿?”
“村里想盖疗养院,要占用咱们的宅基地……”
听了他的解释,张倩分外惊讶:“咱们在村里还有块地,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汗,那地都荒废一二十年了,如果不是听人家说,我自己都忘得一干二净。”
* * *
那对父子来过之后,这些天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家长找张倩和王老师,都是要求转学的。对于这种现象,刘军浩是比较高兴的,这说明老婆一年多的努力没有白费。
年节过完,刘家沟的热闹劲儿才消散下去。
初五的时候,庞旭领着徐晓丽过来玩了两天。这吃货不是什么好鸟,没事老往悟空手里塞香烟。
悟空好奇心大,一会儿工夫就学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人都是吸一支,那家伙却点了两只塞在嘴里边吹。它被烟味呛的咳嗽连连,可是爪子仍然死死地攥着香烟。
刘军浩害怕它拿着香烟乱跑,万一点着柴草垛了怎么办,赶忙从它手中夺下来。
等徐晓丽走开,庞旭又开始对他大吐苦水,两天时间,唠叨不断,刘军浩耳朵差点都听出毛病了。
将那两口子送走,他才松了一口气,没想到那边张倩来一句:“这两天可把我累坏了,晓丽没事就在那里说庞旭,我最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劝。”
刘军浩一听乐了,这两口子真有意思,感情来这里就是发泄的。
初九,刘家沟小学正式开学。老天爷很给面子,天晴的特别好。刚吃过饭,村里那帮熊孩子陆陆续续都聚集在院里,他们说的自然是过年的乐事。前几天村里举行活动,这些家伙没少凑上去闹腾,单是作业本铅笔之类的文具,人人手中都弄有不少。
当然之前张倩还留下不少文具,这是准备发给其他两个村学生的,毕竟那钱也有他们的份儿。
新书是前两天在街上领的,刘军浩上午没事可做,也跟着帮忙把书送到学校。
回到家,泡了一杯浓茶刮刮油,继而开始在网上逛游起来。过年的时候这电脑被老婆霸占了,他根本没怎么上网。现在这才在电脑前坐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觉得眼睛有些发酸。
无奈,只好出门休息一下眼睛。
刚走到门口,一个嗡嗡的声音从耳边响过,刘军浩下意识的一躲,然后扭头看那声音来源。
自家的土蜂子竟然出窝了……嗡嗡在天空飞出一片,瞧那架势,有越飞越多的趋势,很快芦苇垛顶端挤了一团一团的。年前天气暖和的时候,也有蜜蜂飞出的现象,不过那时刘军浩没有注意。现在细看之下才发现这些土蜂子在蜂窝中藏了一冬天,颜色明显黯淡下来,有不少的动作也没有以前灵活。
原本以为它们会像往常那样,飞一会儿自动落回芦苇垛里边,谁知过了一个多小时,这些家伙还没有回巢,
它们在空中飞舞一阵子后,不约而同的落在院中的水池边上。最初只是上百只,很快地面上密密麻麻的落了一大片。刘军浩心中好奇,凑过去看了一阵子,发现它们不住的用嘴巴上在泥土上叮啄着。
蜜蜂吃泥?他登时吓了一跳。这玩意儿不会和公鸡一样,需要吃沙土帮助消化吧。不过当他看到芦苇垛上的土蜂子的表现时,才知道自己过于武断了。
这些家伙好像是在揿泥筑巢,以前只见识过燕子揿泥,没想到土蜂子也是如此呀。难怪自己每次收集蜂蜜的时候总能碰到那种蜡质状的泥封,应该就是土蜂子用蜂蜡活着泥土做成的。
悟空早上吃过饭也不知道到哪里撒野了,现在才跑回来。它刚进院子,也被四处乱飞的土蜂子吓了一跳,吱吱叫着钻到刘军浩怀中。
等看到土蜂子们没动静,这家伙渐渐胆大起来,捡了一块黄江石猛然朝水池边扔去。
揿泥的蜂群顿时被惊起,又开始嗡嗡乱飞。
这家伙净捣乱,刘军浩对着它的脑袋敲了几下,才让猴子安生下来。
见识过前院土蜂子的行为后,他又想起后院还有三个芦苇垛呢。踱步走进后院一瞧,果然如此,不少蜂子都在水边揿泥。
外边的土蜂子活跃起来,石锁中的应该也是如此吧。刘军浩想到这里进入其中。
刺脚芽竟然开花了?
几天没见竟然是这个结果,这花儿开的也太早了点吧,这才刚二月中旬的样子。幸亏是在石锁中,如果在外边,估计人们就该叫稀奇了。
点点淡紫色的小花装饰在金黄色的沙土地上,看上去煞是喜人,原本若有似无的绿意也变成了一条青青的地毯。
那些芦芽现在已经长到了膝盖那么高,再加上寥寥的细发草,更是为池塘增添不少光彩。
池塘里边,鱼头攒动,应该也是感觉到天气的变化。
外边冬日未尽,石锁内春天已到。
刘军浩扭头看了看自己年前做的界限,发现沙土地又增大几分,至于沙土地中间那条水渠,也比年前深上许多。
现在整个石锁的空间已经有五六亩大小,虽然称不上是巨大,但是却也不小。刘军浩漫步在其中,竟然生出了几分渺小的感觉。
也不知道这石锁的极限到底在哪里,会不会只要生物持续增多,它就一直增大下去。
这空间单一用来养黄鳝实在太可惜,还是要充分利用才好。
除了细发草,要不再多种一些野菊花?石锁中虽然也栽种的有野菊花,不过数量还是太少,根本不起眼。按去年那情况看,野菊花的销路很好,更别说自己石锁中的有泉水滋润,有蜜蜂授粉。
想到这里,刘军浩有了计较。他退出石锁后,骑上赤兔,领着小皮和悟空一路朝村旁的山梁上赶去。
这片山坡上野菊花特别多,一到秋天满地金黄,去年他和张倩无事的时候就采了几大袋子。
虽说是早春,不过野菊花已经从地面探出头,将整个山坡覆上了一层翠青。刘军浩这次来是连根挖,当然他并没有竭泽而渔,每间隔一步总要留下几株。一路下来,山坡上稀稀疏疏,好像被锄头锄过了一遍似地。
取了那么多野菊花,刘军浩挺不好意思,左右看了看,发现周围没人。他偷偷打开石锁,用泉水将剩下的野菊花挨个匆匆浇一遍了事。
回到家中,看看时候还早,他又把扔进石锁中的野菊花种下。有泉水滋润,野菊花的栽种很简单,只要挖个小坑往里边一填就行。
栽到最后还剩下不少,刘军浩也不想麻烦,直接在花池中挖了个窝,将它们全部种下。
第二百五十五章 水秧鸡子的绝招
等野菊花全部栽完,刘军浩才觉得肚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