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装着一口泉 作者:我要的是葫芦(起点13-05-19完结)
“正常,前几天天气一直干燥,地下的泥土板结,知了很难爬出地面,都在土层里边等待呢,一场雨,它们全钻出来了。”刘军浩开口解释道。
按照小彤彤的建议,尚未脱壳的知了全部扔到后院中。等明天早上再去捡知了壳,估计应该还能捡上一斤。
哥们也可以在后院中养些知了呀,提着空桶回来的时候刘军浩突然脑海中冒出这么一个念头。这么多知了撒到后院,等秋天肯定会在土里边产卵,自己完全可以像养黄鳝那样,一茬一茬的收割。这东西十来块钱一斤,养好的话也是个致富门路。
不过他想了想又放弃掉,这些家伙在地下的生长周期太长,一两年根本见不到收益,它们最短的也要在地下生活2~3年,一般为4~5年,最长更有近二十年呢。
在石锁中养一些倒是可以,任它们自生自灭,总有一天能有收益的。
很快,他就为否定这个念头感到庆幸了。后院那些知了变老后立刻开始鸣唱。你可以想象几百只知了集中起来嘶叫是什么感觉,院中完全变成了噪声集结地。
他和老婆被这声音折磨的差点没晕倒,两人领着几个小家伙拿着武器去后院灭知了。经过大半天的努力,那知了终于被消灭干净。
刚坐下来准备休息,那边刘广聚又把电话打过来了。
“小浩,特大新闻。赶紧带着数码相机过来,有人在鲫鱼骨挖到千年野人参,快有一斤重,你拍两张照片……”
野人参?一听说是在鲫鱼骨挖到的人参,刘军浩第一反应就这事儿不怎么靠谱。那地方虽然偏僻,可是并不是没有人去,村里时不时有人过去挖野菜的。
更何况这人参的个头太大了点,俗话说的好“七两为参,八两是宝,九两满山跑。”。按刘广聚在电话里说的,人参少说八九两,那年头最少也有几百年。这么长时间大青山会没有人发现?这话说出去恐怕谁都不相信。
那游客应该是把某种植物的根茎当成人参了,还没看到实物,他已经下了结论。
等刘军浩赶到村里见到眼前这东西,他又不敢妄下结论……看上去还真和传说中的人参真的很相像。
第三百六十四章 土人参
按照那游客的说法,这颗野“人参”得来的方式颇为传奇。他们两口子闲着没事在村口的山溪边钓鱼,看到鱼浮子下沉的时候干忙把鱼钩提起,结果拉出来看到这么个东西。
刘军浩拿着人参反复看了一遍,实在看不出个所以然然。长这么大,他还没有见过真正的人参,要不以前也不会把萝卜根当成野人参。眼前这东西有手脖子那么粗,表面还带着不少须根,用手摸上去相当粗糙。他凑到鼻子前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味道。
这人参从游客手中挨个传过,大部分人已经认定是真的了,更有一些在谈论着泡参酒的事儿。
“真的挖到人参了?给我看看,咱们大青山可有好几十年没听说有谁见过这东西。”众人正议论纷纷,刘五爷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看样子老爷子听说这事儿后也挺上心的,要不不会脑门上跑的全是汗。
“给,老爷子你给鉴定一下。”一个游客赶忙把野人参递过来。
刘五爷把这东西稍微掰开点,然后用舌头舔舐了一下,最后很失望的摇摇头,“这根本不是人参,是土人参根。”
“土人参那不也是人参?”几个游客都觉得这话听着奇怪。
刘军浩倒是反应过来,“五爷,你说这个是山萝卜根?难怪我刚才闻着怎么觉得味儿和山萝卜很像。”
怎么又冒出个山萝卜,一时间游客们全泛起迷糊。
“野人参切开后带着菊花纹,入口有一股香味。这个不一样,而且用舌头舔了有些麻麻的,两者很好分辨的。”刘五爷跟着又解释一句。
老爷子和草药打一辈子交道,说话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游客们听过之后已经相信了七八分。
“小浩,你们说的那个山萝卜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以前怎么没听说过。”那人参拥有者心有不甘的问道。
可以理解他失落的心情,原本以为自己撞了大运捡到价值百万的宝贝,结果转眼之间又变成一文不值的草根,任谁都难以接受。
“呵呵,这东西太常见了,你们上山就能看到,那花一串一串的,是粉红色。结的是浆果,也是成串的,熟的时候是紫黑色。这东西喜阴,草丛中、道路边、山溪旁还有树林里边都能找到。”别看刘军浩说得头头是道,可他还真没注意山萝卜的跟长的是什么样子。主要是这东西除了好看外其他根本没啥作用,那浆果也不能吃,还有微毒性,人吃的多了会恶心呕吐,因此他平时没事根本不会碰这玩意儿。
听他详细解释后,不少游客已经回忆起来,他们上山的时候的确见过这东西。
“那就是这东西一点用也没有了?”人参拥有者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他现在也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容易了点。
“倒不是一点用都没有,这个是一味草药,用的好的话可以消肿通便的,不过它有毒,服用不当很可能会中毒,我建议你拿回去当个纪念算了,千万别吃。”刘五爷不放心的叮嘱一句。
“那算了,我不要。”这游客听完,赶忙把山萝卜根扔在地上。如果是一般的植物带回去也行,可这东西有毒,总感觉不安全。
弄了半天白高兴一场,刘军浩很郁闷的拿着数码相机朝回走,不过临走之前他用相机拍了两张照片,准备等下传到网上给游客提个醒,别以后还有人把这东西当成野人参给挖了。
“是不是人参?”刚进屋,张倩就迎头问了一句。
“哪有这么容易,”刘军浩详细解释了一遍,然后又把照片放在电脑上让老婆看。
“还真像,你们不会是认错了吧,有可能真的是人参。”张倩特意上网找了两个人参图片做对照,别说,从外形上真看不出明显的区别。
“呵呵,咱们等会到沟边挖两颗就能看出来了。”他正好要拍几张山萝卜的生长照片,于是拉上老婆一起。
这东西好找,树林中就有。等根挖出来的时候张倩又是一声惊叹。
刘军浩把图片往十八楼传的时候特意查了一下,别说,把这东西当成人参的人还真不少。
刘军浩昨天发的那个捉知了的帖子还是起了一定作用,上午的功夫,不少游客都领着孩子赶到了刘家沟。昨天那场暴雨来匆匆去匆匆,今天仍然是艳阳高照,只一上午的功夫,村里的地面就被晒了个半干。
白天没有知了可捉,不过那些家长也没闲着,纷纷领着自家孩子去树林中捡菊菊莲。长期干燥后一场大雨,那菊菊莲迅速开始泛滥。沟边、树根下、草丛中到处都是。
刘军浩后院中也不少,张妈上午闲着没事就进院子忙乎。不单菊菊莲多的喜人,连那些竹荪、蘑菇也从地面上钻出来。
“咱家悟空哪去了,八哥还在家呢……”张倩觉得手中空空,想习惯性的抱着猴子玩,结果喊了两声却没见到那家伙。
“还能去什么地方,肯定是和浩宇他们捡知了壳去了。”
这家伙没有一点原则性,傻得出奇,只要给两块糖就变成免费劳力,它根本不知道自己捡半天知了壳能换多少糖。
“知啦……”随着一声轻叫,一只八哥扑闪着翅膀从楝树上飞下。
“咦,咱家八哥也会捉知了?”张倩很是惊奇的叫道。
“多新鲜,是个鸟都会捉,八哥本身就吃昆虫的。”刘军浩很不以为然的回答。
“反正我是第一次见,等下拿相机拍两张照片。”她说完进屋把数码相机拿出,可是举着相机等了半天也没见那八哥动嘴。相反,这两个家伙捉了知了之后都放在猴窝中。
“这是储存粮食?”刘军浩看到这情况也很难理解,最后只能作出如此判断,毕竟鸟类储存食物是常有的事儿。
“肯定不是,哪有动物夏天储存食物,”张倩连连摇头,直说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张妈在后院采摘小半天,中午的菜有着落了。竹荪做汤好吃,今天天气不热,她打算做个竹荪鸡汤。
一听老太太有意露一手,刘军浩赶忙在院里捉了只野鸡配菜。话说现在他院中的野鸡规模和土鸡已经不相上下了。不过这些家伙野性未改,鸡蛋根本不会产在鸡窝里,一般都是偷偷躲进柴草堆中产蛋。
最初刘军浩没注意到这情况,还是猴子有次闹腾的时候翻出来的。夏天天热,鸡蛋一般只能放十几天,等刘军浩发现的时候里边已经有不少变成臭蛋了。
从此以后,他就派小皮时不时的在院子里寻摸一遍,将那些野鸡蛋收集起来。当然每次收蛋的时候都要留一个,否则下次野鸡产蛋的时候发现窝里没有蛋又要换地方。
鸡肉剁成块状后炒熟,配上些葱花、丝瓜片、豆角等时鲜蔬菜,以及味精、胡椒、熟鸡油等佐料。用勺子在大锅里轻轻搅拌几下,稍后加入竹荪……锅里边红白黄绿相交辉映,饭香沁人,使人胃口大开。
无论是鸡肉块,还是菊菊莲、粉条之类,入得口中皆鲜嫩无比,而那竹荪更是滋润酥滑,别有风味。
吃完饭,张倩争抢着刷碗。老妈住在这里,她也不好意思太懒不是。
小泽宇哥俩儿碗一丢,又要出门玩。张妈害怕他们溜到大河洗澡,这次说啥也让他们出去。
两个家伙见保证半天没用,转头又向刘军浩求救。
“给我说没用……”刘军浩笑着摇头。
这哥俩最后实在没招,只能钻到屋里边打游戏。
“咦,妈,中午做饭的时候你没有把火熄灭?”张倩无意间抬头看了下烟囱,发现房顶正冒着青烟。
“我记得熄灭了呀?”老太太还以为里边着火了呢,赶忙打开厨房门。
只见悟空稳稳当当的蹲在锅灶前填柴火,这家伙到会享受,烧火的时候还开着风扇,生怕自己被热到。它旁边,两只八哥惬意的在那里踱步。
“吱吱”猴子见人来,立刻从锅灶前跳开。
“它在烧什么东西?”张倩一看这架势,顿时明白过来,肯定是这家伙又偷偷烤食物了。
刘军浩上前用烧火棍划拉几下,从锅灶中扒出几个烧得半糊的老知了。
八哥们一看到食物,欢叫着冲了过去。
“原来它们上午捉知了是想让猴子帮忙烧着吃呀”两人都明白过来。悟空这家伙太胡闹,简直把八哥看成宝贝了。
太阳还没下山,整个刘家沟就沸腾起来,不少心急的家伙已经沿着村子寻摸知了了。
近两天是知了的集中爆发期,这个时候根本不需要啥技术,直接站在树下找就行。
刘军浩这边虽然离村子远,但是大家都知道他门前那树林中知了多,因此不少游客特意拿着网兜赶来。
晚饭做好,张妈开始扯着嗓子喊那两个孙子吃饭。
“奶奶,我们等会再吃,现在要捉知了呢。”小泽宇回答一句,扭头又钻进树林中。几个小家伙贪心不足,总想着把树林中的知了捉干净才甘心。
这情况一直持续到天黑,村子里喊吃饭的声音此起彼伏,看样子因捉知了忘记吃饭的人不在少数。
刘军浩倒没有捉知了的心思,他吃过饭就搬了把椅子,和老婆一起坐在树下纳凉。可是他不捉知了,那知了偏偏找上了他。不到半个小时,就有两个知了爬到脚背上。
第三百六十五章 小蛮腰
张倩在院中坐不到一个小时又急急的坐到电脑前。吃饭前找了部韩剧下载,这网速快,现在估计下几集了,正赶上看。
知道老公对这种电视剧无爱,因此也没喊他过来看。
小泽宇他们在树林中折腾到十点仍然兴致勃勃,丝毫没有回家睡觉的打算。张妈那边实在等不及,干脆一手拧一只耳朵,直接把两个小家伙赶回家。
几个家伙进了院子大呼这次的知了没昨晚多,主要是树林中捉知了的人太多了点。
其实收获并不小,足足有几百只。这么多他们自然吃不完,虽然可以放在冰箱中冷冻,不过几个人都没有这个心思。现在外边知了多的是,谁乐意吃这种冷冻的。
四人本来还想把知了撒在后院,刘军浩说啥也不让,上午群蝉齐鸣时的噪音把他吓怕了。
无奈,几个小家伙商量一下,将大部分知了倒进院子中。他们主要是捡知了壳,这东西只要在院中脱壳,那知了壳就丢不掉。
等泽宇小哥俩上楼,刘军浩也梳洗了一下准备回屋睡觉,哪知道一进客厅就看到老婆坐在电脑钱抱着沙发垫子傻乐呢。这都晚上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